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纪录片文化负载词双语语料库建设与人工智能翻译的结合
The Construction of C-E Bilingual Corpu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Documentary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I: 10.12677/ml.2024.124232, PDF, HTML, XML, 下载: 113  浏览: 298 
作者: 于 静: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语料库人工智能纪录片文化负载词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rpu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ocumentary Culture-Loaded Words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局面已经从过去国外的“他者视角”转变成如今自主“讲好中国故事”。相比于以往,译者承担着更为艰巨的文化外宣任务。本文将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摄制或外译情况,说明国外纪录片透露出的西方意识形态与批判态度对中国文化传播及形象树立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内纪录片文化负载词外译的局限,并提出文化负载词语料库建设的必要和可能,从而进一步探讨文化负载词双语语料库的建设指导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从而助力纪录片外译及中国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ization, Chinese culture has changed from “being narrated by others” to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on our own”. Compared with the past, the Chinese translator undertakes the more difficult task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ublicity. By studying the production or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ubject” documentary film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will explai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Western ideology and critical attitude revealed in foreign documentaries on Chin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domestic documentaries, and propose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a bilingual corpus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bilingual corpu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guides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ransla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help the translation of documentarie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文章引用:于静.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纪录片文化负载词双语语料库建设与人工智能翻译的结合[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153-15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32

1. 引言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融迈入新纪元,中国的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崭新的、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成为了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影视作品以时间短,传播快的特点集中了中国的思维方式,浓缩了丰富的文化素材,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其中纪录片体裁作为纪实作品的代表,集合了人文性和情感性,也逐渐扛起了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大旗。纪录片是对某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变迁、社会延续、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更是某些时代变迁的真实缩影。纪录片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有血有肉的大众人物,用最朴实的手法呈现出最接地气的人文盛宴。纪录片也是集中传达某个人类社会群体意志的有效方式,通过纪录片的拍摄与外译能够让世界快速解码一个民族的风貌。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大量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不少纪录片也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反响,在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力量,然而,聚焦整个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产业,国内外仍然有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探讨,以助力本土优秀纪录片走向世界。

2. 国内外中国题材纪录片摄制问题及国内纪录片外译现状

(一) 国外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及主要摄制问题

19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孤立,在这段时期国外摄制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数量较少,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推进,打开了西方国家认识中国的窗口,外国媒体得到更多在我国境内摄像的机会 [1] 。进入21世纪,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吸引众多西方媒体探寻关于中国的密码,至此,中国形象在国外日益显现。国外拍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主要集中于英美媒体,也有部分作品由德国,意大利等拍摄。其中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以下简称BBC) BBC作为西方首屈一指的权威大众传媒机构,在文化传播和意识引导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除此以外,BBC有着纪录片拍摄的丰富经验和发展历史,选题丰富,内容广泛,文化宣传效果突出且技术成熟,在纪录片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其创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数量多,传播广且具有代表性,在诸多方面为我们了解西方目光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渠道,因此本次研究我们选取BBC作为观察对象。

21世纪以来,BBC创作出了一大批有关中国题材的优秀纪录片。例如2008年的《美丽中国》,2011年的《中国人来了》,2012年的《中国的动荡与崛起》,2014年的《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2016年《中国故事》等 [1] 。这些纪录片涉及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经济等各类主题,聚焦中国丰富的人文地理,深厚的历史脉络以及快速崛起的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精良的拍摄技术再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和翻天覆地的改变,为西方了解中国抚平了视野的褶皱。

尽管这些纪录片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采用的叙事角度,通过“真实”的个人主观感受来概括宏观的民族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纪录片所需要的客观。从整体来看,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传递出一种西方视角的批判态度,对我国形象的树立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在《中国如何愚弄了世界》中,通过高速发展的武汉来概括整个中国宏观发展的面貌,并站在某种批判的角度来“客观”阐明中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旁白解说为:…great blocks being erected roads being dug up,cranes literally everywhere…The kind of radical surgery that’s being undertaken on this vast city is beyond anything I’ve ever experienced (摩天建筑正在被修建、道路正在被挖掘,到处都是起重机,这个巨型城市正在经历某种超出我以往认识的外科手术);2008年推出的《中国学校》中专门讲述并集中评价了中国中小学带有浓郁的集体主义气息,个别学校还表现出一定的军事化管理倾向;2011年的《中国人要来了》中,美国记者和受访的非洲工人都对能够承受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超负荷工作的中国工人表示惊奇 [2] :

—“…that they work 24 running hours, all the time…”

—“Do Angolans work as hard as Chinese people?”

—“No no.”

随即是某种会心的哄笑,不难看出这是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奇观化成一种明显充斥着政治意识形态与批判立场意味的贬低。

(二) 国内中国题材纪录片现状及主要外译问题

1) 国内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纪录片摄制技术在各个方面的提高以及制作理念的进一步创新,中国纪录片不断与世界接轨,在2010年,中国纪录片在海外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关键词并没有明显的主线,但到2022年,这一现象已经明显改观,纪录片报道相关的关键词除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如节日,历史名词等,也与高质量发展等经济建设议题有关,如现代化、减贫、乡村发展等,中国的纪录片为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打开了重要窗口,并屡屡斩获国际大奖。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上,自然动物,人文历史以及社会热点这三类题材的中国纪录片普遍受到海外观众的青睐 [3] ,这也足以说明在传播中国形象的过程中,中国纪录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纪录片译制出海这一环节就尤为重要。

2) 国内中国题材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困境

文化负载词指某种文化中特有的词、词组和习语 [4] 。这些词汇集中反映了某个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凝结着世代流传的文化智慧,同时也描绘了在某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下的社会图景和人民意志。尽管中国纪录片在国外市场不断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文化负载词所造成的“文化空缺”并没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解决,致使部分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反响平平甚至造成“文化误会”。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展现的内容,无论从声音,画面还是到字幕,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其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比比皆是。例如,中国纪录片中出现过的赋予中国传统民俗色彩的词语“龙”、“改口”、“肝肠寸断”,以及浓缩现代中国发展的词语“宅基地”等 [4] 。

纪录片翻译隶属于文学翻译 [5] ,但作为影视体裁,又要受字幕翻译本身的约束,所以纪录片中出现的众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就要在瞬时呈现的字幕中,以有限的字数传达出源语原汁原味的内涵 [6] ,使目的语观众不受文化壁垒的制约。

目前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的译出仍然处于瓶颈。例如,不少外国观众如今依旧谈“龙”色变,因此将中国形象中的“龙”简单对应为英文中具有邪恶意味的“dragon”一词还有待思考;再比方说,中国古代中的“大学”一词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含义是不尽相同的,而直接对应为“university”并不能正确传达其具体含义和“大学”强调的修身养德的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声音正蕴藏在其特色的语言之中,如果我们只是想方设法将这些文化内涵丰富的专属名词找一个对应的英文表达传播到西方世界,外国观众观看时依旧会运用其西方的思维。

德国学者裴德里曾说,如果中国不把她的专属词汇摆到台面上来,所谓文明之间的对话,将永远是西方的独白 [7] 。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仅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宏观载体,更是承载中国的意识形态,扭转“西方视角看中国”这一困境的微观突破口,文化负载词在纪录片字幕翻译过程中的有效传达是中国译者需要考量的重点,寻找提高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与效率的方法也成为重要议题,而这一需求为文化负载词语料库的搭建和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3. 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字幕翻译的新角度

(一) 文化负载词中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意义

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语料库的建设主要依托计算机科学、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选材于各种文本翻译数据,无论是书面翻译还是口译转写文本,以及其他有关语音、图像、视频等以不同媒介呈现的多态模拟数据 [8] 。国内目前对语料库内容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学类文本以及其他专业领域的双语语料库建设,例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医双语语料库,对医学领域的专业文本外译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9] 。而专门应用于字幕翻译的语料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来源于国外影视作品引入后英汉字幕翻译的研究,研究中国本土影视剧外译的汉英翻译还相对有限,研究内容也主要选自于成功走出去的部分影视剧,其中纪录片的占比依旧很小。因此放眼整个服务于字幕翻译的语料库建设规模,不难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尽管目前语料库依然有选材局限,代表性差,研究范围小,同类题材语料未进行归类等缺陷,但也意味着翻译发展的空间巨大。祝婕依托语料库翻译学的本质及研究方法,指出影视翻译语料库的创建能够壮大描述性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同时强调了其能够对影视翻译研究提供有力的文本和技术支撑 [10] 。目前,有关文化负载词中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提议与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专门将纪录片中以字幕形式呈现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更是寥寥无几。从上文我们探讨的有关中国文化有效传播,以及中国形象树立的角度来看,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语料库的创建及分析,并对搜集的语料做到系统归类和交叉归类,能够为字幕翻译中的众多语料提供参考标准,一方面提高了翻译精确度,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译者搜索相关资料的时间和校审的时间,另一方面转变中国译者在外译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被动姿态,极大的促进中国文化传播中国译者主体性的观念,进一步从宏观上促进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在海外形象的树立,一定程度上剥离外媒西方意识形态下中国的角色。

(二) 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双语语料库建设的设想

1) 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设计特点

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具有交叉性。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的建设需要融合多学科、多领域,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专门的文学翻译,字幕翻译,翻译研究学、历史学、语言学,还需要进行分析收集语料的计算语言学和计算机代码编程人员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支持;

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具有准确性。文化负载词真实记录或反映着某种特定的客观文化现象,因此语料库的双语建设在能够做到“雅”和“达”的同时,更要确保不失“信”,保证语料的准确和高质量;

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具有灵活性。文化负载词内涵丰富,加上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形式在时空上的局限,以及语境和场景的切换,就需要同一语料在不同场景应用的分析,还需要同一场景同类语料的分析等;

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具有文化性。首先纪录片作为记录某个社会群体真实风貌的一种影视体裁,本身就承载着客观的文化属性,从语料方面来看,文化负载词浓缩着某个社会以及民族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精神风貌等,因此纪录片文化负载词语料库的建设要保留并体现文化特点。

2) 语料内容选取

借助互联网下的大数据技术收集并分析语料,对其进行分类。从语料本身的形式出发,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书面类和口语化类,纪实本意类和内涵延伸类;也可按照时间或历史发展线索归类,例如古代民俗类或传统文化类语料库,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语料库,现代中国发展专业术语及政治理念语料库等等;也可将文字本身的内容作为切入口,将语料分为诗词类,成语类和民间俗语类等。

4. 新语料库结合人工智能助力纪录片翻译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是人工智能驱动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实现双语转化的技术。目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成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机器翻译的准确率可以显著提升,错误能够减少大约60%。影视业的崛起刺激人工智能开始逐步渗透到字幕翻译的领域,其在字幕文本摘取,影视配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也为人工翻译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和便利,例如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细节分析和语音合成,通过深度算法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语境和情感,生成更加自然、流畅的字幕配音,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再比如如今的电影字幕翻译能够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音识别,再进行字幕翻译。在深度学习技术的支持下,吸收大量的电影字幕语料,电影字幕翻译不断自动化、智能化,字幕质量也显著提升 [11] 。

尽管机器翻译已经发展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翻译阶段,但是仍然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输出,其在涉及语义深层结构、不同文体风格、语言风格以及语篇层面还是欠缺很多,在字幕翻译领域,仍然无法完成同一语料在场景或语境中灵活转化的识别,从而导致语义输出与源语含义出现偏差,甚至某些时候字对字的机器翻译现象仍然很严重,人工校验仍旧是庞大的工程。想要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可以从基础的语料库入手,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机器翻译提供基础的深度学习素材 [12]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信息诸如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的解释,最终像人一样具有分析、学习、整合并输出的能力。

有了对深度学习概念的理解,我们以此类推,可以将语料库视为知识库,作为计算机的学习材料,让机器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巨型容量的语料库成为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基础。同时,陆艳指出语料数据的读取能力和专业化程度直接支持了多应用场景的实现,图像、声音、视频到位置、轨迹、动作等,多维度场景化的语料数据分布使垂直化人工智能开发成为可能,从而保障了翻译的智能化、移动化、泛在化的实现 [13] 。这也进一步说明依托语料库学习的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在助力影视翻译这一方面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

联系上文对文化负载词双语语料库建设的探讨,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语料库的搭建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有机结合,使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回归到有关中国题材的本土优秀纪录片外译上来说,文化负载词语料库的构建不仅能够系统地梳理相关语言素材,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总结纪录片中相关语料的翻译规律,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机器翻译提供深度学习的材料,助力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能够为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反哺纪录片翻译和语料库构建,以及纪录片外译规模扩大、人力成本降低、翻译质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创造机会。只有将文化负载词双语语料库的建设进一步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相结合,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从而提高本土纪录片译出的质量,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媒体对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摄制,以及各自存在的优势和缺点,以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BBC纪录片为切入点,详细说明了西方意识形态下的观察对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国形象树立的弊端,因此,中国译者要肩负起主动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完成中国译者在中国文化传播中角色的转化。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在分析国内纪录片在海外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的背后原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负载词外译的效果好坏、质量高低关系着中国文化能否有效地传播。而通过对纪录片文化负载词的梳理整理及其应用场景的分析统计,由中国译者主导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联手建设文化负载词语料库可以极大地解决中国本土纪录片对中国文化传播效果不理想的这一困境。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背景,我们发现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与文化负载词语料库的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使中国题材的本土优秀纪录片外译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陆紫薇.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题材”纪录片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7.
[2] 杨国鹏. 文化差异中的“他者叙事” [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18.
[3] 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报告[J].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3(3): 21-33.
[4] 宋燕, 侯捷. 人文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探究——以《人生第一次》为例[J]. 英语教师, 2023, 23(12): 101-104.
[5] 赵子萱. 文化传播视角下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J]. 今古文创, 2023(21): 113-115.
[6] 盛秋实.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以《航拍中国》为例[J]. 今古文创, 2023(18): 103-105.
[7] 曲春红.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史与现状[J]. 首都外语论坛, 2016: 336-343.
[8] 黄立波, 王克非. 语料库翻译学发展阶段与前沿动向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3, 55(5): 764-776.
[9] 委李楠, 张丽, 薄彤. 浅谈中医汉语语料库的建设[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24): 7-9.
[10] 祝婕. 基于语料库的影视翻译研究初探——以SBS《非诚勿扰》真人秀中译英文化负载词翻译及受众为例[J]. 现代英语, 2023(2): 99-102.
[11] 孙嘉怡. 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 2023, 52(2): 374-375.
[12] 周秦超, 林向阳. 语料库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J]. 文化学刊, 2023(12): 175-178.
[13] 陆艳. 人工智能翻译下的大数据语料库建设[J]. 甘肃科技, 2019, 35(17):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