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语语义变化的研究
A Study on Semantic Change of English Words
DOI: 10.12677/ml.2024.124280, PDF, HTML, XML, 下载: 91  浏览: 257 
作者: 闫熙涵: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语义变化动因阅读翻译Semantic Change Motivation Reading Translation
摘要: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语言亦是如此。作为语言的显著方面,语义也经历巨大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词语语义变化的不同类型,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升格、词义降格以及词义转移,并进行例证分析,同时也探究了引起语义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语境、社会经济影响、历史环境、经济原则。最后,本文揭示了英语语义变化对于英语文本阅读、翻译的影响及启示,以期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Abstract: Society evolves rapidly, and so does language. As a prominent aspect of language, semantics also underwent great chang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emantic change of English words, including the expansion of meaning, the narrowing of meaning, the elev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degradation of meaning, semantic shift, and goes on analyses with exempl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lores the causes of semantic change, including the context,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principles. Finall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semantic change on English text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master English.
文章引用:闫熙涵. 英语词语语义变化的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517-52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80

1. 引言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升级,许多新发明、新概念接连问世,人们需要新的词语来描述和传达这些新事物、新概念。因此,英语为满足这一交流的需求,便出现以下变化:古老且不再使用的旧词开始消亡、为表达新概念,新的词汇被特意创造出来、以及某些现存词汇的语义范围被人们进行扩大,一个词同时传达多种意思,产生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就在以上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在其认知框架下将语言变化折射在作为语言系统载体的词汇上,词汇语义变化就此产生 [1] 。语义变化这一术语描述了词汇用法的演变,主要指词语新的语义与初始语义存在不同的这一现象。在历时语言学中,语义变化往往指的是一个词语众多意义中的一个产生变化。每个词语都有一系列含义,这些意思可以被添加,也可以被剔除,有的也可以仅发生轻微改变。由此可见,语言并不存在于真空环境当中,很大程度上它受社会、文化、科技、经济、政治变化的影响 [2]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英语词汇语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并揭示此变化对于文本阅读和翻译的启示。

2. 英语词语语义变化的主要类型

语言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其词义的语义变化通过以下五种类型表现出来: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升格、词义降格及词义转移( [3] , p. 207)。

2.1. 词义缩小

根据《汉语知识词典》 [4] 的解释,词义缩小指词义所指称的事物对象的范围由大变小的词义演变类型,即词义表达的概念内涵增多,外延缩小。新义与旧义形成一种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曾被用来指代更一般意义的词语,现在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并且在现代英语中传达一个特定的意义 [5] 。不同的词义缩小的例子,可体现词义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关系。如deer一词曾指“各种动物”,不论其种类,而现在其词义范围缩小到仅能指代某一种具体的动物——鹿,其体现出的词义变化关系是从泛指到特指的转换。再如room一词,其最初含义在“There is still room for discussion”这样的表达中,指“空间、余地、地方”,而现在其常指更具体且有限的空间,如房间、屋子这样的含义,此词的语义变化体现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Prophet一词原指“先知、预言家”,但当其写成“the Prophet”时,指的就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这样的语义变化体现的是从普通名词到专有名词的转变。

2.2. 词义扩大

根据《现代汉语知识辞典》 [6] 的释义,词义扩大指同原来的词义比较,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的大。从逻辑的角度看,也就是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减少,外延扩张;旧的意义相当于种概念而新的意义则相当于属概念。经过此种语义变化后,可观察到以下几种关系:首先,像holiday这样的词,一开始指的是“做礼拜的日子”这一特定含义,经过词义扩大,后来逐渐演变为“不用上学、上班,可以休息的日子”,这就体现了从特指到泛指的转变。再者像newton、ampere、watt这样的词,原作为名字以指代这些著名科学家,后来也变为物理学科的单位名称,在生活中为普通人所用,这体现了从专有名词到普通名词的转变。有些词义扩大的例子也体现了从术语到一般词语的转换,如alibi一词从法律语境到日常生活语境的使用,原是法律术语指“不在犯罪现场、不在场证明或托辞”,现已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所用,指“借口”。

2.3. 词义升格

词义的升格指词从原先表示贬义或中性的意义转为表示褒义,体现了词义的升级过程 [7] 。同时根据意义变化辞典 [8] (Dictionary of Changes in Meaning),词义升格也被称为“词义的改善”。例如,像inn这样的词( [9] , p. 103),原指“小客栈”,通常是破旧且简陋的小旅店或酒馆,但是现在一个名气大且舒适的酒店也可以使用inn来作为它的名字,例如“holiday inn”假日酒店。这就体现了词义升格的过程。像marshal这样的词,原指“马夫”,现在指“元帅”,此类词义的升格反映在词语所代表职业和社会地位方面的抬高。此外,dizzy也是一恰当例子。在古英语中原指“愚蠢的”,在中世纪英语当中指“患有眩晕症” [10] 。

2.4. 词义降格

词义降格指的是一个词的含义恶化、退化的过程,用来表示与其原来含义相比,没那么讨人喜欢的事物 [11] 。换句话说,词义降格 [12] 就是原来受尊重的或是中性词,变成不受尊重或含有贬义的词。如词语silly,在古英语中意指“快乐的、幸福的”,到中世纪时期,其含义转变为“单纯的有点傻”,再到现代英语当中,silly一词完完全全获得了“愚蠢的、笨的”这一贬义。再如lust这一词,最初其含义仅仅有关于“欢乐、愉快”,后来渐渐与“罪恶、羞耻”产生联系,最终此词获得了完全负面的含义“淫欲、色欲”。再如attitude一词,原本指的是“姿势、姿态”,后逐渐指代“心态、思维模式”。在口语使用当中,attitude常被用作贬义。如句子“He’s got an attitude”意味着“这个人态度不好、态度有问题”,在这种用法当中,此词的贬义格外明显,充分展示了其词义降格的整个过程。

2.5. 词义转移

词从“字面意义”转移到“比喻意义”,所指事物类别完全不同了,词义发生了转移,这也是词义演变的一种重要方式( [3] , p. 234)。词义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隐喻。当两个概念或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时,人们利用具体、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抽象、陌生的概念,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隐喻 [13] 。由于眼睛(eye)和针眼(针孔)之间存在相似性,所以针眼(针孔)的表达为the eye of a needle。由此可见,隐喻思维在词汇意义的演变和拓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 。第二是借代,借代是指通过联想、想象的类比推理等方式对言者表达的真实目标进行认知加工 [15] 。比如当询问Have you heard any Taylor?,在这里人的名字被用来指代其作品,其含义为“你听过泰勒的歌吗?”。第三是提喻。提喻是以某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个体代表类别,具体代表抽象,上义代表下义,物品代替材料等,或反其道而行之 [16] 。比如to count the heads,这里的heads (头)指代的是people (人),实现了以局部代整体。

3. 词语语义变化的动因

简单来讲,语言语义变化的原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分别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将包括语言使用所处的语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历史环境等,内部因素可能包括语言本身的内部结构、制约语言表达形成的原则等,以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语言的发展产生复杂且深刻的影响。

3.1. 语境

语境的角色和功能在英语语言学当中一直备受关注,其不仅影响语言的语法结构,也会影响人们对于词汇、句子含义的理解 [17] 。当一个词表达一种含义时,如若不考虑其所使用的语境,将无法判断其褒贬义。因此,将同一个词放置在不同语境中去使用,有可能观察到词语的语义变化。比如某些指代身体器官的词,一般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就是说在日常交流中人们避免使用此类词语,因为其有让人尴尬、不舒服、不尊重的含义。但在医学语境之中,此词的使用并无不妥,是中性词。所以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很可能发生语义变化。

3.2. 社会经济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愈来愈多新发明、新事物接连问世,新的概念也悄然萌芽。像单词mouse就实现了词义扩大的语义变化,原来其指代“老鼠”,现在被用来指代“电脑的配件——鼠标”。像词语feminist,原本单纯指代“女权主义者”,随后由于个别极端事件,让大众把feminist和“极端、偏执”联系在一起,此词语经历了词义降格。

3.3. 历史环境

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往往标志着语言产生变化的开端。诺曼征服后大量法语词汇开始涌入英语,而这些外来词的涌入对语言的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大批法语词涌入英语,在政治、宗教、法律、军事、社交、服饰、饮食等与统治阶级有关的一切领域都有反映,并成为这些领域所用词语的主体 [18] 。在这样的影响下,原来既可以指动物,也可以指肉类的英语词pig、sheep、cow仅局限于指称牲畜,而被端上餐桌的鲜美肉类则用法语表达。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一些英语词汇被迫缩小其词义范围。

3.4.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倾向于减少记忆的负担,这种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语法简化( [9] , p. 107)。体现经济原则的一种词汇语义变化形式就是类转法,即:词形不变,词性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19] 。也有学者称其为“词类转化” [20] 或零位派生 [21] ,这是英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构词法。例如snow一词,作为名词指“雪、雪花”,作为动词指“下雪”。water一词也实现了从名词“水”到动词“浇灌”的转换,Google,作为名词指“一个搜索网站、引擎”,作为动词指“用搜索引擎搜索”。这些从名词到动词的转化证明了词类转换在极大程度上使语言变得简洁,并且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逼真性。

4. 英语词语语义变化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语言各方面的变化,尤其是语义变化也给现在的读者,在阅读和翻译不同时代和时期的著作时造成困难 [22] 。英语词汇的语义变化对文本阅读和翻译有着显著的影响。当英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词义扩大的实例时,读者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的意义。当其遇到词义缩小的情况,也就是当一个词的含义变得更为具体时,可能会导致读者在理解旧有文本时产生困惑。此刻,学习者须完全了解词语语义变化的历史,才能正确理解文本。例如,deer这个单词,在莎士比亚的剧本《李尔王》当中的此句中出现“Rats and mice and such small deer”,读者或译者在阅读此句时,该如何理解与翻译呢?在这里要注意deer指的是“野生动物”,而现在deer指的是“一种动物——鹿”。如若按照现在的词义去理解此句,就会产生理解和翻译错误,很可能误导自己和他人。由此可见,英语词汇的语义变化在赋予语言多样性的同时,也给英语文本阅读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23] 。因此,在阅读和翻译不同时代和时期的英语著作时,除了需要储备关于形态、音系、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之外,还要重视英语词汇的语义变化。

5. 结语

语义变化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也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外语学习者要熟悉英语词汇的语义变化类型,除了上文所介绍的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升格、词义降格、词义转移外,还有其他类型。同时,要了解语义变化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不同类型的语义变化进行记忆。这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英语学习者顺利进行英语文本阅读及翻译,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理解和传达上的错误。因此,英语词语语义变化方面值得更多的关注,增加此方面的知识储备,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这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 關珊珊. 词汇语义的演变类型及其界定标准[C]//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组委会, 中国外语教育东方论坛组委会, 通化师范学院. 东北亚外语论坛(5). 萨默塞特(美国): 新视野出版社, 2021: 5.
[2] Niu, L.Q., Meng, Q.L. and Yin, X.L. (2000) Lexical Semantic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 upon Semantic Features of Some Synonyms & Antonyms.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10, 67-70.
[3] 汪榕培, 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07 234.
[4] 董绍克, 阎俊杰. 汉语知识词典[M]. 北京: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75.
[5] Guo, J. (2012) An Analysis of Semantic Change from a Lex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No. 5, 33-34 36.
[6] 张清源. 现代汉语知识辞典[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140.
[7] 邵志洪. 词义的扩展与升格——英语词义变化的主流[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4(2): 23-27.
[8] Room, A. (1986) Dictionary of Changes in Meaning. 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York, 3.
[9] Dai, W.D. and He, Z.X. (2018) A New Concise Course i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103 107.
[10] Millard, C.M. and Hayes, M. (2011) A Bibliography of English Language.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205.
[11] Fan, C.Y. and Pang, F. (2019) Changes of Word Meaning in English-Generalization/Specialization and Pejoration/Amelioration. Overseas English, No. 11, 254-256.
[12] 丁姜文. 英语语义变化初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7(2): 50-51.
[13] 黄华新, 周祥. 隐喻表达的语境依存性探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7(2): 74-80.
[14] 莫丽红. 英语味觉词“sweet”的词义演变与隐喻思维研究[J]. 云梦学刊, 2021, 42(6): 112-117.
[15] 杨玉倩, 何爱晶. “情境关联论”视域下的借代[J]. 外文研究, 2023, 11(3): 42-48 107.
[16] 韩仲谦, 韩楚齐. 常见英语修辞格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与翻译[J]. 中国电力教育, 2021(S1): 51-53.
[17] 严佳. 英语语言学中的语境功能及其应用研究[J]. 作家天地, 2023(23): 108-110.
[18] 陈友军. 语言接触对中古英语演变的影响[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6(4): 108-109 123.
[19] 郭楚生. 论英语词汇语义的变化与发展[J]. 琼州学院学报, 2012, 19(3): 124-125 80.
[20] 邵斌, 阎建玮, 郑憬. 词类转化与语言形态类型关系的定量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3, 55(4): 497-508.
[21] 刘娲路. 零位派生现象的认知阐释[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4): 28-30.
[22] 龚威. 语义变化及其在英语阅读与翻译中的重要性[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0(5): 77-80.
[23] 郭雍祯. 从语义变化看高职英语学生的阅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9):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