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端礼词用韵考
Phyme Investigation of Chao Duanli’s Ci
DOI: 10.12677/ML.2024.123169, PDF, HTML, XML, 下载: 134  浏览: 168 
作者: 朱晓岚: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 晁端礼用韵Chao Duanli Ci Rhyme
摘要: 北宋澶州词人晁端礼词作丰富,现存《闲斋琴趣外编》六卷,收录有140首词。本文对晁端礼词作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出15部,阳声韵6部:东钟、江阳、侵寻、先寒、真文、庚清;阴声韵7部:鱼模、歌戈、支齐、灰咍、佳麻、尤侯、萧豪;入声韵2部:月薛、屋烛。其中阳声韵中真文部与庚清部通押,阴声韵中支齐部与灰咍部、鱼模部与尤侯部通押。此外,入声韵中德职月薛麦韵也归为一部。晁词的韵部通押反映了其词作的用韵特色,也反映了宋代时河南濮阳语音的特点及语音发展趋势。
Abstract: Chau Duanli, a Ci writer from Chanzhou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rich in Ci works. There are six volumes of Xianzhai Qin Qu Wai Compilation, which contains 140 Ci. This article links the rhyme and rhyme characters in Chao Duanli’s Ci, and summarizes 15 parts, including 6 parts of yang rhyme: Dongzhong, Jiangyang, Qinxun, Xianhan, Zhenwen, and Gengqing; Yin rhyme 7 parts: Yumo, Gege, Zhiqi, Huihai, Jiama, Youhou and Xiaohao; into the rhyme part 2: Yuexue and Wuzhu. Among them, the Zhenwen and Gengqing parts in the Yang rhyme are homophones, while the Zhiqi part in the Yin rhyme is homophones with the Huihai part, the Yumo part, and the Youhou part. In addition, Yue, Xue, Mai, Yun are also classified as a part. The combination of rhyme in the rhyming part of Chao’s Ci reflects the rhym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s Ci, and also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honetic development trend of Puyang in Henan Province in Song Dynasty.
文章引用:朱晓岚. 晁端礼词用韵考[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3): 42-4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3169

1. 引言

晁端礼,字次膺,澶州清丰县(今属河南濮阳)人,北宋词人。李昭玘《晁次膺墓志铭》:“政和癸巳,大晟乐既成,八音克谐,人神以和,嘉瑞继至,宜得能文之士作为词章,歌咏盛德,铺张宏休,以传无穷。士于此时,秉笔待命,愿修撰述,以幸附托,亦有日矣。公相太师蔡鲁公,知公之才,以姓名闻上,诏乘驿赴阙。”( [1] p. 395)该墓志铭记载晁端礼曾入职大晟府,其在大晟府担任协律郎一职。晁端礼的词作大多失传,本文以《全宋词》为底本,书中收录约140首,其中有一首词无调名且只有“花前月下堪垂泪,水边楼上总关心。”一句,无法找出韵脚字。因此我们参考《宋本广韵》和《钦定词谱》,对其余139首词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并通过分析其韵部的通押现象,进而总结晁端礼词作的用韵特点。

2. 晁端礼词韵部归纳

以下是晁词的韵部归纳以及韵脚字使用情况,韵脚字下标表示该字的使用次数,未标次数的韵脚字代表该字只使用1次。

(一) 阳声韵

1) 东钟部

(1) 东韵:雄虹空2鸿中3戎风4功衷怱32弓东2通葱;(2) 冬韵:鬆;(3) 钟韵:浓慵龙重;(4)董韵:拢2;(5) 送韵:送梦2;(6) 用韵:共。

晁端礼139首词中,涉及东冬钟的韵段共7个,其中东(举平以赅上去,下同)有3个韵段独用;东冬钟相押有1个韵段;东钟相押有3个韵段。因东韵和钟韵相押有4个韵段,约占57%,故将东冬钟归为一部。

2) 江阳部

(1) 阳韵:乡4杨坊凉31022裳霜2常章长3阳尝肠2房湘扬梁鸯2;(2) 唐韵:光53塘凰唐2簧航廊2堂篁汤郎藏傍;(3) 江韵:双;(4) 养韵:养想枉;(5) 荡韵:荡;(6) 漾韵:忘22饷向上様;(7) 宕韵:浪傍。

晁词该部共15个韵段,阳韵独用2个韵段,唐韵独用有1个韵段,江阳唐相押只有1个韵段,其余11个韵段均是阳唐相押。晁词中属于江韵的韵脚字只有“双”,且“双”与属于阳韵的“妆香鸯”和唐韵的“唐郎”字相押,见于《鹧鸪天》(并蒂芙蓉本自双):双妆香唐鸯郎。因阳唐有12个韵段相押,江韵只与阳唐相押,故将江阳唐韵归为一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该部“傍”字在晁端礼词中共出现两次,其中一处是“傍”与“旁”为假借关系,见于《菩萨蛮》:“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傍。”该句中的“傍”应是假借“旁”,故将这里的“傍”归入唐韵。

3) 侵寻部

(1) 侵韵:寻心2深禁2襟琴音2沈今2侵衾;(2) 寝韵:锦寝恁;(3) 沁韵:沁禁任噤甚饮浸。

侵寻部共有4个韵段。该部只涉及侵韵字,但寝韵的“恁”字与其他韵部相押,见于《点绛唇》:定性恁狠更命倖,其余韵脚字皆是侵韵内部相押。为韵部名称的一致性,故将该部称作侵寻部。

4) 先寒部

(1) 先韵:烟5428牋前42田贤妍天3颠先;(2) 仙韵:筵2234322鞭圆3绵泉篇传;(3) 元韵:轩藩源反言2喧;(4) 桓韵:观毡冠盘团;(5) 寒韵:寒安看21;(6) 删韵:斑;(7) 裥韵:绽;(8) 缓韵:暖57管短满3;(9) 换韵:馆2半;(10) 谏韵:惯;(11) 獮韵:浅452篆转;(12) 阮韵:晚26;(13) 翰韵:看2岸难;(14) 缐韵:面3扇箭院2啭抃禅变;(15) 霰韵:见4片遍333殿现;(16) 愿韵:怨愿2劝万;(17) 旱韵:散2;(18) 产韵:眼2;(19) 琰韵:掩;(20) 豏韵:脸;(21) 叶韵:靥。

先寒部共25个韵段。同时使用先仙两韵的韵段共18个;晁词使用元韵的韵段共16个,其中有12个韵段是元韵与先仙韵相押;11个韵段使用桓韵,其中有9个韵段是桓韵与先仙韵相押;7个韵段使用寒韵,其中有6个韵段是寒韵与先仙韵相押;删山两韵出现的韵段也都与先仙两韵相押。因此,将先仙寒桓元删山几韵归为一个韵部。琰韵、豏韵和叶韵只有一个韵脚字且只与先寒部相押,因此将三韵都归入先寒部。见于晁词《清平乐》:“娇羞未惯。长是低花面。笑里爱将红袖掩。遮却双双笑靥。早来帘下逢伊。怪生频整衫儿。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 [2] p. 441)韵脚字“掩、靨”在晁词中只出现一次,且与谏霰两韵相押,所以本文将这两个韵脚字归入先寒部。此外,晁词先寒部韵的合并是符合实际语音的,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指出元韵在隋至中唐期间已与先仙韵合并( [3] p. 257)。周祖谟《唐五代的北方语音》对北方诗人的作品的用韵进行研究,归纳出23个韵部,其中阳声韵的寒部就包括寒元先仙桓删山韵,且周祖谟指出:“在诗歌的作品中元韵与魂痕相押,但也有与先仙两韵相押,代表语音新的变化趋向。”( [4] p. 13)由此可知,北方方言在唐代已有元韵与先仙韵合流的趋势,所以晁词先寒部的元韵能与其他韵混用可能是受当时方言的影响。此外,马玲鲜《北宋晁端礼词用调研究》从平仄字声以及应歌的需求几方面对晁端礼词与柳永词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晁端礼不仅续填柳永创调时,谨守柳永创调时的声情、题材。而且在声律上,多借鉴柳词” [5] ,由此,我们推测晁端礼词作的用韵可能借鉴柳永词作的用韵。我们对比晁端礼词和柳永词发现,两位词人在韵的合并方面是相同的。

5) 真文部

(1) 真韵:尘禋裀新42臣绅珍姻身23嚬鄰;(2) 文韵:云2裙燻;(3) 谆韵:春4;(4) 魂韵:魂昏22;(5) 吻韵:粉;(6) 焮韵:近3;(7) 慁韵:困搵闷2褪;(8) 恨韵:恨2;(9) 问韵:问2;(10) 混韵:损2忖稳;(11) 震韵:信2鬓认;(12) 很韵:狠。

该部共17个韵段,其中有9个韵段使用真韵;文韵有5个韵段,其中有4个韵段与真韵相押。

欣韵有2个韵段,2个韵段都与真韵相押;魂韵有5个韵段,有2个韵段与真韵相押,魂韵独用1次,与文痕两韵相押各有1个韵段;痕韵有2个韵段,其中1个韵段与魂韵相押,1个韵段与庚清部-ŋ尾相押。

6) 庚清部

(1) 庚韵:明862332卿英2迎;(2) 耕韵:莺;(3) 青韵:醒2亭青2;(4) 清韵:缨轻24倾情7355233萦庭瓶;(5) 敬韵:病2更命敬2;(6) 蒸韵:凝胜冰乘;(7) 径韵:莹定2;(8) 劲韵:性2;(9) 静韵:静;(10) 迥韵:艇醒;(11) 證韵:胜兴;(12) 登韵:稜层;(13) 耿韵:倖。

庚清部共15个韵段。《广韵》庚耕清同用,晁词涉及庚韵的共15个韵段,其中与清韵相押有12个韵段,使用耕韵的韵段只有一个,且只与庚韵相押。此外,使用青韵的韵段有6个,其中有4个韵段同时与庚清相押,其余2个韵段分别与庚韵和清韵相押。另外,晁词中蒸韵和登韵也都与庚韵相押。故将庚耕清青登蒸归为一部,该部主要是-ŋ的韵脚字,有2个韵段与-n的韵脚字相押。

(二) 阴声韵

1) 鱼模部

(1) 鱼韵:居2虚如22庐渔鱼初;(2) 虞韵:衢扶须无珠肤朱羽;(3) 模韵:壶22孤;(4) 语韵:序语53222阻;(5) 麌韵:宇36乳舞缕取2数;(6) 姥韵:土2鼓户23肚吐股;(7) 御韵:誉处7絮去6筯觑;(8) 遇韵:句炷住2;(9) 暮韵:度鹭3步固暮3路苦2做露2顾。

该部共押19个韵段。其中鱼模相押有6个韵段;鱼虞模相押的韵段有8个;模韵独用有1个韵段。因此,将鱼虞模韵归为鱼模部,晁词该部还有4个韵段与尤侯部通押,具体情况见韵部通押部分。

2) 歌戈部

(1) 歌韵:娥罗多32峨河歌;(2) 戈韵:波2和;(3) 哿韵:亸我2;(4) 果韵:锁麽3裹火果坐;(5) 箇韵:个2大箇那2;(6) 过韵:破333卧。

该部共押6次。歌韵独用一个韵段;歌戈有5个韵段相押,故歌、戈归为歌戈部。

3) 支齐部

(1) 支韵:璃差移知3222垂窥卮涯衰漪池儿2离;(2) 脂韵:迟3眉谁貔伊脂;(3) 之韵:时4222旗诗持;(4) 微韵:辉衣3菲飞34;(5) 齐韵:携迷西;(6) 未韵:未气73沸;(7) 志韵:意32事;(8) 纸韵:倚2氏蕊3泚此是;(9) 止韵:裏6齿始己士起34子喜徵理;(10) 至韵:醉225弃致悴223坠二辔寐2比地;(11) 旨韵:水42美;(12) 尾韵:几;(13) 霁韵:霁2继剂计3蒂闭;(14) 祭韵:世2缀袂;(15) 寘韵:瑞322;(16) 荠韵:递洗。

该部28个韵段。晁词该部的28个韵段中涉及支脂之三韵的韵段共21个,其中齐韵与三韵同时相押或与任意一韵相押的韵段共8个,有1个韵段是齐韵独用;使用祭韵的韵段有3个,且都与三韵同时相押或与任意一韵相押;微韵共有14个韵段,除了独用的1个韵段外,其余韵段押韵情况同齐韵与祭韵。因此,本文将支脂之齐微祭韵归为支齐部。另有5个韵段与灰咍部通押,具体情况见下文。

4) 灰咍部

(1) 灰韵:煨回2杯煤醅雷槐;(2) 咍韵:台开24;(3) 皆韵:谐怀2排;(4) 佳韵:钗;(5) 泰韵:会外带赖;(6) 代韵:载在赛;(7) 怪韵:怪;(8) 队韵:退碎悔对;(9) 海韵:海彩;(10) 蟹韵:买。

该部有10个韵段。晁词该部的10个韵段中,灰咍韵同时作为韵脚字的韵段有4个,还有1个韵段是只使用了咍韵。晁词中皆泰怪三韵也都只与灰咍韵相押,故将泰怪韵与灰咍韵归为一部。此外,本部的韵脚字还应包括佳韵的“钗”“买”两字,也就是说,晁词的佳韵归入佳麻和灰咍两部,归入佳麻部的佳韵字有“家、涯”,归入灰咍部的韵脚字是“钗”以及蟹韵的“买”。晁词佳韵的归部与柳永词作大致是相同的,柳永词的佳韵分别归入家车部与皆来部,归入家车部的佳韵是“佳、涯、崖”类字。从佳韵的韵脚字的归部情况看,我们可以推测佳韵的舌齿唇与疑母字两种已有不同的演变趋势,所以又将佳韵归入灰咍部而非将其看作灰咍部与佳麻部通押现象。

5) 佳麻部

(1) 佳韵:家22;(2) 麻韵:沙花2蛇嗟22霞斜;(3) 禡韵:怕下骂;(4) 马韵:也。

该部共3个韵段,佳麻相押有2个韵段;麻韵独用1个韵段。本部主要是佳韵和麻韵字相押,没有与其他韵的韵脚字押韵情况,所以归为佳麻部。

6) 尤侯部

(1) 尤韵:收悠州4洲流33433不刘23休;(2) 侯韵:讴钩侯224;(3) 有韵:久寿酒32手柳3323;(4) 厚韵:厚后;(5) 宥韵:秀胄授旧4瘦;(6) 候韵:候2透。

该部共14个韵段。尤韵独用有3个韵段;尤侯相押有7个韵段。本部例外的韵脚字是“负”“否”二字,这两个字有4个韵段与鱼模部相押,上文已有提及。本文根据《广韵》依旧将这两个字归入有韵,但其能够与鱼模部相押的原因见下文。

7) 萧豪部

(1) 萧韵:条迢;(2) 宵韵:饶桥桡消娇翘飘腰;(3) 豪韵:槽高;(4) 筱韵:晓52缈杳了4;(5) 小韵:表悄24渺小2绕;(6) 巧韵:爪;(7) 皓韵:岛2保道8945考早4抱草恼2;(8) 啸韵:调掉叫;(9) 笑韵:诏224妙要;(10) 效韵:觉少棹;(11) 号韵:到102222躁。

该部共14个韵段。《广韵》中萧宵同用,晁词该部的14个韵段中有7个韵段是萧宵相押的。豪韵有2个韵段与萧韵相押,有4个韵段与宵韵相押,有6个韵段与萧宵韵同时相押。韵段中使用肴韵的共3个,分别有1个韵段与宵韵和萧韵相押。本部的韵脚字均来自宵萧肴豪四韵,无韵独用现象,因此可以将这些韵脚字归为一部。

(三) 入声韵

1) 月薛部

(1) 月韵:发歇缺月;(2) 薛韵:列别说折2;(3) 屑韵:切节;(4) 麦韵:隔;(5) 职韵:直识;(6) 德韵:得2黑德。

该部共2个韵段。月薛屑相押1个韵段;德职薛麦相押1个韵段。因德韵、职韵和麦韵的韵脚字在晁端礼词中使用次数较少且只与薛韵相押,所以本文将这些韵归在一部内。月薛部的韵脚字主要见于《滴滴金》:“庞儿周正心儿得。眼儿单、鼻儿直。口儿香、发儿黑。脚儿一折。从来薄命多阻隔。未曾有恁相识。除非烧香做功德。且图消得。”该词的韵脚字涉及到入声德韵、职韵、薛韵和麦韵的混用。以往词作中,虽然薛韵和麦韵分别与德职两韵通押现象较多,但薛麦两韵相押的情况也存在,如鲁国尧先生《宋代词韵与金元》:“德质部与月帖部通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6] p. 403),且在文中列举了与晁端礼同是河南籍词人朱敦儒的两部通押现象。又如田玉琪《唐宋词入声韵的发展演进》分别对唐五代、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以及南宋词的入声韵进行归纳,其中德职薛麦混押情况只出现于北宋中后期的词作中,且四韵混押有6次( [7] pp. 76-90)。德职薛麦相押是符合入声演变规律的,王力先生根据辛弃疾词的韵脚字推测“三类入声合并为一类,在宋代北方话中已经开始了。”( [4] p. 307)晁端礼所处的年代早于辛弃疾,所以王力先生提及的入声韵尾合并的现象可能早已发生。因此,将晁词的德职薛麦韵归为一部是合理的。

2) 屋烛部

(1) 屋韵:目幅宿菊逐;(2) 烛韵:绿续浴足烛2促曲2

该部共2个韵段,皆是屋烛相押,故将两韵归为屋烛部。

晁词的各韵部之间韵的合并大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对柳永词用韵的借鉴,一方面是受实际语音的影响。前文提及晁词在用韵上可能是借鉴了柳永词的用韵。据肖锦华《〈乐章集〉声律研究》系联出柳永词作共18个韵部,其中阴声韵部有歌戈部、家车部、皆来部、支微部、鱼模部、尤侯部、萧豪部;阳声韵部有监廉部、寒先部、侵寻部、真文部、庚青部、江阳部、东钟部;入声韵部有铎觉部、屋烛部、德质部、月帖部。就阴声韵部而言,晁词韵部与柳永词的韵部大致是相同的;就阳声韵部而言,晁词没有监廉部;就入声韵部而言,晁词将月帖部与德质部合并且没有铎觉部。晁词韵部与《词林正韵》的韵部相比:阳声韵部方面,晁词少了“覃咸部”,其余韵部与《词林正韵》相同,且晁词的先寒部主要包括先仙元寒桓删山韵,这一点与《词林正韵》也是相同的;阴声韵部方面,《词林正韵》将佳韵分别归入支齐部与佳麻部,这一点与晁词的归部是相同的。《词林正韵》又将灰队两韵归入支齐部以及将泰韵分别归入支齐部与灰咍部,这与晁词是不同的。入声韵部方面,《词林正韵》入声韵有5部,且月薛两韵与德麦职韵不在一部,这与晁词也是不同的。晁词虽只有15部,韵部归纳与《词林正韵》有所出入,但其用韵特点大致符合语音演变规律。

3. 晁端礼词用韵特点

晁端礼139首词共可以系联出15个韵部,这15个韵部的通押既体现了晁词用韵比较宽,又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特点以及语音演变趋势。

(一) 韵部通押

晁词阳声韵部通押只有一类,即真文部和庚清部通押,这两部相押共发生2次,分别是《御街行》:粉近景闷恨褪兴问;《点绛唇》(我也从来):定性恁狠更命幸。其中《点绛唇》还涉与侵寻部通押。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山咸臻深四摄的-n尾与-m尾韵母发展规律之一便是“-m尾并入相当-n尾”,而“恁”是侵韵字,对应的-n尾韵是真韵,因此《点绛唇》一词中侵寻与真文、庚清相押,是-m尾、-n尾和-ŋ尾合流的早期体现,但因庚清部与真文部只相押两次,侵寻、真文和庚清部相押1次,所以这一观点只作为推测。

晁词阴声韵部通押涉及支齐部与灰咍部以及鱼模部与尤侯部两类,其中支齐部与灰咍部通押5次,分别是《醉蓬莱》(正中秋初过):气世致继氏退起剂;《喜迁莺》(嫩柳初摇翠):翠坠缀碎里醉裹会沸霁二;《金盏子》(断魂凝睇):辔水寐泣指裹气悔味;《满江红》(五两风轻):外会醉计指裏意已对;《浣溪沙》(误入仙家小洞来):来杯煤归醅。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指出:“宋代的灰堆、支齐和资思三个韵部,到元代合并为齐微。”( [5] p. 385)那么,晁词支齐与灰咍两个韵部能够通押,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韵部合流的趋势。鱼模部与尤侯部通押也是4次:《春晴》(燕子来时):雨暮处语负絮绪去与;《千秋岁》:阻缕雨苦去语取负股否。《清平乐》(朦胧月午):午雨语否;《菩萨蛮》(薄衾小枕重门闭):处否。这4首词是鱼模部字与尤侯部“负”“否”混用,在《中原音韵》以前的韵书中,“负”只有在《古今韵会举要》中被收录在鱼模部,其余韵书都不曾将“负”“否”归入鱼模部,至《中原音韵》时将两个韵脚字又归入鱼模部。“负”“否”两个韵脚字归部的变化是语音演变的一般规律,即尤侯部的唇音字变为鱼模部。晁词的鱼模部与尤侯部通押使用的韵脚字都是唇音字,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鱼模与尤侯两部从宋代至元代的演变趋势。

(二) 异调相押

晁端礼词中平声相押和上去两声相押情况居多。其中平声相押现象最多,平声韵相押共75次,约占总数的44.3%;上去两声相押现象次之,上去两声相押有65次,约占总数的38.4%。柳永词中也是平声相押和上去两声相押情况居多。就入声调相押而言,晁词有4次是声调单押,仅2次是异调相押。柳永词的入声有与上去两声同时相押的情况,这与晁词是不同的,见表1。总的来看,从声调方面看押韵情况,晁词与柳词大致是相同的,基本是声调单押,不同声调相押总体来说是较少的。

Table 1. Chao’s ci different tone consecrated situation

表1. 晁词异调相押情况

4. 结语

晁端礼139首词共可以系联出15个韵部,阳声韵有6部,阴声韵有7部,入声韵有2部。晁词的先寒部、支齐部与灰咍部的合并,既反映了当时北方的实际语音特点,又反映了晁词在用韵上对柳永词用韵的模仿。因晁端礼是河南濮阳人,所以其词作用韵特点也是河南方言特点的体现。入声韵薛麦职德合并是入声韵尾开始消失的证明。晁词的真文部与庚清部、支齐部与灰咍部通押都体现韵部合流的趋势;鱼模部与尤侯部通押,是尤侯唇音字的转入鱼模韵的体现。此外,我们还发现阳声韵部与阴声韵部中几乎是将韵尾相同且韵腹较接近的韵合并为一部,入声韵虽只有两部,但入声韵部的合并也体现了晁词用韵的宽松。因此,晁词为我们研究北宋后期的语音特点以及语音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NOTES

1韵脚字“难”在词中出现两次,我们根据这一韵部的押韵特点,将“难”分别归入寒韵和翰韵。

2韵脚字“醒”归部情况同上文韵脚字“难”。

参考文献

[1] 李昭玘. 乐静集[M]. 文渊四库全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 唐圭璋. 全宋词[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3] 王力. 汉语语音史[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语言学论丛委员会. 语言学论丛[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
[5] 马玲鲜. 北宋晁端礼词用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19.
[6] 鲁国尧. 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7] 田玉琪. 唐宋词调入声用韵的发展演进[J]. 文学遗产, 2021(6): 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