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画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Fluid Painting i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4.144230, PDF, HTML, XML, 下载: 43  浏览: 115 
作者: 郝一丹: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北京
关键词: 流体画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辅导Fluid Painting Expressive Art Therapy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摘要: 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创新性地融入流体画这一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借助其自由的创作方式及瑰丽的视觉效果,增强活动的体验效果。同时,团体营造安全、包容的空间,帮助学生获得归宿感,加深自我认识。本文呈现流体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详细方案,以期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团体活动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integration of fluid painting as a special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with its free creative methods and magnificent visual effects, enhances the experiential effect of the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up creates a safe and inclusive space to help students gain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deepen their self-awaren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etailed plan of fluid painting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arry ou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group activities.
文章引用:郝一丹 (2024). 流体画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心理学进展, 14(4), 367-37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4230

1.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中,带领者引导团体成员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互动,在信任、温暖的氛围中,通过彼此的相互觉察与反馈,使得成员通过他人观点来全面认识自己,探索相处模式、社会技巧,提升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状态(苏光,2007)。同时,团体心理辅导面向正常的、存在发展性心理问题的人群,契合正处于自我探索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发挥功能,主要基于以下理论基础:首先,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归属需要是一种基本的、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想要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同,获得支持与帮助。其次,心理学家勒温创立了群体动力论,也称为“场”的理论,公式简述为 B = f ( P , E ) 。其中,B指行为(behavior),P指人(person),E指环境(environment),表示人的行为是个人自身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主要指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因而,所处的群体会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民主、信任的群体氛围,能够让个体感受到被支持、被鼓励,激发成员的活力与创造力,增加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邢戈,丁兆礼,2010)。此外,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内在都有一种自主地想要理解自己、建设性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团体心理辅导所营造的和谐氛围,提升成员的安全感,减少防御机制的阻抑,促进个体表露真实的内在,通过其他成员的反馈更多地认识自我。

2. 表达性艺术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将个体内在的想法、感受等,以具象化的形式生动展现出来。其中具体包含绘画疗法、沙盘疗法、音乐疗法、戏剧疗法、舞动疗法等。其实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在洞穴岩壁上留下的瑰丽壁画,精细雕琢、惟妙惟肖的塑像,都在传递曾经古人的内心声音。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效果,一方面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即创作过程本身具有疗愈效果;另一方面,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团体中,带领者与团体成员会针对艺术作品进行交流,将无意识的情绪、行为模式等意识化,从而帮助参与者理清心理现实,促进其积极面对并提升自我(章学云,2018)。

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创作者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认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材料是有层次的:有些材料更具流动性(比如粉彩、手指绘画),有更多的肢体接触;而另一些材料(比如制图工具,硬度铅笔)更具结构性,给人以控制感(Pénzes et al., 2014)。例如,倾向于有掌控的人在使用难以控制甚至无法控制的流体材料时,往往会变得焦虑、愤怒或沮丧;不过,如果在体验中感到惊喜时,会激发个人更多的投入与思考。因而,在本文设计的心理辅导团体中,让学生先后进行水彩笔绘画和流体画两种方法,通过体验不同的绘画媒介,丰富学生的活动感知。同时,绘画团体中,一般包含“创作”、“解释”、“听取他人对画的理解”、“自我思考”4个环节。当学生展示其作品、和其他同伴分享时,常常能唤起或刺激其他学生的情绪反应,增强其他成员的表达欲望,增进团体的互动和凝聚力(阮淑贞,2021)。本文的活动设计基本遵循这一进程。

流体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最初来自20世纪30年代,是墨西哥壁画家大卫·阿尔法罗·西奎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开展的实验性绘画工作坊的有趣发现(周威,李杨博爱,2021)。流体画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容易上手。对于大学生而言,一般没有绘画基础,可以相对较快地创作出美观的作品,是一种即时的进展、积极的反馈。此外,由于流体画中不同颜料的密度不同,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密度分层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湍流,形成具有美感的点状及羽毛状图案(Zetina & Zenit, 2012)。其瑰丽的视觉效果,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想象,增加活动的感染力。

一方面,流体画具备的非言语性特点,不受年龄、教育水平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通过艺术表达来展现个体不想表达或难以表达的认知、情感、思想和愿望等。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审美标准主观化、创作方式多样自由的特点(周威,李杨博爱,2021),流体画融入团体心理辅导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开拓与创新。流体画所呈现的流动性和无序性,会与我们所感知到的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所面对的生活中的不确定状态具有高度的相似,建立起意识与潜意识的沟通渠道,创作者压抑的能量得以宣泄和释放,从而产生疗愈效果。

3. 流体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将表达性艺术治疗融入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团体中更加投入,收获感悟与成长。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招募: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信息,招募对流体画感兴趣的学生10~15人。其中,提醒学生穿着舒适、便于肢体自由活动的衣服,有助于活动时保持放松的状态。

活动形式:团体心理辅导,包含流体画、水彩笔画2种绘画方式。

活动阶段:(简要介绍见表1)

Table 1. Activity design of fluid painting i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表1. 流体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3.1. 准备阶段

首先,准备基础材料。其一,将水彩笔、A4纸准备好,用于水彩画。其二,将流体画套装中的画板、颜料、手套、桌布、刮板、搅拌棒等摆放整齐。初学者推荐帆布画布。颜料的用量上,一般300 ml的颜料可以覆盖40 * 40 cm的画布,具体取决于颜料的厚度,如果画布偏小或偏大,可以相应的减少或增加颜料(Cheadle, 2019)。目前市面上的店铺会提供流体画材料包,其中的颜料开盖即用,无需调制;还包含量杯、滴管、吸管、橡胶手套等工具,帮助达成各种造型。

其次,检查活动场地,提前开窗,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学生们均到场之后,带领者表达欢迎,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流程,并请学生们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减少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团体之中。

3.2. 破冰阶段

进行“个人名片”活动。这是一个绘制四宫格名片、并在团体中自我介绍的活动,目的是帮助团体成员间建立人际连接,提升熟悉度,增加心理层面的安全感。具体操作时,首先,将A4纸沿长短边对折两次,形成四个长方形区域,用水彩笔分别画出“我的个人之最”、“我的家乡特点”、“我最喜欢的三样”、“我最讨厌的三样”。其中“我的个人之最”需要通过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交流确定,比如通过沟通,发现自己在团体中视力最好的。绘制结束之后,带领者邀请每一位成员展示自己的“名片”,并鼓励其他成员通过图案猜测展示者的家乡、喜好等,进一步增加互动频次。“个人名片”制作时间10分钟,随后团体分享10~15分钟。

3.3. 水彩画绘画阶段

绘画主题可以是近日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件,也可以无主题自由作画,目的在于体验“有序”的感受,与后续流体画的“无序”体验形成对比。在过往的经历中,铅笔、水彩笔、蜡笔等绘图材料是学生熟悉的,安心的。这些材料易于控制、可恢复原状,比如铅笔痕迹可以被擦除,以及创作过程几乎不需要肢体参与(不需要手指直接接触颜料),属于单向的材料互动(Pénzes et al., 2014),画笔、画布材料往往作为呈现理性想法的工具,比如你想呈现早餐吃的很满足,你可以控制画笔的走向、轻重,画出一碗豆浆、一根油条和一个笑脸。本阶段作画时间10~15分钟。

3.4. 流体画绘画阶段

首先,介绍流体画基础的创作方式(肖阳,2021):

(1) 混色倾倒法(Dirty Pour):将颜料一层层叠倒入一个杯子中,先后加入3~4种颜料。可以先在杯底铺上一层白色,白色是密度最重的颜料(比如钛白或锌白),一旦杯子翻转到画布上,它就会沉到底部,会产生很多有趣的效果,比如花边、带状、细胞装。

(2) 快速倒转法(Flip Cup):与混色倾倒的准备阶段一致,都是在杯中加入不同颜料,区别在于将颜料置于画布的方式。这一步需要双手协作,比如左手拿杯,右手将画布的布面朝下,盖在杯口平面上,保持杯口和画布的接触面紧贴,快速翻转过来,此时画布正面向上,杯子倒立在画布之上,随后,将画布缓缓放在桌面上。将杯子静止20~30秒,让颜料沉淀下来;之后移开杯子,所有的颜料就会散开在画布上;通过倾斜画布,颜料会流动并覆盖整个画布表面,多余的颜料会流出边缘,因而为保持场地的整洁,提前将一次性桌布铺在桌面上。

此外,基础方法做一些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运用倒转法时,在画布上滑动倒扣着的杯子,有控制的覆盖边缘和角落;运用倾倒法时,杯子以旋转的方式浇注颜料,形成年轮效果;以及借助热风枪加热,有助于形成细胞效果。不过当前已经生产无需加热、开盖即用的细胞颜料,对于流体画创作是更安全的选择。

其次,创作过程中,带领者需要经常表达支持与鼓励。其原因是,一方面,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流体画创作是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包容的氛围更有利于团体成员保持开放并积极尝试,带领者可以亲自示范,比如直接用手指蘸取颜料、涂抹在画布上,邀请大家与绘画材料互动,感受不同于均匀着色,颜料自由流淌所带来的随机变化。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理性倾向的学生,这样“失控”的创作方式会引起紧张、厌恶的情绪,过程中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比如提醒参与者进行深呼吸,将注意力从“下一步怎么做”“最终成品要如何”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转向观察自己的作品,表达当下的联想和感受,从而真正收获玩耍的乐趣。

最终,创作完成后,带领者请同学们为自己的作品命名。

本阶段作画时间15~20分钟,部分学生作品见图1图2

Figure 1. Fairy mountains on the sea

图1. 海上有仙山

Figure 2. Poached egg

图2. 荷包蛋

3.5. 分享阶段

这一阶段,带领者邀请团体中的学生逐一展示水彩笔画和流体画两幅作品,并表达过程中的感受与想法。学生们都表达了对于失控的个人想法:“刚开始挺好看的,之后一切就变得不可控了”,“本来添加绿色只是想占一点儿面积,没想到占了一大半!”此时,带领者需要专注于学生的表达,可以提问“占了一大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帮助学生更清晰的表达自我,比如宣泄无法控制带来的恐惧。如果学生无法表达感受,可以肯定其当下的状态,比如,带领者可以表达,理性的人通常很难连接自己的感受,但能够很好地完成分析和统筹能力的工作。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自身当前积极的方面,而不是只关注问题。

最后邀请每一位成员用一句话来分享今天的收获,学生们分享了“流体画似乎更像真实的生活,如果有预设,就会有失落,没有什么想法,反而更自由”,“虽然有不满意的地方,不过我还是选择接受它”等想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不同视角,共同回顾和总结本次团体的收获。本阶段时间20~25分钟。

3.6. 结束阶段

请学生们留下个人联系方式,用于提醒其3~5天后领取晾干的流体画作品。

这也是流体画的最后一步——晾晒(Drying)。将作品保存在室温或凉爽干燥的环境中,在水平表面静置2~3天。有条件的话,在作品上倒扣一个壳子,防止灰尘和飞虫粘在表面。如果希望加快干燥过程,放置在阳光下直射,通常会导致画面出现裂缝,产生不理想的效果。

团体结束。

4. 开展流体画心理团体的意义

4.1. 借助团体,拓宽人际交往圈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交往圈狭窄的情况。其一是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比如中学时期,学生主要精力用于学业,同学之间往往是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形成简单的人际网络,但大学阶段的任务类型繁多,学生的发展目标更为多样化,很难只是根据学习目标发展合适的人际关系,不少学生也会因此产生难以交心的失落感。其二,部分学生从小被悉心呵护,一直被给予、被关照,缺乏主动付出、关心他人的经验,也会阻碍其人际关系的拓展(解文玉,2023)。

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接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环境,也是促进学生之间形成人际连接的平台,成员在其中自由观察、自主体验,带领者与体验者共同创建坦诚的氛围,鼓励成员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特别是平时深藏于心的部分,每一个人都被真实地看到,其他成员的反馈如同一面“镜子”,从中每个人接收到关于自己的真实反馈,从而既满足了个体依赖于团体之中、与他人连接的归属感,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认同,又加深了成员的自我认识。

4.2. 通过绘画,充分进行心理表达

对于大学生而言,流体画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创作流体画,也让学生意识到,维护心理健康的方式,可以是有趣的、欢乐的,而非神秘的、陌生的。

根据大脑偏侧化理论,大脑的两侧分工不同,左脑负责语言、逻辑推理、阅读等,又被称为意识脑;右脑负责情绪、想像、空间感知等,又被称为本能脑、潜意识脑。因而流体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刺激右半球的过程,帮助个体宣泄情绪,产生更多非理性的、无意识的表达,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它提供了一种包容、美好的媒介,当颜料在画布上流动,轻轻的倾斜创造出新的形态,这个过程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内心情感,促进其状态的放松。在放松的状态下,一方面,会有更多潜意识的直观呈现,比如当事人不想说或难以表达的深层想法与感受;另一方面,带领者对于作品的内容的提问,创作者通常乐于分享,积极交流,进而引发其更多的个人感悟。

石丹丹、徐谦、马敏娜通过实验设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其中包含“自画像”“我的烦恼”“家庭动态图”“雨中人”“接龙画”等环节,涉及自我、情绪、家庭、压力等心理相关内容。结果表明,绘画团体辅导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石丹丹,徐谦,马敏娜,2020)。何冬妹将绘画疗法运用于团体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们通过“树木画”进行自我探索,其中的“互动赏画”环节,学生们需要在便签上写下自己对每一幅作品的真实感受;“分享交流”环节,每个则需要对便签的留言给予反馈,说明接纳或不接纳的原因,并在进一步交流中整合自我认知(何冬妹,2021)。此外,蒋婷婷、李丹将绘画形式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请学生绘制“成长之树”、“学校动态图”等,引发学生关于自我、人际等方面的思考;征得同意后,邀请学生进行班级分享,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蒋婷婷,李丹,2021)。综上所述,绘画形式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生通过绘画创作,释放内在情感,在与其他成员的反馈交流中整合自我意识。

本文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创新性的融入流体画这一艺术表达形式,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随机流淌,欣赏不同于常规的视觉效果,产生愉悦、兴奋的情感体验。同时,团体给予安全的空间和机会,学生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并在他人的反馈中,促进自我反思,提升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何冬妹(2021). 绘画疗法在大学生自我意识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38(1), 46-49.
[2] 蒋婷婷, 李丹(2021). 绘画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训中的应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41-142.
[3] 解文玉(202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科教导刊(电子版), (7), 63-65.
[4] 阮淑贞(2021). 学校心理辅导中应用绘画疗法的实践与思考. 心理月刊, 16(9), 207-208.
[5] 石丹丹, 徐谦, 马敏娜(2020). 绘画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39(12), 101-103.
[6] 苏光(2007).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 124-126.
[7] 肖阳(2021). 关于各类流体画制作的应用性研究. 参花, (9), 69-71.
[8] 邢戈, 丁兆礼(2010). 借助群体动力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的思考. 教育探索, (1), 93-94.
[9] 章学云(2018). 表达性艺术治疗研究综述. 上海教育科研, (2), 78-81.
[10] 周威, 李杨博爱(2021). 流体丙烯绘画艺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向探析.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11), 26-27.
[11] Cheadle, R. (2019). Paint Pouring: Mastering Fluid Art. Racehorse.
[12] Pénzes, I., Hooren, S. V., Dokter, D. et al. (2014). Material Interaction in Art Therapy Assessment.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41, 484-492.
https://doi.org/10.1016/j.aip.2014.08.003
[13] Zetina, S., & Zenit, R. (2012). Siquieros Accidental Painting Technique: A Fluid Mechanics Point of View.
https://arxiv.org/abs/1210.2770?context=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