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动漫作品创作的范式转移反思
Reflection on Paradigm Shift in the Creation of Animation Work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OI: 10.12677/design.2024.92178, PDF, HTML, XML, 下载: 310  浏览: 42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裘洪炯: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 绍兴
关键词: 人工智能范式转移设计审美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radigm Shift Aesthetic Design
摘要: Midjourney、Dalle-E等人工智能技术和设计的结合,对于动漫作品创作领域确实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范式转移,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理解和生成创意内容,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提供更多的灵感和选择,有助于推动动漫作品设计的创新和进步。然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的设计方案往往缺乏人类设计师的审美和情感判断,这可能导致设计结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隐私问题,比如版权问题、人类设计师的角色和地位问题等。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AI technologies and design such as Midjourney and Dalle-E has indeed brought a revolutionary paradigm shift in the field of animation creation. It enables AI technology to understand and generate creative content, providing designers with new tools and possibilities, more inspiration and choices, and helping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in animation design.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AI also brings som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AI-generated design solutions often lack human designers’ aesthetic and emotional judgment, which may lead to unsatisfactory design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aises some ethical and privacy issues, such as copyright issue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human designers, etc.
文章引用:裘洪炯. 人工智能时代动漫作品创作的范式转移反思[J]. 设计, 2024, 9(2): 22-29.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2178

1.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使得动漫作品创作发生了范式转移,这种转移不仅改变了设计师的创意思维,也带来了新的创作可能性和挑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种结合的应用和发展,以更好地推动动漫作品创作的进步和创新。首先,人工智能技术为动漫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可能性。设计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更丰富、更复杂的角色、场景和情节,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也带来了一系列良莠不齐的作品、普通设计师下岗等诸多问题。2023年Midjourney、Dalle-E智能绘画平台取得了显著进展,帮助动漫设计师解决了创意空间,拓展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也为初学者提供了方便的创作工具,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但同时也造成了艺术风格的同质化与作品创意思维 [1] 。这引起很多动漫工作者的思虑,起初源自于国内大量游戏、动漫公司大量裁员而产生的忧虑。这一忧虑在国内的不同领域都存在着,冲击量程度不容小觑,如人工智能技术的替代作用?设计师独特设计风格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协调关系?行为变革和不确定性关系?而这些忧虑的背后,其隐藏着人们对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对设计伦理问题的担忧,即创作范式思维转移与设计理性的关系:设计师是否进入创作范式思维的转移时代,设计理性对人们所遵循的逻辑和规律的转变意义?

2022年8月,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画作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上赢得了数字类别的一等奖,一时引起极大的争议(见图1)。原因是,这幅作品并非完全由画师个人完成,而是由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使用Midjourney生成原画,再经过Photoshop润色完成。这种人工智能的浸入人们精神创作,势必

Figure 1. “Theater of the Space”

图1. 《太空歌剧院》

引起对创作范式转移的思考 [2] 。经由上帝之手制造的人类比任何人造机器都智慧,其内部的运动也比任何机器都要神奇 [3] 。诚然,理解人工智能的创作理念与审美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对其的误解和担忧,甚至改变人类自身智慧的认知本质 [4] 。在这种误解、担忧和颠覆的态势下,动漫创作的设计理性经受的挑战更是根本性的。动漫艺术创作是否被重新定义,是否构成设计理性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动漫创作范式转移发展态势及其对“情感化”艺术设计理念的介入对动漫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创作范式,并将其与传统的动漫创作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情感化和艺术性的动漫作品。

2. 智能时代的动漫作品创作境遇

“AI艺术”一词与传统的“设计”、“美学”这些词汇一样,都是代表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设计理念,其含义极其复杂,并随着科技化的变革不断延变 [5] 。2023年,Midjourney V5.3版本的问世预示着人类对于动漫作品的创作与审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与传统的动漫创作相比,输入关键词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动漫作品(见图2),形成了今天的“批量生产”代品词,源其于AI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自动地生成各种风格的动漫作品,从而大大提高了动漫作品的产出效率和生产规模,无疑是设计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此相对比的现代动漫“设计”,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唯一性”的美学特征,即作品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明显,但“唯一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产量。在商业化的动漫市场中,产量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以“雾山五行”为例,整个作品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但这些人物设定、动作基本上都是手绘,个体美学差异性具有“独特性”的标签。然而“雾山五行”第一、二季作品间隔三年,导致连续性与热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时间的间隔可能会使观众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记忆和理解变得模糊,从而影响他们对第二季内容的接受度和兴趣。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发散思维,训练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 [6] 。在吉尔福特看来,青椒或无思维者需要媒介给予创造性思维的灌输。一方面,动漫作品创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动漫作品形成了雷同化与程式化。“范”即有“规范”之意,其字义涵盖了标准、模范和模型等含义。这个字在很多场合下被用来表示某种规则、准则或模范,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状态或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讲,AI作品与动漫“范式”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影响,AI技术可以根据动漫“范式”的规则和标准,生成符合要求的作品,从而大大提高了动漫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意水平。但是这种基于模式化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动漫创造还是存在天壤之别,至少,人类设计体现出了人性化、地域化等“个性化”的特征,与“国际主义风格”的机械化生产风格拉开了鲜明的距离。然而,青椒或无思维者对模块化的依赖导致了动漫创作“范式”的转移。托马斯·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范式不断转移的过程,而这种转移是由于新的观察或实验与旧理论不一致所引发的 [7] 。因此,尽管有了人工智能“模式化”、“国际化”等风格发明确实为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它们仍然无法完全替

Figure 2. The image of the ancient palace designed by Midjourney

图2. Midjourney程度设计的古代宫殿图片

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情感以及艺术创造的初衷。2024年春节晚会吉祥物“龙辰辰”形象被质疑AI合成,其艺术创作真实性引发思考,即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于真实性的认知,是否替代传统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面对AI与传统创作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位置,即艺术创作“范式”是否可以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被“转移”。

3. 技术“情感化”的机械美学法则的演变

鲁迅曾经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话揭示了历史演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然人工智能时代由人向机器的角色转换带来了机械美学的技术化革命。那么,眼下我们正处在这一变革的浪潮之中,可以观察到“设计师的失业”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现象。AI智能时代虽然不可能完全颠覆传统设计师的思维理念,但足以影响市场秩序,也可能在大众审美领域带来一场悄然声息的转变 [8] 。如果我们把传统创作设计范式向现代技术结合转变视作一场“人机和谐”的话,那么可以大胆地说,当下的设计思维与技术工具的深度融合产生的设计作品带来了另外一场现代机械美学新的“人机和谐”,这种融合不仅带来了设计的革新,也深刻影响了我们与机器、技术与艺术的交互方式。

第一,从机械化思维向人工智能情感体验的转变。传统的机械美学法则往往强调功能主义,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机械产品的美学价值逐渐从单纯的功能主义向情感体验转变。曾几何时,PS、AI等软件兴起了一场技术性革命,设计学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传授学生如何使用软件来辅助做创意,让学生从功能主义向技术“情感化”转变。然而,学生在理解“创意”一词时始终有意无意的需要大量的素材或智能软件来辅助,没有个人的思考、观察和体验,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形式主义”的陷阱。然而时过境迁,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学院对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悄然声息的发生了转变。例如,独立学院动画专业《角色设计》课程很有可能不再去讲角色性格、故事性,也不再讲授头脑风暴、翻转式课堂等创意生产的手法,而是转向讲授使用Midjourney、Dalle-E等程序化创意平台,从深厚的手绘艺术功底向关键词输入的情感体验转变,传统的艺术创意法则正在被创意项目管理、“艺术语法”所取代,甚至一些无艺术功底的计算机工程师成为了新时代艺术大师,即而成为了设计学院的另类艺术专家。

第二,AI关键词输入也挑战了设计语言的形式法则。传统的设计语言形式法则是基于二维平面和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而AI关键词则更加注重语言表达和艺术想象力。这需要设计师重新思考和探索新的设计语言形式法则,以适应AI关键词输入的特点和需求。例如,在动漫场景建筑设计中,传统的建筑元素和设计理念可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时,需要设计师探索色彩、光线、肌理等方面的知识点,并深入理解其所意义拓展创意思维,完成动漫场景建筑设计任务。然而,AI智能平台只需浅层的机械审美理念,输入某位艺术家的关键词、光线参数、镜头语言等设计关键词就可以达到所需要效果。应该说,AI关键词输入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通常依赖于艺术家的个人创意和技巧,而AI关键词输入则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用户的输入的关键词转化为艺术作品。这如果是一种趋势,那更可以理解是一场历史艺术变革。例如输入:三视图,一个可爱的黄色长发小女孩双马尾,穿着日本校服,长皮靴,全身照,盲盒人物设计,blender 3d,c4d……等(见图3)。Midjourney对关键词的理解生成不同形式的角色作品,这种天马行空的作品形式挑战了设计语言的形式法则。

第三,失去个性化灵魂的AI作品让人们对于审学理念变得麻木。未来主义者雷·科兹洛夫斯基(Ray Kurzweil)认为,AI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更好的创造和设计,但设计师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仍然无法被机器

Figure 3. The role reference image designed by Midjourney

图3. Midjourney程度设计的角色参考图

取代 [9] 。他指出,设计师在处理复杂和抽象的设计问题时需要依靠自己的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机器所不具备的。设计师在处理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文化、情感、用户体验等,这些都是AI难以完全理解和模拟的。因此,他们认为AI只能作为设计师的辅助工具,而不能完全取代人类设计师。当然,这是优秀设计师的想法,对于普通设计师在中低端设计领域则截然相反。在低端市场,设计常常被视为满足基本功能和需求的工具,而非表达创意和美学的媒介。普通设计师可能更注重满足客户要求,如实用性、成本效益等,而较少关注艺术性和创新性。这是因为中低端市场的客户通常对设计的审美和个性化要求不高,更注重产品的实用价值和性价比。而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看似解决了批量生产的设计作品,但无法突破“独特性”、“个性化”的产品问题,个性迁移的风格化手段虽然可以在人工智能平台得到“完美”的可能性,但无法呈现出反“个性化”的理想形式,满足了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但失去了艺术微妙、随机的东西。举例来说,设计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输入关键词,如“古代”、“中国”等,来指导人工智能进行相关的设计元素搜索和匹配。然后,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提供的设计参考,手动进行具体的排版和设计。而人类设计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审美,对设计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和创新,突破创作的形为法则,以实现独特的设计效果,这种微妙的技巧是AI平台很难实现的。然而,市场对于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普遍化,尤其是游戏原画、角色设定等行业形成了“话语霸权”,很有可能形成“麻木”的程序化设计作品,即“惰式”设计。

4. 人工智能设计的范式转移的美学反思

传统的设计美学强调创意和个性,而人工智能的设计美学则更注重程序化和效率。这种转变对设计作品的审美和价值产生了影响,需要设计师进行深入的美学反思,导致了设计范式的改变。下文将结合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动漫作品的范式转移。

首先,关键词输入导致了“惰式”设计。设计师过度依赖关键词输入来指导设计,可能会导致设计思路的僵化和缺乏创新。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可能会忽略自己的直觉和创意,而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提供的关键词来进行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以内容为灵感来源,深入理解内容的需求和意义,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并确保设计能够传递出专业、高品质的感觉。例如,学生制作的《校园青春》三维角色模型(见图4),这是一个以校园为主题的角色模型作品。学生需要深入挖掘校园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以确保角色模型的设计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这些价值和意义。然而,人工智能的普极化导致校园调研不挖掘和分析,作品与Midjourney程度化设计图相似。又如学生作品《诗路行》,是一个以江南诗路为题材(见图4),对中华历史的崇敬和对往昔生活状态的赞美与向往设计作品,创作设计作品时应该深入调研并分析、提取文化非遗元素,借助其非遗优势特点,使角色设计作品表现出自然而回传统文化本真。而学生完全搬袭人工智能生成的非遗元素,可能会忽略非遗元素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误解。在创作过程中,借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搬袭,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缺乏灵魂和创新,无法真正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导致一种简单的模仿。

Figure 4. Student works “Campus Life” and “Poems on the Road” design sketches

图4. 学生作品《校园生活》和《诗路行》设计作品稿

其次,借鉴程序化参考图可以提高设计产品高度。通过利用AI技术,设计师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产品的要求和特点,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设计。在现代设计中,这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假设设计师正在为一家汽车制造商设计新款车型,他们可以使用程序化参考图来理解现有车型的结构和设计特点,以及市场对新款车型的需求和期望。这些参考图可以提供关于尺寸、形状、材料、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设计方向和细节。如学生三维动画短片《寻找》,是一部面对幼儿的介绍非遗文化动画作品。该作品以上虞博物馆的展品和场景等元素为依托,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学生的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手绘功底及艺术表现力方面,无法表现出内心所构思的角色形象,这就需要人工智能生成程度化参考图,来借鉴相应的模型元素(见图5)。学生通过输入如卡通、陶瓷、IP等相应的关键词生成所需要的参考图,这些参考图可以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内心构思的角色形象。又如游戏角色皮肤《古代印象》,这是一个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角色皮肤作品,以唐代小说《莺莺传》为创作背景。该皮肤采用了唐代典型的服饰和发型设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建筑和场景,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古代风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输入唐代风格、莺莺传等关键词,可以生成相应的参考图(见图5)。这些参考图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唐代服饰、发型、建筑等方面的灵感和参考信息,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风格。当然,学生也需要意识到人工智能生成的程度化参考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对角色形象的深入理解和创新,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

再次,随机式“算法”拓展创意审美广度。通过随机式“算法”,AI能够产生许多新颖、独特的创意,这在传统方法中是难以实现的。对于优秀的设计师来说,创意设计是他们的核心能力,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设计师的关键因素。而AI的随机式“算法”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首先,这种算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经常面临选择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而AI的随机式“算法”可以快速生成大量不同

Figure 5. Student works “Searching” and “Ancient Impressions” design sketches

图5. 学生作品《寻找》和《古代印象》设计作品稿

的创意方案,供设计师选择和参考。这就像是在创意的海洋中做一次大规模的“深海探索”,从而发现那些有趣的新颖创意。其次,AI的这种能力还可以帮助设计师打破思维定势。在设计中,思维定势往往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难以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而AI的随机式“算法”可以帮助设计师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打破思维定势,产生更加独特和新颖的创意(见图6)。此外,AI还可以通过预测算法帮助设计师预测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减少设计迭代次数,提高设计效率,帮助设计师生成更具创意性和表现力的设计方案。

Figure 6. Student coursework design sketches

图6. 学生课程作业作品稿

5. 小结

人工智能时代动漫作品创作的范式转移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创作的本质和意义,关注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推动动漫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和支持创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动漫创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基金项目

浙江省“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成果,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动画三维系列课程群立体化混合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220749);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线下一流课程成果,课程名称“三维角色模型”。

注释

图1来源:《太空歌剧院》(图片来源于网络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A%E7%A9%BA%E6%AD%8C%E5%89%A7%E9%99%A2/61959625?fr=ge_ala)

图2来源:Midjourney程度设计的古代宫殿图片(图片来源于学生Midjourney生成资源)

图3来源:Midjourney程度设计的角色参考图(图片来源于学生Midjourney生成资源)

图4来源:学生作品《校园生活》和《诗路行》设计作品稿

图5来源:学生作品《寻找》和《古代印象》设计作品稿

图6来源:学生课程作业作品稿

参考文献

[1] 薛志荣. AI改变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师生存手册[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100-105.
[2] 余静. 论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J].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22(3): 44-46.
[3] Descartes, R. (1988) Descartes: 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44-48.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05059
[4] 许倩倩. 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设计审美研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10): 39-41.
[5] 段吉方, 阎恺祺. AI生成艺术与后人类技术的美学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6): 54-64.
[6] 吉尔福特. 创造力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105-108.
[7]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6-89.
[8] 赵宜. 人机共创、数据融合与多模态模型: 生成式AI的电影艺术与文化工业批判[J]. 当代电影, 2023(8): 15-21.
[9] 龚华超. 人工智能领域下的设计发展: 设计师如何在AI浪潮中航行[J]. 中国艺术, 2023(5):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