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内卷困境的哲学诊治——罗萨共鸣理论探析
Philosop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lemma of Internal Competition in Children’s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Rosa’s Resonance Theory
DOI: 10.12677/ae.2024.144472, PDF, HTML, XML, 下载: 89  浏览: 18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谢昕晔: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儿童教育内卷困境共鸣理论哲学诊治Children’s Education Involution Dilemma Resonance Theory Philosop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摘要: 教育内卷是近些年来热议的话题,从本质上看,其实是教育焦虑的外在体现。就儿童教育而言,由于不断发展的自媒体渗透进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儿童教育逐渐成人化、虚拟化。儿童教育愈发呈现出工具化性质,也让儿童教育深陷内卷困境。德国著名社会批判学家罗萨,提出了在“动态稳定”的现代社会中运用共鸣理论试图构建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这也为解决儿童教育内卷困境提供了哲学诊治的参考路径。参考罗萨共鸣理论的四个环节,我们需要转变教育思维,尝试通过有效触动、积极回应、反馈纠正以及自由创造等四个维度,以解决当前儿童教育的内卷化困境。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involution, a topic of intense debate in recent years, essentially reflects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of educational anxiety. In the realm of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pervasive infiltration of social media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children’s lives has led to the gradual adultification and virtualization of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increasingly instrumental nature of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plunged it into a dilemma of involution. The renowned German social critic, Hartmut Rosa, proposed using resonance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a “dynamically stable” modern society to construct a grand blueprint for a better life. This offers a reference for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involution in children’s education. Drawing on Rosa’s four elements of resonance theory, a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al thinking is necessary. We should try to addres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in children’s education by engaging in effective stimulation, positive response, feedback correction, and free creation.
文章引用:谢昕晔. 儿童教育内卷困境的哲学诊治——罗萨共鸣理论探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4): 19-2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472

1. 引言

近几年,“内卷”一词流行于各个社交平台,在教育领域,“内卷”也是频频出圈。当前,儿童教育呈现出的成人化和虚拟化的特征,折射出儿童教育的明显困境:其一,儿童教育缺乏鲜明的近现代观念;其二,儿童教育的“成人”与“成材”功能之间的摇摆不定;其三,难以把握儿童教育的“掌控”与“解放”尺度。德国社会学家罗萨提出共鸣理论,致力于破除社会加速带来的种种异化,构建现代社会的和谐关系。儿童教育内卷作为教育领域的异化现象,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从罗萨共鸣模式所包含的四个环节(触动–回应–转变–不受掌控)出发笔者提出解决儿童教育内卷化困境的四重维度:有效触动、积极回应、反馈纠正以及自由创造,希望以此回归儿童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2. 儿童教育内卷化的现实审视

尽管内卷化是一个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词语,但其作为一种把事情复杂化却没有产生实际价值的现象则由来已久。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内卷现象,特别是儿童教育方面的内卷化现象尤为严重。就儿童教育的内卷化而言,其呈现出成人化和虚拟化的特征,由此也导致了严重困境。

2.1. 儿童教育内卷化的特征

成人化是儿童教育内卷化的显著特征。儿童是天真纯洁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科技不断更新迭代,电子媒介渗透进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选择的电子信息使儿童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早熟现象明显,久而久之儿童也变得成人化,正如美国学者梅罗维茨所言,“儿童毫无节制地与成年人一样使用互联网,这些都无情地改变了儿童的思维和言行,使他们不再像儿童而像小大人。” [1] 成人世界的复杂性,让孩子们的童年加速消逝,儿童无法享受他们本该拥有的天真烂漫,迫使儿童教育也变得复杂而无效。

虚拟化是儿童教育呈现的另一特征。现在的儿童,从他们出生起就好似被“扔进”网络世界,他们不得不受虚拟世界的影响,背离了儿童的真实生活。虽然虚拟化的场景可以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浓厚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充分调动孩子们爱玩、爱幻想的特性,但是不加管理地接触虚拟世界,使儿童无法以正确的视角看待世界,往往将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虚拟化的背后是儿童与现实世界相疏远,甚至排斥,否定当下的现实意义而沉溺于所谓的将来的美好,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

2.2. 儿童教育的内卷困境

在我国,由于缺乏关于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儿童教育的发展似乎处于无知状态。儿童教育是人类教育的起点,因此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有三种来源,分别是自然、事物与人,他曾在《爱弥儿》中写到:“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2] 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便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当前,儿童教育恶性竞争严重,家长们对于教育资源盲目跟风、拼命争抢的现象此起彼伏,从而导致了儿童教育的内卷、内耗。长此以往,就会陷入一个教育的怪圈,儿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往往越努力越无力,越成功越迷失。在“鸡娃式”歪曲的教育观指引下,儿童的课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强。近些年推出的“双减”政策对于“双负”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是从外部调整知识与技能传递的局面,并非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本性出发,因而并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儿童教育痼疾,儿童教育内卷化现象仍未得到改善。

儿童教育在“成人”与“成材”功能之间摇摆不定,盲目追求成绩优异、出人头地,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育人”,而“育人”也分两个层面,第一是传授相应的知识,这对应了教育的“成材”功能;第二是培养良好的思想,塑造崇高的品格,这对应了教育的“成人”功能。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儿童教育引导儿童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修养良好品德,树立高远志向等不仅能够影响儿童自身判断是非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为己所用,切实地影响与帮助到他人。“人的成长与发展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条件、手段与基础,没有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无法存在与发展,但同时还要看到,人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来说也是目的。” [3] 因此在儿童教育的“成人”与“成才”功能之间应当有明确的层次性——“成人”是“成材”的基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体现的也是教育“成人”功能的首要性。近些年来,我国的儿童教育逐渐忽略了“成人”作为教育的基础性功能,亦或是在“成人”与“成材”的关系之中摇摆不定,缺乏定力和主见的父母往往过于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儿童能够“成材”,结果却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父母或老师难以把握儿童教育的“掌控”与“解放”尺度,殊不知过度的“掌控”导致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叛逆,无限度的“解放”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在儿童教育内卷化的大背景下,父母们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想要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绝大多数父母采取“掌控”式的教育模式。当然也存在思想相较开明的父母,他们坚持解放儿童天性,让孩子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力。然而“掌控”与“解放”尺度却难以把握。“真正的社会控制就是要养成一定的心理倾向,就是理解事物、事件和动作的一种方法,使我们有效地参与联合的活动” [5] 。杜威认为,来自于外部的控制在教育中会严重干扰学习主体的思想与实践,只有主体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自己对内部的控制,这才是正向有效的。“解放”在于释放儿童天性,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并顺应其发展规律。“解放”并不意味着“放任”或“放纵”,极端情况则是对孩子的溺爱与娇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因此“掌控”是激发儿童兴趣,培养其能力使其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解放”是顺应孩童发展天性,但并不是对儿童不管不顾。把握住尺度,对于儿童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儿童教育内卷化困境主要由于缺乏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成人”与“成材”的儿童教育功能之间摇摆不定以及难以把握“掌控”与“解放”尺度这三方面所导致的,在实质上就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了裂痕,即成人试图以一种加速方式揠苗助长,其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不相和谐的状态。儿童教育内卷化问题所呈现的这种困境亟待解决,而罗萨的共鸣理论给予了有效的参考路径。

3. 罗萨的共鸣理论

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是现今德国著名的社会批判家。他从社会不断加速的背景出发,对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趋势进行批判与探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共鸣理论。他曾在《共鸣:我们与世界关系的社会学》一书中精辟地指出,“如果加速度是问题,那么共鸣可能就是解决方案” [6] 。罗萨的共鸣理论旨在重新构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实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就此而言,如果说当前儿童教育困境在本质上就是源自成人的过高期望造成了人与人不和谐的关系,那么罗萨解决社会加速的共鸣方案无疑是有助于解决这一困境。

3.1. 对现代社会“动态稳定”模式的批判

罗萨这样定义现代社会:“一个社会,当它只能以动态的方式才能维持稳定,亦即当它需要有不断的(经济)增长、(科技)加速、(文化)创新才能维持制度状态时,它就是现代社会了。”( [7] : p. 21)从前外界对现代化的“增长”持有的是渴望态度,希望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都可以发展地更快更高更好。但如今,在“动态稳定”模式下的社会,这种期待转变成了威胁,形成了一种不加速、不创新、不增加就会倒退、降低、破产的危险局面。所以,人们追求的已然不是更好的现代化发展,而是依靠恐惧心态而维持着的升级游戏。就好似“仓鼠在滚轮中跑动”,大众也无法停止脚步,只能不断向前。

除了恐惧心理作为维持稳定的动力外,另一强大的驱动力是“扩大对世界的作用范围”。“如果我们能成功将(更多)世界纳入作用范围中,我们的生活就会那边的更好。”( [7] : p. 24)人生就是一次体验,想要有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就得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动态稳定”模式下的现代社会,人们并非是想通过主观能动性将世界改造地更美好,而是不断向外索取、开辟,从而获得对外部世界的掌控。

3.2. 共鸣关系的界定与建构

罗萨对拉埃尔·耶基(Rahel Jaeggi)“异化”概念进行继承与发扬,提出了五种异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鸣理论。“异化被描述为一种缺乏关系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中,主体与世界内在地分离了,彼此冷漠以待。或者甚至如仇敌般对峙。”( [7] : p. 52)这种保持距离进而进行控制与侵占的关系模式正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领域开展着。然而,这便造成了一种错误,因为主体对于世界而言不是抽象孤立的存在体,主体是处于世界范围之中的,主体是与世界相互作用,产生关联,且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罗萨提出了两种世界关系,异化作为负面的一面,与之相对应的正向的一面则是共鸣。共鸣关系是人类存在与一切可能世界的本质性关系,共鸣是主体与世界之间达成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将主体与世界脱离的关系扭转回来,也能够对“动态稳定”模式下主体想要扩大掌控世界的欲望进行消解。

共鸣作为一种关系模式,对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身体与心理都具有指导意义,它决定着人类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与世界进行互动。罗萨用四个环节来界定这种模式的特征。首先,是触动(刺激)的环节,触动的发生可以理解为一种呼唤,主体受外物呼唤而有所感。接收到呼唤是发于内心的,而不是工具意义上的需要。同时,主体被触动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自己正在被世界所关注着。这样一种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共鸣模式开启的第一步。其次,第二个环节是自我效能感(回应)的环节,在主体被刺激后,紧接着就要作出回应。“我们回应呼唤着我们的冲动,并且迎向触动了我们的事物。”( [7] : p. 56)当受到他人言语或行为上的刺激,大脑进行运转并作出回应,这就是自我效能感。只有主体受外界刺激并积极作出回应,共鸣才会完整的产生,反之,如果主体充耳不闻,忽略这种刺激,那么共鸣轴则会瘫痪,共鸣也将消失。再次,第三环节是吸纳转化(转变),当主体与外界产生共鸣时,主体会在共鸣关系中转变自身的状况,变化的发生也是共鸣关系产生生命力的根本。这种变化并不是对物体的简单化用,而是在主体内部与主体之间,以及他们周遭的世界都会发生变化。最后,第四环节是不受掌控的环节,共鸣不是工具性的,因而不受掌控,这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节。当主体为达成共鸣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外部条件时,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共鸣无法达成。这就是不受掌控的特征体现,越是刻意为之,越是无法达成。除了共鸣是否能产生,我们无法预估,产生的时长也同样不可预估。同时,共鸣是开放性的,共鸣一旦产生,我们也会随之改变,并且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如何改变等等都是未知的。

现代社会在不断追求增长、加速的“动态稳定”模式中运转,在经济发展、科技腾飞的同时却带来了严重的异化现象,损害了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儿童教育内卷困境正是这种异化现象在教育领域的显著表现,是一种极不和谐的发展状态,其实质是以成人为坐标轴的加速教育。罗萨提出建立稳定的共鸣轴来修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这一思路同样可以适用于儿童内卷化教育这种异化问题的解决。因此,基于罗萨的共鸣理论无疑有助于返璞儿童教育的初心,使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健康快乐成长。

4. 解决儿童教育内卷化的共鸣式路径

从上述可知,解决儿童教育内卷化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儿童教育的真正目的:打破一味求速度与结果的成人式异化教育,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合理激发其潜能,使其全面发展。罗萨的共鸣理论为破解儿童教育内卷困境提供了有效的哲学治疗路径。共鸣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触动–回应–转变–不受掌控。根据这四个环节,笔者得到启发,思考出与之相对应的与儿童交流的四种方式,试图运用共鸣理论来解决儿童教育内卷化的问题。

首先,以对话的方式对孩子展开行之有效的触动。对话,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体现,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对话”。“产婆术”就是对话形式最好的体现,其中讥讽作为最初环节就是不断抛出提问,通过对话的方式使对方认识到自己认知上的问题。那么运用对话的方式,将他们置于共鸣之中,进行有效触动就可以让孩子认识问题。在对话时,重要的是能够与儿童建立起对话的平台,一旦对话形成,共鸣轴就已建立。处于对话之中的大人们,要格外注重倾听。学会倾听是尊重并对儿童进行有效触动的必要前提,也是给予儿童表达自己的机会的另一种体现。所以在对话过程之中,不要以对错作为对话的评判标准,去打断孩子的想法。恰恰相反,而是要充分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说出他想讲的任何。

其次,家长或老师在有效地触动孩子与之建立起对话关系之后要作出积极的回应。回应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儿童接下来是否会继续保持兴趣,将对话进行下去。如此,在这种你来我往的对话过程中,共鸣轴才能稳定维持,共鸣才有可能发生。在这一环节中,大人们需要注意说话的艺术,学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促使儿童萌发起自身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在成年人与儿童彼此对话的过程之中,教育的目的也能得到正视。在笔者认为,教育真正的价值与目的在于唤醒孩童内心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探索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回应的过程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则尤为显著。

再次,家长或老师在经过有效触动与积极回应儿童之后要充分发挥对儿童进行反馈与纠正的作用。父母、老师要融入谈话过程之中,不能与儿童割裂开来。儿童教育并不仅仅旨在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关于人生与社会的伦理学的熏陶与培养。“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这是古人对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只有从自身的修养出发,不断修炼,才能拥有从平定家事到国事到天下事的从容心态。因此,哪怕是小到一次与儿童的对话,都不可错过可以与之发生共鸣的机会。在把握住机会之后,要学会认识再交流过程之中,儿童的一些想法与认知,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干预与纠正,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最后,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之上,要听任孩子自由创造,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现在孩子们的童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考试卷,被透支的童年会让孩子形成唯分数论、成绩论的教育观,就导致他们在今后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想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就要让他们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听任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造。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使他们鼓足勇气,勇敢尝试新事物,修炼创造性思维,在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兴趣。哲学家洛克经典的白板说,意思是人出生时心灵便是一块一尘不染的白板,至于白板上将绘画或书写什么是靠后天经验反映而成的。老师、家长的过度保护或限制剥夺了他们探索世界的自由,儿童的成长需要留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应该被保护并使其充分激发,才能够使儿童在自由创造中提升自我认知与智慧。

在儿童教育内卷化严重的背景之下,罗萨的共鸣理论给予了笔者一些哲学诊疗的思路去应对儿童教育问题。通过有效触动儿童,激发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欲望;在此期间大人们要对其进行积极回应与纠正反馈,正向的引导才能触发儿童与大人之间产生共鸣,最终能让儿童发挥奇思妙想,自由创造。

5. 余论

罗萨师从阿克塞·霍耐特(Axel Honneth),作为法兰克福第四代开拓者之一,他提出的共鸣理论继承了前法兰克福学者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将批判的思维类比至儿童教育领域,现在鸡娃式的儿童教育一味地追求知识型、技能型培训,使儿童教育愈发具有工具性意义,从而淡忘了儿童教育的初心在于激发与唤醒儿童内心潜能。共鸣理论是罗萨在深入挖掘马克思异化理论,根据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现代社会存在的五大“异化”形式而提出的异化的对立面概念。这种意指恢复主体对自然界、社会及他者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为分析资本主义市场危机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他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与发展了社会加速理论。共鸣理论,特别是其四个环节,在当下社会加速大背景之下,也为儿童教育内卷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破解路径。

但罗萨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学家,他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学者一样,他的共鸣理论具有非常典型的乌托邦色彩,不能触及根本。虽然共鸣理论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状态的破除提供了新思路,但在不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根本条件的情况下,所有的内部转变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所参照的国家、地区以及社会人群有一定代表性,但不够全面。罗萨的共鸣理论主要描述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都十分发达,但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囊括进去。除国家层面,罗萨在阶层上,也主要是以中产阶级的生活为例,进行社会加速的批判与共鸣理论的蓝图构建。那么社会阶级较低下的人群,他们的生活也没有被关注到。

儿童教育内卷化真正的解决办法,以笔者愚见,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当下,我国儿童教育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理论,儿童教育的标准与目标不明确,这才导致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所以,首先要明确儿童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唤醒儿童内心的潜能,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想要能够激发起儿童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就需要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书本上的文字与插图给予孩子形象的解释,但唯有实践,在自然中亲自闻过花香、听过鸟语、看过蓝天白云、尝过酸甜苦辣才能得到自己的切实体会,也只有从自身的实践中才能学习把握世界的奥秘。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培养儿童一定的创新意识也十分重要。要鼓励儿童大胆尝试新鲜事物,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与家长要转变角色,让儿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传统灌输知识型的教育模式转变为讨论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让儿童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致谢

涓涓师恩,铭记于心。首先,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罗龙祥老师对我论文写作的耐心指导与帮助。从最开始的论文选题到论文框架的修订再到内容细节的修改,是罗老师无数次的悉心指导,才得以让我的论文顺利完成。其次,我要对国内外学者提供的文献和文本表示感谢,前辈学者们提供了极为丰厚的理论知识,为我撰写这篇文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写作是一个需要打磨的过程,要勇于钻研,耐得住性子、肯做冷板凳。最后,我再一次对给予我帮助的导师、师兄、师妹以及提高参考文献的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基金项目

本文系参加导师罗龙祥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情境语义学的摹状词理论研究”(23FZXB05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45.
[2] 卢梭. 爱弥儿[M]. 李平沤,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 2-3, 7, 96.
[3]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4] 胡德海. 教育学原理[M]. 第2版.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6: 254.
[5] 杜威·约翰.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 Rosa, H. (2019)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Translated by James C. Wagner, Polity Press, Cambridge.
[7] 哈特穆特·罗萨. 不受掌控[M]. 郑作彧, 马欣,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21, 24, 52,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