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提升研究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Happiness of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Needs Theory
DOI: 10.12677/ar.2024.112046, PDF, HTML, XML, 下载: 55  浏览: 91 
作者: 王 玉: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需要理论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Marx Need Theory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Happiness
摘要: 马克思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对人的需要进行了阐释,以适应工人阶级的物质、精神和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人们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尤为重要。当前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不高并存在一些问题:物质保障和健康状况困扰、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缺乏、精神生活和心理问题堪忧。基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从农村老龄人口的物质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对于构建健康养老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al people”, Marx expounded on human needs to adapt to the material, spiritual, and developmental needs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based on this, achieved the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People constantly create new needs while meeting their needs, 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society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Currently, China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an aging popula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aging population, strengthen the aging work in the new era, and enhance the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 The current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has a low sense of happiness and some problems: lack of fundamental material security, lack of companionship and self-worth from others, and worrying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need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material needs, social needs, and spiri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rural areas to enhance their sense of happines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elderly care system.
文章引用:王玉.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提升研究[J]. 老龄化研究, 2024, 11(2): 318-324. https://doi.org/10.12677/ar.2024.112046

1.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也随之改变,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但大部分的城镇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基本的生活支出没有任何问题。与之相反,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由于没有编制,终生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了工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幸福感不足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1] 。农村老龄人口的需要是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当今中国现实的一种反映,事关老年群体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的幸福感的提升是国家应对老龄化现状的必然之举,本文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视角,对老龄人口幸福感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提升的应对策略。

2. 马克思需要理论主要内容

2.1. 需要以“现实的人”为前提

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研究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前提的,而非抽象意义上的人,也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现实的人”是一种自然界的生命体,其衣食住行无时无刻离不开人类的物质欲望,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现实的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特征,是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来实现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并且“现实的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是区别于动物的,与其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具有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需要,只有在这些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具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和历史。

2.2. 需要是人的本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2] ,是人能够自觉地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因,人的需要是人性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部分,它也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性。同时提出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3] ”。这一观点也表明,第一种需要是人的存在需要,人所要进行的第一次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存在需要,即客观存在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实际上就成了人的本质对象化活动,但是人的本性的需求并不止于此。需要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本质的反映,人的发展过程正是人的需要的生成与实现的过程,而需要则是人的行为的动因和目标。特别地,在人的需要的问题上,需要明确人的需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人类的需要依靠社会协作来实现。马克思认为,不仅在物质生产生活中,还有在精神生产生活中,人的需要都起着引领作用,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活动需要才能得到满足。

2.3. 需要的层次结构

按主体进行划分,人的需要可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体需要是人的需要中最普遍性的需要,人们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需要带有历史性的特点,并且个体需要因时代而异,内容与形式也在不停变化;社会需要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所构成的一种需要,它具有社会性。从需要的不同层次来看,人的需要应该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的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其它更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包括维持生命体生存和延续最基本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较高层次的,意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按内容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出现的同时,各种精神需要也随之出现,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能动意识,使人在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有强烈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应当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先决条件,大部分人只有在物质需要被满足了之后,才会去追求精神需要。

3. 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物质保障和健康状况困扰

在当今社会,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幸福程度,而“老有保障”则是老年人获得尊严与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4] 。在农村,有许多老龄人口在年轻时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当他们年老时,他们却不得不面对经济上的困境。在退休金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的日常开支很难得到保障。许多农村老龄人口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只好自己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然而,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有时很难满足生活所需,老人们常常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支付医疗费用和购买必需品。目前农村老龄人口的经济困难和生活保障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但相比于城市老龄人口,农村老龄人口仍面临物质生活保障问题。同时,由于城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和生活消费习惯的不同,农村老龄人口大多仍然依赖于养儿防老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支持。因此,农村老龄人口经济养老需求成为其首先考虑的问题,包括医疗保健、基本生活费用和住房等方面的需求。尽管政府每月都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但这些补助在解决农村老龄人口的医疗和生活开销方面仍然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困难和生活保障问题,更别提幸福与否了。

身体健康状况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健康水平较差会造成农村老人生理上极度痛苦,并导致其主观幸福感下降 [5] 。农村老龄人口普遍存在健康问题,老年疾病的出现会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甚至会出现多种疾病并存,加重老年人的身体负担。这种情况下,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幸福感也会下降。由于农村地区存在地理交通条件较差的情况,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加之农村老年人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其难以接受医疗服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龄人口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和医疗保健服务,老年人普遍需要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这就需要更多的健康养生专家、保健医生和护理人员来提供服务。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老年人在医疗方面很难得到足够的医疗资源和适当的治疗。

3.2. 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缺乏

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6] 。农村老龄人口作为弱势群体,除一些必要的社区、村委定期走访外,很少有其他人能够经常性陪伴他们,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社会支持理论是指个体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形成具备一定关系资源的社会支持网络,相互提供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 [7] ,农村老龄人口一般获得社会支持的来源是家庭,包括伴侣和子女。当农村老人有老伴的时候,他们会相互照顾,不会跟子女们一起生活、一起住,而一旦他们失去老伴后,就大多都会跟着子女们一起生活,而子女们又基本都是采取轮流的方式来赡养老人,所以不会长久且稳定地陪伴农村老人身边。代际沟通是满足农村老龄人口情感需要的内在方式,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高龄老人被迫留在农村独自养老。由于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年轻人为前途打拼,有时甚至身兼数职,由于工作繁忙以及巨大的生活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去关心留守父母的感情需要,只有用金钱等物质上的支持来补偿自己对父母的感情上的亏欠;还有部分年轻人已经习惯大城市生活,内心对回农村存在抵触心理,越来越不回去看望老人,所以导致农村老龄人口无人陪伴。当前,自我价值感的缺乏是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困境之一 [8] ,社会上的各种变化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失去了自己曾经的价值和地位,感到生活不再属于他们,他们之前从事的工作也不再需要他们,失去了对社会的价值。第一,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无法进入工厂和单位工作,他们只能待在没有收入的村子里,同时只能从子女那里得到经济上的帮助,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第二,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都有帮孩子照顾孙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当他们在年轻时能够为大家庭作出贡献时,他们会得到儿女和孙子的尊敬,他们在家里的地位也会很高。当家庭结构变化,代际重心下移,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开始衰退的时候,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会被边缘化,对重要的决定的参与程度会越来越低,进而造成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下降 [9] 。

3.3. 精神生活和心理问题堪忧

已有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交往范围狭窄、休闲活动单一,对其幸福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0] 。第一,社交和文化生活单一。一方面,受居住环境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相对比较分散,相互之间的交流也非常有限,缺少以往在家庭里或者社会上所能够获得的被尊重、被关注、被嘘寒问暖 [11] 。农村老年人保持传统习惯,他们常常生活在小区或村庄独立的环境中,没有太多机会结识新朋友,社会网络较为脆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很少有机会与人交流,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困难,缺乏人际交往和情感支持,导致他们日渐与社会疏远,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减弱。在社交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即使是最基本的社交交往,也变得困难重重。这种长时间的孤独状态会强烈影响老年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促使他们更加渴望关注和关怀。另一方面,文化氛围缺失。村庄内部的文化生活比较空洞,基本上是以大众文化宣传为主,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缺少针对老年群体的文化活动,导致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活动。并且,农村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他们缺乏经济来源,无法享受文化娱乐活动,也无法改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限制,常常面临孤独和失落,精神幸福无从感知。第二,出现“数字鸿沟”。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逐渐步入了数字时代,但毫无疑问,在这次数字革命中,农村老龄人口依然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智能手机都不会用,像微信之类的聊天软件也更难使用,更别提什么娱乐活动了。农村老龄人口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能够供他们消遣的场所并不多,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很困难,而且他们对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也不能及时地了解,所以他们的信息非常的闭塞。第三,心理出现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在情感慰藉方面有较大的困境会对老人的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12] 。很多农村老龄人口缺失精神方面的慰藉,他们子女在外打工,身边无人陪伴,并且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也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更加需要照顾和关爱。大部分的农村老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感,因为他们的精神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不适、生活照料不当、与子女情感交流不畅等原因,产生了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再加上缺乏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调整,造成其心理压力日益增大,趋于“自我封闭”,甚至会引发老人的自杀倾向,这对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4.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

4.1. 首要前提——物质需要

马克思将人的需要按内容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物质需要是人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由此可见,农村老龄人口的物质需要是其幸福感提升的首要前提。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对于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政府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应该注意各省市的实际需求,注意省际财政补贴的平衡,避免因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同而出现新的贫富差距。对于农村老龄人口而言,政府应该在其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二是积极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机制。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政策和法律机制,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实现安享晚年。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并建立起一种长期的评价反馈机制,在倾听农村老龄人口及其家庭的意见同时,也要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进一步完善,以此来推动和健全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保证农村老龄人口的权利受到保障。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物质生活方面,在农村老龄人口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应以农村老龄人口的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老年问诊室、老年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保健功能的老年问诊室和一批服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老年卫生所;此外,通过开展农村老龄人口医疗健康服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和医疗卫生知识的认识,引导农村老龄人口正确使用医疗资源,合理选择医疗服务,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2. 关键因素——社会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 ”。人是社会存在物,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具有社会属性,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发展,人的需要不仅存在于个体和个体之间,也存在于个体和社会之间。提升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也要重视发展其社会需要,这是关键因素,这样能使其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参与度。一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子女关心和照顾老人。家庭关系是最基础的社会关系,在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子女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对农村老龄人口的幸福感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乡村委会应多与农村老龄人口的子女联系沟通,关心其父母的近况并及时告知农村老龄人口;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可以鼓励外出务工子女返乡创业,这既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对外出务工子女的一种积极引导。二是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老龄人口数量上看,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老龄人口数量较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集体,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广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能对农村老龄人口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照顾。在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老年群体活动的同时,还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关心、关怀、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三是提供农村老龄人口再就业机会。首先,鼓励老年人创业和自主就业,政府可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帮助有能力的老年人创建小型企业或开展农村产业,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使他们得到工作机会,增加其经济收入。特别地,如今线上直播带货已经成为新时尚,给很多人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机会,老年人可以在数字世界里找到存在感与价值感。除此以外,在社会层面,一方面,政府可发挥牵头作用,为有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技能培训信息平台和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完善老年群体就业保障机制,制定更加灵活的就业政策,设置一定数量专岗,让农村老龄人口能够顺利实现再就业。

4.3. 终极目标——精神需要

马克思需要理论将精神需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对于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而言,精神需要是出于更为本质和深层的需要。当物质需要得到保障、社会需要得到肯定,那么农村地区老龄人口将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一是社交活动的开发。农村老龄人口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应该积极调动农村老年群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提升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对此,应进一步探索丰富社区活动形式,为农村老龄人口提供更多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像组织农村老年人俱乐部、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农村老年人可以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经验。二是数字信息的普及。由于长期居住在乡村,农村老龄人口对现代数字化信息的接受程度比较低。社区应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到老年人家里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学会使用网络和学习数字知识。在特定情形下,可采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法,让行动不便的老人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信息。同时,由于农村老龄人口精神陪伴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积极向其普及数字社交和数字娱乐,缓解他们的孤独感。三是心理疏导。在农村,老龄人口常常扮演着一家之主的角色,为了养家糊口,在儿女、儿孙和邻里之间不间断地忙碌着,在农村长期以来老龄人口的精神压力很大。因此,社区和村委会应该对农村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重视,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使他们能够缓解压力,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抑郁,重建他们的自信和乐观。

5. 结语

运用马克思需要理论探索农村老龄人口的幸福感面临的困境,能够更好地深入分析,为提升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提供相关对策建议。除此之外,要提升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需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社会、精神需求,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入手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政府、社会、家庭等一起携手努力满足农村老龄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能够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精神世界、充实晚年生活,这不仅是一份关爱,更是对广大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种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略, 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N]. 人民日报. 2021-10-14(00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514.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32.
[4] 朱文娟. 健康、保障与社会融入: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0, 36(3): 38-47.
[5] 王杰. 中国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安庆: 安庆师范大学, 2020.
[6] 姚若松, 郭梦诗, 叶浩生.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18, 50(10): 1151-1158.
[7] 刘露.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23.
[8] 曹均学, 赵艳.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面临的困境及路径探析[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 43(5): 32-37.
[9] 肖结红. 精神慰藉视角下农村居家养老困境及对策[J]. 绥化学院学报, 2023, 43(2): 64-67.
[10] 温曼童. 陕西省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2.
[11] 白磊, 高延春.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农村养老服务探析[J]. 西部学刊, 2022(12): 55-58.
[12] 刘家蕾, 毕昌萍.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幸福感困境与提升策略[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2(6): 90-95.
[1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