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呈现与表达
Internet Subculture: Self-Present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ss.2024.134288,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4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梁语璇, 马小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北京
关键词: 网络亚文化群体性孤独文化圈层Internet Substructure Group Loneliness Cultural Circle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论坛、贴吧、QQ群聊、微信群聊等功能为依托的网络虚拟社会组织数量快速增加,形成了不同的网络亚文化。这类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组织活动与制度规则,由此产生了网络亚文化的圈层现象,圈层内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且扩散速度快,影响力强。从拟剧论角度来看,不同网络亚文化的产生为参与成员提供了匿名性交流、低标准准入门槛、领导阶层透明化的舞台,并为成员提供了较为自由的表演框架。亚文化圈的盛行映射了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虽然社交渠道与信息资源丰富,但是依然满足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交归属感与存在感的需要。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the number of network virtual social organizations based on forums, post bars, QQ group chats, wechat group chats and other functions has increased rapidly, forming different network subcultures. Such cultural groups have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and institutional rules, resulting in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subculture circles, in which network terms emerge endlessly, spread quickly and have strong influ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amaturgism,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 network subcultures provides a stage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low standard entry threshold, transparency of leadership, and a relatively free performance framework for members. The prevalence of subculture reflects the group lonelines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lthough social channel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abundant, they stil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gnition, social belonging and sense of existence.
文章引用:梁语璇, 马小懿. 网络亚文化: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呈现与表达[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195-19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288

1. 引言

网络亚文化圈层是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场域,原本的社交距离被缩短,并且诞生出了无国界、跨文化的交流方式。线下略显孤单的青年大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圈层内拥抱有相同爱好、相似话语表达风格的成员。网络亚文化圈层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特征,即亚文化圈层内网络用语迭代速度快,扩散速度快,影响力广等特征,圈层内成员交往的情感纽带加深。

2. 网络亚文化:概述与内部特征

2.1. 网络亚文化:发展历程

网络亚文化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以各大高校内部的学者为主要对象,由于技术的不发达,交流形式则是以长篇小说、学术文章为载体,探讨学术知识或是奇闻逸事。也正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导致使用互联网的门槛较高,普及度较低,一般的普通百姓很少能进入该亚文化圈中。

根据学者陈赛金的研究,我国的网络亚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97~2006年的批判主义时期、2006~2012年的浪漫主义时期、2012~2018年的伤感主义时期、2018年至今的民族主义时期 ‎[1] 。

1997年,蔡智恒(痞子蔡)在BBS网站上发表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网虫”、“大侠”、“美眉”、“恐龙”、“520 (我爱你)”等网络流行语亚文化随之流行。在批判主义时期,网民们通常会使用夸张、恶搞等方式对主流文化进行批判,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抗争,恶搞的图片充斥网络。2006年之后,随着网吧、互联网的普及,豆瓣、百度贴吧的盛行,“80后”“90后”的年轻群体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青年网民通过构建虚拟、虚幻的世界,通过对虚拟存在的“动漫人物”的崇拜,暂时性地逃离现实世界的无奈与不满。“二次元”、“同人文”也是在此期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2年后,微信横空出世,“葛优躺”表情包所传达出的消极态度,使得“丧文化”走入更多大众的视野;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推动了饭圈文化的发展。随着疫情的到来,青年人的活动范围缩小,线下活动的锐减,使得互联网的线上活动飞速发展。在此期间,《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汉服热”、网络公益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等举措,推动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发展,激发了青年群体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2.2. 网络亚文化:内部特征与活动模式

网络亚文化依托各大平台,以视频网站bilibili为例,其涵盖了7000个兴趣圈,如“电竞圈”“国漫圈”“汉服圈”“盲盒圈”等,在不同的兴趣圈内,成员可以与同好进行线上、无限制的交流,不同兴趣圈内也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交流语言,由此形成了很多网络用语。另外,网络亚文化圈层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的存在,与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不同,圈子不需要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就可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靠趣缘形成的有感情融入的社交新范式使圈内成员形成了线上社群的群体意识,也由此获得了归属感与认同感。

网络亚文化圈层的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以QQ、微信为载体,组建线上聊天群组,在群内发表评论或交流兴趣。线上社交也衍生出了线下社交行动,如二次元的漫展、大型电竞比赛或单纯的网友见面。

3. 网络亚文化圈层的自我表达方式:拟剧论视角

拟剧论是戈夫曼所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是符号互动论的延续,他把人在社会之间的交往互动看成一场戏剧,关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社会中的人运用各种道具,努力表演出一场精彩的戏剧 ‎[2] 。网络亚文化创造出了数量众多的、全新的网络社群,为加入社群的成员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舞台,成员在社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找寻真实的自我,本质是一场自我认知的虚拟实践。

3.1. 网络亚文化圈层:新舞台表现形式

戈夫曼将表演区域划分为了“前台”和“后台”,在网络亚文化圈层中,前台则是论坛、贴吧、群聊空间等可以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此舞台与社会的区别在于:匿名性交流、低标准准入门槛、领导阶层透明化。

匿名性交流是指参与成员可以以虚拟姓名、身份进行社交活动。在此舞台上,成员可以有选择的表现角色特点,即“带着面具的人”,这个面具不一定是不真实的自己,但是往往是与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距离的人物形象,是一种理想化的形象。同时,成员无需在意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不利信息,因为当该角色出现丑闻被其他人攻击时,成员完全可以选择抛弃本角色,开始表演其他角色,并且舞台角色与现实角色存在差距,角色的匿名化并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困扰。但当成员混淆了现实角色与舞台角色,就会出现角色认同的矛盾,导致无法发挥现实角色的任务,而沉浸在失败的舞台角色中。

低标准准入门槛则表示成员想要成为舞台角色并不需要过高的社会价值,如学历、经济条件等。该舞台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对话门槛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如果想要加入一个群体,往往需要具有与群体与之相匹配的条件,例如当高考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才会被理想高校录取,一旦过多的人想要加入此群体,便会出现“内卷”。与现实相比,进入网络亚文化圈层的舞台门槛极低,只需要了解、认同该亚文化内的价值观、世界观即可,几乎没有最大容纳量的限制,所以网络亚文化圈层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加入社群的高门槛问题。

领导阶层透明化,则是指在该舞台,成员可以直接与领导阶层进行对话。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上层领导难以接近。在网络亚文化圈层中,成员可以清晰的了解领导机制的运转,摆脱了一种被控制的焦虑感,更重要的是,当成员发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加QQ、微信好友来解决问题,或者直接评论进行问题的处理。这种极具参与感的小型政治体制,让演员在这个舞台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3.2. 网络亚文化圈层:表演“自我”人生

网络亚文化圈层不仅为成员提供了新的舞台,更提供了较为宽泛的表演框架,成员们可以自由的创作剧本,根据自己准则的理解进行表演。

表演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舞台表演,一次表演就是一次“自我”的流露,通常情况下,表演者会从自觉表演演变为不自觉的表演。在初次表演时,成员会根据舞台要求进行符合规范的表演,通过达到规范而进行对自我的乔装,将角色塑造为一个理想的角色。当成员逐渐习惯了舞台规则,并会在表演时添加真实角色的特质,从而将角色神秘化,让舞台外的观众产生敬畏之心。如果表演失败,也不用担心本角色在其他成员心中的印象,换一个新的角色,即可再次登上舞台。当然也可以选择补救表演,不同的亚文化圈层常常将用特殊的标志将自己与其他亚文化圈层进行区分,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持神秘化,因此就需要在圈外人将两个圈层搞混时,进行补救性表演。

4. 网络亚文化的产生: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

在近几年,网络亚文化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增加,每个月都会出现当月流行的网络热词或爆火热梗,虽然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进行的沟通,但缺乏深入交流,交流浮于表面,社交开始变得陌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是孤独的、无人理解的,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也在面临以上问题,这一问题映射大学生在目前社会中的精神需要 ‎[3] 。

4.1. “假面具”与真实自我

青年大学生从小便身负父母、老师的期望,活在他人的剧本中,这就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不足,尤其是在独立踏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群体时,很多父母依然会对孩子进行无时无刻的过度关注,导致大学生的自我角色产生了混淆,开始怀疑生活的自我表露是“假面具”还是真实的自己 ‎[4] 。

社交媒体所构建的虚拟平台成为了大学生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通过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而努力。朋友圈、微博、抖音都成为了大学生表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大学生感受到了对自我形象的控制,而观众的正反馈会强化这一行为,而“删除”、“仅三天可见”、“仅粉丝可见”等选项为大学生提供了补救表演的条件,观众的负反馈可以通过“拉黑”、“举报”等方式规避,这样的条件更有利于理想角色的维持 ‎[5] 。

但当大学生沉浸在某一角色中时就会使表演极端化,具体表现为攀比、炫耀,发表并不符合自我条件可以满足的内容,比如爆火的名媛拼单事件。过度的自我呈现与分享内容的包装,使角色不再真实,这就会产生利用不同表演工具塑造极端理想的“假面具”。一旦面具被毁,角色会再次混淆,从而产生更危险的角色认知偏差,导致极端行为的出现。

4.2. 社群归属感与存在感

在现实生活中,过多的信息使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聚焦于一件事情,需要同时处理多件事情,多线程操作成为基本能力,但社交往往是一个持续性的、需要专注力的活动,所以大学生的社交受到制约,难以融入社群。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异明显增大,为了满足社交需要,大学生会加入不同的网络社群,寻找存在感,而网络虚拟的家族便可以实现地位的改变和身份的认同。网络亚文化圈层的低门槛让人找到了这样一个容易融入的社群,而亚文化圈层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一现象说明一些人难以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将社交需求放在了第三位,这表明人作为群体性动物,社交需求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网络亚文化圈层有着独特的交流机制,使得人与人交流的机会很多,人与人的联系也紧密,成员之间互动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庞大圈子里,你总能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爱好的人,这就反之继续满足了社交需求,存在感和归属感同时得到了满足。

网络亚文化圈层中的活动,即使在外人看起来毫无价值,但在圈内人看来就是一种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这说明圈内成员认可了这项“游戏”的娱乐性,并把它认真的进行下去。亚文化圈填补了成员在生活中需求空白,这便是它可以存在的原因。

5. 总结

网络亚文化圈层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其独特性值得深度发掘。当新媒体成为促进亲密关系的重要媒介时,群体性孤独必然会产生。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更需要寻找正确的方法引导网络亚文化适应主流社会,发展网络亚文化积极之处,促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由此来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社交的空虚。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研究——对“黑界”亚文化现象的考察》(x202212453035)。

参考文献

[1] 陈赛金. 近三十年中国网络青年亚文化变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3): 83-89 99.
[2] 蒋思宁.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回避行为探析[J]. 新媒体研究, 2022, 8(24): 83-86.
[3] 边静. 微博“study account”超话社区用户自我呈现行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4] 赵耀培. “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河南工业大学, 2020.
[5] 马晓娜. 网络亚文化的圈层化现象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21(1):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