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为例
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Tang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Taking the Translation of Xu Yuanchong’s Tang Poems as an Example
摘要: 唐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推陈出新,风格多元多样。唐诗外译最直接地扩大了唐诗的受众群体,将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使其他国家的读者也能得到这种独特的美感享受。唐诗中有许多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所带来的美感在外译的过程中如何传达?本文以学者姚斯(H. Jauss)和伊塞尔(W. Iser)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中的经典译篇《登鹳雀楼》和《山居秋暝》为例,分析许渊冲唐诗译本中意象的翻译,以揭示接受美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独特作用。
Abstract: Tang poetry is rich in content, innovative in form and diverse in style. The translation of Tang poetry has most directly expanded the audience of Tang poetry, and spread China’s excellent and splendid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o that readers in other countries can also enjoy this unique aesthetic feeling. There are many typical images in Tang poetry. How can the aesthetic feeling brought by these images be convey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ory proposed by scholars H. Jauss and W. Iser, this paper takes Xu Yuanchong’s classic translations of Climbing the Stork Tower and Autumn Twilight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Xu Yuanchong’s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so as to reveal the unique role of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文章引用:孙迪, 张可心, 周兴慧. 接受美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406-41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65

1. 引言

诗歌作为一种世界普遍且长期存在的文学形式,具有认识、审美、教育等多重作用。诗歌历史发展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代文学宝库中最为闪耀的明珠。古代诗歌是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既包含着音韵、结构、节奏等直接可被感知的形式系统,又蕴含情感、思维、意境等非形式系统。因此,多数文学研究者为深化对古代文学的认识以及扩大诗歌的影响范围,将目光与研究重点投向了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的翻译。

因此,为促进我国诗歌翻译实践的发展,本文以唐诗的英译作为研究探讨对象。在考量翻译成果、经验背景等多方面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美誉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英译本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本文将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姚斯(H. Jauss)和伊塞尔(W. Iser)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学派”所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为研究视角,以读者为中心,以意象为研究重点,通过隐喻、转喻等特殊译法来总结得出唐诗英译所带来的独特的美学价值。

2. 接受美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文论将作者,作品,读者分开研究,忽略了读者对作品的产生的现实社会效应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片面性。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德国,其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新思潮,随后接受美学的理论成果渐渐融入当时的美学和哲学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融的趋势。姚斯在其中强调文学过程中读者之重要性,认为读者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创造者,文学作品价值最终由读者完成,读者成为文学史发展的最终仲裁人 [1] ,提出“期待视野”的概念,认为作者、文学作品、读者是紧密相连并相互影响的。

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的创造力量,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并且,在姚斯看来,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与读者的价值体验有着密切联系,文学作品以唤醒读者以往阅读记忆,将读者导入特定的体验中,并唤醒他们的期待 [2] 。由此可见,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之间动态连续过程,不是静态、封闭、互不相连的领域。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变这种潜在的“可能的存在”为“现实的存在”,从而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

国内的接受美学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于接受美学理论的介绍以简单的转载或摘译为主,对其进行简单地介绍。姚斯的代表作《走向接受美学》在这一时期被译介到中国。

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必须经过两次接受的过程,第一次为译者对于原文的接受,实际上,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之前对原文已有了自己的接受与理解,再进行翻译是便已经与原文有了一定差异。第二次接受过程便是读者对于译文的接受过程,而翻译的目的最终就是读者的阅读,忽略这一过程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丢失了翻译本身的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潜在读者的需求和接受水平,不断使译文与潜在读者进行对话,在这一过程中提前实现读者对于译文的第二次接受与融合。

3. 唐诗意象的英译之美

本文选取《唐诗三百首》的许渊冲译本进行研究,并以《登鹳雀楼》《凉州词》和《山居秋暝》为例在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对唐诗中意象的英译及其接受进行研究。

登鹳雀楼 On the Stock Tower

王之涣 Wang Zhihuan

白日依山尽,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s bows;

黄河入海流。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穷千里目,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更上一层楼。 If you 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 ( [3] , p. 341) (许渊冲译)

凉州词 Out of the Great Wall

王之涣 Wang Zhihuan

黄河远上白云间, The yellow sand uprises as high as white cloud;

一片孤城万仞山。 The lonely town is lost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

羌笛何须怨杨柳, Why shoul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no willows grow?

春风不度玉门关。 Beyond the Gate of Jade no vernal wind will blow. ( [3] , p. 251)

山居秋暝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

王维 Wang Wei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After fresh rain in mountains bare, 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mong pine 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 Over crystal stones flows water clear.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amboos whisper of washer-maids; Lotus stirs when fishing boat wades.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Though fragrant spring may pass away, 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 ( [3] , p. 10)

3.1. 唐诗英译中的动态之美

在《登鹳雀楼》中,前两句诗对于“依”、“尽”、“流”三个动词的翻译直接影响到了原诗审美要素的再现和读者审美体验的形成。汉字“依”一字将落日余晖伴着远山缓缓而落的情景刻画出来,也着重表达出落日与山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于这一字的翻译,许译选取了介词“along”,既将夕阳依傍着山峦的依偎之势传达出来,也将落日渐落的动态美感传神地描绘出来。“bows”一词,将夕阳实体化,将夕阳慢慢沉落的动态美展现给了读者。同时,结合诗人遭人诬陷而罢官的人生经历,“bows”通过夕阳沉落、日影消逝隐喻寄寓了诗人仕途的坎坷,暗含惆怅之意。后半句中,许译使用了“flows”一词,将黄河之水的滔滔不绝,磅礴之势描述了出来。既写实,写出了黄河的实态,又抒情,符合诗人的感情基调。许译将远处的夕阳落山与近处的黄河奔腾都描述了出来,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在后两句中,许译使用“enjoy”和“climb”对应“欲穷”和“更上”,既能表达出“欲穷”和“更上”的含义,即希望、想要再达到某种目标,传达出诗人更高更远的进取精神,又将读者放置到了感受者、参与者的位置上,使读者能更好的理解诗人无止尽的探求心理与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along”、“bows”、“flows”、“enjoy”和“climb”都符合译入语读者惯用小词的习惯,看似朴素却不失精准,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体会到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

在《凉州词》中,原诗“一片孤城万仞山”看似为列锦,并没有使用动词,然而实则含有孤城巍然屹立之意。许渊冲将其译为“The lonely town is lost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lost”一词,使得玉门关孤零零地屹立在群山之中的景象跃然纸上,描述出了戍边将士们所处位置的偏远与荒凉,营造出了孤寂荒凉之感。同时,“杨柳”作为名词,许渊冲却将其译出了动态感。“no willows grow”既表现出了边疆的荒凉,与尾联“Beyond the Gate of Jade no vernal wind will blow”相呼应,又借杨柳这一意象,表达出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尾联中,许译用介词“beyond”与动词“度”相呼应,传神地译出了春风翻越玉门关的动态效果,既突出了玉门关的偏远,又暗含将士们的思乡之心无法被亲人知晓的深意。

《山居秋暝》一诗译文中涉及动词的翻译,许译的选词可以称之为相当巧妙。以诗中的“来”,“照”,“喧”三字为例,在原诗第二句“天气晚来秋”中的“来”一字被翻译成“permeate”。回归原意——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王维在这里描述了夜晚的丝丝寒气,使人感受到秋意。而permeate一词往往具有弥漫;遍布;渗入等意义,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秋天“弥散”在夜的空气中,使人更觉秋的实感与贴近,同时也为秋的到来增添了一抹灵动。“明月松间照”——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许译将“照”一字翻译为peer,peer所具有的凝视的意义在这里赋予了月以人格的魅力,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又不失灵活,使松间的月光以更柔和的姿态呈现给读者。“竹喧归浣女”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喧”一字译为whisper,表面上看,两词在意义上出入甚远,实际上,正是林间竹叶的细小的摩擦与“低语”的累积才有了竹林间的“喧”,whisper一词的使用不仅没有更改诗的原意,反而以一种更深入的视角游历于这山林间。

3.2. 唐诗英译中的静态之美

《登鹳雀楼》中,“千里”和“一层”都涉及到了数量,但实际上都是虚数的表达,道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许译使用了“a grander sight”和“a greater height”,通过“grander”和“greater”的抽象表达,展现出了一幅广阔、壮观、雄伟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通过“sight”和“height”,囊括了纵向与横向,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的视觉观察角度,传达出了原诗纵横万里,恢弘的气势。

《凉州词》中,许译将黄河译为“the yellow sand”,用“sand”代替“river”,突出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译出了西北边疆黄沙漫天,广袤荒凉的景象,为缺少中华文化知识的译入语读者提供了理解原诗的基础。并且,“羌笛”被译为了译入语读者更为熟知的“the Mongol flute”,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而在其他名词的解释上,基于原诗语言与译入语语言的相似性及文化的重叠性,许渊冲多采用直译的方法,白云即“white cloud”,孤城即“the lonely town”,玉门关即“the Gate of Jade”,春风即“vernal wind”,更便于读者理解原诗的含义与情感。

《山居秋暝》一诗一开头就以“空山”和“新雨”二词直接了然地点明了雨后山间景色的特点,译文中也对应使用了bare和fresh两词来翻译“空”与“新”,这既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翻译的简洁,寥寥两词,简单却也准确,一幅秀丽的雨后山景跃然纸上。

3.3. 唐诗英译的情感之美

若将《登鹳雀楼》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中“上一层楼”简单译为登上更高的楼层,如“a higher position”,译文读者就很难理解到原诗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许在原本中性的“上一层楼”时,选取了有明显感情倾向的形容词“greater”,不仅传达出表面含义更高的位置,也表达出诗人壮志未酬却仍然登高望远,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隐喻之意跃然纸上。在《凉州词》中,许渊冲将“万仞山”译为了“the mountains proud”,增添了“proud”,为原本不带有感情色彩的山赋予由衷的赞美之情。而“proud”看似形容山,实则形容在万山之中驻守着边疆的将士们,赞扬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在《山居秋暝》一诗中,最后一句“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两字的翻译,许也在充分考究原诗感情的基础上做了处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显然,如果直接将王孙理解为贵族子弟而翻译成nobility是不理想的。实际上,“王孙”这里是指诗人自己。此时,王维在目睹朝政的昏暗后,政治热情冷却,在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秋雨初晴后山间的美景和淳朴的人民生活使王维心生满足,怡然自得,不禁发出了“王孙自可留”的感叹。

4. 结语

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以许渊冲译本《登鹳雀楼》《凉州词》《山居秋暝》为例,具体分析了许渊冲的翻译艺术,从动态,静态,情感三个方面体会唐诗的英译之美。接受美学视角对许渊冲有深刻的影响,也在其译本中有多处体现:首先,为了准确传达原诗精妙的动态描写,许渊冲在英语动词的选取上颇有雕琢,既传达出基本含义,也准确表达了原诗隐喻之意,让译文读者更容易接受、理解,凸显出唐诗英译动态之美;其次,名词的翻译过程也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如将汉语中的名词译成更符合语境的英语中的动词、形容词等,都能让目的语读者更好把握原诗的内涵;此外,原诗很多隐含的意义与情感,在不结合时代背景、诗人遭遇、文化传统的情况下,译文读者很难把握,因此许渊冲赋予了原文中许多蕴含深意的中性词语以明显的感情色彩,让译文读者能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诗人情感与诗句内涵。

总而言之,许渊冲译本以读者为中心,充分重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品为读者而创作,唯有在读者的欣赏过程中才能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这一点与接受美学流派不谋而合。许译本的遣词造句无不从读者角度出发,选取读者最能理解和接受原诗内涵的字词。

参考文献

[1] 周来祥, 戴孝军. 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 贵州社会科学, 2011(8): 4-16.
[2] 秦洪武. 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J]. 外国语, 1999(1): 49-55.
[3]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7: 10, 251,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