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高中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探析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es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for Rural High School Head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DOI: 10.12677/ass.2024.133225, PDF, HTML, XML, 下载: 95  浏览: 15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苏 畅, 张 文, 高 伟: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湖南 益阳;周赛军: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关键词: 家校沟通教育信息化农村高中班主任沟通策略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Rural High School Head Teachers Communication Strategy
摘要: 高中阶段的家校沟通必不可少,对学生的升学、身心健康等都发挥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家校沟通渠道,提升了家校沟通效率。但鉴于现阶段家校沟通发展和农村家校沟通现状,家校双方的沟通认知、方式、能力、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为提升家校沟通效果,进一步保证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升学进程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家校沟通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家校沟通策略,以期家校沟通发挥更大能量,提升教育质量。
Abstract: High school stage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is indispensabl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college entrance,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has greatly enriched the channels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communication cognition, methods, abilities, and management of both home and scho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further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college entrance proces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explores effective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iming to make 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play a greater rol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文章引用:苏畅, 张文, 高伟, 周赛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高中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探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3): 357-36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3225

1. 引言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要努力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 + 教育”大平台。该计划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新时代和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基于此目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可以精准有效地识别个体需求,精准支撑个体服务,精准驱动创新、促进发展,不断完善各种资源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教育的教学及管理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加精准、智能和科学的发展 [2] ,进而为培养全面型人才创造更多可能。而这需要家庭和学校这两大人才培养方通力合作,因此有必要研究家校共育策略,让双方适应教育信息化。

此外,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并且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学生也逐渐开始为未来职业发展和规划做准备,逐渐由家庭向学校过渡,甚至在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此高中阶段也是一个心理和行为问题特别常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极强,思维独立,开始思考和探索人生及社会各项问题。高中后期对个人的升学、就业的个人前途问题极为关心,加之近年来高考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心理和思想上的矛盾 [3] 。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又缺乏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容易产生片面、偏激和走极端的倾向 [4] 。

而对于大多数农村高中的家长而言,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生的要求更多以结果为导向。再加上现代社会发展,他们大多为了家庭生计常年奔波在外,将孩子托付给家中长辈照看,他们自身很少有时间亲自见证孩子的成长。而对于托付的家中长辈,他们受文化水平所限,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子女更多的帮助,也不知道如何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更不用说及时给予适当引导。此外,他们也很少意识到甚至有自信主动与学校和教师沟通,及时获取学生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方面的信息,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 [5] 。因此,为进一步保证学生高中阶段身心健康发展,家庭与学校双方需要不断学习、通力合作。

2. 教育信息化在农村高中家校沟通中的优势

2.1. 拓宽家校沟通渠道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许多工具和平台也应运而生。对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传统的方式,如电话、家长到校谈话、教师上门家访,已逐渐向兴起的通讯软件转移,如微信(包括企业微信)、QQ、钉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或者钉钉群,及时发布学校通知,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成长问题,还可以与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既有效率,又有针对性 [6] 。此外,还有一些网络平台旗下的应用也可助推家校沟通,如希沃推出的班级优化大师中家校管理功能,既可发布通知,亦可实现学生表现在家长手机端的实时同步。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给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了多种可能。

2.2. 丰富家校沟通内容

传统的家校沟通多涉及教师与家长之间语言、文字方面的沟通,形式较为单一。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凭借各方平台,家校沟通可包含视频、语音、图片、文字、应用功能共享等多种形式,使得沟通更加多元和立体化,极大丰富家校双方沟通形式和内容,提高沟通效率和积极性。此外,教育信息化也使家校沟通主体由教师与家长拓宽到学校与教师与家长甚至还有部分社会团体。如部分学校建立的在线家长学校,通过线上分享资源或者组织活动,可实现家校双方的信息同频与共振;此外,大部分校方会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及时发布校方信息并发布家校共育推文,供教师与家长共同学习和探讨;部分校方也会推荐教育方面的官方公众号,教师与家长双方都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参加相应公共课或者阅读相应文章提升各自技能。如通过关注“教育部关工委”公众号,教师与家长双方都可定期参与以立德树人与家校协同育人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开课,了解学生心理成长,学会更好与青少年沟通,更好扮演各自的角色。

2.3. 打破家校沟通时空限制

传统家校沟通模式下,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实地家访,都无法不受时空限制及时传达并接收信息。相反,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信、QQ等沟通方式都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一对多或者一对一的信息沟通、信息数据收集等工作。只要有网络,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可发布通知,家长的及时回应也能被教师知晓,双方沟通效率极大提升。自此,家长无论是在家还是务工都可以通过相应沟通工具发布的内容了解学生相关情况,并能及时作出回应,实现家校双方信息的互享互通,提升家校之间的沟通质量。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高中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3.1. 家校沟通缺乏合作认知

对于农村高中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沟通主体通常为教师和家长,二者需要秉承相互尊重原则,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才可进行高质量的交流。而在现实的家校沟通中,双方往往存在认知差异。农村高中家长大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在校时间长,把孩子各方面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角色 [5] ,在家校沟通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方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等,通常是活动的发起人或者制定者,是支配者地位。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模式多是问题导向的,久而久之,教师成了对孩子和家长的指责方,家长则成为了被指责和被教育的对象 [4] 。这就使得双方有地位差,让家长更难对家校沟通与合作采取积极的态度,从而导致家长参与不足,而教师方支配度过高。长此以往,教师方容易懈怠,而家长方则容易抵触,最终阻碍有效家校沟通进程。

3.2. 家校沟通主体缺乏合理规范

现有的农村高中家校沟通大多依赖班主任进行,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一方面,家校沟通的形式、内容、时间等大多由班主任自主决定,沟通结果更多依赖个人因素,具有不确定性 [7] ;另一方面,家校沟通对交际能力、情商等方面有很高要求,学校缺乏教师家校沟通的技能培训,沟通效果依赖于个人的沟通能力、情商等因素,具有不稳定性。如个人能力不足,将影响家校沟通进程。而家长作为家校沟通中的重要参与者,自身缺乏职能认知,校方也缺少相应的具体政策来规范他们在家校沟通中的角色职能,对于家长方在家校沟通中能力的发挥缺乏统一的培养和调度,使得家长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承担职责不明,容易积累负面情绪,阻碍家校沟通的有效进行。

3.3. 线上沟通缺少情感共鸣

尽管教育信息化给家校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平台和多元化的沟通形式,但它也使得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太过依赖于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敲打出来的信息往往是缺乏连贯上下文情境的只言片语;发送的各种视频、图片和纷杂的表情包也不足以完整表达真情实感。这种沟通仅仅停留在电子屏幕,是虚拟世界的沟通,缺少真实情境,容易产生交流信息误差。因此,虽然信息化给各位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但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各个学生家庭,了解真实情况,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追根溯源,帮助他们解决高中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家长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才能更好为孩子各方面习惯的养成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发挥榜样力量,同时也需要与校方、教师方进行更多线下的相互了解与沟通,才能进一步实现双方更多理念与精神方面的契合,达成情感共鸣,更好发挥家校沟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正向作用。

4.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高中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

4.1. 转换家校沟通认知

有效家校沟通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方与家长方的共同协作,对于沟通中存在的认知误差,双方应采取措施转换认知。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线上培训资源丰富,教师和家长均可参加线上培训,了解并掌握家校沟通的相关理念,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家校沟通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教师方应建立平等沟通意识,在家校沟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命令方、指责方、说教方。教师方只有秉承相互尊重、平等沟通原则,才能更好理解彼此的立场,同心协力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家长方应充分认识到无论自己在孩子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对他们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教师方 [8] ,而应积极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同时家长方也应秉持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寻找线上线下资源,如可通过专业培训或者阅读相关知识,进行自我素质提升,从而树立教育信心,积极参与家校沟通。同时,家长方也应秉持平等沟通原则,与教师方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只有双方同步的理念更新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4.2.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农村高中家校沟通主要在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展开,双方的职能有待规范,技能有待提升,因此校方必须建立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来保证家校沟通的有效进行,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方面,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养成体系。首先,学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沟通技能提升培训,使教师配备有最新的家校沟通理念、沟通知识和技巧,与时俱进,提升沟通效果与质量;其次,学校应设定操作性能良好的家校沟通制度,明确班主任家校沟通的内容、频率、方式、时长等,让班主任的工作顺利展开有制度可循。最后,学校可依据制定的制度设定相应考核标准,定期对班主任家校沟通工作进行审核,提升班主任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依据教育局的政策规定,建立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规范家长委员会职能,让其承担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 [9] 。在赋予责任的同时,鉴于农村高中家长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就业情况,学校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和平台,为家长委员会提供家校沟通职能认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途径,提升家长能力以更好履行职责,保证家校沟通效果。

4.3. 融合新旧家校沟通模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各种信息交流平台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摒弃打电话、面对面交流等传统的沟通模式。线上线下沟通方式各有利弊,两者可以充分融合,实现有效率、有温度的家校沟通。一方面,校方可以合理选择在线沟通工具和平台,结合群聊和私聊以及多种信息发布途径,既可提高沟通效率,又可保证个性化、私密化、深入化个体沟通;另一方面,校方也应为家长线下深入了解学校和学生提供机会和渠道,如定期开展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各种文化艺术节、学生成人礼、全面展开大家访活动等,为家校双方提供面对面沟通机会,进行有温度、有情境的交流,实现情感共鸣,共同探讨解决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为家校沟通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多种渠道,为其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些许挑战。这些都值得家校双方共同研究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途径。为实现家校有效沟通,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校双方应明确双方职责,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不断改进和完善家校沟通体系建设并提升双方沟通技能,建立稳定、长效、多元、平等的沟通对话机制 [10] ,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家校沟通发展进程,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条件下家校沟通方式创新实践研究(HNETR22127);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XJK23CJC104);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建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的实践研究(Y20230170);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水质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HNJG-2021-0646)。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023-08-29.
[2] 黄荣怀, 王运武. 中国教育改革40年教育信息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198.
[3] 袁元, 郑航. 德育原理[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85.
[4] 邓林园, 许睿, 赵鑫钰, 等. 中国高中阶段家校合作的现状以及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J]. 教育学报, 2016, 12(6): 78-87.
[5] 何金伟. 对农村初中班主任家校合作策略的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 10: 94-95.
[6] 校嘉妍, 瞿聪慧, 黄亚文. 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19, 6(53): 281-284.
[7] 鲁光楠. 家长从“编外”到“编内”: 家校教育平台的反思与重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8): 12-14.
[8] 董冠华. “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探讨[J]. 华夏教师, 2022, 35: 43-45.
[9] 教育部.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3/s5933/201212/t20121203_146831.html, 2023-08-29.
[10] 田宏杰. 凝聚共识, 互搭平台, 形成家校共育合力[N]. 人民日报, 2023-1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