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现状及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English Core Literacy in the Context of After-School Extended Hours Service
DOI: 10.12677/ass.2024.134292,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孟瑜瑶, 赵佳煜, 李 烨, 秦怡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课后延时服务“双减”政策英语核心素养After-School Extended Day Services “Double-Down” Policy English Core Literacy
摘要: 在“双减”政策及课后延时服务逐渐普及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课堂外也设置各类英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对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以期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研究发现,目前课后延时服务在英语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如加强政策监管、引入教学资源等。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应综合考虑学校、课程、师生等因素,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nd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after-school extended hours servic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classroom, and various kinds of English practice activities have been set up outside the classroom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nglish core literacy 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fter-school extended hours service,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core literac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after-school extended hours service in terms of English core literacy,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teacher’s strength is weak.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is study proposes targeted optimization paths, such as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ervision and introducing teaching resources. After-school extended service course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schools, curricula,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onstantly adjust and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truly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core literacy, to meet students’ diversified needs,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孟瑜瑶, 赵佳煜, 李烨, 秦怡佳. 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现状及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222-22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292

1. 引言

自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教育部接续提出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延长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时间,为在校教师向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后延时服务搭建了平台。此服务倡导各级各类学校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围绕课后延时服务项目的创设、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具体实施等进行一系列实践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融洽家校关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教育多元化、人才国际化的浪潮推动下,英语在学科教育中地位举足轻重,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英语教学逐渐从单一的关注学生学习能力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英语课堂服务的广度及深度均需受到关注,且大部分学校能丰富并赋能英语课堂课后服务,但也存在不少学校对“双减”政策解读偏差,将课后延时服务仅简单理解成为缓解家长接送困难、辅导学生课后学习的工具,导致了在目标指引、项目设置、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当前课后延时服务质量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受到搁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秉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将英语核心素养作为对于学生的整体要求。面对当代学生存在的英语能力方面的问题以及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受到忽略等问题,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师优化课后延时服务教学设计,旨在切实实现“双减”愿景,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致力于为我国储备高级英语复合型人才。因此,本研究在“双减”政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立足核心素养视野,考察当今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状况以及存在问题,同时提出借助课后延时服务提升中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质量。

2. 现阶段我国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2.1. 我国学者对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研究

2.1.1. 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时趋性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课后服务都有一定的探索,学生“减负”这一理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依据课后服务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相关重要政策的发布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课后服务的发展阶段可分为起始萌芽期、独立探索期、整合规范期三个阶段 ‎[2] 。

萌芽期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中小学掀起校内课后托管服务的热潮,部分学校将课后辅导项目改为收益课后辅导。同期,校外委托虽掀起热潮,但高费用和服务质量不均衡的校外委托,与家长期待的满足孩子个性化成长的教育仍有很大差距。

独立探索期体现为各省市积极出台相关通知及政策,自主探索解决方案。2010年,福州市鼓励社区合理配置资源,托管学生。2011年上海市恢复晚托班看护。2013年北京市允许学校在放学后开展兴趣特长培养活动并鼓励校外师资力量参与校外培训。同年,浙江推出课后“晚托班”、“放心班”等服务等 ‎[3] 。

经过各个地区的试点探索,教育部于2017年正式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是课后延时服务的主要阵地。同时强调,坚决反对课后延时服务降格为“补课”,要采取多种形式,如辅导学生作业、自主阅读、体育锻炼等。而在2021年7月,《意见》又明确指出,应提高课后服务的层次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需要 ‎[4] 。

2.1.2. 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开设学段及面向群体

目前,课后延时服务主要存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这项政策旨在提供课后托管和课外服务,以帮助学生解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同时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辅导。

具体而言,课后延时服务政策主要面向以下群体:

1) 有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在校学生,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

2) 家长工作繁忙,不能按时接送学生的家庭。

2.2. 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现状

2.2.1. 课后延时服务课程活动设置现状

多方支持,落实得当。课后延时服务涉及对象包括主要实施人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校外专业人员辅助教师进行管理以及被服务对象学生。据调查数据显示,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参与度较高,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的需求量较大,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参与度高,服务对象覆盖面广泛,已有多个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落实课后延时服务政策 ‎[5] 。

关注需求,力度尚浅。据调查显示,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中,学习在1~1.5 h的人数占大部分,2 h及以上的人数较少。由此可见,目前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一定时间量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但仍需加大力度,细化措施、定量考核。

形式多样,定制欠缺。目前各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形式多样,主要以集体学习、小组学习以及自习为主,各有利弊。以实施集体学习和自习的学校为例,学校为学生提供固定教室,学生集中学习,教师答疑解惑,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 ‎[3] 。然而,大部分学校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定制化服务设置,学生的个性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深层含义实施缺位。

2.2.2. 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实施反馈现状

据调查显示,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表示,课后延时服务在学习效率、学业负担及学习兴趣等多方面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此可见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落实对学生学业的发展十分有益,但目前课后延时服务的形式仍集中于学业方面,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课后延时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艺术熏陶类、文化浸透类和体育活动类的参与意愿高,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可以补充开设。

大部分家长对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表示满意,家长最期待的即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能够得到提升,以目前学校提供的延时服务形式,大部分家长持满意态度,然而家长亦希望校方能开设更为多样化的课程,例如文化浸润类、艺术熏陶类以及体育活动类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3] 。

学校教师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主体及主力军,其补充薪资待遇受到人们关注。据调查显示,课后延时服务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报酬并没有产生一定的倾斜,难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 ‎[3] 。

2.3. 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2.3.1. 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内容形式单一,素养培育遇阻。目前,校内英语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主要为学业辅导,较少涉及到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兴趣、特长或艺术类方面的能力不够重视 ‎[6] 。大多数学校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时仍以班级授课为主,组织形式缺乏创新,主要是集体教学和独立自习,小组教学、团队合作式学习等形式较少, ‎[7] 目前的主流组织形式不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碍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内容的单一造成变相补课现象频发,社团兴趣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缺位导致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育受阻。

2.3.2. 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发展现状

目前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英语教师大多数为学校在岗英语教师,学校在开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方面存在师资、场地、经费不足等问题,教育资源不足带来的教师工作量增加和不便,加之我国尚未出台教师课后延时服务薪资的相关政策 ‎[6] ,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职业倦怠严重。加之,英语教师对于“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服务的功能理解仍停留于看护这一基础功能,对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的认同感较低 ‎[6] ,涉及英语课后延时服务的部分,很少有学校会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存在重复课堂内容,借机加课等现象,课后延时服务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尚存在专业性、系统性的管理。

3. 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英语核心素养培育存在问题

3.1. 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落实不到位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各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学校也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将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我国出台“双减”政策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并不久,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政策施行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题。各地区各学校对于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落实仍然不到位。

3.1.1. 缺乏监管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课后延时服务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8] 。然而,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由于缺少上级部门的监管,一些学校直接把延时服务变成了补课时间,反倒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还有的学校设立过多兴趣课程,以此收取费用,增加家长经济负担。相关政策并不是为了给学生增负,更不是为了谋取私利,上级部门在监管政策落实方面仍需努力。

3.1.2. 学校、教师忽视课后延时服务的功能及重要性

“双减”政策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颁布后,不少学校、教师对于政策解读存在偏差,政策落实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偏差。部分学校将课后延时服务理解为“帮助家长看管孩子”,为了杜绝一些安全隐患,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学校将部分甚至全部文艺、体育课程活动取消,将学生限制在教室里。此外,部分教师没有起到相应的教育责任。据调查,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未完成的教学任务,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挤占,在教室继续讲课或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相关教育部门及人员未能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课后延时服务原本的功能及重要性,未能保持政策初衷。

3.2. 英语核心素养难以全面推进

中小学阶段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然后,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相关教育活动难以全面推进,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难以全面提升,

3.2.1. 英语课堂局限性

为调查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现状及英语核心素养培育情况,2023年7~8月,实践团成员广泛发布问卷,并分别于五市开展调查研究。调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调研结果加以总结与分析。研究数据表明,现中小学一周大致有4~5节英语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需将考试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还需帮助学生巩固强化。有时候教师的教学设计只停留在了书本的浅层知识,没有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知识,那么学生只是为了知识而学习,并没有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9] 。因此,英语课堂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全面提升。

3.2.2. 师资力量缺乏与薄弱

近年来,由于地方财力及人员编制限定等原因,教师招考人数有限,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教师队伍短缺现象,学校缺乏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师资力量短缺。大多数学校都存在一位英语教师带领两到三个班级的现象,这就有可能造成英语教师精力不足,无法集中精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付出实践。

3.3. 课后延时服务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指向性低

“双减”对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需要积极开发建设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深度开发文化类课程,普及开发艺体类课程,拓展开发综合类课程,指导开发生活类课程 ‎[10] 。按照目前中小学生上课安排,学生一周在校五天,这五天内均需按照要求开设课后延时服务,但由于所需开设课程活动较多、学生选择不一、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课后延时服务分给英语的时间有限,无法专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目前学生白天在校学习压力过大,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英语相关的课程活动极有可能无法取得学生的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无法实现借助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愿景。

3.4. 缺乏社会、个人支持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国家与地方陆续出台相关规定以支持落实政策,各学校也积极实行课后延时服务。但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融入英语元素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一条新道路,仍处于摸索阶段,部分学校不愿意贸然尝试,即使有心落实也仅是浅尝辄止。一项新机制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由于是新机制,部分学校缺乏社会支持,教育资金不足,开设课程活动受限,无法为教师、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当然,缺乏个人支持也是一大问题。部分学生在一天紧张劳累的学习后更想接触一些艺术类、体育类课后延时服务,对于英语类课程活动难以提起兴趣,学习效果不佳。部分英语教师在经过一天的工作后,对于新增的教学任务难免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拥有多余的精力负责此项工作。还有家长“唯分数论”,认为学习英语就是用来提高分数的,开设这些“花里胡哨”的课程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帮助。缺乏社会、个人支持是该机制落实的一大障碍。

4. 对于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英语核心素养培育存在问题的优化思路

4.1. 加强政策监管力度,培养教育者意识

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学校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举措。例如,行政部门人员可以在每月规定时间进入校园,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与授课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完善政策保障,并且指导学校开展工作。在指导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课后延时服务需求,认识其差异性。在各个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开展过程中,相关行政部门需要加强监督与指导力度,尤其对学校课后服务的经费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管,确保“经费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课后服务各环节的质量。为了方便监督经费使用情况,教师可在教案本上简要记录本班课后延时服务经费的支出,并于月末统一汇报。此外,创建并完善课后服务监管制度,对课后服务开展进行定期检查和巡视,督促老师们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向学校行政人员征求任课老师对课后延时服务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可在每月的教研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教案,学校教师则能通过旁听与观摩,深入了解卓越教师所提供的课后延时服务相关安排。教师不应简单将课后延时服务视为上课和写作业等任务,教师应当在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更优方式,投入热情与真心,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者尽可能以学生更好成长与发展为长期目标,建立学生核心思维意识变化图,用学生更易理解的途径进行有效教学。

4.2. 引入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家校协育平台的创建

在新媒体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江苏各地区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不同学校可以秉持自身教育理念,借鉴其他学校突出的教学方式,做一次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升级。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育主要依靠在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可以运用动作配音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学校师训处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察,采取定期上交教案、组织教研集体说课互评以及跨年级相互点评等方式,持续提升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和说课教学能力。在语言类学科的教学中,应始终关注基于文化的因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对比中西方节日,以促进学生对背景文化的深入理解。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是掌握该目标语言本身,更是了解和熟悉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教师也可通过小组交流、骨干教师指导新教师等方法提升教师们对于国外文化的掌握程度。

由于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相对较有限,在校期间,教师面对全班学生难以将过多精力集中于个别学生身上。然而,家长对于课后延时服务的效果寄予厚望,因此建立家校协育平台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平台上教师的反馈,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在家庭辅导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

4.3.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需要提前进行资料收集,以保证每次课后延时服务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在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中,教师应注重“词不离句”,即使学生掌握单词的含义和拼写,也要确保他们能够在不同语境下合理运用该单词进行交流 ‎[11] 。教师可在每次延时服务末尾,提出更具深度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并鼓励学生提出多元观点,进行思维碰撞,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英文动画片鉴赏,并介绍国外知名旅游景点,以提高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创造课堂氛围时应确保民主、平等、和谐,使学生勇于参与并积极主动。同时,教师还需加强真实语境的营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英语交流,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进一步提升他们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和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英语核心素养方面的水平。教师在面对中年级学生时,可以运用色彩更加鲜明的教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4.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加强社会支持

行政部门应建立一套专项经费支持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优质社会资源进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以缓解学校内部人员在课后服务方面的压力 ‎[12] 。教育经费可用于引进创新性教学设备、吸引优秀师资以及打造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双减”政策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可协助学校通过校园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传达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内容,以确保家长对该服务有明确了解。在推送文末添加留言板块,用于收集社会对本校课后延时服务的观点和建议。在公众号宣传课后延时服务的理念之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将更加充分认识到该服务的优势,并进一步支持学校积极推行。

5. 总结与展望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为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学习英语十分必要。而英语的学习不应只聚焦于简单的语言文字、固定的语法知识,英语核心素养一词走入大众视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更应注重培育英语核心素养。同时,“双减”政策的颁布及课后延时服务的普及使得学生可在课堂外参与各项英语实践活动以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然而,借助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一条新道路,该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首先,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监管,学校与教师对于课后延时服务理解有偏差等;其次,英语核心素养难以全面推进,英语课堂具有局限性,师资力量薄弱;再次,课后延时服务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指向性低,以及新教学制度难以取得社会、个人支持等。

本文基于新机制的实施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几项优化思路。例如加强政策监管,引入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资金投入等以期助力课后延时服务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本研究结果可提供给各地中小学及教师参考。由于新机制的实施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在实践调查过程中调查样本不足,因此,该项研究的结果仍需要进一步调查并补充。

基金项目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路径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202314436062Y。

参考文献

[1] 邓统娜. 英语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分析与实践[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四). 北京: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 2021: 5.
[2] 夏雪梅. 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 学生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 2019, 48(2): 83-94.
[3] 施悦凡.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调查研究——以Z市小学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扬州: 扬州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441/d.cnki.gyzdu.2021.000534
[4] 李婷婷, 唐智松, 吴宗艳. 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化建设[J]. 教学与管理, 2023(14): 20-23 27.
[5] 尹清扬, 张志欣.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现状调查[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5): 138-140 151.
[6] 马玉婷.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教师校内课后延时服务适应性研究——基于重庆三所小学的调查[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2.
[7] 万辉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23.
[8]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024-03-12.
[9] 丁崔.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3(25): 17-20.
[10] 李婷婷, 唐智松, 吴宗艳. 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化建设[J]. 教学与管理, 2023(14): 20-23, 27.
[11] 朱文维. 浅谈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J]. 中外交流, 2021, 28(5): 698.
[12] 殷海伦. 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后延时服务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