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XX”结构中类词缀“云”的语法化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Class Affix “Cloud” in the Structure of “Cloud XX”
DOI: 10.12677/ml.2024.124296, PDF, HTML, XML, 下载: 75  浏览: 117 
作者: 王若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 网络流行云XX类词缀语法化Internet Buzzwords Cloud XX Lexical-Like Affixes Grammaticalization
摘要: 从最初的“云计算”到普及的“云生活”,“云XX”构式中的类词缀“云”增加了[ 互联网] [ 虚拟性] [ 共享性]等语义特征,其语法化受到语言接触、语义泛化、认知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探究类词缀“云”形成的认知机制,对新兴网络词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From the initial “cloud computing” to the popularized “cloud life”, the class affix “clou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oud XX” has added semantic features such as [ Internet] [ Virtuality] [ Sharing],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mechanisms of linguistic contact,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cognitive metaphor, and analogy. Its grammaticalization is influenced by language contact,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cognitive metaphor and analogical mechanis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affix “clou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ternet words.
文章引用:王若水. “云XX”结构中类词缀“云”的语法化探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650-65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96

1. 引言

随着谷歌公司在2006年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云”具有了[+互联网]的新语义特征,“云XX”这一结构也被频繁使用,人们以此为原型类推创造出一系列网络新词,如“云生活”、“云服务”“云支付”等等,该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2月,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找到相关论文16篇,其中颜颖(2020)、张丽萍、刘振平(2020)丁晓慧(2021)明确将“云”定义为类词缀 [1] [2] [3] ,但并未对其产生和界定展开具体分析。詹丽梅和陈丛梅(2023)将“云”和“cloud”进行汉英对比分析,判定了“云”的类词缀属性 [4] ,但对于“云”的语法化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5] 。语法化是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在汉语中,语法化主要体现在名词虚化为派生性词缀或动词虚化为副词、助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本文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国家语委古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考察“云”的语义类型及演变过程,分析其语法化的原因,以期对网络新兴类词缀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2. 语素“云”的语义演变

“云”是象形字,繁体作“雲”。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形 [6] 。”也就是说名词“云”本指天上的云彩。关于“云”的本义,辞书的表述大同小异,如“空气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7] 。“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主要由水气在空中冷却凝结所致” [8] 。“地面湿润,空气升至高处,遇冷而凝成无数细微水点,成团浮游空中,是为云 [9] ”。

2.1. 实词“云”

据语料考察,先秦文献中就有诸多名词“云”的用法,例如:

(1)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周·诗经·小雅)

(2) 飨矣!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春秋·墨子·耕柱第四十六)

(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春秋·论语·述而)

由于“云”是一个基本词汇,所以这种用法在之后都可以见到:

(4) 今孛所语,譬如疾风,吹却云雨,幸本慈念,垂化如前。(六朝·支谦《佛说孛经抄》)

(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例(4)、(5)的“云”分别与“雨”“日”相对,表示一种自然现象。

从字形上看,“云”本表示回转、卷曲的形态;从所指上看,“云”有轻薄的特征,因此后来又引申为“轻柔舒卷如云之物”,如“云鬟”形容女子发髻卷曲如云,“云杉”指轻而薄的衣衫。

随着“云”所指范围不断扩大,[+高]义不断凸显,词义由空间域向性质域影射,引申出“高远”义。相应的,“云”从名词演变为形容词。

(6)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唐·刘希夷《将军行》)

例(6)的“云”形容天空的高阔,又如“云扃”指高山上的屋门,借指高山上的房屋;“云枝”指高耸入云的树枝。

“云”的另一个特征[+规模大]引申出“盛多”义。刘熙《释名·释天》记载:“云,犹云云,众盛意也 [10] 。”例如:

(7) 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庄子·在宥》)

(8) 威武纷云,湛恩汪濊,群生沾濡,洋溢乎方外。(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

颜师古注:“纷云,盛貌。”又如“云集”指聚合人众之盛;“云从”指随从之盛。在“云”经过双音化形成的双音词中,“云”常居前作定语,语义弱化并导致所指由具体事物转向抽象特征。

2.2. 类词缀“云”

从“云计算”的出现开始,“云”的语义就增加了。此处“云”的语义与传统语义不同,从语料库中检索到的以下例句可以说明:

(9) 为无锡的科研院所提供高效能的高性能计算云服务平台。

(10) 科技创新是巴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大数据及云存储是未来的方向。

(11) 一些现代企业早已实现远程办公、“云办公”,轻装上阵释放出巨大的效益与活力。

例(9)~(11)的“云服务”“云存储”“云办公”都指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服务、存储和办公,其意义与单独成词的语素“云”不同。

吕叔湘(1979)把“语义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的词素”称为类词缀 [11] 。“云”的意义由本义通过隐喻类化而来,语义部分虚化,构词位置趋于固定,具有粘着性和能产性,且通常情况下都放在其他语素之前,如“云共享”“云旅行”“云通信”“云导航”等等,因此是一种典型的类前缀。

3. 类词缀“云”的语法化成因

类词缀“云”的语法化机制可概括为语言接触、语义泛化、认知隐喻和类推四个条件。

3.1. 语言接触

语言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语言接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会导致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语言本身产生一定的变化。“云计算”这一词汇是由英文短语“cloud computing”意译过来的,这是最早把“云”借入到计算机领域的例子。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中,“cloud”在原有词义上增加了第4点义项:云(可存储或管理数据和软件的服务器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下文简称“服务器网络”。) [12] 这使汉语“云”与英语“cloud”一样凸显了相关特征,并被赋予了新的语义特征,如[+可存储] [+互联网] [+可接触]等。由此,与“云计算”相关的新词开始出现,其均以“云”为前缀构成“云XX”结构,语义范围主要集中在与网络生活相关的概念和应用,如“云相册”“云应用”“云助手”“云服务”“云储存”等。

3.2. 语义泛化

泛化是指语境变化造成一个实词的语义成素部分消失,从而造成自身适用的范围扩大 [13] 。“云”在古代汉语中具有[+流动性] [+分布性] [+规模大]的语义特征。随着意义的演变,“云”的引申义与原义已有所改变,在不同语境和句法结构中凸显出不同的特征,但仍形容能看见的具体之物,如爆炸云、蘑菇云等。量子物理学借用“云”这个概念,把“云”从“看得见”的集合物变为抽象的事物。如用“电子云”(Electron Cloud)描述电子在原子内分布,此处的“云”用以形容量子物理中环绕某种物体的一种假定介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的该类语义被频繁使用,这种表示法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运用,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被规约化为互联网的代名词,并从计算机领域进一步进入到智能生活领域,如“云学习”指网络学校、“云商店”指网络商店、“云支付”指在网上支付等。在2020年冬季新冠疫情造就的特殊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更加依赖网络,“云XX”这一结构开始随着线上生活的普及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继而增加了[+共享性] [+虚拟性]的语义特征。如“云聚餐”“云旅游”“云吸猫”都指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聚餐、旅游、撸猫的活动。

3.3. 认知隐喻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认知方式,相似性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所谓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有物理的相似性和心理的相似性之分 [14] 。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新概念时,会自然地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将抽象或复杂的概念具象化,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以感知、理解新事物和新信息。

从物理的相似性来看,“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在天空中是流动的,分布较广,因此具有[+流动性] [+分布性] [+集合体] [+规模大]的特征,这些特性与互联网的储存量大、使用范围广、信息流动性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和传媒工具,可以将各种计算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了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同样具有[+开放性] [+随机性] [+动态性]等特征。当人们提到“云计算”时,首先会进行物理特征的联想,结合已有知识将“云”的弥漫、广泛分布等特征映射到互联网虚拟的、海量分布的特性上,再与“计算”词义结合,最后达到对“云计算”概念的理解。

从心理的相似性来看,“云”是看得见摸不着的非固体性物质,其变幻无常的无形性和在空中来回飘荡的流动性,给人的感知带来了各种联想。所以在中国文化中,“云”常用来描述事物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如成语“过眼云烟”形容事物转瞬即逝、“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云谲波诡”形容事物千变万化、难以捉摸等等。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中,“云”的这种变幻莫测的特征与互联网计算机的虚拟性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受传者很容易把“云”这个概念域借用到计算机领域里,实现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从而组建形成新的“心理空间”。“云XX”词族中的新词,如“云市场”“云安全”“云时代”等,正是基于互联网这个“无形”的网络平台,与“云”[+虚无缥缈]的语义特征如出一辙。“云XX”结构展现了语言适应科技的发展,也与人们把熟悉的自然现象特征映射到抽象概念领域的心理体验相一致。

3.4. 类推机制

“云XX”词族中的新词的出现也体现了类推作用。类推性是指每个类词缀都能够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和不同类型的词根成分组合成词,从而形成一系列具有相同类词缀标志的词族 [15] 。“云XX”构式开始使用的范围比较小,主要局限于一些科学术语之中,如上文提到的云计算、云盘等。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疫情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云XX”类词语迅速应用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根据“云监工”推衍出“云养娃、云拜年、云读书、云健身”等新动词, 根据“云相册”类推出“云课堂、云女友、云笔记”等新名词,最终形成了“XX云”槽模。在这几组网络新词中,类别内成员实际语义一致,只是在形式上更换了语素。由于新现象、新概念的出现,人们需要新词去指称、表达。因此,人们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联想仿照原型词语复制创造出新词汇,使该结构内词语的数量越来越多,也使“云”作为一个类前缀的使用愈发频繁。

4. 结语

汉语从词根到词缀的变化是一个由实到虚逐步演化的漫长过程。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探讨“云”语义虚化的过程和语法化成因,发现“云X”词族的产生是语言接触、语义泛化、认知隐喻和类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云XX”的出现和流行既体现了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也是社会变迁、科技进步的结果,体现了语言的创新新和适应性。随着网民的增多,网络生活的不断丰富,“云”字本身及“云”族新词将会如何继续拓展,网络语言会催生何种新兴词缀,值得后续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颜颖. 汉语派生式网络新词类词缀的构式形态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2] 张丽萍, 刘振平. “云X”构式探析[J]. 皖西学院学报, 2020, 36(6): 119-124.
[3] 丁晓慧. 网络词“云XX”的演化成因及流行现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 41(7): 59-60.
[4] 詹丽梅, 陈丛梅. “云X”词族中“云”的语素类型汉英对比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 42(6): 67-74.
[5]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17-24 80.
[6] 许慎撰. 说文解字[M]. 徐铉, 校定.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2297.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621.
[8] 李国祥, 杨合鸣, 主编. 古代汉语词典[M]. 武汉: 崇文书局, 2017: 4, 992.
[9] 何九盈, 王宁, 董琨, 主编. 辞源[M]. 第3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4382.
[10] 刘熙撰. 释名[M]. 愚若,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2.
[11]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40-41.
[12] Hornby, A.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 第9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388.
[13] 周树江, 王洪强. 论话语标记语的语法化机制[J]. 外语教学, 2012, 33(5): 41-44 108.
[14] 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98-106 160.
[15] 陈光. 网络语言中的类词缀构词现象探析——以“微X”类词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 2016(6): 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