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DOI: 10.12677/AE.2024.142254, PDF, HTML, XML, 下载: 190  浏览: 29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郑映洁, 秦皓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商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高职院校返乡创业专创融合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引导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既能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又能促进农村地区人才回归,助力于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文献调查和深度访谈,探析了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诉求,分别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政府打造营商环境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Under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side, guiding the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o are rural residents to return home and start businesses can not only broaden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of graduates, but also promote the return of talents to rural areas, help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side.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and appeals of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o are rural res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businesses through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It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government's business environment.
文章引用:郑映洁, 秦皓纯. 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2): 1648-165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2254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亟需年轻有为的青年人返乡就业创业,为农村地区发展注入活力。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导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村籍的毕业生返乡创业具有现实意义 [1] 。本文将探讨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提供。

2. 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升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较于本科毕业生而言,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学历限制较大,尤其是农村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城市的人才市场中不占优势,可以选择的岗位和公司都比较有限,工资待遇较低,同时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对于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往往对于自己的工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空间满意度都较低,离职率较高。但我们需要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应该找准自身优势,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近年来各职业院校都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实训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也积极出台资金补贴、技术支持、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对于农村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返乡创业成为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既可以创造自己的事业,又可以在家乡发挥自己在大学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结合。

2.2. 有利于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城市就业难,而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却急缺青年人才,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支撑。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对于家乡有着深厚的乡土感情,既熟悉家乡的乡情,又可以充分利用在城市学习到的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返乡创业,为农村地区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创新农村地区的商业模式、养殖技术、管理理念等,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市场资源,让家乡的文化、资源、产品走出大山,推广到城市地区,从而提升家乡的知名度,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成为连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也能为农村地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在解决当地就业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农村籍年轻人返乡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总而言之,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返乡创业不论是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乡村的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社会和政府都应该提供相应的指导、资源、机会,鼓励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同时,作为从大山走出的年轻人,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为推动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高职院校就业数据显示,在毕业之际只有极少数的农村籍毕业生会选择返乡创业,仍有不少农村青年人由于种种阻碍和顾虑,或者是对于政策、形势的不了解放弃返乡创业,因此,本次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某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为例,采用访谈法,针对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3. 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存在的困难

3.1. 农村创业环境的局限性

3.1.1. 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但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网络等较于城市地区还是相对不便,物流、信息交流效率低往往容易导致创业失败,打击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信心。同时,当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习惯于城市地区便捷的生活条件、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返乡后难以适应相对艰苦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基于对医疗条件、子女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回到农村地区,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 [3] 。

3.1.2. 人才流失严重

在农村地区创业同样需要招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然而由于薪资待遇、生活环境等原因,优秀的人才往往选择留在城市地区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地区,导致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宝贵的人力资源支持,只依靠创业者单打独斗,难以支撑整个创业项目的高效运转。同时,由于青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地区人口比例失调,老龄化严重,消费能力弱,观念陈旧,也会导致创业项目缺乏就近的市场,只能依赖物流将产品销售到城市地区,或者依靠交通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加大。

3.1.3. 缺乏专业指导

乡镇部门的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于农民、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而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培训较少,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对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市场、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及时抓住商机,应对风险。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可能导致企业运营不善、效率低下。另外,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不了解,创业过程中容易收到非法侵害,或是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导致创业失败。

3.2. 个人创业条件的局限性

3.2.1. 缺乏创业资金

对于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创业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缺乏创业资金,作为应届毕业生没有资金的积累,同时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无法通过自身或者家庭提供创业所必需的资金支持。且传统的农村创业项目,例如养殖业、种植业等,在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创业成本高,回本周期长。所以虽然农村生活成本远低于城市,但由于城乡薪资待遇的落差,大部分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仍然会选择留在城市找工作,而不会返乡进行高投入高风险的创业活动。

3.2.2. 缺乏创业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近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课程教学方法大多仍为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具备专业创业知识的师资力量,没有支持创业实践活动的场地和设备,没有专门针对创新创业建立的校企合作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实践锻炼,毕业后难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创业活动。作为应届生也缺乏创业需要的工作经验、人脉资源、专业技能,因此,在毕业之际返乡创业面临的重重阻碍和困难,靠自身有限的能力难以解决。

3.2.3. 观念尚未转变,追求城市生活

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就业选择相对保守、局限,仍然抱着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显得更为体面,更有前途,甚至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也反对子女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希望子女留在城市 [4] 。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在毕业时大部分应届生所选择的就业方向为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以及到企业工作,不会把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选择,甚至从未想过创业。缺乏创业意识的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国家乡村振兴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不了解,低估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无法抓住农村地区的发展机遇。

4. 促进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措施建议

4.1. 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营商环境

4.1.1. 加强金融服务支持

政府可以多方联动出台一系列支持青年人返乡创业的政策和制度,例如针对农村籍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制定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简化开办公司所需的行政手续和审批程序等,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大学生开办、运营企业的成本。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创业资金补贴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优先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财政对利息予以补贴,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5] 。

4.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需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例如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通过修建高铁、高速公路,提高通达率,缩短交通时间成本,推进通讯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提高通讯质量和网络覆盖范围,为创业项目提供基本的条件。可以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园区、种植养殖基地、农民合作社等创建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减免房租、水电费等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同时,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居住环境,吸引和留住返乡就业创业的人才。

4.1.3. 加强创业培训指导

政府还应组织和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和市场信息指导活动,组建由农村创业致富模范、投资人、专业技能人才组成的创业导师队伍,为返乡创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解读政策、培训技能、了解市场情况,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规划创业项目,降低因信息缺失造成的创业风险。同时也为农村本地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挖掘和培养农村本土人才,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创业提供人才保障。

4.2. 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

4.2.1.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高职院校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除了讲授法以外,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真实的大学生创业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与挑战;利用模拟教学法,设置真实场景和任务,让学生融入到课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创业项目中,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标准,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查不应以单一的理论考试作为评价标准,应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结合实践课成果进行考察,允许实践成果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例如提交创业计划书,考察学生对创业项目的规划能力,进行路演,考察学生的商业思维、市场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多元的考察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创业所需具备的各项能力,为日后创业做好准备。最后,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结合专业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同时专业课也可以加入创新创业的元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最新成果和趋势。

4.2.2. 建立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为公共课教师或辅导员,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行业的最新成果了解有限 [6] 。要发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就需要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一方面可以组织有创新创业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培训交流,学习创新创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交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类比赛的带赛指导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创新创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实践锻炼,丰富创新创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加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学校也可以外聘一批企业家、技术人员、行业专家担任兼职的创新创业实训课教师,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方面的有限性。同时,定期邀请专家、企业家到校开办创新创业专题系列讲座,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实时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信息。组建一支跨学科、跨行业,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为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专业的指导。

4.2.3. 搭建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

依托市域产教联合共同体,以服务当地农村产业为目的,校企共建创新创业综合育人实践教学平台,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园区,提供创业场地、资金、技术支持,通过举办校园创业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在校外,充分利用市域产教联合共同体和学校产教融合共同体资源,结合乡村当地资源及区域产业结构,借助“校、政、行、企”力量打造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以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开展项目孵化,最终实现项目落地。实践基地的建设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众创”空间,除此之外反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双创”教学中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在校生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升创业实践能力给予硬件保障。

帮助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城市回到农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合力协助,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和价值,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研究项目(专项)基金课题: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路径研究与实践(2023sgjhzxy19)。

参考文献

[1] 闫广芬, 田蕊. “情”与“理”的交融: 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源动力——基于X省J市基层调研的质性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2): 81-89.
[2] 孙斌栋, 崔莹雪, 李琬. 创业者区位选择的家乡偏好及其驱动机制[J]. 地理研究, 2022, 41(6): 1513-1524.
[3] 朱宸蕊. 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 人才资源开发, 2023(10): 15-17.
https://doi.org/10.19424/j.cnki.41-1372/d.2023.10.010
[4] 孔青, 蒋保伟.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支持要素研究[J]. 中州学刊, 2018(12): 85-89.
[5] 闵强. 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伸出援手[J]. 人民论坛, 2019(14): 122-123.
[6] 王健, 李海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析[J]. 辽宁高职学报, 2020, 22(6):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