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原则与方法: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维探赜
Mean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 Three-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Micro-Video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ces.2024.124174, PDF, HTML, XML, 下载: 32  浏览: 53 
作者: 刘佳鑫: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微视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入Micro-Video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tegration
摘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视频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将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扩展思政教育场所、丰富思政教育手段、优化思政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视频特有的传播模式与思政独特的理论架构的有机结合,对思政微视频的制作与选择提出“六个度”的原则要求。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课堂与课外两个场所,教师、学生、学校三方主体出发,实现课堂教育、自我教育、校园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micro-video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Integrating micro-video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and the pla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rich the mea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ptimiz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unique communication mode of micro-video and the uniqu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Civic and Political Science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six degre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civic and political science micro-video.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video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two places, teachers, students and school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and campus education, and to form the syner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刘佳鑫. 意义、原则与方法: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维探赜[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4): 34-4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4174

1. 引言

新媒体技术是科技发展的成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视频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 [1] 。高校应探索并利用微视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方法的创新,将微视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 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微视频这一新媒体技术,使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2. 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

微视频通常是指整体播放时长可以控制在15分钟之内的完整的微型视频,具备精简性、便携性、丰富性、易传性等特点。微视频适应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特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运用微视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2.1. 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场所

大学思政课堂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场所、主阵地,但微视频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也可以借由微视频这一载体扩展至课堂之外 [3] 。当下时代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每个学校基本都有自己的校媒、官媒,学生也大多会关注学校的官方账号。高校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发布思政微视频,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观看这些微视频,也能得到启发教育,获得思想意识、道德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通常是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理解信息,提取其本质,内化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活动 [4]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选择获得信息的过程,微视频以其更大的信息量、更强的便捷性与获取度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延伸至课堂以外,使课堂思政、校园思政和社会思政有机融合起来。

2.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通常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知识的记忆,要求学生对相关原理和内容进行记忆,而相对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也通常呈现出枯燥沉闷的特点。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思考能力,而将微视频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则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仅能够满足传统课程的教学需求,也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将微视频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能够创造出更为具体的教学环境,而微视频生动形象的特点也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更为生活化,更便于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能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2.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微视频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通常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知识的记忆,要求学生对相关原理和内容进行记忆,而相对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也通常呈现出枯燥沉闷的特点。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思考能力,而将微视频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将微视频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能够创造出更为具体的教学环境,而微视频生动形象的特点也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更为生活化,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便于解决学生的疑惑。

3. 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原则

微视频有其特有的传播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独特的理论架构,在二者结合时需要深刻了解二者各自的特殊性以及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想要掌握二者既能和谐共存又能传播共享的独特方法,就要求我们在微视频的选择与运用中把握住“六个度”的原则。

3.1. 把握社会问题呈现的向度

从微视频在当前时代的发展态势与走向来看,微视频在整体上符合我国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下,各类微视频拍摄的过程中所定下的主基调以及拍摄时所处的视角便成了我们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我们暂且抛开微视频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种种关联不谈,单从微视频这一种方式本身进行深入探讨。微视频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越来越广的受众面,这就意味着微视频的“一言一行”都能够较为灵敏的传递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众的行为模式以及思考方式。因此对微视频提出一些规定及要求尤为重要,而这些我们所说的规定以及要求,就是社会问题所呈现的向度问题。

就微视频本身而言,微视频所拍摄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社会问题,这也是由微视频本身所具有的即时性和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性所决定的。在微视频的内容大多呈现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其中所处的境况。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是政治导向政治引领的问题,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升华,而微视频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则都属于社会存在领域,二者不易进行有机的结合,而这正是我们所探讨的核心。在微视频的拍摄和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这启发我们,在使用微视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把握好社会问题呈现的向度,使得其内容既能够贴近社会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对接。

3.2. 把握内容主题选择的深度

微视频的内容主题的选择是微视频制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内容主题决定着微视频整体的深度的意义价值,决定着微视频的核心理念。微视频的特点是时间短、课题较小、选题精、内容有趣。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的目的在于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全面发展,其受众大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入深刻的研究和理解。所以在微视频的内容主题选择上,为使微视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微视频选择的内容和主题太过专业化和学术化,会使得微视频的内容枯燥无趣,使得受众难以理解微视频的内容或失去观看视频的兴趣,微视频的思想政治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失去其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不能太过浅薄,内容主题的选择没有一定的深度会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的激情逐渐淡化,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反思停留在表面等问题。

微视频在宣传内容主题上应该聚焦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关注国内国外的热点问题,从平民的角度出发,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公民的话语权,增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激情,满足人们了解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需求,有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树立党和国家的形象,端正人们的态度,加强人民的国家认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内容主题的选择会使微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3.3. 把握故事情节设置的精度

微视频能在当前社会广泛传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简单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情节,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也因此特点而生动活泼,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教师的理论灌输与学生的被动接受,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教育内容的量上占得优势,但是在教育的质量上却难以得到保障。而使用微视频这种教学载体就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以青年群体为主,青年群体通常对于新生事物有较强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对于通过微视频来进行和接受教育的方式适应性也相对较好。而在微视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微视频的情节设置,在情节设置的方面应该把握好精度,这里我们所说的精度,一方面是指故事情节应该稍做细化,以便于观看者深入理解;而另一方面则是指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方面应当体现并弘扬我们当时代的文化主旋律,切合我们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故而这种精度不仅是精细的“精”,更是精华的“精”。

3.4. 把握政治话语转化的弧度

语言如果过于晦涩,将会阻碍思想的广泛传播。因此,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易于理解的语言,增强话语的黏度和温度,人们“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是现实情况的必然结果。挖掘身边的事例,讲好中国故事也是政治话语转化的一种方式。要更多地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进行思想的传播,使人民大众理解国家政策方针,并自觉主动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政治话语的转化不是没有限度的。政治话语必须有棱有角有力度。政治话语的力度不够或被一些披着“羊皮”的错误思潮混淆视听,就会产生错误影响。微视频中的政治话语需要强劲有力,对错误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解释说明正确的思想认识,引导和端正人们的思想方向,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5. 把握制作技术使用的准度

衡量微视频的制作是否专业,除了判断制作技术本身是否成熟外,还需关注制作技术的运用能否恰到好处。微视频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拍摄方面,镜头角度的选择、镜头运动的把握以及灯光场景的布控等是对微视频制作的前期拍摄工作有影响的几个技术性因素。

制作者也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制作能力,对微视频的脚本策划、拍摄手法、化妆效果等进行学习,能够精准使用技术,对专业技术的得当使用能有效提升影片观感。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把握微视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在技术的运用上,不可同其他类别的微视频相提并论,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应该更多地关注影片故事的呈现,在注重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的同时还不能忽视调色的重要性,利用调色渲染故事氛围、传递故事情感。这些要素虽然对各类微视频具有普适性,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类微视频而言,其重要性更加突出。

3.6. 把握影片风格呈现的温度

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的一大特征在于影片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能传递给观众“能量”。影片风格的呈现能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影片最直接的情感表达。常见的影片风格有温情、惊悚、文艺、燃情、励志等,不同的影片风格将从不同的情感角度影响着观众的所思所想。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若要实现有效的话语表达,采用合适的影片风格有利于化解诸多传播困难。所谓的合适,一方面指的是影片风格应同微视频故事情节的表达相对相应,风格与内容契合才更能展现故事情节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则指影片风格的选择还应该关注受众群体的偏好,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的受众对象主要是青年,因此,影片的制作风格还应尽可能地符合青年人的“口味”。

对青年人而言,清新、文艺、科技、励志等风格的影片能更大的符合青年人的口味。影响影片风格的要素主要有剧情、镜头、配乐、调色等,也包含演员的情感、字体的设置、配音的声色等细节性因素,这就要求影片制作者注重全面性,要对影片进行整体的风格把握。而对创作者本人来讲,电影主创本身要有温度,要切实的感受到当下的社会生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对社会事件和民生要时刻关注,也只有这样他们做出来的作品才能多一些温度,才能让观众有更强烈的共鸣感,才能引起他们对于社会的思考,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4. 微视频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

4.1. 教师借助思政微视频开展课堂教育

微视频的使用可以放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导入阶段。微视频通常以图画、音视频内容为主,不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学理性,因此能够应用在课堂的导入阶段,以起到课堂内容预热、课堂情绪铺垫以及课堂情境导入的作用,可以在授课前尽量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及学习积极性,使其能更加投入到稍后的课程学习中。同时,微视频应用在课堂讨论中也能收获到很好的效果。在进行课堂讨论时,为避免无人应答无人分享想法的情况,可以将微视频作为任务形式布置下去,让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制作视频。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自我世界的建构,用融入个人思考的微视频来表达自我观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将微视频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需要合理的选材展示,也需要充分分析利用教学资源。使用微视频不仅为了展示与解释视频内容,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辅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故而在运用微视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式。如问题引导式,即在微视频中创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相一致的问题,使微视频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连接起来;或是知识扩展式,即在播放微视频之后,除了分析相关知识点外,还应当引申拓展相关知识,补充教材的局限,帮助受教育者结合当下形势全面充分理解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课堂情况是灵活多变的,在课堂中穿插使用微视频也是可以灵活操作的。例如,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微视频可以在课程中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时使用,将微视频的声情并茂与教育课程的强学理性相统一,就能够保证学时、课时完整性的情况下,使受教育者多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开展教学工作。

4.2. 学生制作思政微视频实现自我教育

教师为主导牵头发起任务,进行指导教育。教师可以将微视频作为任务形式布置下去,让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制作视频。让学生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自我世界的建构,使搜集到的社会素材与个人思考相融合,并运用以此形成的微视频来表达自我观点,做到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必须拥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探索及视频制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互联网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5] 。互联网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微视频的崛起,它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但是,随着微视频日渐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家错误的理念和观点也迅速传播全球,极少数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试图利用本国的意识形态对他国造成文化渗透,使得微视频传播的内容得不到安全保障。任何一个微视频总是传播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当代部分大学生因为阅历不充足、知识不充分等原因会对微视频的内容产生盲目跟风,产生错误理解,教师应该发挥其引路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踏上正确的求知之路,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训练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意识到社会的变化,及时察觉学生的情感变化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还应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习掌握视频制作的相关技巧,使自我的教学手段得到拓展丰富,进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视频制作,在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新思想,实现素质教育目的。

学生按要求主动完成任务,开展自我教育。大学生在进行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应树立好主体意识,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努力进行自我世界的建构。为此,大学生应当努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的制作,积极投身实践,为微视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添一份力。在进行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积极搜索思政信息相关资料,理解具体信息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趋势,思考如何运用这些资料完成视频的制作,只有自己对这些信息彻底理解才能制作出来给他人观看,而自我教育就在这些对资料反复咀嚼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制作视频的过程也是对视频主题资料的广泛搜集与吸收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视频制作者不得不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并对其背后的线索进行思考理解,对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如果仅仅是在课堂或课余观看思政微视频,那么观看者对视频内涵的理解程度无从考察,但如果是制作思政微视频,制作者将不遗余力地进行钻研学习,以求做出高质量又易懂的微视频,努力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曾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6] 。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收获了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收获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思考,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真正高效实现了自我教育。

监督反馈并行,实现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由主观意识为转移,具体要看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是否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品德实际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7] 。大学生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其思想状况和心理情感会进行波动,自我教育的成效也会反映在制作的视频当中。大学生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要主动针对疑惑点向教师进行反馈,以确保视频制作方向的正确性。教师也需要及时关注学生视频制作动态,关注其心理、情感及思想变化的历程,在必要的时刻及时进行引导。在视频制作中教师保持监督教导,学生及时反馈情况,在视频制作完成后对视频反应的思想状况进行考察并及时点评,在教师监督与学生反馈的双向互动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

4.3. 学校传播思政微视频进行校园教育

搭建校园微视频传播平台,增强思政教育传播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存在于思政课堂里,而微视频的高包容性、广传播性、强便捷性特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思政课堂之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度。学校可以利用微视频的这种特点,让思政微视频在校园内广泛传播,使课上的课堂思政和课下的校园思政有机结合,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触到思政教育,大大增强思政教育的传播力。为此,学校应积极创建适合思政微视频传播的氛围环境,采取各种激励机制,如开展校园思政微视频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校园思政微视频的创作,再搭建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使这些思政微视频能够在校园内外传播开,能够为思政微视频的创立与传播提供平台支持 [8] 。

培养校园微视频创作团队,提高思政教育吸引力。仅有思政微视频传播的环境和平台,却没有高质量的思政微视频或无人观看思政微视频,就无法现实地保证校园思政教育的开展。有趣的微视频能够吸引人,高质量的微视频能够留住人,将趣味性和高质量相结合的思政微视频对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高校培养相关的思政微视频制作团队,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的制作产出,由指导教师进行各团队的整体把控,负责各网络文化团队作品进度督促与审核,并配合学校官方媒体对作品进行发表宣传。这就在视频创作和视频传播两方面,都为思政微视频发挥其校园思政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

把关校园微视频产出环节,巩固思政教育引导力。社会信息纷繁复杂,尤其是微媒体时代下注册运营自媒体毫不费力,掺杂各类信息的视频横行,学校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开展提供保障,就需要增强监管力度,对校园微视频的产出和传播进行严格把关,排查出传播错误甚至违背伦理道德及违法的舆论信息,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施行其引导功能。网络监管需要分清工作对象的性质,对于因学识阅历不足而产生认知偏差、进入认知误区的思想应当以疏导为主,不宜进行封堵。有效的疏通引导能使对方了解其所犯错误,从根本上解除其危险隐患,帮助学生正确规范使用微视频。而对于一些以微视频为载体传播分裂祖国等害国言论的行为应当即使予以封杀。学校把好视频的产出关,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发挥其引导力提供安全和谐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 任小琴, 张震. 用好新媒体, 让高校思政走心又入心[J]. 人民论坛, 2017(11): 126-127.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3] 唐文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设计的价值与要素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4): 85-87.
[4] 张耀灿, 郑永廷, 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5] 在第二届互联网开幕式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 2015-12-17(002).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60.
[7]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 周艳华.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与内容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2(12):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