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思政课优化路径探析
Explo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la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视角,从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出发,分析思政课开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聚焦学生的心理认同,培育思政课亲和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us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cast the soul and educate people,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ystem, and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chools and colleges.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self-evident. The article takes the psych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perspective, analyses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ors, educational objects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students, and fosters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冯金鑫.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思政课优化路径探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4): 102-10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484

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办好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教师至关重要,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蕴含着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因此也要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并深入分析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指明了思政课优化方向。只有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积极的双向互动关系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一步有序发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相关概念论述

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又称为心理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以及在此心理主导之下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的一门学科。在心理学界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和思想共同作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就是由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思想品德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高校教育者大多采用灌输的方式,而忽视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学生,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的心理因素也往往会被忽视。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另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社会主义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时,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此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直接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从我们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对人民的心理健康愈来愈重视,这也体现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自从创立以来,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心理健康逐步受到重视、各类课程同频共振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体系建设、专业队伍强化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2. “大思政课”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看,是教育者主导性传播和教育对象自主性接受的特殊实践活动,科学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政治观点、社会的道德规范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源于人类社会的普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得以完善,成为贯穿人类社会普遍性的实践活动,逐步发展为正式的思政课程。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时,在重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群众的思想发展。思政课发展至今,思政课程也随着社会需求经历过多次改革,在实践中一次次创新,取得突破。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大思政课”应运而生。相比以往的思政课,“大思政课”侧重于关注社会资源,要求将社会力量和资源引入思政课程,从而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突破了恪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限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做了有效延伸,打破学科壁垒。例如,将心理学引入思政课教学,形成学科合力,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思政课主要以理论的讲解为主,通常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学生也容易因此产生厌学、逆反心理。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思政课堂之后,通过对教育主体心理的积极关注,从而提高思政课实效。

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思政课关系及应用意义

3.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思政课的关系

虽然当前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归为一门交叉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融合。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最初,对其的定位并不清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来论述,认为其主要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另一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该归属于心理学学科,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来论述,认为其是从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手段,对思政课优化路径的探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方面,思政课的优化有赖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观察,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思政课的教育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德育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二者在学科定位上存在区别,但是具备一致的育人目标和能够相互借鉴的内容,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构建共融共通的育人体系。

3.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用意义

第一,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首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每位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背景不同,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性格。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的最大化。其次,加强对情感教育的引导。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从而增强对思政课的认同和接受。最后,采用个体差异化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进展,进行差异化的评价并及时反馈,以此为标准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第二,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预见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预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预测。在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动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预测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以此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预测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熟知的焦虑、抑郁等。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有效减少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第三,预测学习效果。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手段,预期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科学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通过对心理学理论和思政教育理论的研究而产生的,其具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这为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使教育过程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还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为教育者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4. 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4.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很多的中小学教师也出现了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很难做出好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首先,就教师个人而言,随着每年毕业季的到来,一批刚离开校园的青年人加入了思政教育队伍,有一部分刚入职的新任教师难以适应身份的转换。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知识的输出者,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将书本上生硬的内容转变为实际的教学。其次,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带来的竞争和压力也不断增大。例如,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在高校中教师的心理压力还来自于科研工作,尤其是在一些实行“非升即走”制度的高校,科研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心理焦虑的重要来源。最后,校园管理部门对教师心理状态持忽视态度。相比于教师的心理状态,管理部门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还设立相关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教师出现心理问题时,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通常会选择自我消化,默默承受,长此以往所积累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矛盾。教师对学生的漠视、学生对教师说教的心理上的抵抗都属于心理冲突。尽管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对象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但许多高校还是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多元发展的需求,采用模板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正确意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也缺乏关心,从而导致学生对教育过程的消极参与,教育结果的不尽如人意,心理问题频发。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另外,师生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当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而在课堂之上,作为授课者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也清楚地意识到在课堂上表达不满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伤害。因此,学生为了不使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往往会选择间接的、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隐藏在心里,表现为心理上对教师的不满成为隐形的心理冲突。

4.2. 学生心理认知偏差

学生同样也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将学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思想体系,而许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同样作为关键因素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教育效果无法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

第一,对思政课心理认同感存在差异。所谓心理认同指的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以体验和感悟为基础,通过对理性认知、规范认同、情感体验、实践体悟等心理上多种水平的有机整合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1] 。而学生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认同可以理解为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的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就目前而言,依然有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在认知层面就存在偏差,这类学生通常认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水课”,只要做到不挂科即可,无须重视。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政课在个人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树立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对思政课的学习信心,也并未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对思政课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思政课的心理认同感低。

第二,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难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转化是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实践不仅是理论活动的延伸、深化、检验,同时也为理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动力指向 [2]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传输过程中,除了对于学生的理论教育需要注重方式之外,另一方面的困难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部分学生在理论上和意志上都坚定认同教师的教育内容,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却难以将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应用于生活。认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不现实的,认为理论与实践是“两张皮”对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3] 。

4.3. 缺乏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实现主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不同个体的需求,促进主体形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关怀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正是因为人文关怀,人类的各种活动才能有秩序地正常运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立德树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但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缺乏人文关怀。

第一,忽视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输和理论如何有效转化为实践,使学生具备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并且错误性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集中于心理出问题的学生。然而实际情况是,除了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巨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进行持续教学,使得学生心中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排解,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人文关怀。

第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和心理的形成都会受到各自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共性化的教育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单一的标准对待不同的学生,学生的个人价值无法体现。

第三,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仅仅将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虽然能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将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认同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低。其次,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与现实生活相割裂,难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学生,逐渐失去了辩证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也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最初的目标。

5. 实现思政课优化的实践路径

5.1. 聚焦教师业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也强调加强对于教师这一群体身心健康的关心力度。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关注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注重思政课教师心理品质培养。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第二主体、思政课堂上的掌舵者,把握着思政课的方向。但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思政课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有效发挥受到其心理品质的影响。首先,教师自身要增强其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真正的压力不在于本身,而在于人们对待外界的态度和看法。教师应多阅读相关书籍,积极参加心理讲座学习自我调适的方法。其次学校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听取教师建议,重新制定考核评价机制,不再让教师因科研而感到压力倍增。最后学校还应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不仅仅是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受到学校重视。

第二,促进师生心理共振。心理共振也称为共鸣效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共振指的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思想上同频、感情上共振、心理上共鸣。这里所谈的共振主要指的是心理共振。若教师和学生能产生情感上的共振,那么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就会在互动中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情感共振,能够有效消除或缓解矛盾,消除师生之间对立不满的情绪,学生能够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另外,教师在这过程中,除了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之外,不能够过分投入感情,要秉持理性多于感性的原则。

5.2. 着眼学生心理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而青少年身上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5]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繁杂的信息扑面而来,对于还未具备完全正确区分信息优劣的青少年来说,其心理价值观的形成极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着眼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转变学生态度。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感,心理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可以划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经历这三大过程时,心理认同也可以分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认同三个阶段 [6] 。这里主要谈到的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心理认同。认知认同是心理认同的营养剂。人在面对不断变换的环境的时候,并非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大脑所感知,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信息才会被大脑所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被学生所认同,理应先解决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要想真正形成认同,就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刺激强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从而真正实现认知上的接受与认可。

第二,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因此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首先,除了前文提到的情感认同以外,还要增强学生的意志认同。意志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志除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之外,对于现实行为也具有指导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学生意志不够坚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逃避而不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调节。例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促进知识的应用,可以通过提供真实案例或让学生收集周围的事例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实际应用,感受思政课堂的活力。其次,思政课教师也要促进学生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同时,如果能够发现并建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最后,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教学。除了利用“第一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实践中教学,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所在,为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5.3. 培育思政课亲和力

针对人文关怀的缺失可以通过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思政课的亲和力来弥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7]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得到提升。

第一,有效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校园创新心理健康的管理方式,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全方位关注每一位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心理健康。除了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外还要对其他人的心理健康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使参与者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学生和教师心理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将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第二,坚持心理互换,具体而言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分别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受对方思考问题时的立场和态度。心理互换可以达到拉近彼此距离、减少隔阂和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双向活动,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单方面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当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与学生心理互换的时候,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心理互换,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所在,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但是心理互换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和需求,不能仅仅依靠一次的心理互换将其作为模板套用,做到心理互换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6. 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就必然涉及人的心理问题,只有针对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实施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充分吸纳其他学科的优势的同时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思政课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利用思想政治心理学,还要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体,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常素梅, 张晓芳.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认同机制的建构[J]. 绥化学院学报, 2010, 30(1): 162-164.
[2] 杨建义.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3(7): 26-29.
[3] 韩丽娟, 米尚杰.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研究[J]. 成才, 2023(4): 53-55.
[4] 本刊编辑部.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天津教育, 2019(14): 1.
[5] 罗琼, 汪洪. 抓好“拔节孕穗期”守住“三尺主阵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 学习月刊, 2019(5): 4-6.
[6] 章少哨, 夏小华. 心理认同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赜[J]. 教育探索, 2023(10): 78-82.
[7] 马莹.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