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
Research on Learning Strategies of Bilingual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4.145682, PDF, HTML, XML, 下载: 62  浏览: 11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邬昕燃, 金 瑛: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宁波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双语课程学习策略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Bilingual Courses Learning Strategy
摘要: 近年来,在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下,中外合作办学和双语教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某二本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案例,通过问卷和访谈,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在双语课程中采用的学习策略,以期为教学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双语课程的学习策略使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高,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有待提高。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学习策略未见显著差异,但女生的学习策略使用要显著优于男生,尤其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学业表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也体现出明显差异。论文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teaching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as also aroused research interest in many scholars. This study takes a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in a tier-2 university as the case. At the backdrop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it use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adopted by students in the bilingual courses of the program,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bilingual courses is generally above the average level. The frequency of cognitive strategies is high, and the use of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strategies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but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by girl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boys, especially i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also show obvious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rategies.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is pointed out.
文章引用:邬昕燃, 金瑛.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5): 224-22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682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鼓励中外合作办学。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1] 明确指出,要“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双语教学也成为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得到了广泛重视。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教学多以中英双语甚至全英文为媒介开展,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同时,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语言和学科知识的双重挑战,导致学习压力骤增。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的引导,以便真正从中外合作办学和双语教学中受益。

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已经就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3] ,探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程为依托、院所为平台、文化为氛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4] 。此外,还有学者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 [5] ,或研究在中外合作办学双语课程中实施JiTT (准时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6] 。这些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全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然而多数研究是从宏观角度或者教师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开展和改革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从学生视角开展的双语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如学习策略的研究并不多,基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则更少。此外,当前对于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在双语教学领域几乎没有。基于此,本项目从学生角度研究双语课程的学习策略,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学生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助力双语人才的培养。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致力于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 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如何?2) 不同性别、年级和学业表现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双语课程学习策略是否存在不同?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东部沿海城市某二本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案例,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分别收集量化和质性数据,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2.1. 研究工具

为了解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本研究首先对项目内学生进行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38份。问卷共27个问题,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个人情况;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采用了五点量表法,问题的设计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MacKeachie的理论,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维度 [7] ,并结合双语课程的特点以及对若干项目内学生进行非正式访谈的结果,在每个维度下设计若干具体问题。针对各学习策略,问卷提供“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以及“完全符合”五个选项,并以数字1~5进行赋值。问卷设计后,先针对项目内30名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试测,得出克朗巴哈系数α = 0.989,可见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可以投入使用。

为了对研究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研究还会对个别学生(n = 9)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是学生双语课程的学习策略以及使用体会等。访谈的数据作为对问卷数据的补充和互证。

2.2. 研究对象与取样

本研究的对象为东部沿海城市某二本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项目学生。该项目成立于2011年,运行至今情况良好,曾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内学生在第一年需要学习中方教师授课的校公共课、英语类课程,以及数学、会计学和管理类基础课程。第二年,专业课比例明显增加,主要还是由中方教师任课。前两年的课程除校公共课外,授课语言均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因此除校公共课和英语课外,其余课程都可认定为双语授课。大三和大四多为核心课程,由外教授课,基本为全英文授课,不在本研究讨论的范围内。因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无暇参与调查,本研究主要面向大一至大三学生开展。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共收回问卷145份,剔除7份无效问卷后,剩余138份有效问卷。此外,本研究还对三个年级各3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并在获得允许的前提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访谈对象包含了不同性别、年级和学业表现的学生,具体信息见表1

Table 1.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student interviewees

表1. 学生访谈对象个人信息

2.3. 数据分析

量表问卷的数据主要采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和推断性分析,以便了解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以及不同性别、年级和学业表现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访谈数据的处理是首先把录音转录成文字,然后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数据。最后对量化和质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 研究发现与讨论

3.1. 双语课程的总体学习策略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38名学生的总体学习策略平均值(M)为3.54,标准差(SD)为0.92,说明学习策略使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学习策略的类型上进行分析,学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策略(M = 3.58, SD = 0.94),元认知策略(M = 3.52, SD = 0.94),资源管理策略(M = 3.48, SD = 0.94)。

具体而言,学生较为常用的策略共有4项,全部属于认知策略,如“课前预习课文”(M = 3.67),“拟定学习目标”(M = 3.62)和“拟定学习计划”(M = 3.62),“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M = 3.64)。学生较少使用的策略有“遇到问题会用一切资源进行解决”(M = 3.41),“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M = 3.40),“积极参与课堂讨论”(M = 3.43)。

在访谈中,也有不少学生提到了一些常用的学习策略,印证了问卷调查的研究发现。比如几乎所有学生都提到了课前预习策略。这与双语课程的性质密切相关,由于项目内使用的都是全英文教材,教师进行双语授课,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生深刻体会到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如S7强调学习双语课程时,需要“先预习相关知识点再通过听课来加深理解”,S1也提到:“课前做好预习工作熟悉老师上课要讲的知识和材料……预习双语课程一定要把上课用到的材料书本内容阅读三次以上把不懂的语法和词汇查阅清楚熟悉书本中讲解的内容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标注出来”。

此外,拟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也多次被提及,如S4在访谈中分享了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的经验。访谈中并没有学生直接提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策略,但通过对访谈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访谈中,仅有极个别学业表现前30%的学生提到了自我评价和反思,如S4指出,她会“定期评估学习进度和成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值得思考的是,不少受访者都提到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这一策略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属于较少使用的策略。这说明学生大多意识到课堂讨论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中未必能够做到。

3.2. 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策略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生在双语课程的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t = 2.5, df = 136, p < 0.05),并且女生的平均值(M = 89.69)显著高于男生(M = 80.43)。具体到某个维度,男女生在认知维度、元认知维度和资源管理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明显优于男生。

统计结果还表明,男女生在资源管理维度下的所有小项中都存在显著差异,包括“遇到问题,我会归纳相似问题进行总结”(t (136) = 3.798, p < 0.05),“遇到问题,我会用一切资源进行解决”(t (136) = 2.832, p < 0.05),“我在课外经常选择学习伙伴”(t (136) = 2.386, p < 0.05),以及“我善于运用网络等手段学习”(t (136) = 2.375, p < 0.05)。此外在其它两个维度,女生在学习目标制定,时间规划,学习方式选择,学习成果检验,自我评价和反思,学习成果检验和打分,学习笔记等学习策略方面均显著优于男生。

进一步分析问卷数据还发现,男女生在学业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问卷调查中,仅14%的男生学业表现在前30%,一半以上的男生学业表现处在中间水平,而女生的学业表现分布比较均衡并略靠前,学业表现占前30%的比例为40%。这似乎表明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来说,也体现了不同学业表现学生的差异。女生学业表现总体好于男生,她们的学习策略使用也显著优于男生。

3.3. 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

因本研究涉及从大一到大三的三个年级的学生,因此采用单因素组间方差分析来探索年级之间的区别。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双语课程学习策略不存在显著差异(F (2, 135) = 0.675, p > 0.05)。各个维度之间以及各小项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不因年级的不同而不同。

3.4. 不同学业表现学生的学习策略

本研究把学业表现分为了三个等级,因此采用单因素组间方差分析来探索不同学业表现学生之间的区别。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呈现显著差异(F (2, 135) = 265.981, p < 0.05)。学业表现前30%的学生明显优于学业表现居中和学业表现后40%的学生,分别为MD = 21.614和MD = 53.432。同时,学业表现居中的学生也明显优于学业表现后40%的学生(MD = 31.818)。

数据分析还发现,在每个策略维度上以及每个小项上,以上情况依然存在,即每组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学业表现前30%的学生显著优于学业表现居中的学生,学业表现居中的学生显著优于学业表现后40%的学生。这说明学业表现不同的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显著区别。或者说,学业表现越好的学生,其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使用越得当,这一结论也验证了前文的推断,即学习策略与学业表现存在正相关。

有趣的是,在访谈中,绝大多数学业表现较好的学生在聊到学习策略时,都能侃侃而谈,回答问题全面深入,而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访谈则非常简短。这也间接体现了前者的学习策略使用较后者更为充分,与问卷数据分析结果相吻合。

此外,访谈中还发现,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在学习资源使用策略上也存在巨大差异。首先,学业表现好的学生资源使用范围更广泛,更加多样化,且内容上更侧重于学科知识,或者以学科知识为主,语言知识为辅;而学业表现排名靠后的学生一般会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资源,且内容上更侧重于语言学习。例如在访谈中,S3提到会“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学习平台和网站图书馆里的文献和书籍手机应用软件等获取有关双语课程学习的资源……,通过网上有关讲解学习课程的视频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S4也指出会“寻找额外的资源”来支持学习,如“图书馆互联网学术数据库语言伙伴等”,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解释和例子”。而S2重点只关注双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会翻译”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是“上网翻译”,通过互联网获取的课程资源也局限于“听力口语方面”。S6主要通过“学习通和慕课等学习平台获得专业课方面学习资源”,而这些一般都是课程教学依托的平台,是由教师提供,并在教师要求下进行学习的。

访谈中发现的其它不同学业表现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区别体现在总结、沟通和反思。如S3表示会及时整理和解决课程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S4会定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S3和S8均强调要多与教师,同学,甚至学姐学长进行学习上的沟通,S1提出“课后反思复习”非常重要。但这些信息在学业表现后40%的学生访谈中,几乎都没有出现。

4. 结论、启示与展望

本研究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以东部沿海城市某二本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项目为案例,探索了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的策略。研究发现该案例中学生双语课程的学习策略使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高,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有待提高。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学习策略未见显著差异,但女生的学习策略使用要显著优于男生,尤其是资源管理策略。从学业表现角度来看,学业表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体现出明显的不同,学业表现越好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越充分。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使用策略上也存在很大区别,并且在双语课程学习中更善于总结、沟通和反思。最后,鉴于案例中男生的学业表现显著低于女生,男女生之间学习策略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简言之,在性别,年级和学业表现三个变量中,学业表现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关系最密切,呈现正相关。

本研究充分说明了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双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师生都应重视学习策略的培养和实践,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另外,资源管理策略作为有效的双语课程学习策略,还需得到更多重视。教师可以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双语课程的学习经验,也可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融入学习策略的引导和实践,督促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及时的预习、归纳总结、评价反思,并开放多种渠道进行答疑解惑,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本研究仅基于某个合作办学项目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与研究,受教学环境、生源和师资等具体情况限制,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局限性,研究结论难以推广。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对不同情境下的合作办学项目及双语课程开展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此外,针对学业表现优秀学生的案例研究也能揭示出学习策略使用的更多细节,如学生如何选择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周围环境如网络、教师、同伴及高年级学生在此过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等,都能给教学带来更多的启示,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浙江省宁波工程学院2023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双语课程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的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xzfg/202204/t20220422_620494.html, 2023-09-09.
[2] 杨立力, 张平. 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面临问题及解决策略[J].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3(4): 61-65.
[3] 汪颖, 郭强. 教育强国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窥探与优化路径[J]. 高校教育理, 2023, 17(6): 114-124.
[4] 董晓梅, 吴文英, 孙恩昌. 中外合作办学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J]. 未来与发展, 2023, 47(12): 75-78.
[5] 吕晓梅. 面向智慧教育的双语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原理(双语)”课程为例[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8(6): 65-69.
[6] Yao, N., Yuan, Q. and Yu, P. (2023) Application of the Just-in-Time Teaching (JiTT) Model in Bilingual Courses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7, 86-91.
https://doi.org/10.26689/jcer.v7i12.5563
[7] Mckeachie, W.J., Pintrich, P.R., Lin, Y.G., et al. (1987)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Information & Software Technology, 36, 73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