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情符号与交流的关系:综述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ji an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DOI: 10.12677/ap.2024.145296, PDF, HTML, XML, 下载: 65  浏览: 383 
作者: 杨 雪: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交流功能影响Internet Emoticon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Impact
摘要: 随着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方式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在线交流。然而,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在线交流缺乏非语言线索,这些线索是提供额外上下文信息的关键,例如说话者的意图或情感状态。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人们逐渐采用了超越文本的新型交流方式。其中一种广受欢迎的方式便是表情符号,即通过图形符号表示面孔或物体,以传达特定的非语言信息。这些表情符号具备多种含义,包括幸福、悲伤、安慰,甚至是讽刺。如今,表情符号已在多数社交媒体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表情符号的相关功能特性及其研究背景,深入探讨表情符号的使用如何影响人们的线上交流方式。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表情符号在现代在线交流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online communication. However, compared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online communication lacks non-verbal cues that are key to providing additiona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speaker’s intent or emotional state.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is shortage, people have gradually adopted new communication methods beyond text. One popular way to do this is with emoticons, which represent faces or objects through graphic symbols to convey a specific non- verbal message. The emojis have a variety of meanings, including happiness, sadness, comfort and even sarcasm. Today, emojis feature prominently in most social media servic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mojis and their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o deeply explore how the use of emojis affects people’s online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and summary,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role of emojis in modern online communication.
文章引用:杨雪 (2024). 网络表情符号与交流的关系:综述. 心理学进展, 14(5), 145-151.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5296

1. 引言

自表情符号诞生以来,它们便在文本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小小的图标,最初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增强信息的幽默感,同时减轻因文字表达而产生的误解。它们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视觉元素,丰富了原本单调的文字交流,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丰富多彩。

研究表明,表情符号在文本交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能够加强不成文信息的效果,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给定信息。这种作用在书面信息中尤为明显,因为书面语言往往缺乏口头交流中的非语言元素,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情符号的加入,使得书面信息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传达出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情感。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笑脸符号(也被称为表情符号)出现之前,使用电子通信的个人无法表达微妙的情绪变化(Godin, 1993)。然而,随着表情符号的普及和发展,这种观点已经逐渐被打破。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符号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意图,使得电子通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Lo, 2008)。

综上所述,表情符号在文本交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视觉上突出的方式,为原本严格的文本形式添加了表达和情感色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交流方式的不断变化,表情符号将继续在文本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网络表情符号概述

在一个案例研究中,表情符号在电子邮件中的应用得到了记录。这些图标不仅能够表达情感,还能在沟通中起到桥梁作用,帮助人们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更好地理解彼此。

Thompson和Foulger将表情符号标记为“象形文字”,并认为它们在网络人际传播(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中的使用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或“非语言沟通的替代品”(Thompsen, 1996)。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因为表情符号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文本交流中的情感缺失。

此外,表情符号还被描述为一串可以在电脑键盘上看到的普通铭文,它们被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的各个方面。这些铭文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标,它们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Sanderson, 1993)。因此,在使用表情符号时,我们需要注意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以免造成误解或冲突。

3. 网络表情符号的分类及使用

表情符号包括美式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字符、日式颜文字、绘文字以及表情包(刘雨眠,2018)。在现代数字通讯中,表情符号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它们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最初的美式ASCII字符,到日式颜文字、绘文字,再到如今丰富多彩的表情包,表情符号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人们对情感表达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美式ASCII字符作为表情符号的鼻祖,以其简洁的符号形式传达了基本的情感信息。例如,微笑可以用“:)”表示,而悲伤则可以用“:(”表示。虽然这些符号简单易懂,但它们所能表达的情感种类相对有限。随着网络的普及,日式颜文字和绘文字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颜文字主要由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通过组合不同的字符来形成各种面部表情。而绘文字则是一种由线条和形状组成的图形符号,它们能够更直观地表达各种情感。例如,“(づ●─●)づ”这个绘文字就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开心、满足的情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情感表达需求的不断提高,表情包应运而生。表情包通常由一张或多张图片组成,通过夸张、幽默或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各种情感和场景。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也让交流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表情符号的类别多种多样,涵盖了从基本的情感表达到复杂的文化象征等多个方面。例如,有表达喜怒哀乐的基本情感符号,有代表各种职业、兴趣爱好和社交关系的符号,还有反映当下热门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表情包。这些符号和表情包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表情符号作为现代数字通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过程体现了人们对情感表达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从美式ASCII字符到日式颜文字、绘文字,再到如今丰富多彩的表情包,表情符号的形式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们不仅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情感表达需求的不断提高,表情符号将继续发展演变,为人们的交流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惊喜。

表情符号的使用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它们被应用于休闲与幽默的写作中。1982年9月19日,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计算机科学留言板上发布了一条信息,这标志着数字时代表情符号的首次使用。法尔曼教授建议采用“:-)”和“:-(”来区分笑话与更为严肃的内容。数月后,表情符号的使用迅速传播开来。十年后,表情符号在日常数字通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已成为网络交流的副语言。表情符号在智能手机、聊天及电子邮件应用中的流行程度日益提升。以Instagram为例,该在线移动照片、视频分享及社交网络平台在2015年3月的报告中指出,Instagram上近半数的文本内容均包含表情符号(Dimson, 2015)。SwiftKey表情符号报告则深入分析了Android和iOS设备上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在使用表情符号方面的状况(SwiftKey, 2015)。报告显示,各个表情符号的受欢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不同国家间也存在明显区别。然而,目前尚未有对表情符号情感内容进行的大规模分析。

4. 网络表情符号的作用

一个表情符号,它可以表达人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并通过非语言元素来增强书面信息。它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和改善信息的理解。而表情符号则更进一步,它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可以促进更多的信息表达。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表情符号被视为一种文本副语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形,更是非语言听觉、触觉与视觉线索的书面表现形式。在网络聊天、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等文本沟通中,表情符号能够补充或取代部分书面语言,帮助传达说话者的语气、情感和意图。这种副语言的存在,使得沟通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然而,语言学者对表情符号的定义则更侧重于其象形文字的特性。他们认为,表情符号代表着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植物、食品以及其他事物的图像化表示。这些符号以简洁、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成为了一种全球通用的视觉语言。在网络沟通中,表情符号的使用使得沟通者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实现更加高效的交流。除了上述两种观点,象形文字符号学研究者则更加强调表情符号在传递情绪方面的作用。他们认为,表情符号是一种被用于网络沟通中传递情绪的图形符号。通过不同的表情符号,沟通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惊讶、疑惑等各种情绪,使得沟通更加真实、生动。这种情绪化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增强沟通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共鸣。

5. 计算机中介交流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进行沟通。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流,被广泛地称为计算机中介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Spitzberg, 2006)。CMC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交模式和认知方式。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跨越地理、时间等限制,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社交圈子,还让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分享知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交流媒介也日益丰富多样。从早期的电子邮件、论坛,到如今的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这些平台都为我们的在线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王明忠(2014)将这种在互联网交流软件上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概括为在线交流(Online Communication),并用在线交流能力(onlin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CC)来反映个体发挥互联网人际交流的功能,借助计算机或手机等工具进行符号交流和信息传递,并且采取合适的在线交流行为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的能力。在线交流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可以选择匿名或实名,可以自由选择交流的对象和话题。这种交流方式不仅增强了我们的表达欲和沟通能力,还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然而,在线交流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一些人可能会利用这些特点进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等。此外,过度依赖在线交流也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

因此,在享受在线交流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地利用这些平台,保持良好的交流习惯和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在线交流的优势,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 表情符号研究的社会重要性

表情符号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还可以在交际中传达语义。它们能够在非言语层面扮演暗示的角色,从而帮助理解计算机介质通信(线上交流)中信息的整体含义(Jibril & Abdullah, 2013; Walther & D’Addario, 2001)。前人探索了表情符号是否能作为一种语言帮助人们交流。一些研究表明,表情符号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具有语义功能和视觉修辞功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传递意义(Jibril & Abdullah, 2013),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情符号的组合来表达更微妙的语义。相比于纯文本,表情符号的语义更丰富,并且在不同语言中具有语义相似性(Barbieri et al., 2016)。例如,有研究发现,在使用表情符号的情况下,不同语言之间的表情符号具有非常相似的语义。其研究的社会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交流与沟通效率的提升:表情符号作为一种非文字性的交流工具,能够迅速传达出人们的情感和态度,使得在线交流更加生动和真实。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这种高效的交流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沟通效率。

(2) 情感表达的丰富化:在文字交流中,人们有时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表情符号的引入,使得情感的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和直观,有助于减少误解,增强理解的准确性。

(3) 社会现象的反映:表情符号的流行和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热点和趋势。例如,某些特定的表情符号可能会在某个事件或节日期间特别流行,成为该时期的文化标志。

(4) 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价值:表情符号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5) 社交媒体的优化与创新: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中的广泛应用,为平台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表情符号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社交媒体产品。

总的来说,表情符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网络文化和语言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提升在线交流和沟通的效率,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现象,以及推动社交媒体的优化和创新。

7. 表情符号对沟通与交流的影响

沟通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语言的表达以及非语言的内容,如手势、面部表情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通信逐渐成为了后千禧年社会的一大特征。自从2007年触控智能手机诞生以来,短信便迅速崭露头角,取代了电话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成为了最流行的沟通手段(Smith et al., 2015)。尽管基于文本的数字通信已经广受欢迎,但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其传达的情感和信息还是显得相对有限。面对面沟通中,我们可以借助面部表情、语调变化等非语言线索来深入理解对方的情感意图,这在纯文本的数字通信中是无法实现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开发出了表情符号和笑脸符号等数字辅助工具。考虑到如今大部分交流都是通过文本进行的,这些数字辅助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2015年,表情符号代表笑中带着喜悦的泪水)甚至被评为年度词汇,这足以说明表情符号对语言和流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到了2017年,一部完全以表情符号为主题的故事片上映,票房收入超过了2亿美元,进一步证明了表情符号在当代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尽管表情符号在流行文化中迅速崛起,关于它们在数字交流中使用可能带来的心理后果的研究却相对较少(Kaye et al., 2017)。这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基于文本的交流中广泛使用表情符号,究竟会对文本的含义以及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首先,表情符号可以增强文本的情感表达。在纯文本交流中,我们很难判断对方的情感状态,而表情符号则提供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来传达情感。例如,一个“:)”可能表示对方在微笑,而一个“:(”则可能表示对方感到难过或不满。这种情感信息的传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感受,从而增强沟通的效果。其次,表情符号还可以帮助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在面对面交流中,我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线索来建立信任和亲近感。在数字交流中,表情符号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例如,频繁使用“:-*”和“;-)”等友善的表情符号可能会增强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使用“:-|”和“;-(”等严肃或不满的表情符号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促使对方采取行动。表情符号的使用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度依赖表情符号可能会导致文本交流变得过于表面化和情绪化,缺乏深度和严肃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对表情符号的理解和使用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在使用表情符号时,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表情符号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过度依赖或滥用则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不同文化和地区对表情符号的不同理解和使用方式,以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总之,表情符号作为数字交流中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通过增强文本的情感表达和帮助建立人际关系等方式,为数字交流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数字交流中的新工具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沟通需求。

8. 国内外关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

网络表情符号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对象。所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都比较少。国外对它的研究是从21世纪开始的,相对来说多为实证研究,一般是对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对人际交流的影响等作实证分析。国内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也是从2000年开始增多,相较而言国内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范围较广。

一、国外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

国外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这一时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网络表情符号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人际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国外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对人际交流的影响。

国外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用户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的偏好和动机;其次,研究网络表情符号对人际交流的影响,包括它对沟通效果、情感表达、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还有一些研究关注网络表情符号的跨文化传播,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和解读。

二、国内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

相比之下,国内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范围较广。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表情符号也逐渐成为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国内研究关注网络表情符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梳理了网络表情符号从最初的简单符号到如今的复杂图像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网络表情符号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其次,国内研究还关注网络表情符号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探讨了网络表情符号在人际交流中的表达效果和沟通机制(苏展,孟香旭,2018)。此外,国内研究还涉及网络表情符号的社会影响,如它对青少年心理、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研究还注重将网络表情符号与其他交流工具进行比较研究,如与传统文字表达、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的异同点。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网络表情符号在人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网络表情符号作为人际交流的新语言,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对其研究仍相对较少,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表情符号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其研究价值也将逐渐凸显。

9.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综合对前人文献的梳理,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表情符号在提升社交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传达自己的意思,而表情符号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通过简单的点击或滑动,用户可以迅速地将自己的情感、态度或意图传达给对方,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高效的交流方式特别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

(2) 表情符号的趣味性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社交过程中,人们往往追求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而表情符号正是营造这种氛围的绝佳工具。它们以生动的图像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更有趣的社交体验。通过发送各种搞笑、可爱的表情符号,用户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激发对方的共鸣和欢笑,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3) 表情符号的迭代发展和各类差异化表情包的创作及使用,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在社交娱乐中的精神享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意的不断涌现,表情符号的种类和风格也日益多样化。从最初的简单表情到如今的复杂场景和角色设定,表情包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交娱乐的创新和进步。这些精心设计的表情包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为社交娱乐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4) 虽然表情符号在社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负面作用。过度依赖表情符号可能会导致语言能力的退化,使人们逐渐失去对文字表达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此外,过度使用表情符号也可能影响沟通的正式性和专业性,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我们在使用表情符号时需要保持适度,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综上所述,表情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在提升社交效率、增加社交趣味性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享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负面作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适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表情符号这一工具,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加便捷、有趣的社交体验。最终,我们可以说,表情符号在人际交流中的作用是有度的使用、用心的沟通,它们为我们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雨眠(2018). 网络社交平台中表情符号探究. 新闻爱好者, (7), 35-38.
[2] 苏展, 孟香旭(2018). 浅谈GIF表情对现代社交的影响. 数码世界, (5), 506-507.
[3] 王明忠(2014). 青少年在线交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4] Barbieri, F., Espinosa-Anke, L., & Saggion, H. (2016). Revealing Patterns of Twitter Emoji Usage in Barcelona and Madrid.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239-244.
[5] Spitzberg, B.H. (2006).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 Model and Measur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Competenc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 629-666.
https://doi.org/10.1111/j.1083-6101.2006.00030.x
[6] Dimson T. (2015). Emojineering Part 1: Machine Learning for Emoji Trends [blog].
[7] Godin, S. (1993). The Smiley Dictionary. Peachpit.
[8] Jibril, T. A., & Abdullah, M. H. (2013). Relevance of Emoticon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ntexts: An Overview. Asian Social Science, 9.
https://doi.org/10.5539/ass.v9n4p201
[9] Kaye, L. K., Malone, S. A., & Wall, H. J. (2017). Emojis: Insights, Affordanc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1, 66-68.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6.10.007
[10] Lo, S. K. (2008).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of Emoticon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595-597.
https://doi.org/10.1089/cpb.2007.0132
[11] Thompsen, P.A. (1996). Effects of Pictographs and Quoting on Flaming In electronic Mai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2, 225-243.
https://doi.org/10.1016/0747-5632(96)00004-0
[12] Sanderson, D. (1993). Smileys. O’Reilly.
[13] Smith, A., Rainie, L., McGeeney, K., Keeter, S., & Duggan, M. (2015). U.S. Smartphone Use in 2015. Pew Research Center.
[14] SwiftKey, P.T. (2015). Most-Used Emoji Revealed: Americans Love Skulls, Brazilians Love Cats, the French Love Hearts [blog].
[15] Walther, P. J. & D’Addario, P. K. (2001). The Impacts of Emoticons on Message Interpret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9, 324-347.
https://doi.org/10.1177/0894439301019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