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密度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Intimacy and School Adapt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DOI: 10.12677/ap.2024.143182, PDF, HTML, XML, 下载: 97  浏览: 16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Hadeer Mierjiang: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Left-Behind Children Family Intimacy School Adaptation
摘要: 本研究拟探讨家庭亲密度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和学校适应量表对196名留守儿童进行施测。结果:1) 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预测;2) 家庭亲密度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结论:家庭亲密度对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Abstract: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amily intimacy on the adapt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schools. The 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 scale and the school adaptation scale were used to test 196 left-behind children. Results: 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intimacy and school adaptation; 2) Family intimacy predicts the school adapt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onclusion: Family intimacy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school adapt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文章引用:Hadeer Mierjiang (2024). 家庭亲密度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 心理学进展, 14(3), 474-47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3182

1. 引言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到经济繁荣的城市工作,成为流动人口。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3.76亿人。流动人口的子女可能会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也可能会随着父母迁移到城市,成为“流动儿童”。从儿童早期社会发展来看,儿童必须能够融入以家庭外的成年人和同伴为特征的新社会环境(Manly et al., 2013)。学校是社会化的重要载体,适应学校也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自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开始推行,强化家庭监护的责任和关爱意识,改善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便成了施测的关键。学校适应是指在学校愉快地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并最终获得学业成功(Ladd et al., 1997)。儿童在学校环境中,需要应对学习任务和同伴、师生等人际关系,并适应学校的各种要求(侯静,2012)。针对留守家庭与学业适应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与其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影响其学习效果(赵磊磊,贾芳,2018)。针对留守家庭与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留守经历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有着当期和长期影响。留守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社交状况影响依旧持续,影响程度随着留守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尤以小学、初中留守的影响最为显著(刘志军,徐芳,2020)。基于此,本文想要探究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不满18周岁的儿童。

2.2. 研究工具

家庭亲密度量表:由Olson编制,后由费立鹏修订,量表由16个题项构成。该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不是”(1分)到“总是”(5分),本研究使用均分反映家庭亲密度的高低,得分越高,表明家庭亲密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

学校适应量表:本量表采用由台湾学者吴武典等人与1994年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中的子问卷《在校行为问卷》,共包含50个题项,用以反映中小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适应状况,包括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伴关系适应以及自我适应5个维度。量表为四点正向计分,从“总是如此”(1分)到“从来没有”(4分),得分越高,适应状况越好。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7。

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联系中小学老师,在周末以问卷星网络链接的方式将问卷发放至目标群体集中的群里,以此进行问卷收集,共收集问卷19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3份。运用SPSS26.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方法检验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将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2个变量的所有项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10.98%,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描述性分析结果

分别对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在性别间的差异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在性别变量上没有差异,结果见表1

Table 1. Gender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y intimacy and school adaptation

表1. 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

注:*表示p > 0.05。

3.3. 相关分析结果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初步探讨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性,具体数据见表2。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都呈现显著正相关(p < 0.01)。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4~0.51之间。

Table 2. Correlation matrix between variables

表2. 变量间的相关矩阵

注:***表示p < 0.01。

3.4. 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

表1中得出中小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 > 0.05),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不显著(p > 0.05)。

4. 讨论与结论

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视作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强调发展源于个体与各个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白学军,王敬欣,2013)。对留守儿童而言,家庭以及学校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微系统。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表明,中小学生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没有性别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与学校适应以及各维度都呈现显著正相关,且家庭亲密度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说,良好的家庭亲密度会促进学校适应,相反,则会弱化学校适应。有研究指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影响学业成绩以及个体人际关系模式的形成(郭秀丽,姜峰,2010)。儿童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建立的关系会随着儿童认知等发展而逐渐内化为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为儿童的自我评价、与他人培育关系奠定基础(宋月萍,2018)。留守家庭亲密度的弱化,使得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互动的经验和家庭情感支持,在理解社会关系、处理人际行为、对他人的期望和信任、自我评价等方面受到影响,进而投射在学校适应上。父母家庭参与对儿童的学业、社会性发展等有重要影响。父母外出减少了亲子联系和共同的活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活动、课业沟通不足。

5. 建议与展望

在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中,家庭亲密度作为家庭深层变量,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因此,我认为可以通过强化父母教育参与行为,进而提升学校适应。此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家庭亲密度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论证了理论假设,扩展了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留守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及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SH117)。

参考文献

[1] 白学军, 王敬欣(2013). 发展心理学儿童, 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pp. 38-39). 南开大学出版社.
[2] 郭秀丽, 姜峰(2010). 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1(5), 639-630.
[3] 侯静(2012). 学校适应的界定和测量的综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5), 99-104.
[4] 刘志军, 徐芳(2020). 留守经历与社交困难——基于新生代外来工的实证分析. 社会发展研究, 7(3), 61-78.
[5] 宋月萍(2018). 顾此失彼的童年: 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发展研究(pp. 80-8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赵磊磊, 贾芳(2018).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习环境视角的实证分析. 教育科学研究, (10), 40-46.
[7] Ladd, G. W., Kochenderfer, B. J., & Coleman, C. C. (1997). Classroom Peer Acceptance, Friendship, and Victimization: Distinct Relational Systems That Contribute Uniquely to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8, 1181-1197.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1997.tb01993.x
[8] Manly, J. T., Lynch, M., & Oshri, A. (2013). The Impact of Neglect on Initial Adaptation to School. Child Maltreatment, 18, 155-170.
https://doi.org/10.1177/107755951349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