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探寻其在小幼衔接中的意义
Exploring the Symbolic Value of “Pretend Pla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ng and Young Children
DOI: 10.12677/ass.2024.134315, PDF, HTML, XML, 下载: 74  浏览: 136 
作者: 刘 涛: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假装游戏幼小衔接符号Pretending to Play Games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Symbol
摘要: 游戏活动贯穿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始终,以游戏化教学促进小幼衔接是当前趋势,6~9岁是儿童开展假装游戏的高峰期,作为一种符号表征活动,假装游戏与儿童发展关系密切,但广大学者对小幼衔接阶段幼儿的假装游戏的探讨较少,且在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通过围绕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探讨其在小幼衔接阶段的重要作用,发现假装游戏对小幼衔接阶段儿童思维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者围绕如何利用假装游戏进行小幼衔接教育提出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Abstract: Game activities run through the enti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the current trend is to promo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ng and young children through gamified teaching. The peak period for children to engage in pretend games is between 6 and 9 years old. As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activity, pretend gam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discussion on pretend games during the stage of children’s connection, and there are controversies on many issues. By exploring the symbolic value of pretend games and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stage, it is found that pretend gam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ldren’s think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stage. Therefore,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n how to use pretend games for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education.
文章引用:刘涛. 基于“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探寻其在小幼衔接中的意义[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406-41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315

1. 假装游戏在小幼衔接阶段的作用

假装游戏是儿童尤其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假装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性色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假装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发挥着作用;二是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假装游戏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假装游戏发展了儿童的社会认知技能如协商、和解和平息争吵等加强了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行为这促进了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三是促进儿童情绪的发展。假装游戏可以引导儿童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帮助儿童学会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儿童的情绪稳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四是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假装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假装游戏是儿童尤其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小幼衔接阶段探寻假装游戏与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在教学上存在较大差异,小幼衔接就是要将两个阶段进行合理有效地对接,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步入小学,适应小学生活。如何做好小幼衔接工作是小学与幼儿园需要共同探讨的新问题。随着新课改所提出的:“寓教于乐,对小学低龄段儿童实行游戏化教学方式。”倡议进入大众的视野,探讨游戏化教学的娱乐性以及教育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以游戏化教学方式帮助儿童实现科学平稳过渡成为小幼衔接主题又一切入视角与参考范式。假装游戏作为众多游戏种类中的一种,对于儿童早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有结论表明,假装游戏在儿童18~24个月左右时就已经出现,是儿童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游戏方式,贯穿于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的两个阶段,研究认为,以假装游戏作为小幼衔接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儿童适应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阶段性转变。

2. 假装游戏与儿童成长的符号价值

假装游戏又被称为想象游戏或者象征游戏,是游戏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对游戏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模仿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游戏形式。是儿童借助自身语言、动作等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情景的活动 ‎[1] 。假装游戏也是一种符号化的活动,是儿童通过对符号的甄别和理解运用进行理想世界的建构活动 ‎[2] 。皮亚杰认为,假装游戏是儿童用符号对外部世界进行表征的开始,是儿童通过模仿或延迟模仿用符号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或创造 ‎[3] 。芬森和拉姆西认为“假装游戏”就是一种符号游戏,当儿童通过不断的模仿,其表征能力会逐步加强,儿童就可以得到关于形象和符号的基本概念进而开始进行假装游戏 ‎[4] 。

2.1. 假装游戏与儿童自身的符号关系

卡西尔认为,人和动物之根本区别在于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与符号 ‎[5] 。但人的本身又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应该说人是通过符号来理解和认识世界的,人通过符号生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以此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儿童从出生时便受到文化的影响,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游戏是他们最早接触的方式,也就是说,游戏为儿童早期的文化适应和终身的文化学习奠定了基础。

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识别来自外界的不同符号,并逐步在生活中理解运用,创造出自己所理解的符号价值,例如在看到熟悉的标志后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忆和表达。这种对符号的象征运用其实就是一种假装游戏,儿童通过在头脑中建构起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想象的方式将一种物体的属性转换到另一种物体上进行理解,儿童进行假装游戏的能力变得更高的同时,以此积累的文化基因也能够反作用于儿童,促进其认知能力与社会性的发展。但是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导致了在个体符号的建构过程中也存在差异,儿童在假装游戏所体现的外显行为符号差异受制于儿童对想象与现实的把握程度,不同的儿童代表着不同的符号体系,假装游戏体现的就不只是符号的外显性,也能够看出儿童对于假装游戏不同的建构方式,儿童自身符号价值就体现在儿童本身的符号功能以及通过假装游戏所展示出来的符号现象。

2.2. 假装游戏与儿童成长的适应性

客观存在的物体例如玩具或者材料都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符号,不同的玩具和材料也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与差异,儿童在利用其进行假装游戏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与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儿童进行假装游戏时,儿童所理解的文化行为就是对客体进行符号化表征,以模仿、替代和想象的方式认识现实世界,例如通过扮演不同的职业或身份来建构对角色的认知,明确在现实世界里不同身份和职业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和职责。此外,儿童也可以通过对物体赋予意义并在头脑中建构他们的关系来锻炼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例如儿童可以将刀剑类材料功能转移到木棍上,赋予其劈砍挥斩等功能属性。如此,既找到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联结,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认识到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共通属性。这些都是儿童利用客体符号性进行的各种活动,体现的是一种自由创造精神,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通过假装游戏对客体材料进行的创造性加工得到自身的发展,这也是儿童不断适应符号规则的体现,在对假装游戏理解的基础上生成自我约束和规则帮助游戏的进行,从而在集体生活和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也为今后复杂的规则游戏培养良好的规则适应能力。

3. 假装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

3.1. 有助于小幼衔接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儿童相比在幼儿园时期没有太多的自由空间,个体行为和时间都被牢牢把控,学习目标的陡然转变加上日渐加重的学习任务,让儿童出现认知偏差,产生心理上的无所适从,很难迅速融入小学生活。在小幼衔接的过程中,假装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通过假定性活动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并用符号的形式表征事物,以此促进自身身心发展,实现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生活的自然对接。

假装游戏中的想象不只是对现象的简单重现,也可以对现有生活和事物进行重新加工编排以创造出新的事物或联系。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中,外部实践活动可以被人以符号代替事物内化为思维活动。儿童通过表征对事物的想象,是一种对现实形象的思维塑造能力,通过假装游戏,儿童不仅可以表征现有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对过去的事物进行表征,还可以在刺激作用的影响下,对从未发生过的事物进行建构。在此过程中,儿童对感知材料进行分析整合,将个别现象统一为表象整体,以想象的建构方式代替实际操作,以幻想的事物代替客观现实事物,以虚拟形象替换现实角色,体现在儿童通过对大脑记忆想象功能的使用满足自身需求,补偿现实生活中的缺失。

由此可知,假装游戏中有着许多高级心理机能的参与过程,也有儿童对符号的象征和运用,这也是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体现。

3.2. 有助于小幼衔接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

2021年,在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入学准备主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入手。

其中社会准备是实现儿童在小幼衔接平稳过渡的重要内容,社会准备包括儿童的社会性适应以及人际交往、规则意识养成等方面。充足的社会准备有利于儿童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建立起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社会性发展对儿童适应小幼衔接阶段的学习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小幼衔接阶段是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重要时期,在此年龄段的儿童也是开展假装游戏的高峰。在以往对假装游戏的认知中,一提到假装游戏,部分家长甚至教师错误地认为就是简单的“过家家”,是一种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的小儿科游戏,甚至认为这样的游戏对儿童的学习成长不利,远不如多学一些知识,多看两本书。事实上假装游戏不只是角色的预演,在古典游戏理论中的练习论观点中,游戏被认为是儿童练习和完善生存技能的一种安全方式,在假装游戏的开展中也无不体现着儿童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例如整理衣橱、做饭等。假装游戏允许儿童不断地“试误”来进行经验的总结,所以在假装游戏的角色扮演其实也是儿童为未来生活准备的提前预演。

4. 如何利用假装游戏进行小幼衔接教育

4.1. 引起家长教师的重视,保障假装游戏的开展

在小幼衔接阶段,小学与幼儿园教师都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儿童融入小学生活,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假装游戏独有的符号价值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建立起对小学生活的基本认知、培养基本学习生活适应能力。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3~9岁正是儿童建立对符号的表征能力时期,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低龄阶段也是儿童对假装游戏有较高兴趣和玩耍动机的时期,所以更应该抓住此时的关键时期,提供给儿童假装游戏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练习和运用符号的表征转换能力。

家长和教师应该转换游戏会耽误学习的错误观念,保障假装游戏的顺利开展,给儿童提供假装游戏环境和材料,引导儿童自主开展丰富多样的假装游戏。还可以对儿童开展的假装游戏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儿童成长过程中在游戏时表现出来的问题,例如对材料理解困难、缺乏游戏信心等,并在儿童需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家长和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儿童的假装游戏过程中,以角色互换、同伴交流等方式与儿童开展互动交流以帮助儿童获得更加充分的社会性发展。例如,在假装游戏中儿童的性格特点得到了极大的展示机会,家长和教师可以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帮助儿童建立规则意识,让儿童懂得遵守规则的意义,在儿童符号表征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 转换假装游戏的主体,提供假装游戏的机会

在小幼衔接阶段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知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游戏化教学目标进行清晰的设定,包括游戏化教学的内容、参与方式等,任何一个环节过多过着过少的指导都会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例如对假装游戏过多的参与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发展,过少的参与会导致儿童游戏偏离预期目标甚至产生不良影响等情况。

儿童在假装游戏的世界里可以自由的想象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要转换游戏的主体意识,不对假装游戏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预,给学生提供假装游戏材料的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游戏形式,给儿童自由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围绕学生年龄特点和需要,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或者参与,将自身生活经验提供到儿童的游戏中去帮助儿童提升假装游戏的丰富性。随着假装游戏的开展,儿童在游戏中的符号表征显现出对周围复杂环境的反馈,语言和动作能力增强,开始向着更加复杂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比如一些复杂的情境表演,需要儿童建立对社会环境的基本认知,对角色心理状态等直观体验,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儿童建立起社会性发展能力。

因此,在小幼衔接时期,用假装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化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通过游戏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与适应小学生活的基本生活能力,是对假装游戏符号价值的正确判断也是发挥游戏正确作用的一次尝试,期望能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焱. 学前教育研究丛书: 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李姗泽, 李传英. 浅论幼儿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J]. 学前教育研究, 2007(2): 46-49.
[3] 华爱华. 儿童游戏理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5-56.
[4] 王可, 郭会萍. 儿童假装游戏理论与相关研究[J]. 心理研究, 2009, 2(5): 40-43.
[5] (德)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