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为例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Taking S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chool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ve.2024.133101,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93 
作者: 张 梦: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教研室,上海;孙晓卯*: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务科,上海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一轴两驱四支撑育人体系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e Axis Two Drives and Four Supports Education System
摘要: 课程思政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从机制、师资、课程、学生、评价建设等方面探索实践一轴两驱四支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ers to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concept that regards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nurturing talents”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A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attern for all staff,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 aspects, and align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forming a synergistic effect,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vocational school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S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chool, as a national demonstration school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lores and practices a one axis, two drives, and four suppor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mechanism, faculty, curriculum, students, and evaluation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s skilled craftsmen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文章引用:张梦, 孙晓卯.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为例[J]. 职业教育, 2024, 13(3): 621-627.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01

1.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根本问题,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 [1]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技能,更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根据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从机制、师资、课程、学生、评价建设等方面探索实践一轴两驱四支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2. 课程思政推进现状

2.1. 前期调研情况

1) 研究方法

课程思政和学生管理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为目标。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学生管理的支持和配合,而学生管理也需要借助课程思政来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 [2]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一份包含多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设计遵循结构化、规范化的原则,包括基本信息、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

2) 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院校类别

课程思政建设评价:要求被调查者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评价反馈

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涵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学习动机、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问题的清晰度、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收集到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对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中职、中高职贯通278位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在受访学生分布中,中职学生所占比例为48.8%,中高职贯通学生所占比例为51. 2%,见表1。回收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为96%。

Table 1. Student category where the sample is located

表1. 样本所在学生类别

2.2. 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思政全员育人氛围不浓

表2表3可知,有84.73%的同学认为课程思政内容教学对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是重要的,有89.82%的学生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有利于提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教学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塑造良好的品德、促进全面发展。

Table 2. The importance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表2. 课程思政内容重要性

Table 3.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students’ promotion of worldview, lifeview, and values

表3. 课程思政与学生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75.9%的同学表示了解,还有24.1%的同学表示没有听说过课程思政(见表4)。这表示,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氛围不浓,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还不够强,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Table 4. Students’ awar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表4. 学生对于课程思政认知

2) 学生课堂缺乏主动性

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研可以发现(见图1),25.75%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执行不到位,37.13%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32.93%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思政实现专业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31.74%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生搬硬套,18.5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

Figure 1.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图1. 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 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有待增强

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背景对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敬业精神、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能力的提高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现实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专门的实践教学教师很少,虽然思政课教师在负责实践教学方面也参加过相关培训,但是受自身能力素质和专业特点的影响,很难带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入探索,教师整体实践教学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只有54.86%的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教学中融入思政非常满意,28.19%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有待加强(见表5)。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方式陈旧老套,教学形式大都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度低。因此,可以通过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增加思政课教学的“吸引性”。

Table 5.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by teachers

表5. 专业课教师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3. 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指引,基于“大思政课”的系统性、贯通性理念,对学校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系统性设计,探索形成“一轴两驱四支撑”,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轴,“教师 + 学生”两轮驱动,“机制 + 课程 + 科研 + 评价”四足支撑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4] ,以思政赋能人才培养,实现育人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3.1. 一轴: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轴,践行育人使命

1) 落实“一二四”育人新体系,全方位育人

遵循“立德树人、学生为本、能力目标、塑造未来”的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党建为引领,以“匠人文化”“红色文化”两大校园特色文化为载体,通过技能、双创、国防、劳模四大育人品牌,将“技能教育、劳动教育、工匠教育、国防教育、创新教育”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学、思、悟、践,从感性到理性,德技并修。

2) 构建“二 + 四”育人新路径,全员育人

学校以校企双主体为依托,通过“识岗、跟岗、轮岗、顶岗”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内容实践。将企业项目、真实案例等实际生产要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基础–核心–综合–岗位四种能力,构建递进式能力成长培养体系。

3) 探索“三 + 三”育人新模式,全程育人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同时,提炼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成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通过第一课堂(认知)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情感)社区生活、第三课堂(行动)社会实践三面衔接、逐层递进的教学过程,强调思政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社会与学校“三融合”,形成德技并修的“三课堂三融合”模式,实现“智育”、“德育”双赢。三全育人实施路径见图2

Figure 2.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图2. 三全育人实施路径

3.2. 两翼:强化“教师 + 学生”两轮驱动,提升课程思政质量

1) 教师主导:素养与教学全面提升

坚持“六位一体”课程思政系列专题培训活动,着力促进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双提升”。第一,通过增加教师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育人主体意识、全员育人意识,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水平。第二,通过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课程内容拓展能力及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育人本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平台在学生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可以进行虚拟实践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学校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平台,充分信息技术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 学生主体:思政与思维齐头并进

“0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他们的认识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活动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中积累思政教育素材,在课上展示学习成果中感悟思政教育内容,在教学评价中提高思政育人效果,在课后反思中巩固思政教育目标。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让课程思政内容入脑如心,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形成以培育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文修养的目标。

3.3. 四支撑:打造“机制+课程+科研+评价”四足支撑体系

1) 完善机制建设,构建育人体系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专业落实推进”的上下联动工作体系,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出台文件制度,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育人模式改革,整体性推进、个性化实施、动态化调整,明确示范课程、领航专业、师资队伍、考评体系等重点建设内容,着力构建“学校有谋划、部门有规划、专业有策划”的一体贯通式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保障体系。

2) 加强课程联动,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

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育人要求,完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为拓展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5] 。确立了“明标准、建体系、究设计、重践行”的方法,四位一体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完成了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专业课程再到教学设计的分级分层教学体系的建设。以“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课程特点、契合内容特性”为原则,分别围绕专业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大国工匠”职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

进而将育人理念与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设计之中。各门课程分别承担相应的育人任务,构筑体现课程特点、构建相互协同支撑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课程体系。

3) 促进科研引领,构建课程思政研究体系

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难点攻关,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思政建设”一体设计、同步推进。聚焦新时代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机遇新要求、“课程思政”概念的蕴涵把握及问题分析,以“大思政课”为牵引推进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等专题,学校邀请高校、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专题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究,专业带头人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团队建设,提高全员课程思政教科研能力,扩大教改成果,增强辐射效应,逐步构建课程思政研究体系。

4) 量化考核评价,构建思政育人反馈体系

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嵌入学生评教系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同步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估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优质专业建设、示范课程建设的首要标准,纳入专业教学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定期对教学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将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及能力、参与课程思政教改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评先、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4. 结语

本文从职业院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背景出发,结合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工作现状,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逻辑。从职业教育育人根本理念与任务出发,通过对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中关键元素的梳理,基于机制、课程、科研、评价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一轴两驱四支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以期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赵蕾. 高校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联动共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24(1): 83-86.
[2] 薛旭红. 高校教育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 时代报告(奔流), 2023(11): 152-154.
[3] 王鑫宏, 王政炎. 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创新的思考[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 43(12): 10-17.
[4]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文明在线网. 思政教育[EB/OL].
https://www.shjgxx.edu.cn/wmzx/Home/Type/type/lmid/431b9e0c2b362db2522f70b36dcad465, 2023-12-28.
[5] 温亚芹. 构建价值引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 山西青年, 2023(14):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