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on Farmers’ Employment
DOI: 10.12677/ecl.2024.132212, PDF, HTML, XML, 下载: 40  浏览: 93 
作者: 张 敏: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电子商务农村劳动力就业乡村振兴Electronic Commerce Rural Labor Force Employ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电子商务发展对扩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户创收机会、促进农民就业结构的转变、延伸产业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的就业影响,以及发现了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农户就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电商培训和教育、健全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农村电商产业园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促使农村电子商务发挥更加高效的就业效应,保障在电商发展下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以获取更高的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Abstrac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armers’ employ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nsuring and improving farmers’ living standar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farmers’ employment from three aspects: expanding the sales channel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generation opportunities,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employment structure,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to increase farmer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finds ou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farmers’ employme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commerce, and proceeds.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four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ducting e-commerc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mprov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e-commerc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mmerce industrial parks. So as to promote rural e-commerce to play a more efficient employment effect, and ensure that rural labor forces achieve more full employment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obtain higher income and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文章引用:张敏.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1741-174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212

1. 引言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农民产生收入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充分实现高质量就业。伴随着数字经济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农民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现如今,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实现收入的方式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农耕活动,大量的电商企业通过电子平台的优势对农村地区的生产者提供帮助,就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最常见的就是“淘宝村”的出现。根据阿里研究院、淘宝村发展联盟以及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1%的改变——2020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仅淘宝村和淘宝镇便创造了近828万个就业机会。学术界关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张琛等(2023)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优化了乡村的就业环境、促使乡村创业带动就业、促使企业发展带动就业以此来推进农村本地劳动力就业 [1] 。邱子迅、周亚虹(2021)从供需视角出发,结果发现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扩大了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促进了农村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就业 [2] 。陈建垒,王纯(2023)在基于CFPS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电子商务发展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机制和宗族社会网络调节机制促进了农村地区非农就业增长 [3] 。王金杰(2019)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利于农村居民快速识别创业就业机会、发现市场 [4] 。乔丹等(2023)研究认为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能够助推农村地区的就业增长和乡村振兴事业 [5] 。肖频(2017)研究发现逐渐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增加了农村农民通过互联网创业的机会,更多的新一代农民网商通过经营网店来带动农村就业,但农民网商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产品同质化、电商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6] 。综上所述,学术界从就业环境、供需视角、以及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角度阐明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何带动农民的就业。但同时,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长期进行农耕生产依靠简单体力劳动和单一交易形式的农民在就业上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将综合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对农民就业带来的积极效应与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其长期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2.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2.1. 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创收机会增加

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的顺利销售是他们获取经济来源的最主要途径,而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依靠农贸市场这类实体场所,但是这类场所通常都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农贸市场也仅仅是作为中间环节进行农产品交易,而电子商务的搭建与运行拓展了新的销售渠道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等网络营销方式,为农户销售创收搭建了更为可靠而高效的平台,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在线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并且在互联网发展时代,作为消费群体主力军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或购买产品,高收入群体和有过一次网络购物体验的群体更愿意接受农产品电子商务 [7] ,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8] ,减少了中间环节赚差价,降低了销售成本,拓宽农产品销售范围,为农户获得更高收入创造了机会。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民就业结构转变

电子商务作为在数字经济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商业贸易方式,不仅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转变。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限制进行产品的销售,销售市场扩大,增加了农场品的市场需求。农村电子商务所展现出的巨大市场潜能,将促使农户扩大本地生产规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地区就业结构转变 [9] 。一方面,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仅从物质消费获取效用,对于产品服务的需求日益攀升。受电子商务影响最深刻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为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要,产业结构正在快速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新兴的服务业由此产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 [10] ,拓宽了农民非农就业选择;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地区加工、仓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创造效应,扩大农村地区非农就业岗位总量,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电子商务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见图1

Figure 1.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ffecting labor employment structure

图1. 电子商务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机制

2.3. 农业产业链的延申,增加农户就业机会

农村电子商务规模性发展刺激了对乡镇劳动力的需求,电子商务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相关产业链延伸 [11] ,带动了物流、仓储等相关行业发展。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需要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所以需要大量的加工和包装工人,同时需要把产品运输至顾客的手中,因此电子商务发展下最明显的就业需求变化就是对电商物流人员的需求量增加。电商物流直接带来的劳动就业是指工作在交通运输、邮政、仓储、贸易等物流活动四要素相关行业的人员,同时电商物流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直接工作岗位,而且由于物流活动的强关联性,也为其它经济行业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2] 。例如,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为了满足物流需求者的市场需求,提供充足的物流服务,因此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作人员,而且要向相关行业购买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这些相关的行业为了满足电商物流市场的需求,也需要扩大对就业人员的招聘,这也会扩大电商物流的劳动就业效应,增加就业人数。因此许多人从种地的传统农民转变为利用互联网从事农业生产、流通、服务进行全产业链经营的“新农人” [13] 。

3. 电子商务发展中农民就业面临的挑战

3.1. 就业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由于长期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农民对新兴的电子商务的了解十分有限,特别是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数字化联系紧密,因此农民要想参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就业岗位,需要学习越来越复杂的现代信息技术,并且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致使农民要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商业上的成功是艰难的且面临巨大挑战。并且对比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城市人口存在近30年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15年的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水平掌握薄弱 [14] 。因此许多农民本身教育水平低学习能力受限,缺乏甚至难以学习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这种就业技能的不匹配已经成为农民参与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工作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3.2. 市场竞争压力大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农民需要与其他生产者和销售者竞争,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农产品销售,市场竞争对手增多。其次电子商务所带动的加工、仓储、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虽然为农民群体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于农民群体内部而且也可能来自城市居民群体,而与之相比城市居民群体有比农民群体更多的非农就业经验,他们会更容易收到企业家的青睐。

4. 解决农民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就业问题的策略

4.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获取信息的成本不断降低。因此无论是生活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还是居住在偏远的农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及时的了解到全球最新的消息,更为便捷的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和世界各地。所以,在经济高质量和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地区和长期贫困落后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便利且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将农村地区纳入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循环市场中来,广阔的消费需求和全球大量的商机为农村地区的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进而可以加快的推动农村地区的非农就业增长,更快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4.2. 进行电商培训和教育

首先为农民提供电商培训和教育机会。政府、村委、非盈利组织等可以定期联合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工作计划,为农民制定专属的培训课程,提供相关的培训,包括基础的电脑操作、互联网使用、数字营销等内容。同时,培训内容可以先预先对农民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和市场需求调研,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电商领域的就业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建立专属的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和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就业技能学习平台 [15] ,为有需要学习的村民提供高质量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并建立电子商务学习沟通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村民进行学习交流与获取学习资料。

4.3. 健全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不断规模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高质量和高服务水平的需求下,企业就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就为许多求职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的不健全,为了促使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良性发展,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早日制定和出台电子商务行业中的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该行业就业市场中的不良问题,促进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4.4. 促进农村电商产业园建设

建立农村电商产业园,吸引电商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农村电商产业园可以通过吸引企业入驻、提供培训和创业机会、发展相关产业等方式,创造了多种就业岗位,农民可以从事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工作,还能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这不仅促进了农民就业,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5. 结语

总之,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对农民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贸易方式,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的方式看待它的发展,要立足于其发展的实际情况,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与此同时,农民也需要拥有较强的自我提升意识满足在电子商务时代下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政府也应该早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促使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和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 张琛, 马彪, 彭超.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会促进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吗[J]. 中国农村经济, 2023(4): 90-107.
[2] 邱子迅, 周亚虹. 电子商务对农村家庭增收作用的机制分析——基于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的微观检验[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4): 36-52.
[3] 陈建垒, 王纯. 电子商务发展与农村非农就业增长——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5(12): 57-71.
[4] 陈宝碧, 王陈欣, 林庆林, 等. 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J]. 统计与管理, 2023, 38(1): 93-104.
[5] 乔丹, 靳洋, 李欣芸. 电子商务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考察[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 26(23): 61-65.
[6] 王金杰, 牟韶红, 盛玉雪. 电子商务有益于农村居民创业吗?——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 40(2): 95-110.
[7] 侯振兴, 闾燕. 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述评与展望[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4): 77-84.
[8] 刘宁奇, 李振林, 李嘉乐, 等. 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11): 130-131.
[9] 肖频.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新一代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4(9): 21-23.
[10] 郭东杰, 周立宏, 陈林. 数字经济对产业升级与就业调整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 2022(3): 99-110 128.
[11] 祝业亮. 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促进非农就业的机制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19): 121-124.
[12] 田志林. 中国电子商务的劳动就业效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 2016.
[13]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智库课题组. 电商创业带动就业与乡村振兴的机理及效应——基于湖北省枝江市电商创业与发展模式的调研[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75(6): 100-109.
[14] 李锋.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较研究[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0(3): 12-20.
[15] 程艳红. “互联网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7):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