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角下家长与教师幼儿入学准备观念现状调查研究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Conception of Preschool Read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me-Based Co-Parenting
DOI: 10.12677/ve.2024.133103, PDF, HTML, XML, 下载: 73  浏览: 194 
作者: 黄昕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刘新宇: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马文于祯:乌鲁木齐红旗幼儿园,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家园共育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入学准备观念Home Co-Breeding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School Preparation Concepts
摘要: 准备进入学校的学龄前儿童的适应能力培养是幼小衔接的一个关键议题,儿童入学准备的状态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和家长对该问题认识的影响,本研究从对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的态度、内容及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幼儿园家长与教师观念上存在的差异,为形成入学准备教育合力寻找突破口。结果显示:双方缺乏高效的交流途径,且缺乏共建合作平台的意识;家长重视技能准备,轻视社会领域的准备;教师与家长观念与行为均存在割裂现象。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adaptability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preparing to enter school is a key issu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primary school. The state and level of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a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on this issu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ttitudes, contents and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from three aspects,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kindergarten parents’ and teachers’ attitudes, and seeks a breakthrough for forming joint efforts in school readiness edu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ides lack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building cooperation platforms; Parent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eparation of skills, but neglect the preparation of social fields; Both teachers’ and parents’ ideas and behaviors are disjointed.
文章引用:黄昕瑞, 刘新宇, 马文于祯. 家园共育视角下家长与教师幼儿入学准备观念现状调查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3): 634-640.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03

1. 问题的提出

入学准备是指在儿童即将开始小学学习阶段之前,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教育和准备工作,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 。其中提到的良好条件就包含了“入学准备”。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2] 。这说明国家和社会各界更深度地认识到了幼小衔接中科学入学准备工作的关键意义。

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在近年来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家长来说,“赢在起跑线上”对于幼儿来讲极为重要,一些私立教育机构由此看到商机,悄悄开办学前班、火箭班等小学化教育,而部分公立幼儿园虽然在遵守了相关规定,但在幼小衔接入学准备方面缺乏思考及灵活创新,家长对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丧失信心,从而出现该部分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开始幼儿严重流失现象,“入学准备”和“幼小衔接”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止存在于大班阶段,而是应该贯彻渗透整个学前教育时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和身体发展等多方面的培养,以确保能够提高儿童的学前适应能力,降低入学障碍。入学准备的科学性决定儿童过渡到小学阶段并完成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目标的质量。入学准备中一些品质的培养对于儿童终身教育的进行具有显著意义。

但是,许多教师实践教学活动中缺乏科学经验与指导,家长在整个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而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家庭应当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3] 。因此,需要对家长普及入学准备知识,提高教师入学准备专业素养,并在两者间建立有效和谐的机制。从而,帮助幼儿园了解家长和教师在入学准备方面的期望和需求,为开展有效的入学准备活动提供依据。其次,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角色和责任,建立更加平等和积极的家园合作关系。最后,通过深入研究家长和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差异和共同点,可以为幼儿的入学准备活动提供更加科学、系统和完整的指导,从而促进幼儿的顺利入园和适应。因此,进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入学准备观念对比研究对于促进家园合作、优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乌鲁木齐市的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研究对象为乌鲁木齐市幼儿园家长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从样本幼儿园里,调查幼儿园家长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与教育行为。本次问卷发放数量为600份,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588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家长问卷450份,教师问卷138份。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借鉴了杨帆老师的硕士学位论文《大班幼儿父母入学准备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4] 中的自编问卷,进行了维度调整,从而编订了家长版—《幼儿家长的入学准备观念调查问卷》与教师版—《幼儿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调查问卷》两份问卷,各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收集调查对象基本背景资料;第二部分是幼儿园、家庭和儿童自身、社区四个方面的具体项目对儿童入学准备活动状态的影响力判断。通过问卷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对比从而了解家长和教师在入学准备观念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同时也可以了解影响幼儿入学准备的各种因素。

两份问卷整体以及各项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均大于0.8,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839,KMO值大于0.8,说明问卷的效度与信度都比较好。采用Likert五点式方法进行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调查对象认为该项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性越高。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填写,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入学准备的态度基本一致,但家长焦虑情况较严重

1) 家长与教师对入学准备开始时间的认知对比

调查发现,家长与教师都倾向于在入园前就开始着手幼儿的入学准备活动事宜。越到后面的阶段选择的人数越少,在入小学时开始进行入学准备的选项选择最少,说明家长与教师都倾向于尽早开始入学准备活动。

2) 家长与教师关于入学准备与对方交流频率对比

调查显示,家长与教师均在一星期沟通一次的选项上的选择最多,说明在入学准备问题上该部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积极性都比较高。但在一学期2~3次与从未交流过的选项上家长的选择比例也分别高达21.7%,17.8%且教师样本中从未交流过的教师比例也达到了16.7%。

3) 家长与教师对《指导要点》了解情况对比

调查还显示,家长与教师在了解选项上的比例最高,分别占40.3%和37.9%,总体来看还是教师对《指导要点》的了解程度选项多集中在了解、非常了解,可以看出教师对政策文件了解程度总体较高,家长不了解《指导要点》的人数占14.6%,对比教师人数占比较多,非常了解的人数占13.8%,对比教师人数占比较少。

家长与教师都认同入学准备的关键性,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认为有必要进行入学准备,而且应该尽早进行入学准备。教师们的入学观念态度多基于孩子的自我发展与终身教育理论,家长们往往从入学适应的快慢,及入学适应的技能能力方面认同入学准备的作用。从对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来看入学准备态度这点,家长对《纲要》的了解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交流的频率有关。虽然家长和教师都十分认可有必要进行入学准备,但家长对入学准备的重要性总体打分都偏高,从访谈中与问卷的关键词填写结果来看,家长还是容易受到周围教育环境的影响感到焦虑不已,他们对儿童的入学准备活动也被裹挟着前进。

3.2. 入学准备关注的内容差异较小

1) 家长与教师各领域选择情况对比

调查显示,家长与教师选择情况相似,两者各维度均值由高到低均为生活准备、身心准备、学习准备、家庭准备、社会准备,教师与家长各项目均值在4分以上,依据选项标准介于重要与非常重要之间,教师各维度均值差异较小,家长各维度均值差异较大。

2) 家长与教师在身心准备各项目对比

调查还显示,教师,家长在身体健康、智力、自信心、自我控制、身体健康、情绪状态、操作能力、大运动、达到入学年龄上的F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说明教师,家长在这些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各项选择均值结果来看,教师与家长都比较注重儿童身体健康和自信心这两个项目,都排名前两位;大运动、自我中心都是排名最后两项说明教师与家长对这些项目并不重视,但是智力选项上家长排名第三,教师排名第八,家长比教师更加重视智力准备。

3) 教师与家长在生活准备的各项目对比

调查发现,教师与家长在自理能力、劳动意识、生活习惯上的F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因此统计结果显著,说明教师,家长在这些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保护上的F检验结果P值大于0.05,因此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教师与家长在这两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结果来看两者都注重儿童入学前自理能力的培养,此后家长更注重劳动意识的养成,而教师更倾向于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而将劳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家长在自我保护选项重要性均分最低。

4) 教师与家长在社会准备的各项目对比

调查还发现,教师,家长在同伴交往与合作上的F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因此统计结果显著,说明教师,家长在同伴交往与合作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家长在文明礼貌、攻击性、诚实、服从权威遵守规则上的F检验结果P值大于0.05,因此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教师、家长在这些项目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结果来看,教师与家长在这些项目上态度比较一致 ,都将文明礼貌与诚实放在前两个标准,说明家长与教师都比较重视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而攻击性与服从权威的得分情况较低,均值均低于四分。

5) 教师与家长在学习准备的各项目对比

调查发现:注意力、抗挫折能力、独立性、学习态度、阅读上的均值分别F检验结果P值均大于0.05,因此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教师,家长在这些项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懒惰、学习兴趣、会听课、安静上课、少量识字和计算、理解、表达、与教师沟通上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教师,家长在这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结果看,教师均值得分最高的选项是注意力,得分最低的是学习兴趣;家长均值得分最高的选项却是学习兴趣,得分最低的选项是少量识字与计算。二者都比较重视学习态度,该选项在教师与家长的均值排名中都位于第二。从整体上看而知在学习品质方面的选项差异性大部分不显著,在学习技能的选项上大都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样本中还是学习品质选项的分值偏高,家长样本中还是学习技能选项分值偏高。

6) 教师与家长在家庭准备的各项目对比

调查发现:教师,家长在经济状况、教养方式上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教师,家长在经济状况上与教养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家长在亲子关系上P值均小于0.05,说明教师、家长在亲子关系、家长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结果来看,教师样本中教养方式选项得分最高,教师更加认可教养方式在入学准备中的重要性;家长样本中亲子关系选项得分最高,家长更倾向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二者对经济状况的选择情况都是最低,均值都低于四分。

总的来说,关于入学准备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家长和教师的看法差异不大。结合上表内容与问卷中的内容排序情况,家长所理解的入学准备内容主要倾向于身心准备与生活准备,其中主要还是围绕生活准备而展开,具体表现为家长版问卷设计的问题:在不同领域准备其他要求的关键词中“自理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自主”等关键词提到的次数最多,家长对儿童入学准备内容的考虑基于结果导向,认为孩子经过幼儿园阶段进入小学应该具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能少操心,其次家长更多注重的还是身体准备,对于孩子的社会准备在访谈中与问卷上体现的都较少。在内容排序上,家长的观念中家庭准备排在学习准备之前,可能是家长认识到家庭准备比如亲子关系可能对学习准备的内容和效果产生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对入学准备内容重要性维度的排序与均值对比来看前两项是一样的,但教师将在排序中又将社会准备排在第三位仅次于生活准备,将学习准备排在最后,因为教师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她们在设计安排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与教育是基于对《指南》和《纲要》的内容与精神,2021年发布《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纲要》等指导性文件后,教师会对入学准备的教育活动有更具体的学习要求,所以在考虑入学准备内容时会比家长观念深刻与全面,即教育的作用更应该在个人发展的丰富性上体现,在五个领域的选择均值上差异也较小,在五个维度的具体项目上,教师还是对意识品质这类选项的重要性判断高于家长。而家长的入学准备观,还是较为短视,认为孩子进入小学的那一段时间的适应良好或者掌握一门课程和特长就是入学准备的回报,较少的家长能意识到良好的入学准备活动对儿童各方面造成的长远影响,而用入学准备活动帮助儿童尽快成长,不仅获得对儿童生活上照顾的解放还能让儿童技能上有所特长,得到一种优秀成长的假象。家长对技能的重要性判断总是要高于品质与意识类的选项。所以二者对于入学准备内容的考虑各有所好,即偏向长远性或偏向阶段性。

3.3. 家庭教育的作用得到双方的认可

根据调查,教师,家长在看护类型(社区具备的正规学前看护中心、其他非正式看护)、家庭所在社区条件、同伴互动质量、师幼互动质量、家庭互动质量、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幼儿注意控制能力、幼儿性别上的P值均小于0.05;因此统计结果显著,在此选择上家长与教师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家长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P值大于0.05,因此统计结果不显著,在此选择上家长与教师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家长与教师的调查中“家长的教养方式”都是平均值最高的因素,在教师观念中“家长教养方式”、“幼儿参与课堂程度”和“家庭互动质量”及“幼儿执行能力”等是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表格中“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执行能力”的平均值最高,分别说明了对于教师来说,家庭层面与幼儿本身层面的作用远大于社区层面与幼儿园层面,且在家庭层面与幼儿园层面对比来看,教师认为家庭影响更大,在这点上教师在与家长观点相似。家长观念中排名前五的因素有三个是家庭层面,而后是“师幼互动质量”和“幼儿课堂参与程度”,家长重视家庭各种环境为儿童入学准备提供的支持。在访谈中a教师提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习惯非常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孩子能收到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性格行为指向,这些都是贯穿于他们人生各种重要阶段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包括入学准备阶段,而幼儿园更多为孩子提供一个社会性场所,孩子能在园里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但我认为更多是同伴交往、互动、规则这类社会性的东西。”而家长B在访谈中针对“您认为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家长、社会、教师哪个方面更重要?”时提到:“更侧重于将学习方面的影响因素都归纳进幼儿园的范畴,认为孩子的学习场所在幼儿园占大部分,因此,幼儿大多学习品质及学习成果等都来自于幼儿园。但是孩子其他的个性方面还是家庭关系更大”。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与访谈结果与学者郝慧颖在2013年在其调查结果中的结论:两者在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认知上存在分歧,家长将入学准备的责任划归教师 [5] ,有相似之处。

4. 讨论

4.1. 学习交流渠道单一且缺乏共建合作平台的意识

对于儿童的入学准备,家长和教师存在沟通频率较低、沟通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双方缺乏高效的交流途径与沟通平台。首先,学习交流渠道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主要依赖于家长会、电话沟通和书面通知等形式。这些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信息传递需求,但在深入探讨入学准备观念方面的差异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和教师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交流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使得双方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许多家长选择在接送幼儿时与教师讨论入学准备问题,因为这是家长和教师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幼儿园对此情况存在忽视的问题,在教师与家长双方都没有主要的核心成员负责专门的沟通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以家园联系群为例,群里的沟通多为单向教师发布幼儿的学业任务,少有双向沟通科学普及的信息。年轻家长发言较少,祖辈家长发言基本上是关于请假或幼儿身体状况的询问。教育共识的达成对于提高教育效果至关重要,缺乏沟通容易导致双方隔离,加深教师与家长关系的裂痕,无法发挥教育合力。因此,建立一个家长和教师相互了解、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变得尤为重要。在家长与家长间也缺乏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相互沟通的意识淡薄,由于经济条件、传统观念、教育方式的局限导致的家庭教育差距也会无形中扩大。

4.2. 家长重视技能准备而轻视社会准备

调查发现不论在入学准备内容方面还是影响儿童入学准备因素的判断上,家长对社会层面的重视度都较低,而教师就将社会层面看的较为重要。在访谈过程中,访谈中c教师表示:“许多家长在交流的问题多是孩子技能方面,比如儿歌学的怎么样,或者绘画、手工,但是对于规则意识,守纪律,同伴关系这类问题关心的少”访谈中E家长表示:“平时我们工作都很忙,但是还好孩子比较懂事,在学习上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我觉得老师肯定也是花了心思的,非常感谢老师带孩子取得的进步,目前就是希望幼儿园老师针对小学的内容对孩子做一些专门的辅导,好让孩子提前对小学的模式有个了解”受到竞争化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家长的观念还是将入学准备重点放在技能准备上,认为拥有了技能准备社会准备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比如家长B谈到:“孩子在小学什么都会了其他小朋友会觉得他很厉害啊,他也可以向其他厉害的朋友学习,这样他就会慢慢交到新朋友了。”而访谈中编号为b的教师谈到过这种现象:“家长不重视孩子的社会性培养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时表现出拘谨、害羞或不善沟通,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现象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家长与教师对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社会层面因素认同度都比较低,说明该地区社区关于儿童科学入学准备资源较少,对科学入学准备的社区宣传与指导力度不够;社区的学前教育环境还有所欠缺,例如社区内普遍重视技能准备而忽视社会领域准备,家长可能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从而在入学准备活动中表现出类似的倾向。最后是社区内教育资源、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所以教师的观念中也认为社区层面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力低。社会性准备的缺失不仅会导致儿童社交能力有所缺陷,还可能会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差,而在社交能力缺失而影响同伴关系后得不到尊重与关爱可能导致儿童缺乏同理心和道德观念。

4.3. 教师与家长观念与行为均存在割裂现象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未能提供对幼儿教师的入学准备指导提供支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受“小学化”幼小衔接活动的影响,领导层与相关教研人员对入学准备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模棱两可,平衡不好家长需求与科学入学准备,幼儿园缺乏足够的入学准备智力支持,教研组缺乏丰富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的指导者、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方案等,也因此失去了家长信任,从而产生该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的现象;其二是幼儿园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较低,幼儿园本身在无法挽回大班幼儿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后,反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小班与中班教研问题。在研究中还发现教师对入学准备的重要性认同度都比较高,但最后关于入学准备活动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还在于缺乏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新入职的老师没有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但有经验的教师大都学历不高本身也存在缺乏科学素养和相关理论储备不足的问题,理解入学准备也存在片面性。还有的教师在发现无法平衡科学理念与家长需求时选择不同,有的选择直接将教学活动小学化,有的选择不花心思在入学准备活动创设而照搬以前的教学模式。

而在问卷与访谈中发现家长同样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宣传科学学前教育的工作下,部分家长的观念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式教育而非打压式教育、支持启发式教育而非填鸭式教育等,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家长还是没办法经受“起跑线”言论的诱惑,在入学准备行动上被卷进错误的小学化教育中。访谈中f教师表示:“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中存在焦虑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焦虑主要来源于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教育和发展的重视和关注,以及对于入学准备效果的不确定感和压力。”此外,访谈中D家长表示:“现在孩子压力大我也知道,但是你说现在不学别的孩子要学,现在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这样日积月累下去孩子怎么能赶上别人。”意识到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愉悦、自由的体验,强调对幼儿的关爱和尊重,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学前教育理念的核心,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在实践中却表现出一种小学化行为,如在孩子的学习中采用过于繁重的作业量,过于强调竞争等行为。但长期以来,家长习惯以自身为本位将幼儿送进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各类兴趣班、训练营、培训班等。不顾幼儿生理基础与情绪价值反而容易挫伤幼儿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心。

总的来说导致家长与教师知行不一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竞争压力、缺乏教育资源、缺乏科学入学准备观念的实践经验,而这样的教育行为可能导致儿童过早承受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到正常身心发展;忽视儿童的兴趣和特长限制其全面发展;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导致儿童思维模式的僵化;降低教育质量,导致入学准备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 吴志勤, 杨晓萍. 影响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因素解析——澳大利亚一项研究的启示[J]. 上海教育科研, 2008(5): 62-63.
[2] 教育部.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104/t20210408_525137.html, 2021-03-31.
[3] 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EB/OL].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459.htm, 2001-07-02.
[4] 杨帆. 大班幼儿父母入学准备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21.
[5] 郝慧颖. 儿童入学准备问题及其教育干预途径[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1(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