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权的提升路径探析
An Analysis of Ways to Improv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Media Era
DOI: 10.12677/AE.2024.142272, PDF, HTML, XML, 下载: 180  浏览: 280 
作者: 王 颖: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College Counselo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ight of Speech
摘要: 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既是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当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还存在着话语主体综合素养缺失、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不强、内容方式创新性不足、监督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要有效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一要激发主体自觉性,加强话语权思想引导;二要突出客体中心性,提升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三要强调介体创新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四要增强环体保障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风尚。
Abstract: Improving the discourse power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nee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firmly grasp the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work, but also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fully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power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unselors still has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discourse subjects, weak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educational objects, lack of innovation in content and mode,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to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unselors, first, we should stimul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 and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discourse power. Second, we should highlight the centrality of the object and enhanc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he educatees. Thirdly,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innovation of the medium and enrich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urth, we must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the overall body and form a new tre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王颖.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权的提升路径探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2): 1753-175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2272

1.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阵地;高校应当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1] 。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话语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骨干力量,建构和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仅是高校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现实意义

2.1.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深刻地塑造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术方式,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容易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有必要持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其他教育资源,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环境所带来的冲击与考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诸多疑问与困扰,高校急需一批在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领域具备卓越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他们扮演着其他从业人员无法替代的独特社会角色 [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的发展建设对于培养高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主导性、话语内容的权威性以及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 。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进步,以提高思政教育话语权和增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现实困境

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中还存在着话语主体综合素养缺失、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不强、内容和方式创新性不足、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辅导员思想政治话语权的提升。

3.1. 话语主体综合素养欠缺

首先,辅导员政治素养有待提升。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身心还在成长当中的青年大学生,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因此,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于辅导员队伍的学科背景差异,其政治理论素养也存在差异。一些辅导员政治理论知识较为薄弱,难以及时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同时无法准确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难以发现并及时帮助学生摒除错误思想,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

其次,辅导员媒介素养有待提升。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然而,一些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繁忙、多年来工作习惯不愿更改、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差等原因,常常无暇或不愿学习新媒体技能,这导致他们难以有效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育,无法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同时,由于缺乏媒介素养,辅导员不能及时关注网络舆论和热点话题,难以挖掘具有思辨性和时效性的教育资源,也不便通过网络这个窗口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话语权。

最后,辅导员人格素养也有待提升。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和学生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仍然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尚难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固守教育者中心论,采用单纯说教、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还有的辅导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现总是表里不一,而这些缺乏人格素养的表现,极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2. 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不强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认同受到动摇。当今社会,网络平台因其开放性的特点,成为各种价值观念汇聚的主要场所。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充当“幕后黑手”,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试图用他们的价值观念误导群众。这些势力利用互联网这个便捷手段,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错误思想,在把网络空间搞得乌烟瘴气的同时,他们还蓄意挑起意识形态纷争,通过放大社会负面事件,挑起争议,歪曲人们的思想观念。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大学生随时都被来自各方的信息所包围,而由于学生们尚且缺乏辨别信息真假和意图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虚假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导致对正确思想观念的认同感缺失。这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不利于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和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权的提升。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学生利益和现实需求的关照不足。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必然会使自己出丑 [4] 。因此,只有满足学生的现实利益需求,才能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使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而在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实践中,仍存在忽视学生现实需求的问题。部分高校辅导员未能站在学生立场上充分考虑学生诉求,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 内容方式创新性不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大学学生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对其不足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关键环节。第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存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况。当前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更侧重于抽象理论知识,却未深入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动态变化,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难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不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第二,思政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小,及时捕捉最新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对于提高教育吸引力至关重要。教育内容的时效性越强,对学生就越有吸引力。但由于部分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教育敏感性差,未能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其次,教育内容不会自己跑到学生的脑袋里,因此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方式上仍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第一,僵化生硬的话语表达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高校辅导员若不能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未能将政治性话语转化为贴近生活的言语,会导致学生不愿听、不想听,从而削弱思政教育效果和辅导员的话语权。第二,未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多渠道教育。新媒体技术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性,但目前高校在思政教育话语权平台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当前平台主要呈现为有限的权威报刊电子版内容、政府门户网站单一板块等,尚未充分融入新媒体大环境,用户难以直接获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 [5] 。

3.4. 监督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新媒体时代,社会发生的一切事件都能在网络空间快速传播。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任何个体都能就感兴趣的事件在网络空间发表带有个人倾向的评论。这在满足人们自由言论的同时,也造成了虚假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舆论监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不少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方面存在不足,对于迅速扩散的网络舆情难以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未能及时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导致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严重滞后,极大削弱了辅导员对于网络空间的监管能力,而这些监管能力的缺失,又增大了学生接触不良价值观的风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4.1. 激发主体自觉性,加强话语权思想引导

第一,高校辅导员要自觉提升政治素养。高校辅导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尤为重要。首先,在迅速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辅导员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同时,辅导员应主动承担起职务责任,引导大学生成为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并践行的楷模 [6] 。其次,要加强理论学习,并积极投身实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分析问题,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高校辅导员要自觉提升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充斥着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因此,高校辅导员应提升媒介素养,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一方面,应主动学习媒介理论知识,提高信息的获取、评估和辨别能力,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新媒体技术培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

第三,高校辅导员要提升自身人格素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辅导员只有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面对外界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传递正能量,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关爱学生,真诚友善。与学生相处时,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育教导学生时,应以积极引导和耐心教育为主。此外,辅导员还应注重自身的形象、风格和语言等方面魅力的养成,用丰富的知识教育学生,以阳光积极的形象面对学生,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独特的语言魅力感化学生。总之,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其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升思政教育话语权。

4.2. 突出客体中心性,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需求。高校辅导员应树立服务意识,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话语权真正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服务。首先,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意识,从内心真正接纳每一位学生。其次,高校辅导员还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多方面成长需求。新媒体时代,学生面临来自信息社会和多方面压力的挑战,难免会存在问题和困惑。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群体,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运用恰当温和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同时,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除了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外,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网络社交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发现潜在问题时及时引导,防止学生在思想上走入歧途。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辅导员提升思政教育话语权的过程包括主体向客体进行理论灌输和客体逐渐进行自我内化的阶段。由于理论灌输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成效需依赖大学生长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规范来体现 [1] 。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真正实现“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可以从自我教育的主体、方法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辅导员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在学习当中能自觉要求自己,真正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导者。其次,辅导员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自我教育方法。最后,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包括良好的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和实践条件等,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最终外化为行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全面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4.3. 强调介体创新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一,创新话语体系。构建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是提升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话语内容要有说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真实性。新媒体时代,辅导员需要从海量信息中选择真实有用的信息,以确保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二是时效性。话语内容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话语表达要有感染力。同样的话语,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吸收程度。当代大学生主要属于“00后”一代,他们从小就与网络媒介接触,这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因此,过于抽象的理论教条难以使他们信服 [7] 。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要重视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交流沟通时,改变说教方式为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同时,还要注意教育话语风格的灵活转变,既要用科学性话语向学生讲道理,也要学习运用网络话语增强话语的趣味性,便于学生吸收理解。

第二,创新“大思政”传播路径。要实现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权的目标,不仅需要强调“内容为王”和“言说有情”,同时还要确保“传播有力” [7] 。尽管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有明确的受教育者,但若信息传播路径不畅,学生便无法接受相应的内容。辅导员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时,需要通过特定渠道,发挥各渠道的独特作用,同时,确保不同渠道之间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1] 。首先,课堂教学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各类课程都应发挥育人功能,辅导员应与任课教师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为提高各个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出谋划策。其次,实践活动应传播“大思政”育人理念。高校内外的活动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辅导员可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团体活动中健康成长,提升个人素质。最后,网络平台要发挥“大思政”育人功能。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的传播离不开网络渠道,高校可搭建多层次网络平台体系,使各平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各层级网络平台之间相互联系、联动配合,发挥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4.4. 增强环体保障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风尚

第一,要强化网络监督管理的净化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显得尤为紧要 [8] 。因此,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做好校园网络空间的监管、净化与管理工作。首先,辅导员应充当网络信息的“把关人”,对网络信息进行认真筛选和过滤,以防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其次,辅导员还需充当网络信息的“传播人”,要善于借助各类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正面宣传,用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提高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第二,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中的隐性功能。首先,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辅导员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其次,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高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宣讲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主流价值观念。

第三,畅通主客体互动渠道,关注反馈信息并适时调整。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语境中,青年群体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失语境地。新媒体的便利性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机会,使他们从传统的话语接收者转变为话语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应当从“独白”向“对话”转化,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共享模式。正如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性交往结构那样,在“双主体”话语的沟通中,教育者必须尊重青年群体的话语表达权,必须尊重青年群体主体人格的建立,最终实现双向交流 [9] 。畅通主客体互动渠道,高校可建立开放交流式的话语平台,使辅导员和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随时畅通无阻地进行交流。这种互动方式能够使高校辅导员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思政教育话语权。

5.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辅导员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加强网络监督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教育优势,才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刘宏达. 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5): 84-89.
[2] 冯刚.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布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11): 4-9.
[3] 山显光. 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困境及提升路径[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9(5): 17-21.
[4] 陆林召.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多维审思[J]. 江苏高教, 2022(3): 92-96.
[5] 欧阳光明, 刘秉鑫.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建构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6): 49-53.
[6] 肖慧.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9): 88-90.
[7] 杨洋, 胡近.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9): 87-93.
[8] 李丽, 张会来. 高校辅导员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三个关键[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 9(2): 7-10.
[9] 侯勇, 纪维维. 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 36(2):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