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实践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Activity View of English Learning
DOI: 10.12677/ae.2024.145658, PDF, HTML, XML, 下载: 80  浏览: 260 
作者: 程 鸿: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阅读核心素养活动设计Activity View of English Learning English Reading Core Literacy Activity Design
摘要: 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尚存在表层化、碎片化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课例,从文本解读、目标制定、活动设计三个方面探究学习活动观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路径。在新教材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深度解读文本、创设真实情景及优化问题设计来改进阅读活动设计,从而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such as surfacing and fragmentation.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specific cas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learning activity view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from three aspects: text interpretation, goal formulation and activity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extbooks, teachers can deeply interpret texts, create real situations and optimize question design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reading activities, so a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lassroom read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文章引用:程鸿.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实践[J]. 教育进展, 2024, 14(5): 73-7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658

1. 研究背景

1.1.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后文简称《新课标》)于2018年 [1] 由教育部正式出台,文件切实指出,新时期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重点应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重点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水平、文化素养的综合发展;另外提出英语学习体系中,教学活动不可或缺,教育工作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王蔷(2018) [2] 认为,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英语课程须以大量阅读活动为载体,融合多元地域人文知识及学科理论,推动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培育,这与新课标中所强调的核心素养培育指向一致。《新课标》提出学习活动观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主张以学生学用能力为培育目标,围绕思维、文化、语言等综合素养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构建具有实践性、整体性以及综合性的课程活动体系,引导学生循序实现“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内化迁移”的发展历程。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自身所具有的交际性要求其学习过程须基于应用实践而展开。所以,学生习得英语的前提基础是构建具有真实应用情境的语言环境。然而由于教学环境、课堂氛围等因素造成的局限,课程教学依然是国内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以语言应用迁移为主的教育环境尚不成熟 [3] 。所以,依托学习活动观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不仅是践行新课标的必由之路,同时对推动课程改革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2. 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分教师已逐步认可《新课标》所提出的新教学理念,然而在课堂实践中却难以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到阅读课堂实处。王蔷(2017) [4] 提出,表层化与模式化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最大阻碍。多数英语阅读课堂过于侧重材料浅层阅读,却忽视了阅读深度及广度的延伸拓展,不利于培养学生深度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思维。尤其在应试教育背景中的高考压力下,英语课堂设计常围绕考点零散分布,不重视指向学生语言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实施 [5] 。教师偏重对文本内容表层信息的理解,忽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缺少探究、研习等能够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活动实践,同《新课标》中要求的高阶思维培育目标相背离 [6] 。当前国内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诸多短板问题,给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造成诸多局限,因此相关问题的探究与思考极为必要。

2. 英语学习活动观概述

“英语学习活动观”不是“英语教学活动观”,即这一概念针对的主体是英语学习者—学生,而不是教师 [7]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需在对学生学习能力、主题内容等进行了解和评估的基础上,设计系列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方面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习活动共包含三个层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个活动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到超越语篇,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从低阶活动转向高阶活动 [8] ,帮助了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转变 [9] ,因此,可将活动层次、阅读深度和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整理如下(见图1)。

Figure 1.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y diagram

图1. 英语学习活动观关系图

3.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教材分析

教师可以从文本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五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层层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地主题意义,梳理出结构化知识并解读出各个环节是如何为主题意义服务地,以形成深入而独特地见解 [10] 。整理解读地内容,尝试回答由What (主题和内容)、Why (主题和作者)、How (文体和语言)引出地三个问题,确定文本地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承载地价值取向是什么,作者为了有效并恰当地表达这样一个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地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对于本课“my mother’s love”,教师可以从五个角度,三个层进行如下解读和思考:

What (主题和内容):本语篇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范畴,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语篇主要内容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如何教孩子认识爱传递爱以及在面临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Why (主题和作者):作者通过母亲如何教孩子感受爱,认识爱,传递爱,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传递爱,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暖。

How (文体和语言):该语篇为记叙文,使用一般过去时。

3.2.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学习热情高。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在阅读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多数学生理解和整合知识、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观点以及批判评价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3.3. 教学目标

任何一个主题情境的英语学习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如若不然,就会导致停留于形式的“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结果 [11] 。教学目标显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且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面,最终指向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Table 1.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

表1. 教学目标的设定

以上教学目标以动词引领,逐层深化,具体而言,目标1属于学习理解层次的活动;目标2是应用实践层次的活动;目标3是迁移创新层次的活动。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被包含其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相互交融。

3.4.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是基于语篇的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 [12] 。

1) 感知与注意

老师在PPT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并问学生:“你们从这个视频中学到了什么?”在学生们分享完自己的想法后,给学生们展示一组带PPT的照片,然后问以下问题:“你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你能分享一下你妈妈是如何向你表达她的爱的吗?”引导学生感受爱、认识爱、分享爱。

(设计说明:在感知与注意活动中,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视频和图片铺垫相关背景知识,让他们作好读前准备。)

2) 获取与梳理

① 让学生阅读文章标题,猜测文章大意: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 )

A: It’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B: It’s about the mother’s love

C: It’s about how to love mother

② 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匹配表格里的单词,扫清阅读障碍。

(设计说明:在获取与梳理活动中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以便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文章。活动2引导学生用略读获取文章大意,训练学生获取大意的能力。)

3) 概括与整合

在学生按照结构化信息处理文本后,教师引导他们展开第二次整体性阅读,让学生仔细阅读语段1、2、3,获取语篇中有关爱的具体信息,并回答以下问题:

1. How did her mother show her love to her daughter?

2. What did her mother teach her about love?

3. How to love people?

4. What was mother’s attitude when she was in adversity?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表格(见表2)。

Table 2.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love

表2. “爱”的具体内容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用寻读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填写表格,从而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提高训读的能力。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注意和解读文本的语句,获取表层信息的能力。)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 [13] 。

1) 描述与阐释

教师让学生借助上面完成的表格,运用语言知识描述母亲是如何教我们认识爱的,怎样去分享爱的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输出。

2) 分析与判断

学生仔细阅读第二段,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提出与文本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作答,训练其思维能力。

1. What kind of person is the mother in the text?

2. Do you face the same sufferings as mother in the text?

3.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

(设计说明:在本环节,教师连续追问,引导学生再次解读文本,关注细节,在信息之间建立关联,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考我们在面临困境时,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去度过相关困境。)

3) 内化与应用

在梳理完文本的结构化知识和分析完细节后,教师通过板书针对文本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有深度的延伸,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母亲的爱三个方面复述文本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设计说明:通过关键词复述课文,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输入转换成输出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话语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1) 推理与论证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Do you agree with the mother’s understanding of love? Why?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一步提问:How did your mom teach you about love in daily life and do you agree with her?

(设计说明:教师围绕主题意义,结合文本的语篇特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剖析文本,引导学生在了解了文中母亲时如何教孩子认识爱,传递爱与自己的母亲是如何教自己认识爱、传递爱的进行对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2) 批判与评价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传递爱,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暖?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学生跳出文本,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批判性思维,理性地认识爱的重要性,母亲让我们感受到爱,认识爱,爱别人,传递爱让我们做一个温暖的人,并客观地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不仅训练了高阶思维,而且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

3) 想象与创造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你会怎样教你的孩子认识爱和传递爱?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爱,那么这个社会会是怎样的?与现在的社会相比,会有什么不同?学生基于教师创造的情景,写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分享。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设计说明:创设语境,迁移所学,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提升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运用并迁移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发展了高阶思维,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以上教学设计,教师把本堂课的教学环节、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类型、主题意义探究及思维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梳理,即基于主题语境的学习活动是为思维品质的培养设计的(见表3)。

Table 3. Sorting out the teaching links

表3. 教学环节的梳理

4. 结语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展开阅读教学工作,目标定位在哪里,课堂指向以及结果就在哪里,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确定好阅读教学目标。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一种宏观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微观的学习策略,所以教师要进一步细化,注意好活动细节的设计。与此同时,每一个语篇都有一个或是隐性或是显性的主题,教师需要围绕这个主题,教师需要围绕这个主题去设计学习活动,并且将学习策略的应用、思维品质的培养等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这样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不仅透彻理解语篇内容,而且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 中国外语教育, 2018, 11(2): 11-19.
[3] 王铭玉. 新编外语教学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4] 王蔷.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 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 英语学习, 2017(2): 19-23.
[5] 梅德明, 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6] 冀小婷, 代俊华. “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 教学与管理, 2018(19): 70-72.
[7] 章策文.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 教学与管理, 2019(7): 47-50.
[8] 陈世克.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14): 50-5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10] 张秋会, 王蔷. 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11): 11-16.
[11] 朱尧平. “活动观与质量观兼行”: 英语课程深度教学的实现[J]. 教学与管理, 2019(18): 107-109.
[12] 高洪德.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8(4): 1-6.
[13] 鲁子问. 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J]. 英语教师, 2016(5):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