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
A Study on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reshme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Civics”—Taking Ch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充分了解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利于课程体系的完善和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提高。本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调查,并从性别和专业两个维度分析社会责任感及其维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较高,但仍有提高空间。女生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责任感分别高于男生和休闲体育专业,尤其是家庭责任感,同时社会责任感在性别和专业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后期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应注意社会责任感在性别和专业的差异,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大一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s, it is import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reshmen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Civics and Politic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reshmen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takes Ch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reshmen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dimension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gender and maj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eshmen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a high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emale students and social sports i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aj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and recreational sports majors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the sense of family responsibility, whil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major.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gender and maj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ivics” in the future,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reshmen.
文章引用:牛银涛, 王允允, 张硕, 张富康, 吴坤. “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1): 50-55.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1009

1. 引言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 。当下体育专业大学生为00后,拥有较好的生活物质条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享受到诸多便利 [3] 。但政治觉悟相对薄弱,缺乏政治敏锐性,思想不够成熟,同时重体育技能的专业特征,弱化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 。

社会责任感是拔尖人才的核心素养,是个人道德与文化道德的统筹整合 [5] 。同时作为衡量高校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高校学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6] ,体育专业大一新生作为未来服务社会的人才,未来承担着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众多角色。在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为探索体育专业课程如何融合思政元素,完善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体系,本研究立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需求,以池州学院体育学院为出发点,对大一新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调查,分析当前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特征,为后期针对性的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课程思政”、“社会责任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等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EBSCO等中外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总结梳理目前有关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等相关研究的进展,为量表选取、方法选择、论文写作等奠定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池州学院共开设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和休闲体育两个专业,调研组对240名大一新生(各专业120人)的基本信息和社会责任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28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86.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采用田园于2017年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进行测量,包括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三个维度,共有28个项目 [7] 。问卷采用5点计分,从1 (完全不符合)到5 (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社会责任感就越高。本研究中的ɑ系数为0.826。

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首先对大一新生和各专业学生采用描述性分析,分析总结其社会责任感的特征;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个专业间在社会责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p < 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表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特征

分别对问卷社会责任感量表中大一新生和男女生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得分是4.33 ± 0.50,其中国家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分别是4.25 ± 0.74、4.24 ± 0.53和4.60 ± 0.41,国家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均低于社会责任感。从总体上看,大一新生对国家和集体责任感偏低。

从性别维度上看,女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与男生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39 < 0.05),其中国家责任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集体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女生在社会责任感上显著优于男生,其中国家责任感女生非常显著优于男生,集体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虽高于男生,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Table 1.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freshmen and its various dimensions

表1. 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各维度的现状分析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

3.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休闲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的对比分析

从专业维度上看,如表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与休闲体育专业的相对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29 < 0.05),其中国家责任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18 < 0.05),集体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在社会责任感上显著优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大一新生,其中国家责任感得分也显著性高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大一新生,集体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虽高于男生,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Table 2.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freshmen in different majors and its various dimensions

表2. 不同专业大一新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各维度的现状分析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

4. 讨论

经过以上调查分析得出,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仍有提升空间,国家、集体和家庭责任感三个维度中,从性别和专业角度看,均是家庭责任感的得分最高,国家和集体责任感均得分均低于家庭责任感;在社会责任感总分和国家责任感维度得分上均在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大一新生在社会责任感中国家和集体责任感的提高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性别和专业的差异。

性别维度中,女生的社会责任感均高于男生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存在性别差异 [8] ,女性在社会责任感中存在重家庭责任轻国家责任感的问题 [9] ,同时个体在生命历程中会经历和变换不同角色,但女性的家庭责任会受传统观念、社会期望等不断增加家庭角色投入,以增加女性的家庭责任 [10] 。这本研究结果相符。其中国家责任感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00后”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较强的自信心、较差的自律性;但是有些大学生在学习不够认真、思想认识不够完善 [11] ,体育专业的男生更为凸显,其主要原因是其人格特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某种差异,需针对性进行思政教育工作。

专业维度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责任感均高于休闲体育专业的,且在社会责任感及其中的国家责任感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要求为21世纪社会急需的大批体育行政管理、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康复与保健等复合型人才 [1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由群众体育转化而来,而“休闲体育”自国外舶来,休闲体育侧重休闲体育项目策划、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13] 。专业要求的区别可能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责任感高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原因之一。另外,池州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录取分数高于休闲体育专业,成绩越优异,可能社会责任感越强,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虽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 [14] 。为贯彻立德树人,提高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众多学者提出优化路径,其中包括科学设置体系,完善育人系统;多元协同发力,形成育人共同体;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共享平台;提升教师素养,增强内生动力;营造育人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5] ;从多维角度统筹教学要素,加强对多元教学环节的科学化安排,以期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育人模式 [16] ;让全部高校、教师和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7] 。

本研究仅调查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池州学院为例,同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仅具备一定代表性,后续仍需要大量研究来调查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价值观等素质品质,以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基础,完成教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任务的重要工作任务。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体育专业大一新生的社会责任感较高,但仍有提高空间。女生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责任感分别高于男生和休闲体育专业,尤其是家庭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在性别和专业上呈现显著性差异,且国家责任感在性别和专业上分别呈现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

5.2. 建议

1) 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等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 在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中,需要注意性别和专业的区别,做到因材施教。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 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2): 50-58.
[2]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7): 10-14.
[3] 许慈晖. 基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3(3): 61-65.
[4] 唐侠, 黄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1(2): 170-174.
[5] 阎琨, 吴菡, 张雨颀. 社会责任感: 拔尖人才的核心素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2): 28-41.
[6] 朱旭.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28): 113.
[7] 田园. 大学生国家认同、自我构建与其社会责任感的关系[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8] 李鹏君, 曾鹏, 张晓晓. 理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基于兰州大学的实证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0): 223-225.
[9] 张红文, 欧阳小鹃, 李会军. 当代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6(12): 66-68.
[10] 卿石松. 性别角色观念、家庭责任与劳动参与模式研究[J]. 社会科学, 2017(11): 91-100.
[11] 胡志强, 范丽晨, 张晴, 等. 从“00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探究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 31(10): 10-12.
[12] 常超.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8(22): 60-61.
[13] 庞博, 王晓芳, 王定宣. “一带一路”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8, 37(4): 112-116.
[14] 胡德平. 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内容体系与建设路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2, 56(5): 13-21.
[15] 王清梅, 钱俊伟.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J]. 体育文化导刊, 2023(6): 97-103.
[16] 祝欢.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5): 99-100.
[17] 高泳, 牟铁成.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3, 41(6): 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