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素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
Teaching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Med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into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OI: 10.12677/CES.2024.121021, PDF, HTML, XML, 下载: 61  浏览: 11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渊, 刘雪梅, 方 惠:川北医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处),四川 南充
关键词: 课程思政文献检索医学信息道德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Literature Retrieval Medicine Information Ethics
摘要: 课程思政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亦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医学信息素养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肩负着向学生传递信息道德、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的使命。课程思政与信息素养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道德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对信息行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内在要求,提高自身的信息道德修养,逐渐走向自律。本文从课程思政融入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意义、现状、课程建设及课后实践等环节进行了教学探究。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t is also a key lin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Med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tself has a strong education function, shouldering the mission of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ethics to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their good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can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ethics, transform the moral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behavior into their own internal requirements,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ethics cultivation, and gradually move towards self-disciplin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current situ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after-class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文章引用:张渊, 刘雪梅, 方惠. 医学信息素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 137-142.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21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之根本指导思想,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肩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使命 [1] 。思政教育的根本理论依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阶级矛盾、社会变革等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分析,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思政教育通过这一理论基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和超结构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追求等方面,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发展愿景;思政教育还依托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以更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些理论基础相互交融,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利用课堂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2] 。中共十九大后教育部进一步出台了相关文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课程育人,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通过课程将知识的传授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3] 。高校一直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而高校课堂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进入高校的最重要一站也是课堂,因此其也在高校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工作。2020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到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都要借助思政案例,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凸显思政要点。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助推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导师。

高校图书馆作为育人工作的主战场,亦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本身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肩负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信息素养的使命。医学文献检索课程通常会强调学习者获取、评估和应用医学信息的重要性。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和技能的熟练运用,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的医学信息检索。重点可能包括数据库的使用、关键词选择、文献筛选和评估文献可信度的方法。这种培训有助于医学专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研究进展,提高其在临床实践和科研领域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促进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将课程的使命进一步凝练,从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加强课程立德树人的成效,更能加快信息素养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变革。目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教育,做到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以及PPT课堂操作演示等方式将文献信息的理论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技巧传授给学生;实习教学则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地训练,增强学生的独立检索能力。通过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类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与结果处理,一方面提升学生实习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众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众多高校教师或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实质以及重要历史使命,指出课程思政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并借助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原理,思政教育试图深刻理解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教师则从本专业或者具体课程出发,探讨如何具体开展课程思政,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如何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致力于通过教育手段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因此,本文拟以川北医学院文献信息检索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教学内容、融入模式、教学目标、思政元素及教学反馈五方面探索通识类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实现特色化的课程思政建设。

2.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设置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医学生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以信息源及其相关检索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工具性方法课,能帮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该课程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信息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此课程能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利用互联网不断吐故纳新,改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韩常省等人在上世纪末就把育人渗透到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将思政教育寓于课程教学之中,并将文献检索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职业教育、道德品德教育相结合 [5] 。当下,国家教育部以及学者专家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进一步强调了利用课程教学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扩大课程育人的影响力 [6] 。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是面对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临床医学学生,课程学分1.5分,共计32学时,其中理论课20学时,实习课12学时。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各类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文献收录特点、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及特色,特殊数据库的检索原理等。学生不仅要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获取各类信息资源的技能以及信息统计分析的能力,为后续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课程一方面能增进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另一方面亦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检索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的医学事业以及实现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思政元素融入信息素养课程的模式

课程思政是将传统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一种新的学科教育理念,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育人导向,承载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合二为一的双重教育功能。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本身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不仅肩负着提升学生培养良好信息素养的使命,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爱国主义情怀、诚信问题及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文献检索课程,应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内容,将思政教育的知识点融入到课程的各章节之中,然后重新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注重教学实践的课程,因此在构建思政教育理念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考虑。在理论教学时,如涉及信息道德可结合“翟天临不知知网是何”事件,引导学生加强对信息道德的认识;在涉及信息甄别的讲解中,可融入“人民日报‘双黄连抑制新冠病毒’”的讨论,让学生充分意识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辨别的重要性。开放网络资源库,可以给学生引入共享发展理念,通过互联网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对个人、企业、国家产生积极的正能量作用,从而实现学术效用的最大化。

而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检索“屠呦呦”等专家的文献资源,阐述其科学创新以及坚持专研的精神,加强学生投入医学科学创新事业的兴趣 [7] ;在外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知晓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和国外医学事业发展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学生为国学习的学习动力;论文写作及文献管理操作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对于学术成果产生心有所“敬”,对于盗窃、篡改、编纂产生行有所“畏”的效果。

4. 课程内容教学的目标明确

我校《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在课程设置上给学生设立了三重目标,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三方面。

4.1. 知识目标

借助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检索原理,知晓常见中外文数据库和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方法及特点,检索原理以及各类型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分析对比,学生能进一步提升自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紧跟时代的发展。

4.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常见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及其特点的学习,增强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技巧高效地从各类型数据库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通过多途径的信息检索模式,增强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完成对检索结果的对比分析处理,增强学生对文献信息评价的能力;通过文献管理和利用的学习,全面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4.3. 思政目标

通过对中外文数据库的讲解,让学生对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充分认识作为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地丰富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提升自我价值。通过对文献信息的讲解分析,充分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的精神。通过对于中外文相关课题的文献信息分析,充分了解我国在医疗领域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通过检索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在信息时代对真假信息的甄别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介绍,让学生树立产权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8] 。

5. 思政元素的提炼与融入

“课程思政”是把非思政课程教学中的隐藏的思政观点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然后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构建形成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在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应立足国家重大事件和科学情怀,充分利用现实案例与知识点相辅相成,在传输教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实现学生思想精神的升华(见表1)。

Table 1. Case libra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eaching

表1. 思政元素教学案例库

6. 教学反馈提升课程质量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其考核的关键是考察学生是否通过课程学习实现“知行合一”,如何考察学生利用思政理念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之一 [9] 。该课程为公共通识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学习报告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知识的掌握度,同时了解学生对于融入思政元素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选择对课程教学中感兴趣的某一章节的内容,围绕该章节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元素,完成一份学习报告。通过撰写报告一方面能发掘学生对该课程重要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个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文献检索和阅读等信息获取能力,亦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0] 。

7. 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内容持正面接受态度,但是如何做到教学课程知识内容和思政内容的平衡是学生较为注重的方面。一方面,思政内容过多,会导致课程走向“思政课程”,让学生感觉课程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另一方面,如果融入思政元素过少,则不能很好地起到思想警醒教育。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课程教学和思政教学,使其充分地融合,才能实现提升公共课教学的课程思政效果 [11] 。

通过实际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及分析,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时事的敏感性;通过互动讨论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思考视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素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素养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 结束语

课程思政不是将公共课或者专业课转变为“思政课程”,也不是单独创设一门新课程,而是将思政案例悄无声息地融入公共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将普识教育–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专业问题–社会问题双解决的效果。教学的组成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内容通常是统一的、稳定的以及权威的,而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达到课程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下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新颖的方式方法传输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获取医学相关的最新前沿,激发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热情,同时亦可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加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自我责任感 [12] 。

基金项目

校级基金项目:混合式教学在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项目(项目编号:PGJG2022013);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诗歌与反思性实践教育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作用项目(项目编号:SWFZ23-Y-64)。

参考文献

[1] 汪慧英, 张婷.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理路探究[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 43(5): 171-174.
https://doi.org/10.13799/j.cnki.mdjyxyxb.2022.05.009
[2] 刘奕琳. 推进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2): 81-83.
[3] 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017-12-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0-06-01.
[5] 韩常省, 徐新云, 董瑾. 把育人渗透到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全过程[J]. 高校图书馆工作, 1998, 18(4): 67-68.
[6] 蒋海萍, 阳春, 覃惠迪.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华夏医学, 2021, 34(1): 165-168.
[7] 朱方明, 李军, 李秀梅. 以教学案例和检索实例为载体的文献检索课课程思政探索[J]. 高教学刊, 2022, 8(7): 80-83+88.
https://doi.org/10.19980/j.CN23-1593/G4.2022.07.020
[8] 于启红.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为例[J]. 高教学刊, 2021, 7(21): 70-73.
https://doi.org/10.19980/j.cn23-1593/g4.2021.21.019
[9] 张树永.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建设重点——以化学类专业课程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8): 42-46.
[10] 杨艳华, 王宝玲, 高树林, 王建飞, 李湘广.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材料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1(3): 302-308.
[11] 赵益维, 杜延庆, 霍黎. “文献检索”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4): 42-43.
[12] 李月琳, 李颖, 樊振佳, 肖雪. 润物细无声: 课程思政的南开实践[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 46-51.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