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DOI: 10.12677/ve.2024.133111, PDF, HTML, XML, 下载: 41  浏览: 8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梁信舅:南宁学院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共享New Media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haring
摘要: 高校德育课程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内涵、特点、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Abstract: The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tegrat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hich is obviously systematic.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can help students form correct moral concepts and cultivate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al habi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he speed and breadth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文章引用:梁信舅.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3): 683-689.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11

1. 引言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高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1] 。因此,高校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要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网络主流思想阵地,整合开发利用共享线上线下德育课程资源,不断扎实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向线上线下纵深发展,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背景下,加快推进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课程资源是有效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正确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选择、剔除、整合、开发、建设与共享德育课程资源,可以实现德育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德育课程跨越校际、跨越时间和地点的资源共享和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道德意识。因此,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积极探索和研究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高校德育与新媒体融合具有一定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3] 。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德育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一样有着自己的特征。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内涵包括利用新媒体技术,如互联网、社交媒体、自媒体等技术和平台,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活动和育人活动,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包括活动、实物、文字以及信息化资源,即德育课程资源的教材和教参、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素材和条件,以及新媒体资源等都属于德育课程资源。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 互动性强。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互动性强的平台,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及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互动,分享、讨论德育课程的相关内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从而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德育课程。

(二) 信息量大。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为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更多涵盖了国内外各种优秀德育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及来源于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提供的德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的传播,为高校德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除此之外,未经筛选、审核的视频、文字、图片等德育课程资源在新媒体平台上快速传播,也使得新媒体德育课程资源紊乱,为高校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带来挑战。

(三) 开放性强。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和平台的广泛使用,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新潮思想的接收程度和接收速度迅速高、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更高,他们会“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接收德育课程资源,而这些来源于互联网的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四) 多元化教学。新媒体技术使得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也为德育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这些资源不仅具有高度的可视化、可听化和交互性,还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灵活地组合和呈现。教师可以根据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作用和意义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这些特点对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使得高校德育课程建设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可以引入更多元、更前沿的教学内容,包括国内外优秀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提高德育素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 创新德育教育方式。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如互动性、实时性、可视化等,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在线直播、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 。

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拓展学习空间。新媒体的普及使用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高校德育课程建设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 。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4)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提升德育课程的社会影响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应注重价值导向的提升。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德育课程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提升德育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这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教师在选择和利用新媒体资源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 。通过强化价值导向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选择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新媒体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和辨析新媒体信息,学会辨析互联网信息的真伪,是非对错、真善丑陋、去其糟粕,增强其媒介素养水平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7] 。

6) 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媒体时代的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和实例,以及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 新媒体背景下进行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时代进行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对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促进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优化德育课程资源的配置,以及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适应时代需求,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因此,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打破了传统的高校之间的界限,使得不同高校之间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德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可以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德育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享,提高德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2) 丰富德育手段,拓展德育内容,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德育课程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如网络直播、在线互动、社交媒体等。这些新媒体手段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可以大大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校际建设与共享德育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3) 扩大德育教育的覆盖面,促进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高校德育课程资源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建设和共享,可以扩大德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可以实现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整合和共享各方德育资源,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德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4) 促进德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可以推动德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可以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使德育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 德育课程资源内容与新媒体信息更新速度不匹配

新媒体信息的快速更新和快速传播,甚至是实时同步传播对德育课程资源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资讯和观点。很多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德育课程资源还未能进行筛选、审核,就已经在新媒体平台上快速传播,被学生迅速接收到,而以教材和教参为主的传统德育课程资源通常需要经过策划、编写、审核等多个环节,且教材编撰周期长、审核程序复杂等因素,更新速度慢,内容相对滞后,德育课程内容往往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热点、时事动态和时代变迁,导致内容与现实脱节,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除此之外,传统的德育课程资源往往以单向传授为主,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和反馈机制。而新媒体平台通常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用户可以随时发表观点、参与讨论。这种缺乏互动性的德育课程资源可能无法有效吸引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

(二) 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度不高,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够充分

虽然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目前很多高校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上还不够充分。一些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够熟练,无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同时,一些高校对新媒体技术的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需求。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传播力,可以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持。然而,目前德育课程资源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度并不高。尽管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在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但很多时候这些平台只是被用作简单的信息发布工具,而没有充分利用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粘性高等特点。

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德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德育课程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度不够,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即使有应用也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教育潜力和价值,缺乏深度整合和创新应用,缺乏针对新媒体平台特点的专门设计和有效利用。

(三)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机制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质量和共享效果。各高校在德育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导致资源的质量、格式、兼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且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可能导致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混乱和低效的情况,如资源重复建设、更新不及时等。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机制,各高校可能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此外,新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无国界传递的形形色色信息,使得德育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管理。同时,由于各高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也给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 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一些高校或教育机构独立开发和建设的德育课程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导致大量优质资源无法跨校、跨地区使用,无法实现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和分享;由于缺乏共享机制,也可能导致各高校针对相同的德育主题或内容重复开发课程资源,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由于资源的版权问题、保密问题等限制,也给德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 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建设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来保障质量。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与评价机制并不完善,缺乏科学、客观、公正、明确的标准和程序,导致开发出的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评价过程存在主观性和模糊性。此外,德育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动态地、持续地进行评价。然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可能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对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性的考虑,如对于教师投入、学生反馈、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评价不足。

5. 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建议

(一)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建立动态的德育课程资源库

高校德育课程应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同时,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颖性,避免陈旧和过时的内容影响教学质量。高校还可以建立动态的课程资源库,不断更新和丰富课程资源,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融合隐性和显性课程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德育课程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此外,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教育。例如,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进校园开展德育讲座或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 深化对新媒体平台的认识,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创新德育课程资源建设方式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高校应深入了解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和优势,如互动性、即时性、多样性等,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特性融入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并鼓励教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和德育课程的教学研究,可以建立数字化德育课程资源库,将各类新媒体德育课程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微视频、互动话题、案例分析等多样化内容进行整合,如开发在线课程、制作微视频、网络微课、慕课、利用社交媒体开展主题讨论等。同时,高校可以与主流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用户基数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德育课程资源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学习。并注重资源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 建立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机制

为了促进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规范化、有序化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机制。由教育部门或相关机构牵头,制定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统一标准,包括资源的质量要求、格式规范、技术标准等。也可以由各高校共同制定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明确资源的分类、存储、检索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建立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资源建设的责任主体、管理流程、监督机制等。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同时,在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机制下,各高校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目标。通过统一规划和协调,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四) 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统一的共享平台

为了促进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需要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统一的共享平台。可以由教育部门或相关机构牵头,建立一个统一的德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各高校和教育机构上传和分享自己的优质资源;也可以由各高校共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德育课程资源的在线检索、分享和使用。同时,可以制定德育课程资源共享的标准和规范,包括资源的格式、质量要求、版权、使用权限、保密等方面的规定,保障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此外,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激励,鼓励高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参与资源共享,贡献自己的优质资源;也可以通过开展校际合作、组织德育课程资源的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 建立德育课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机制,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

高校应建立德育课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机制,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包括资源的质量、教育价值、适应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确保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以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资源的内容质量、形式多样性、时效性、互动性等方面,将教师投入、学生反馈、社会影响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以确保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对德育课程资源的全面评价,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反馈机制,要及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建立定期评价机制,对德育课程资源建设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对德育课程资源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鼓励创新性和实用性强的资源建设。通过定期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为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6.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在高校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充分挖掘新媒体下的德育资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机制、整合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优秀德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加强校与校的沟通和互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德育育人实效。同时,还需要高校、教师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以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课题《新媒体时代广西民办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编号:2022ZJY3240)。

参考文献

[1] 刘阳, 陈韵.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路径创新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6): 87-88.
[2] 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017-02-27.
[3] 刘佳萌.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9.
https://doi.org/10.27123/d.cnki.ghlju.2019.001531
[4] 王越彤.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J]. 世纪桥, 2024(1): 77-79.
https://doi.org/10.16654/j.cnki.cn23-1464/d.2024.01.020
[5] 马玉婕. 新时代高校德育话语的建构逻辑与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22(17): 39-41.
[6] 魏晓宇.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123/d.cnki.ghlju.2021.000729
[7] 兰岚. 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036/d.cnki.ggxsu.2021.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