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成就、问题及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DOI: 10.12677/ecl.2024.132193, PDF, HTML, XML, 下载: 44  浏览: 140 
作者: 范雨欣, 刘 岚: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对外贸易New Development Pattern Private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摘要: 在我国发展正值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际,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不仅强调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同时也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因此对外贸易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已成为对外贸易发展主力军。但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仍存在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综合成本上升、企业自身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民营企业应进一步挖掘利用政策优势、利用创新手段化解成本上升窘境、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Abstract: At a crucial juncture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the central leadership has put forward the accelerated construc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This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need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omestic circulation but also aims to elevat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Therefore, foreign trad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Under this background,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being greatly affect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rising comprehensive cost, and imperfect system of enterprises themselv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further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policies, use innovative means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rising cost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 to enhance their own competitive strength.
文章引用:范雨欣, 刘岚.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成就、问题及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1583-1589.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193

1. 引言

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激发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型的措施,包括拓展新的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等,极大的发挥了外贸“稳定器”的作用。2022年和2023年进出口规模均超过一半,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有关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研究较为丰富,但研究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成就、问题及对策的文献较少。鉴于此,对于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一项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外贸连接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首先,要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和21世纪新议题,以实现国内规范与国际经贸规则的更紧密衔接。要加快推进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的转变,构建更为先进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商业环境 [1] 。其次,要充分激发中国市场潜力,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更多需求。我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扩大从各国进口高质量产品和引进高质量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寻求更多出口机会,注重出口的创新和升级,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拓展出口渠道,提升出口的广度和深度。最后,需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建立自主可控且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更紧密衔接。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有效地整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立和完善各类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和服务支持体系,以确保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对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3.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始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在疫情冲击下,全球贸易形势都非常不好,中国外贸必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在此市场环境下,三大外贸主体中,我国民营企业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保持进出口增长第一。尤其是2023年,在国有企业进口呈现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均呈现明显负增长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却分别实现了较高的正增长(见表1)。同时,在2021年至2023年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达到55.6万家,占进出口企业总数的86.5% (见表2)。

Table 1.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alue of different enterprises in 2021~2023

表1. 2021~2023年我国不同企业性质进出口总值(单位:千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Table 2. Number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with import and export performance in China in 2021~2023

表2. 2021~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单位:万家)

数据来源:国务院新闻办网站。

(2)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地理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近三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实现了稳定增长,在保持对传统市场韧性的同时,持续开拓新兴市场。我国民营企业在与传统外贸伙伴的贸易中继续保持着优势,与东盟、欧盟、美国这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连续三年均实现了增长,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速更为显著 [2] 。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达到25.6%,2022年和2023年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26.7%和9.2%。与此同时,我国民营企业也在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其他金砖四国、拉美和中亚国家的进出口更是呈现出了强劲的增势,这表明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地理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3)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领域逐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民营企业逐渐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逐步涉足高科技领域 [3] 。其次,民营企业产品结构更加多元化。以往,民营企业主要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导,但随着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它们开始拓展到更多领域。最后,民营企业的自主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在对外贸易中,民营企业逐渐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向自主品牌转变,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这反映出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优化,新业态正在蓬勃发展,这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外部机遇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经济也迎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外部机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领域近些年来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国家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提出系列政策措施。自2018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各部门采取积极行动,针对税费负担重、营商环境不佳、融资困难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细节政策措施 [4] 。通过更大幅度的减税降费,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扩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完善人才与用工制度,鼓励技术创新,以及强化政策的切实执行,形成了一系列有力而具体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民间投资和金融管理部门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延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等具体措施,这为我国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推动作用。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贸易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不断深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平台。民营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平台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机遇,提升了自身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同时也利用一带一路平台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第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为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我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加入RCEP后促进了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对标国际高标准自贸规则上,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做出了加强合作的规定 [6] 。在RCEP的保障下,国际化对相对弱势的市场主体的利益损害效应能够得到化解,这无疑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第四,外贸发展模式创新也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近年来,在我国外贸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新模式生机勃勃、形态丰富的情况下,孕育出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技术、新工具,传统业态持续转型升级。像传统的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结合,就形成了B2B,B2C的海外仓模式,终端配送服务效率在快速提升,也带来了更好的终端客户体验。我国民营企业着眼于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外贸新业态为民营企业应对外部需求变化和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2)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的自身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作为外贸第一大主体,其自身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民营企业独具生产经营自主灵活的优势,民营企业在困难面前会主动作为,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可以敏锐地捕捉市场机会,迅速响应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参加国的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而不断深入,这使得很多民营企业认清了形势,在产品种类上不断拓展,在服务质量上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7] 。在市场开拓方面,面对美欧主要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民营企业加强了与东盟、拉丁美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市场需求衰退与国内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的竞争环境下,民营企业正在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为外国品牌代工升级到开发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我国的民营企业对产品的更新速度更快,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更容易适应。与此同时,我国民营企业更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使其可以不断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外贸舞台上脱颖而出。我国民营企业不仅在产品设计创新、国际市场营销上具有优势,而且还敢于在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大胆尝试。

4.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使得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订单减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使得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球疫情冲击实体经济。美国等国家为应对疫情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使总需求迅速反弹。但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货膨胀持续高企 [8]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对俄制裁等措施不断升级,欧盟、英国等采取的对华政策措施不断加码,美欧关系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时,民营外贸企业必定会受到影响。这都增大了我国民营企业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

(二)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综合成本上升的困难

近年来,外贸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价格的国际传导是主要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这给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部分民营外贸企业“有单不想接”“增产不增利”。二是汇率波动较大增加额外成本风险。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跨国贸易中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人民币兑美元等外币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企业在结算和支付过程中出现额外成本,增加了外贸经营的不确定性。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加重民营企业经营负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创新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稀缺,相应地,民营企业为了留住和吸引高素质员工,不得不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民营企业的一大挑战。

(三)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企业制度不完善的挑战

目前我国民营外贸企业存在着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企业在外贸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外贸企业在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产权制度方面。民营外贸企业的产权制度主要是指在企业中所有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分配关系,即产权归属和划分、产权交易的规则、权利行使的限制及保护等内容。产权制度不明确,使得外贸企业的经营行为没有目标,甚至是“游击战”或“游击队”式的经营行为。第二,管理制度方面。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它包括企业管理目标、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信息交流与沟通、内部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外贸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人治”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但现在仍有不少民营外贸企业采取“人治”的管理模式,这显然已经阻碍了民营外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 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新路径

(一) 我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挖掘利用政策优势应对外部挑战

我国政府一直在从宏观上提出有效的政策来缓解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下,民营外贸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然而,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挑战,我国民营外贸企业需要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政策优势。首先,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忽视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应深入理解政府的双循环策略,强化与国内市场的深度融合,同时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海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为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海关将继续按照中央“六稳”“六保”部署要求,研究出台更多、更有针对性、更惠及企业的支持措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利用相关的政策来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市场需求降低、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其次,构建新发展格局鼓励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和模式。最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政府对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应当抓住这些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政府努力营造的有利于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的宏观环境,我国民营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利用政策优势来应对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

(二) 我国民营企业要利用创新手段化解成本上升窘境

在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汇率波动增加额外成本风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的挑战时,我国民营外贸企业亟需通过创新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化解成本上升的窘境。我国民营外贸企业应该下大力气将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把创新作为自觉行动,扎扎实实练好内功,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创新,包括技术、产品、生产方式和营销策略的创新 [9] 。首先,民营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探索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材料循环利用、废弃物再生等方式降低对新原材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对原材料市场的智能监控,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其次,要加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壮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制定灵活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以降低外汇波动对企业盈利的冲击。最后,为了有效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可以采取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减少对人工的需求,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实施定期的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多元化技能,通过激励机制留住核心人才,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是残酷的,民营外贸企业要不断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改进生产工艺,同时还要不断地开拓新市场、开辟新领域、占领新市场份额,不断地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综合成本上涨给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 我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我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内的企业制度。首先,民营外贸企业要优化产权结构,构建现代企业产权结构,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和企业主个人以及家族财产,分离股东所有权和公司法人财产权,明确企业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推动股权多元化,使民营企业自然人产权向法人产权制度转变。其次,要引导民营外贸企业建立规范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化规范经营机制,建立健全以质量、品牌、安全、环保、财务等为重点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规范经营行为来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还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健全监督机制,引导民营外贸企业依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民营外贸企业制度,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规范企业行为为目标,以合法经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民营外贸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薛见寒, 黄茂兴.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出口型民营企业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22(1): 67-80.
[2] 王丽萍. 跨境电商背景下民营外贸企业转型对策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 2023(7): 151-153.
[3] 马林静.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21(11): 67-73.
[4] 李春顶, 田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 培育中国外贸新优势[J]. 进出口经理人, 2020(10): 17-19.
[5] 唐永钟. 跨境电商视角下我国民营外贸企业转型对策分析[J]. 产业创新研究, 2022(20): 34-36.
[6] 赵晋平. 民营企业稳外贸“功不可没” [N]. 环球时报, 2020-01-16(015).
[7] 赵丽, 陈剑.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策略——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12): 53-56.
[8] 李宁, 陈婉梅, 芦红. 构建新发展格局视野下的中国对外贸易新优势培育研究[J]. 价格月刊, 2021(9): 26-30.
[9] 钟雁明. 民营企业成稳外贸中坚力量[J]. 中国海关, 2022(6):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