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novation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for Undergraduate Normal Students
DOI: 10.12677/CES.2024.123121, PDF, HTML, XML, 下载: 66  浏览: 13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洪保麟, 赵 希, 范雪威: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课程教学创新融合反思Course Teaching Innovate Fusion Reflect
摘要: 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使命,深入剖析传统教学模式中所面临的“课程理论抽象,教材缺少实践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意识不强,课堂参与度不高”“形成性评价缺失,评价方式不完善”等课程“痛点”问题,探索了“通古今、融中外”“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生为师、教学相长”的新理念,融入了“思政引领”“国学传承”“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新内容,采用了“充分互动”“注重交流”“同伴互助”“角色模拟”“因材施教”的新方法,创建了“辩证、批判性、建设性、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新机制,努力打造学为中心、参与度高、实践性强的新型高效课堂,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Abstract: The course adheres to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and cultivating a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pain points fac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such as “abstract curriculum theory, lack of practical design in textbooks,” “weak awareness of self-directed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mong students, low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lack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imperfect evaluation methods”. It explored the new concept of “integrating ancient and modern, integra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integrat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applying knowledge”, “learning from students, and promoting mutual learning”, integrated new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career planning”, and adopted new methods of “full interaction”, “emphasis on communication”, “peer assistance”, “role simulation”,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needs”. We have established a new process evaluation mechanism that combines dialectical, critical, constructiv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striving to create a new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centered on learning, with high participation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文章引用:洪保麟, 赵希, 范雪威. 本科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3): 1-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3121

1. 引言

课程教学改革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是学生“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传统学习方式向“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 [1] 。文章以普通本科师范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对传统课程教学困境进行分析和思考,对教学改革创新的理念与实践进行讨论与呈现。

2. 课程概述

《教育心理学》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理论必修课,共48学时。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形成科学、现代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育观,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具备胜任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

3. 学情与教学“痛点”分析

3.1. 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修过《教育学基础》课程,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相关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性格方面,学生普遍乐观积极、富有热情,但不够独立,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学习风格上,思维活跃,喜欢实践,参与度较高,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意识较为薄弱。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和相关教育培训机构。

3.2. 传统课程教学中的“痛点”

1) 课程理论抽象,教材缺少实践设计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科的交叉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各个版本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多是理论阐述,缺乏举例说明和实践内容。学生之前修过《教育学基础》课程,虽然能够理解“教育学科”部分的内容,但是对于“心理学科”部分的学习存在诸多困难。另外,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有助于知识传授,但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

2)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意识不强,课堂参与度不高

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庞杂,难度大,但是授课学时有限,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己预习教材、观看慕课、完成测验、课后实践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较差,合作意识不强,学习比较被动,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法,手段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成效较低。

3) 形成性评价缺失,评价方式不完善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平时作业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只是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客观化,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评价。此外,教师是评价的主体,缺少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的环节,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不全面,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 [2] 。

4)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大量地快速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未能将“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需要,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奋感、愉悦感和获得感。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疲于应付,对于学习缺少足够的热情,逐渐变成知识学习的机器,而不是充满期待的求知者。

3.3. 教学“痛点”引发的思考

根据以上教学“痛点”,引发教师进行以下思考:教学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如何合理、客观、全面地评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才能既让学生学有所获,又让学生体验到愉悦感,对课程学习怀有期待?

4. 教学创新思路与举措

4.1. 主动响应“新文科”建设,“通古今、融中外”,化抽象为具体

“通古今、融中外”,是把中国现代的教育理念、技术,与古代经典的教育理想、教育思想,与外国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融通,互相印证,丰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素材,同时运用古今中外的经典教育教学案例解释教材中的抽象理论。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相关的重要理论,又能够呼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同时能起到价值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以产出为导向,“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重实践能力培养

重实践,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二是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授课,一起指导学生学习、大作业、实习实践;三是采用“1:2”教学模式,即学生每上1学时的课,需要配以课下2学时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是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读教材,绘制思维导图,在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上观看慕课,完成预习测验、相关调研等;四是在课上讲授理论知识时,及时让学生举例子说明基本概念,或者运用重要理论解释教育教学现象,解决现实问题;五是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试讲;六是通过大作业,如《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情况报告》、教育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嗝嗝老师》《自由作家》观后感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和分析、评价、反思、创造等高阶能力;七是开展讲座,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类型的教育教学比赛。

4.3. 更新教学方法,“同伴互助”“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在学法方面,本课程特别重视“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学期初,教师要求所有的学生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助双方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相互监督和帮助:一是学习目标制订;二是学习过程监督;三是进行学习困难互助;四是学习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学习,要求学生在期初提交《同伴互助学习之<教育心理学>学习目标约定》,期中和期末各完成一次《同伴互助学习情况报告》,平时教师会在课堂上随时检查互助的情况并作记录和评价。

采用同伴互助的学习方法,旨在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提供学习的互助机制,增加学习的监督力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和紧迫感。同伴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开拓创新、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中心教学理念,这也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可供借鉴推广的课程思政途径 [3] 。

在教法方面,教师重视“因材施教”。“因材”,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了解所教授专业学生的整体特点,另一方面要摸清所授课班级学生内部的个体差异,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具体做法:一是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课堂教学中的测验与互动,课下的交流、学生的作业完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化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为之后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做准备,在教学设计之中体现针对性;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平台建立不同的“学习研讨共同体”进行交流互动,辅助教学。

4.4.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采用“辩证、批判性、建设性、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 过程性评价新机制

本课程积极探索恰当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兼顾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采用“360度”评价,即将学生自我评价(占10%)、同伴评价(占10%)、小组评价(占10%)、全班同学评价(占10%)和教师评价(占60%)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的项目上,过程性评价的观测点主要是课堂笔记、平时作业、课堂互动、课前试讲、期中和期末测验、同伴互助,终结性评价是以考查分析、理解、运用能力为主的闭卷考试。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指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做到辩证、批判、建设性地评价,教师将“定性评语”与“量化打分”结合起来,建立“辩证、批判性、建设性、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新机制 [4] 。

4.5. 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相结合,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愉悦感

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理性知识的讲解,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感官疲劳;如果只有感性素材的呈现,课堂教学将会变得哗众取宠,“教之无物”。本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巧妙设计、适当穿插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故事、案例、游戏活动、名人名言、诗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等感性素材,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觉,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产生丰富、愉悦的学习心理体验,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增强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增加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5] 。

4.6. “以生为师,教学相长”,不断自我反思与成长,建立教师持续成长新途径

课程秉持深入反思、持续改进的理念,建立包括“理论学习”“研究和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教研共同体”“行动研究”“写反思日志”等反思、成长促进机制,以学生为师,以自己的经验为师,以“金师”为师。在这些机制中,尤为重要的是“以生为师”,即教师让学生反馈课程教学中好的做法、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立即弥补和完善,实现教学相长。

5.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效

5.1. 教学、教研取得丰富成果

通过深入教研和积极探索,本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省级三等奖,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省级二等奖,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省级三等奖。课程教学教研团队成员参与省级课题《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方位开展OBE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资助)《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心理成熟性评量与精神成长育导融通机制研究》;参与省级规划课题《疫情期间云课堂师生互动倾向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课程主讲教师公开发表《论线上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从“互动”走向“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与实质探析》《线上课堂积极元素调动与师生互动提升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分析》等多篇高层次教学改革论文。课程教学教研团队成员入选2021年黑龙江省首批基础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库。

5.2. 学生学习成效好,赛事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的整体风貌和学习心态都在往积极方向转变,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的意识增强了,注重各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卓有成效。通过对比,课程目标达成度每学年呈稳步提高之势。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教学技能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微课制作大赛、说课比赛等,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5.3. 学生满意度高,课程教学获得专家好评

通过课程结束之后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校内外专家也对教研团队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给予肯定和好评。课程教研组成员积极与同行交流、与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在校内外各种教研活动和会议交流中推广教学和研究创新成果。

基金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变革研究》;课题编号:23YW0403。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 著, 姜文闵, 译.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4-35.
[2] 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 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1-53.
[3] 张大均, 主编.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87-88.
[4] 王道俊, 郭文安, 主编. 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90-92.
[5] 周平. 培训师核心能力突破: PTT让一切课程更美丽[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