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riatr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Positive Aging
DOI: 10.12677/ar.2024.112065, PDF, HTML, XML, 下载: 81  浏览: 252 
作者: 葛 颖: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Active Aging University Geriatric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Exploration
摘要: 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高校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履行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配置较低、教育内涵不足、教育模式陈旧、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办学标准缺乏等。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构建老年教育协同治理新格局、创新高校老年教育新模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制定高校老年教育的办学标准、增加经费支持等方面探讨了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我国的高校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active ag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riatr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active aging, promo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riatric education, fulfilling the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society, and constructing a lifelong learning and education system for all.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riatr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configuration of faculty, insufficient education connotation, obsolete education mode, insufficient governmental relevant policies, and lack of school running standards.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gerontological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of a new model of geront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culty,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for the operation of geront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support,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ront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文章引用:葛颖.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J]. 老龄化研究, 2024, 11(2): 478-483. https://doi.org/10.12677/ar.2024.112065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近年以来,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保持积极状态,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老年教育作为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日益凸显。然而,当前高校老年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其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1. 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实践需要

“积极老龄化”这一词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正式提出的,指老年人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保持积极状态,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过程 [1] 。积极老龄化理念的三大支柱要素包括“健康、参与和保障”,这与老年教育密切相关。因为老年教育可以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消除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实现老年群体社会化。

虽然老年群体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在慢慢衰退,但是他们在经验、文化和专业方面却具有优势。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的《政治宣言》指出:“老年人是资源”和“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 [2] 。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老年教育与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办学规模、层次方面,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无法满足老年人学习的需要。高校具有师资力量、学科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应聚焦社会需求,开发老年资源,赋能老年参与,为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提供一个新的大平台。

2.2. 推进老年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老年教育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还是师资方面,专职教师较少,以兼职教师或者实习教师为主,因此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质量不高,社会效应也不足。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能够为老年教育提供专业的服务,如满足老年化需求的优质课程与教育资源,从而推进老年加教育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2.3. 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使命要求

高校的最终职能就是服务社会,即高校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信息资源为社会直接做出贡献 [3] 。此外,高校还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各种各样的学科门类、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人类知识和优秀文化资源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同时,高校内还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馆、体育馆等校园文化环境设施。面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现状,高校开展老年教育,为老年群体提供切实关怀,释放普世价值,只有这样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2.4.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需要

2021年,《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这意味着老年教育的内涵、功能和标准将进一步拓展和更新,老年教育将得到系统发展。如今,老年教育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化,即从文化、社会和经济角度看,过去满足老年人退休后休闲和娱乐需求的单一功能已成为一种多功能。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为了满足全社会人民不同的学习需求的教育大系统,主要是有两大体系构成——普通教育子系统和继续教育子系统,其中老年教育是继续教育子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其中的发展不足的部分。想要发展老年教育,需要积极探索老年教育在实践中的发展路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这里重点探讨高校的力量,通过借力高校资源,发挥高校的优势,引领老年教育向高质量发展。

3.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师资队伍配置较低

师资队伍对高校开展高质量的管理教育至关重要,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高校老年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人才。当前,师资队伍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数量较少。尤其是基层的老年教育机构,很多教师身兼数职,缺乏教学精力,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次,高校老年教育的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导致了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主要是大多数教师对专业理论和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难以把握老年群体的身体发展规律和真实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老年教育课程的质量。此外,他们缺乏教授老年课程的经验,不利于老年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最后,教师队伍的培养存在不足。现阶段,我国师范类高校主要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尚未针对老年教育开展专门的人才培养,因此,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较为空白,制约着老年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2. 教育内涵不足

高等院校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全民教育理念的积极实践,是高等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承担社会责任、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应鼓励老年人继续学习,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使他们能够继续工作和从事其他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多数高校开设的老年课程往往停留在娱乐层面,课程的设置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缺乏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教辅资料,导致了不规范的教学活动。此外,社会对高校老年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且重视度不够高,认为这只是一种娱乐或者社会福利活动,难以充分发挥高校老年教育的应有的功能。由于学校传统和地区差异等因素,缺乏老年教育的学历教育,老年课程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群的各种不同需求,所以老年群体难以通过教育而发挥出自身的无限潜力。

3.3. 教育模式陈旧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班级人数过多,容易忽视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教育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大多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进行授课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与青少年相比,老年群体的记忆力、感知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等不断减弱,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更容易遇到困难。所以,老年人的教育方式不能完全参照年轻人的教育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

3.4. 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在实施积极老龄化的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老有所学 [4] 。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鼓励高校开展老年教育的政策文件,例如上海在2003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文件中明确鼓励高校举办老年教育。高校老年教育是和政策相对应的,我国高校鲜有把老年教育纳入发展规划,主要原因还是政府支持力度。首先,在经济上,高校要自筹老年教育经费,经费来源仍以学费为主;老年教育属于公益性质,学费较低,无法保证收支平衡。其次,存有隐形风险,如果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事故,则会对高校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政府没有制定明确政策要求,完全是高校的自我行为。鉴于老年人教育符合公共利益,政府需要通过明确的政策以及充足的资金和风险分担计划来鼓励和支持老年教育。因为政府缺乏这些相关政策,所以高校老年教育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5. 办学标准缺乏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强调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202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老年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却没有明确规定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老年教育的办学标准。所以目前的老年教育只能在培养老年人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来组织教育活动。虽然目前老年协会开办的示范性老年学校也能促进高校老年教育质量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正规的办学标准,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质量的发展。

4. 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4.1. 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高等院校开展优质老年教育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向全社会开放不同的教育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老年学员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共同开创社会治理的新局面。当今高等院校的老年教育课程必须满足老年人的休闲需求,并考虑到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技能,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制定符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模块。此外,适当向老年人开放学历教育课程,开发老年群体的潜力,同时也能促进老年群体与青年大学生跨代的交流和学习。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鼓励教师开展老年教学研究,分析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效果评估的依据,通过合理的方法指导教学实施。

4.2. 全面构建老年教育协同治理新格局

老年教育是一项关乎老年人生活、学习和健康的系统性、公益性工程,如何更好地落实各重点机构的举措,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对于推动老年教育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规划、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全面参与的老年教育协同治理新模式势在必行。第一,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分工,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共同参与到老年教育当中,形成老年教育协同工作的格局。第二,高校要积极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主动与社会、企业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志愿服务、捐资助学、招收兼职教师等方式,扬长补短,共同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第三,还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老年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全面构建老年教育协同治理新格局。

4.3. 创新高校老年教育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老年教育课程应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更新,在考虑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打造数字化的老年智能学习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交流服务群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高校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参与主体、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多样化,构建任何人、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的开放式老年大学教育。同时,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优势,探索将学校学习、大学学习和社会学习结合起来,切实指导老年人发展个人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4.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教师培训能够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首先,建设老年教育资源库。注意与当地高职院校的对接交流,从而为老年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管理人才。还要借鉴吸收当地教育文化系统中优秀工作者的经验,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从而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其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在培训中,接受培训的教师要掌握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有效地传授知识给老年人 [5] 。对于专职教师,注重对他们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针对兼职教师,需要制定教师准入制度、岗位能力标准等规定,促进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6] 。最后,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水平测试和考核体系,能够客观评定教育工作者的表现,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

4.5. 制定高校老年教育的办学标准

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体,面临着一系列难题,需要加速研究和制定老年大学的办学标准。针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考虑老年群体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有利于老年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办学标准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帮助他们继续社会化,为自己找到新的价值,并获得机会和福祉,这需要符合年龄和社会的学校教育标准。因此,可以制定三种类型的办学标准:其中第一种是符合学历教育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可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主要由具有本科、硕士、博士招生资格的高校申报。第二种是具有综合培养能力的学校教育标准,帮助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寻找新的价值。三是以老年社会教育为主体,满足老年学生学习需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教育标准。只有根据不同的分类来制定办学标准,才能更好地加速高校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4.6. 增加经费支持

经费是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把扩宽高校老年教育办学经费渠道和教育经费制度化相结合。首先,政府要完善财政指出体系。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指出、转移和支付功能,对经济水平发展落后的省份基于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要把高校老年教育的经费纳入到地方的财政预算当中。其次,构建多元化的经费保障体系。估计行业、企业等参与到高校老年教育的建设当中,整合资金,优化基础设备建设。最后,完善教育经费的监督机制。只有加强高校老年教育经费的监管工作,才能够切实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益,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的运行。

5. 结语

推动高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还能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融入,减少社会孤立。同时,这也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作为社会的文化中心,发展老年教育也是其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动高校老年教育的发展,为老年人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共同构建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常锐, 赵雅轩.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的吉林省文化养老社区支持路径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1(5): 49-57.
[2] 刘喜珍. 老龄道德资源初探[J]. 道德与文明, 2006(4): 39-44.
[3] 关松, 姜天龙, 李翠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18): 48-51.
[4] 李娟, 李繁.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网络参与研究[J]. 黑河学刊, 2023(2): 103-109.
[5] 王中华, 王娟, 贾颖. 我国老年教育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12): 42-48.
[6] 马丽华, 蒋亦璐, 王迎.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高校助力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 教育发展研究, 2022, 42(Z1):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