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和优化路径
The Value Im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tter Life
DOI: 10.12677/ASS.2024.131077, PDF, HTML, XML, 下载: 58  浏览: 107 
作者: 徐钰洁: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美好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A Good Lif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ew Era
摘要: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深入领会美好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逻辑依据,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Abstract: Creating a s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requirement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meeting the people’s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A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s a new era,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at a better life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ccurately grasp the logical basis of “a better life”, deeply understand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文章引用:徐钰洁. 美好生活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和优化路径[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 564-57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77

1. 问题的提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呈现出内容广、跨度大、学科多、理论丰富、实践性强的特征,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以新视角切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例如王明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视角,阐述新时代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引领与实现路径 [1] 。二是以生态文明为研究视角,如郭恩恺、王兆红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治理对体育消费升级的影响 [2] 。

目前,学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学术成果相继涌现,但主要是从以上两个角度出发,虽然已有学者将“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进行协同研究,例如侯坤和许静波指出,“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3] 但就总体而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有继续深入的必要。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旋律,是永远的进行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因此,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矢志奋斗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成为了我们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的最强音,同时这也是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2. 美好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既有理论源头又有历史深度还有现实观照的,根植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赓续于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反映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磅礴力量。

2.1. 理论之源:根植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只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能标志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完成。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极大可能 [5] ,以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6] ,是人类可以统筹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理想社会。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基础保障。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7] ,人们通往美好生活的路上离不开物质生产,它是人们生存的前提条件。只有坚定不移地物质与非物质两手抓,才能奋力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工作推向新高度。另一方面,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不仅仅依赖于物质条件的发展,其精神也能得到充分发展。历史证明,每个人的幸福程度与物质的文明程度并不一定呈正相关。社会生产力正在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人类和经济发展的标准不局限于物质增长和技术革命,个人、社会和环境的福利也必须被考虑进去” [8] 。在新时代,老百姓不单单注重物质享受,更多的是关注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总而言之,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同时以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关键抓手,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前推进,使人们过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2.2. 历史之基:赓续于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

百年大党自成立起,就永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当作锋利武器,在战争和灾荒中积极思考,大力开展生产、救荒、教育和富有朴素自然文明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现有环境下尽最大可能地提供优越的生产活动条件,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素质,拔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改善中国生态环境成为了当时中共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他们致力于建设农田、改善土壤质量、大修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等工作,充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起点源头。改革开放时期,向上向强的中国人民乘着改革的春风持续奋斗、不懈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总量快速攀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物质水平的提升,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期待,勾画出了新的“美好生活”事业蓝图,正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跳跃。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时代委以中国共产党新的重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于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10] 为战略目标,牢牢控制生产生活污染,注重资源的节约与可持续,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走上了保护生态的康庄大道,使得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纪年。

2.3. 现实之需:反映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实现“美好生活”的首要条件是拥有丰裕的物质生产活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人民群众都会追求“美好生活”,但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标准也不同,而衡量“美好生活”的唯一天平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改变,从党的八大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 ,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频共振、一齐发展。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中国现实状况的变化,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发生了由一开始的追求经济文化的发展到现今追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中国人民群众实现了从寻求物质生活满足到寻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同时满足的飞跃。

3.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利益,也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占据战略性地位,因此,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3.1. 共享共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12] 。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从来不是对立的,人民若是不负青山,青山也定不会负人民。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人类在与自然的“搏斗”中成为了“赢家”,高呼“胜利”的同时自然界的惩罚也“从天而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曾经有些古文明辉煌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不再对它们有所关注,历史的长河里也没了它们的踪迹,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莫高窟,人们已经享受到了莫高窟的发展带来的经济福利和精神满足,却因人为的砍伐防护林,给了本就脆弱的敦煌生态环境系统致命的一击,直接危及了敦煌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之消逝的还有莫高窟和月牙泉等珍贵的自然景观,人们想要一睹敦煌的风采也将变成一件奢侈的事,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诫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必将自食恶果,只向大自然贪婪索取,只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只有始终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借优质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全国脱贫攻坚目标已经完成,人民的物质欲望基本得到满足,许多人纷纷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渴望生活在一个青山碧波蓝天的生态环境中,全国各地也相继开始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村、生态旅游示范村、生态宜居示范村等,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可见,老百姓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日益增长。因此,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更多的生态福利,让老百姓不仅仅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而且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享受者。

3.2. 共商共惠: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清新空气,田园果蔬……生态产品贯穿于广大人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之中,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创造更多的机遇,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使生态产品更优质,就是要使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加清新,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充满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生态环境中。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正积极地朝着探索生产优质生态产品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国优质生态产品生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环境保护意识依然有待提高,不顾环境承载力而粗放式开发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种种迹象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仍然亟待提高,亟需建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高质量生态产品生产的良好氛围。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概念比较模糊,对生态商品的经济意义以及实现方式不甚了解,这也不利于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不能实现以制造更多优质生态商品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各显所长,努力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首先,可以大力增设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作为最美国土,具备教育、娱乐、休憩的功能,也为老百姓提供了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为全社会提供了最美最优质的生态产品;其次,老百姓应该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政策,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水质污染,实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打造一个碧海蓝天的优质生态家园。

3.3. 共绘共治:不断满足人民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有力保护,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努力构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统一,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自觉意识和环保意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生态化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新趋势。什么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没有局外人,需要认识到,一方面,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依赖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工业文明也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不同的复杂现实状况等原因,“资源紧张和生态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3] ,所以,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首先,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绿色工业革命,高度重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其次,注重绿色清洁再生能源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工业体系,增加对绿色发展产业的扶持力度,对企业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侧重可持续金融的高质量稳健发展,逐步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注重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信息透明程度。最后,国家应重视生态国情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必须牢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中的一股新风。

4. 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新时代要对于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目标提出了实践要求。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对高质量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高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块硬骨头,需要从长计议、持续发力、系统推进,以老百姓的真实需要为关键抓手,最终为人民群众创建文明、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

4.1. 培元固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激发主体自觉自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 [14] 可以看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主体的自觉自为。要利用一切手段和形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生态理念教育,在促进人们生态安全认知、生态道德情感提升的同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注重公民生态道德观的培育。“生态道德是人类保护自然的道德标准,主要体现在正确认识、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主动热爱、保护自然,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拓展,紧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5] ,也为人类延续发展提供了环境可能。习近平提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这一论述,既可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在新时代也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利用家庭这一特殊教育平台对孩子进行生态文明理念培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并且在日常行为中养成既尊重、敬畏自然又呵护、关心、热爱自然的情感共识,在源头培养起孩子的自然保护意识。二是学校应该以教育为抓手,例如可以开展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相关系列活动,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课堂,积极培育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责任担当。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组织学生高效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学习软件,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党日活动,以丰富化的渠道、创新性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从而培育学生绿色发展理念。三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辐射式的宣传环保理念,可以借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渠道,同时发力,从而达到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程度最大化,建立公众监督并参与的自然环境保护网络平台,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引起公民情感共鸣,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强化公民的责任感。

其次,建构公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认同。在原始时期,人类与自然还没有完全分化,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然生存,所以会对自然保持“崇拜”态度;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人类渐渐发现并掌握了自然规律,因此对自然的态度也由“崇拜”转为“征服”,甚至由于“贪婪”还渴望控制自然,对自然资源进行无休止的攫取,从而引发了生态问题。在生态失衡的当今,全面准确科学地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事关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程度越高,就越迫切地想要解决问题以达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生态获得感也因此而得到提升;反之,则难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从而对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发展也持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在面对“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之问时,就是要直面时代的洪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拓宽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群体的覆盖面,丰富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而理性地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树立起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为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共同努力。

4.2. 守正创新:锚定建设方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大格局

推动建立建成绿色发展大格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革命,这就要求我们锚定建设方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大自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活环境更美好。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再到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统筹协调发展新路径、新举措,由此看出,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协同发展的目标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是要重视党和政府发展理念的绿色转型。党和政府要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为老百姓创造便利的绿色生活条件,强化对绿色商品和标准的认定监督管理,以规范绿色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生态文明自觉,推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三方协同发展,不让任何一方成为执政和行政路上的绊脚石,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大格局,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二是要重视企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应该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以绿色生产推动绿色发展为己任,主动杜绝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模式,创造更多的绿色产品与服务,将保护环境视为企业的责任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重视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的绿色转型。人民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动人民群众在思想和行为上进行绿色转型是当前的紧迫任务。绿色消费作为广大人民参与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消费的核心理念是减少能源消耗、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通过选择购买环保产品和服务,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6]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呼吁老百姓少用一次性餐具,少开一次私家车,修旧利废,让绿色消费行为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的绿色转型。

4.3. 同舟共济:坚持生态为民,积极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与其思索如何改变自然,不如掌握其规律和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得以满足,但环保问题却接踵而至,人们也开始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转化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新中国建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尤其重视人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但在实践社会生活中,依然不免有牺牲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出人的存在与发展以及社会所有资源、要素之间都是一种紧紧连接的有机体,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应当顺应自然界、尊重自然界、保护自然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构筑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首先是要立足高层次,多角度重视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环境整治工作涵盖了大气、水流、土地、生物等诸多领域,已相继制定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 [17]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4] ,为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和理论支持。要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如创新性地打造了首批国家公园,实现了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比如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就借助了自有的生态资源发展了当地经济,因地制宜,开发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子,带动周边村镇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把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内在力量,同时达到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双赢发展。

其次是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18] 。”在全球生态治理的问题上,中国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承担起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杜绝“只承诺,不交付”现象的出现,自觉与国际社会一起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如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科学回答,并提出相应举措,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当前国际发展格局挑战与机遇并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呼应,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氛围,为实现全球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19] 。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政策定力,认真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着眼,努力构建好生态文明社会,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到更为重要的地位上,让绿色发展思想时时萦绕在人民的脑海之中,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因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明月. 新时代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引领与实现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角[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4(6): 151-160.
[2] 郭恩恺, 王兆红.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治理对体育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1, 44(6): 62-69.
[3] 侯坤, 许静波.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理论探讨, 2022(2): 119-123.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0-17(002).
[5] 严文波, 李寅熊.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2): 72-76.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8] 乌尔里希∙杜赫罗. 全球资本主义的替代方式[M]. 北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9] 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1年) (上卷) [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10]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
[1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12]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Z/OL].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223/c385476-29830095.html, 2022-10-03.
[13] 陈若松, 陈静文.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生活更美好[Z/OL]. https://theory.gmw.cn/2017-11/10/content_26746583.htm, 2022-10-05.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122.
[15] 韩秋红, 谢昌飞, 杨赫姣.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87.
[16] 贺善侃.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0(5): 37-45.
[17] 黄瑾, 陈静静.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J]. 红旗文稿, 2022(3): 39-42.
[18]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 人民日报, 2013-03-24(002).
[1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