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视角下广西中职学校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in Guangxi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Education” Reform: Realistic Dilemmas and Solutions
DOI: 10.12677/AE.2024.141089, PDF, HTML, XML, 下载: 198  浏览: 276 
作者: 王家苑: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三教”改革广西中职民族特色课程建设Three-Education Reform Guangx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摘要: 民族优秀文化融入广西中职学校特色课程,自始是职业教育界持续关注和探索的重点和热点。对于如何紧跟“三教”改革的新要求,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构建民族特色化课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民族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教师、教法、教材、理念、体系五个方面寻求破解之道,致力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ethnic cultur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Guangxi vocational schools has always been a focus and hotspot of continuous attention and exploration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field. How to keep up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hree-education” reform, and build a curriculum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rooted in the fertile soil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 is also an urgent pract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seeks solutions from five aspects: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terials, concepts, and systems and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文章引用:王家苑. “三教”改革视角下广西中职学校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 教育进展, 2024, 14(1): 588-59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089

1. 引言

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促成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挑战,也是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的客观境遇。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1]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2] 。

当前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传承乏力、断层等诸多问题,急需寻找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 [3] 。中职学校自然而然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因此,中职学校以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为媒介和载体,有效推进民族文化与中职学校特色课程的融合,是广西地区中职特色课程建设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化发展中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的重要课题。

2. 广西中职学校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 理念之困:民族文化与中职课程的契合理念不明晰

民族文化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逻辑起点是坚持文化育人的根本精神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同主体对民族文化融入中职学校课程的态度和情感几乎一致,皆认同民族文化融入中职学校课程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文化的传承。而同时也表现出对其内涵理解的不深入、不透彻,更多的声音是认为民族文化课程应当以社会发展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也因此忽视了学习者的需求、地域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课程理念之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价值逐渐流失,是因为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未做好构建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准备。

(二) 资源之困:教师专业素养未能实现民族性和区域性的文化互动

师资是教育的生存之本,担负着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的使命,被视为中职生培养过程中的中坚力量。而在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中,对民族文化具备正确的认知,有相关的民族生活经验或民族身份的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由此暴露出知识面不够丰富、知识结构单一的短板。即使教师都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意识,试图挖掘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极具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但受制于对民族文化的欠缺,从而弱化了民族文化的内在解读。

同时,因学校资源有限等诸多方面因素,对教师在民族文化学习和传承的培养方面投入较少,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定位不精准。中职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的需求,并不重视民族文化、语言、习俗等通识性知识,而要求教师兼顾专业课以外的课程教学,教师不仅无法全身心投入,也由于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仅凭自己的理解就传授予学生,会直接导致学生接收的信息混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专业性不强,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文化培养渠道相对狭隘。中职学校的老师多是“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同一路径,在校期间所获取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所获取,而到了工作岗位当中,受制于学校培养机制和对外交流平台的资源,部分教师即使有意识进行民族文化的交流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 基础之困:中职学校现有的课程内容忽视民族特色文化的内在基因

民族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多元化、观念形态多样性的总体表征。中职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能够满足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需要。当前广西中职学校的民族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不佳。这并不利于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的开展。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民族特色课程内容选择主体的单一性。教师群体是当前课程内容选择的唯一主体,缺乏与各类院校、地方的合作。然而多数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艺、歌舞和民俗等内容更为熟悉,而对凝聚了民族智慧、发源历史、心理结构、思维特质的文化内容认知不足,如民族历史渊源、语言艺术、宗教信仰等。

第二,民族特色课程内容组织的零散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横向封闭式的课程内容设置。要么是对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划分学科课程,如民族传统刺绣设计与印染属于工艺美术类课程;要么是民族文化不定向与艺术、科学、社会历史和语言等领域相融,且仅限于课堂授课,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如以各民族语言为问候方式或选取民族歌曲为班歌,以点带面。其二,纵向递进不足的课程内容设置。各年级之间联系松散,民族文化课程呈“碎片化”“片面化”的临时整合形式,且由于各年级教师未组织集体教研,了解各年级的学情,以至中职一、二年级所学到的内容有雷同,课程内容重复率高,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衔接和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四) 承载之困:民族特色文化融入中职课程的形式缺乏多样化

众所周知,书面材料是当前中职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重视,课程结构的单一性,皆不利于民族文化课程成效的展现,非文本类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由此成为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广西各中职学校当前的环境设计,虽能在校园黑板报、教室壁挂等个别区域展现民族文化符号的绘画及装饰,但民族文化韵味依旧寡淡,其民族艺术感不显著。即使是广西壮族文化特色课程的传承途径也以教学活动为主,仅是在“三月三”、“花婆节”、“铜鼓节”等节日开展小型校园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微乎其微。隐性课程的缺失、综合实践活动寥寥无几、数字化载体建设薄弱等方面,弱化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不利于中职生承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4] 。

(五) 途径之困: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重返单行线

重文本知识讲授、轻内涵精神阐释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的普遍现象。教学方法的单一和传统表现在,中职学校教师虽有意识地注重对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使用超星、云课堂、PPT等教学工具,丰富了教学文本的展现和文化情感的传达,但依旧却侧重于知识点背诵式、卷面分数考察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推行“纯理论输出”,且仅少部分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打出一套具有职教特色的“组合拳”。

3. 广西中职学校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破解之道

(一) 新理念:树立“生活–活动–文化”三位一体化的课程理念

文化育人,理念先行。教育理念,即有关于教育形式的意识,是教育核心在教学活动内容及教育思想活动内容中产生的对“教育个体性”的社会意识和主观性标准,回答“什么是教育”“怎么办教育”等实在问题。中职学校要想顺利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教育位置和教育特点,在清楚学校自身发展历史和定位的前提下,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 [5] ,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润课堂”绘制路线图。

因此,教育理念首先要回归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学习经验来自于生活,社会生活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教学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围绕生活场景开展各类各项活动孕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取经验。

教育理念要坚持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素养并存,以学生及活动内容为核心,最终形成“生活–活动–文化”三位一体化的中职学校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多元化课程结构。

(二) 优师资:培养“讲出、讲好文化故事”的高文化素养师资团队

文化育人,师资为源。教师是民族文化记忆的承载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推助推器。因此,广西各中职学校应当顺应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这一背景,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和课程能力,解决师资团队主体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是扩大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规模。以名师工作室为主要抓手,搭建“名师工作坊 + 名班主任工作室”双舞台。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外专家、民族技艺人才和文化传承人等为辅的形式,组建一支富有学识底蕴、教学能力扎实、民族传承意识强烈的师资队伍。

二是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古今教育思想以“修身、成人”为核心,教师的课程能力和人文素养助推学生能力、素养及人格塑造。提升教师文化知识储备和素养的核心举措是通过构建面向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以及职业文化培训、科学研究等多样化形式活动的开展 [4] 。

(三) 改教法:改革“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

文化育人,教法为本。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以文本、图像、舞蹈和歌曲等为主,这就需要教师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除了必要的讲述之外,奉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一方面,迈进教学“数智化”。通过互联网+多媒介方式演绎教学,创建或充分利用诸如MOOC、Coursera和Udacity这样将文化课程成果转化成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平台,将民族文化元素植入艺术展演、工艺展品、技艺展示等中,制作“壮族民谣、壮锦织造、坭兴陶艺”等文化产品,实现文化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从讲授转向实践。推进研讨、项目、活动等多元化学习方式,突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课堂(理论课)到实训室(实训课)再到第二课堂(活动课)的“三课联动”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依托“产、学、研、教、创”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强调“做中学”在活动体验中理解和接受民族文化。

(四) 建体系:建设“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评价多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民族文化资源逐步整合于中职学校教育中,将壮乡饮食文化、壮锦纺织技艺、坭兴陶技艺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优质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形成明确的课程目标、丰富的课程内容、多样的实施形态和多元的评价方式为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3] 。

1) 明确课程目标,形成文化认同

民族特色课程目标并非是预设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清晰形成的。民族文化常以特定的节假日为契机,在中职校园内以多种活动形式展开。例如,通过讲好文化故事、民族历史,帮助中职生深入了解壮族文化背景和特点;通过对壮族服饰、非遗技艺、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中职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素养和能力。由此,学校根据实践活动的成效,逐步形成了多元文化认同的课程目标。

2) 丰富教材内容,契合民族文化

自中职统编教材正式推行以来,广西各中职学校积极为适应新时代、新环境而进行学校文化的重构,取民族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筛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本特色课程。

具体而言,首先要对民族文化元素有明确的了解,能在错综复杂的民族文化中抽离出文化基因即核心要素,要对民族文化基因的优缺点有充分的认识,要掌握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生命力和认同感的语言与文字 [4] 。其次,中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人文与社会、语言与文化和艺术三大领域的内容,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性活动,打开学生直接经验与感性认知的大门。例如以访谈参观、亲身体验农户和市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壮锦织造、民族扎染技艺、刺绣、蜡染等民族传统工艺的始终。

3) 多样化实施形态,反映文化差异

多元化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是组织有壮族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根据广西区域内文化资源开展了壮族歌谣、竹竿舞、壮锦织造、壮族服饰展、坭兴陶工艺、邕剧进校园等活动,以活动形式促进教育教学活动。

二是开拓壮族文化特色的各项活动。不定期开展诸如壮族服饰展演秀、校园歌唱比赛、陶艺设计比赛、游园等活动。

基于此,学校在民族特色课程实施形态上,促使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两相对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一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方式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实施形态 [3] 。

4) 多元性评价方式,激活内在因素

为了有效地检验和评估民族特色课程的实施效果,中职学校应按照民族文化的特点建立课程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对不同领域的民族文化内容要分类评价。如民族服饰文化、语言文字和舞蹈歌唱应清楚地划分为人文与社会、语言与文学和艺术三大领域,并在同一领域内进行评价;第二,形成不同的评价模式。强调知识层面的文化课程则以书面考核形式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技能层面的传统手工艺课程则以实践考核评价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第三,形成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壮族服饰而言,以学习服饰特点、壮锦纺织、扎染工艺等方面为主,而对于坭兴陶工艺来说,主要是其制作工艺、艺术表现形式等。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与不同等级相匹配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因此,要对民族特色课程形成不同的评价标准,不仅促进课程得到公平、客观地评价,亦是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随着“三教”改革理念的不断渗透,广西中职学校以民族特色课程为载体,针对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等多方面改革,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构建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互融合的桥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意义,同时为推动学校教育多元化提供有力的参考,以及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EB/OL].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03/21/c_136144807.htm, 2023-09-27.
[2] 陈锡萍. 开放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 26(1): 8-11.
[3] 陈婷. 基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以拉萨市实验小学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 2020, 31(1): 148-153.
[4] 雷吉红, 欧阳秋琼. 苗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 价值、困境与现实路径[J]. 凯里学院学报, 2023, 41(4): 60-67.
[5] 袁梅, 邓雅珺. 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路径——基于文化记忆理论[J]. 民族教育研究, 2022, 33(4): 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