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语言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文化传播分析
Analysi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aboo Language in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DOI: 10.12677/ml.2024.124308, PDF, HTML, XML, 下载: 59  浏览: 153 
作者: 赵一帆: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李亚霖*:香港岭南大学研究生院,香港
关键词: 文化传播禁忌语言影视翻译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boo Language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摘要: 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禁忌语言的影视翻译涉及到文化差异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禁忌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及在影视作品中的翻译现状,探讨了翻译禁忌语言的几种策略,如文化借用、幽默的重新塑造等,旨在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化传播的效果之间进行平衡,进而促进禁忌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传播,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of taboo language involves the handling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which is complicated and challenging.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taboo language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translation status in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nd probes into several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taboo language, such as cultural borrowing and humor remold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and the effec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us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aboo language in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hancing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文章引用:赵一帆, 李亚霖. 禁忌语言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文化传播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747-75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308

1. 引言

学者葛校琴指出,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Language is a guide to social reality.”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文化的所指极其广泛,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属文化之列。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分析过160多个文化的定义)曾经指出:文化包括行为的模式和指导行为的模式,具有“外现”和“内含”两方面,行为的模式和指导行为的模式物化“外现”于人工制品中,而“内含”就是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文化的核心。还有人把文化“分为‘物、心物、心’三个层次。‘物’指物器;‘心物’指心与物的结合,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指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道德标准、宗教意识等”。(郁龙余1989:14)克罗伯所说的“内含”就是“心”这一层次,它是隐含的深层文化,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在进行禁忌语的影视翻译分析时,我们发现英汉禁忌语总体相似的“外现”,实际上根植于相异的“内含”,从其趋同的表象入手可以挖掘出英汉民族在深层文化上的差异 [1] 。

2. 文化传播中的禁忌语言

(一) 文化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文化传播即藉由各种手段与通道传递及交流文化讯息、价值观、艺术创意、风俗习惯等元素的实践进程,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此过程,各类文化得以相互认知、交流及融合。

文化传播涵盖意境广阔,包含语言、宗教、文学、舞蹈、电影、绘画等多元支脉,每一分类皆呈现其独特特色和形式,呈现出多样性。

文化传播是一个连续演进过程。随时间流转与社会变迁,文化随之更迭以适应当前环境,体现出动态性。

文化传播并非只是传输者至接受者的单方向流动,相反还存在接受者对文化内涵的诠释、理解及再演绎,展现出交互性。

文化传播作为大范围推广与传播文化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广泛媒介和平台传达给广大观众,覆盖面极广,包括电视、网络、电台等。

文化传播对社会及个人产生深远影响,能够塑造人们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具有影响力。

总的来说,文化传播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关键活动,借助文化传递与交流,实现了各异文化间的对话、理解以及分享,同时也有助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 禁忌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

禁忌语(taboo)起源于波利尼西亚语,译为“神圣的,不可触摸的” [2] ,就是在特定环境中,基于特定对象,或者因特定含义而禁用的敏感词汇、语句或篇章。这类词汇、语句或许涉及不合适的内容,如色情、暴力、恶意、歧视等,因此可能会对他人产生负面效应或引发争议。禁忌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常见差异如下:

不同的宗教背景会对禁忌语言有不同的看法,具有宗教敏感性。例如,基督教之中的“上帝十诫”明确强调了“严禁以上帝之名义而妄言” [3] 。而在其他宗教背景下,可能存在不同的禁忌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对长辈、家长、领导或权威人物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应重视社会等级,使用不适当的语言或称呼可能被视为禁忌。如古代明文规定,统治者或拥有尊贵地位的人死了不能直接叫“死”,叫“崩”、“裂”、“薨”、“卒”等等,只有普通的老百姓死了才叫“死” [4] 。

诸多文化对于性及关联议题颇为敏感。如某些保守社会,公然谈论性行为、性器官乃至黄色笑话均可视为禁语。

部分文化对疾病、残疾、死亡与损失等议题也有所忌讳,认为其为不吉或不宜讨论的主题。

有些文化存在针对特定种族或族群的禁忌语言。使用贬低或歧视性的言辞可能会导致冲突和争议。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习俗和规范,这些也可以影响禁忌语言的差异。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在公众场合高声喧哗或使用粗俗的词汇是不可接受的。

3. 禁忌语言的影视翻译现状

(一) 影视作品中翻译禁忌语言的困境和挑战

1) 有些禁忌语言可能涉及类似咒骂、谩骂或侮辱性言辞,这些词汇在不同语言间没有直接的对应,直译困难。在翻译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很具挑战性。

2) 部分禁忌用语的独特表述方式只适于口语沟通,难以在书写中完整保留其含义和语气,这种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译员必须寻找到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传达原语言所包含的内在情感与情境。

3) 在某些情况下,翻译人员需熟知社会、出版社或者互联网等监管机构对禁忌用语的限制规则,确保翻译过程中遵守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 影视作品中禁忌用语的功能及表现手法

1) 塑造角色形象。禁忌用语被广泛应用于角色特质和背景的刻画。黑帮分子、神经质科学家等各类角色可能会使用粗口、污言秽语等突破规矩的言行来彰显出自身狂野不羁的个性特点。

2) 传递强烈情感及紧张氛围。禁忌用语也常被用来加强剧情中的情感冲突与心理压力,例如面对困境或遭受压迫时,角色可能会通过使用禁忌用语来表达内心深处的焦虑甚至愤怒。

3) 反抗规则及挑战权威。在某些情景中,角色间的对话可能会成为对抗体制或对传统权威发起挑战的手段,使用禁忌用语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反抗色彩。

4) 描绘社会实况及文化环境。禁忌用语的使用实际上也是对各种文化、社会规则的深度体现。每种文化都拥有各自对禁忌用语的限定及评断标准,影视作品可藉由语言元素揭示各种文化、社会现象之间的显著差异。

4. 禁忌语言在影视翻译中常见的策略和方法及文化传播价值

(一) 直译和意译的比较分析

直译即确保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言的结构与语法规则,将原文句字不漏地转换为目的语言。这种翻译方法注重准确性和字面意义,希望尽可能保留原文的信息和句法结构。然而,在特定环境中,通过逐字翻译易造成理解困难、文化误区及翻译误差。而意译,则基于文本上下文及目标语言的文化特征,对源语文本进行适当的校正与转变,从而生成更为精确、自然流畅的翻译。它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目的,更关注译文的可理解性和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

例1:

It’s like that guy, Jeremiah, the poet. The sex was incredible. (《欲望都市》)

译文:就像那个名叫杰瑞米的诗人。我们在床上水乳交融。

例2:

—Charlotte: The Victorians valued romance.

—Samantha: True romance cannot exist without good sex. (《欲望都市》)

译文:——夏洛特:维多利亚时代注重浪漫的感觉。

——萨曼瑟:没有鱼水之欢就不算真正的浪漫 [5] 。

在处理描绘性爱的“The sex was incredible.”以及“good sex”时,译员并非直接采用“性的美好”这个普通译法,而是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水乳交融”与“鱼水之欢”来传递性爱的美妙之处。这期间,翻译人员需顾及到目标文化的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将原文本中的不当用语转变成改进后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表述形式。如此既可减轻误解,又能增强目标文化受众的接受度。

比较分析:直译与意译均各有利弊,需依据实际需求与语境做出抉择。精准且保留原语言特色的直译,尤其适合某些特定专业学科或场景。然而,在涉及敏感话题如个人隐私、社会风俗、哲学宗教等時,意译能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并实现交流目标。

(二) 同义替换与文化借用的处理方式

同义替换与文化借用是翻译常见手法,旨在既保准确又使译文合乎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与文化氛围。

1) 同义替换:在翻译实践中,直译有时会造成生硬或失误。在此情况下,译者可通过同义替换方法,找出目标语言中与源语言相匹配的恰当表述。同义替换既可以在单词层次上进行,也可扩大至短语乃至整个句子级别。译者需依据上下文及语境选择适当的同义词或表达形式,从而保证译文更为流畅易懂。

例3:

可怜一位如花似月之女,结褵年余,不料被孙家揉搓以致身亡。(《红楼梦》)

译文:Alas! What a cruel end for such a gentle creature her flowerlike beauty crushed within a year of marrige! [6]

译文中回避了死亡这个字眼,却使用了“What a cruel end (多么残忍的下场)”这样的表达,结合特定的语境不但礼貌含蓄,反让人觉得委婉之情溢于言表,可谓“神似”。

2) 文化借用:文化借用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借用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来传达源语言的含义。由于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译者可以选择使用目标语言的文化元素来替代或补充源语言的表达。这样做可以增加译文的可理解性和接受度,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

例4:

Gaby: Halle-Damn-Lujah, I got my period. (《绝望主妇》)

译文:Gaby:哈利路亚,我大姨妈终于来看我了。

上述例句“period”是menstruation (月经)的委婉表达方式,实例年幼的女儿在场,她不懂得女性的生理特征这些常识,因此Gaby选择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叙述,而在翻译的时候也应用了中国女性对于月经常用的委婉用词。通过影视翻译,观众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中存在的禁忌语言,并从中了解和理解特定社会、群体、地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三) 幽默和讽刺的保留与重新塑造

妥善保存与重塑文化特色浓厚且带有语言个性的幽默与反讽,实属翻译工作中颇具难度的一环。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保留幽默与反讽:若原文中的幽默和反讽可有机融入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文的风格魅力。译者需具备一定的目标语文化及文艺素养,确保选用的词汇语法能在目标语言环境下达到类似的喜剧效果。

例5:

It’s the Louvre of pooping. (《破产姐妹》)

译文:这是茅坑界的卢浮宫吧!

卢浮宫作为世界著名建筑人人皆知,这里的“茅坑”和“卢浮宫”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幽默的讽刺意味。

2) 重新塑造幽默和讽刺:有时候,直接翻译幽默和讽刺可能会导致效果不佳或意义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选择重新塑造幽默和讽刺,使用目标语言中适当的幽默手法或讽刺方式,以呈现类似的效果。这可能需要创造性地改变句子结构、替换单词或调整语言风格,以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例6:

—Your girl, what’s her name?

—S…Steron.

—Steron? I bet Steron likes that suit of yours, uh?

—What? It s a crime to wear black suits?(《黑衣人3》)

译文:——你的女朋友,她叫什么名字?

——史……史泰龙。

——这是女人的名字吗?

——我喜欢男人,你管得着吗? [7]

从翻译文本内容可见,译员将原文转化为具有同性恋内涵的文字,中国观众对其可能产生的反应也是显而易见。在处理涉及禁忌领域语言的影视作品翻译中,译员会根据多元文化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及修改,从而深化跨文化交流与共融。透过对禁忌语言的精准理解与诠释,观众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理念与价值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接纳。

3) 注释和解释:有时候,源文的幽默和讽刺可能在目标文化中无法被完全理解或欣赏。在这种情况下,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可以保留原文的形式也可以保留原文的意象 [8] ,译者可以考虑在译文中添加注释或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幽默和讽刺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游戏。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译者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读者群体来决定如何处理幽默和讽刺。重要的是要保持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并尽可能传达源文中幽默和讽刺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以瞥见禁忌语中隐藏的文化差异微妙表现。然而,彻底揭开语言禁忌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实属不易。语言禁忌现象揭示出人类追求美好的共性,尽管这种共通心理源于各异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可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其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禁忌语的不断演变,现代禁忌语必将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者而言,理解语言禁忌所暗含的文化差异,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能更准确无误、游刃有余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技能。

5. 结论

本文将为禁忌语言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揭示禁忌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提供合理的翻译建议和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同时,本研究也将推动禁忌语言研究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进展,并对相关学科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葛校琴. 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2): 39-41.
[2] 莫媛媛. 汉英禁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研究[J]. 才智, 2020(8): 217.
[3] 曾剑平, 汪华. 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 江西社会科学, 2001(5): 46-48.
[4] 陈珊. 跨文化交际中的汉英禁忌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23.
[5] 彭典贵. 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J]. 上海翻译, 2013(3): 66-68.
[6] 李成, 李芳. 基于文化差异的《红楼梦》委婉语英译浅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3): 64-65.
[7] 罗琴. 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操纵因素和改写手段[J]. 青年文学家, 2013(33): 107-108.
[8] 吴汉周. 汉语言语禁忌与替代英译策略探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6):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