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DOI: 10.12677/AE.2023.13121589, PDF, HTML, XML, 下载: 246  浏览: 418 
作者: 斯雨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改革New 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ode Reform
摘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其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与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紧密相关,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标指出在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语文知识的整体框架,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本文以新课标为出发点对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方式改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has alway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ts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reform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let students gradually form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Chines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Chinese thinking.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文章引用:斯雨洁.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10302-1030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589

1. 引言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习内容固定,学习程度浅显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是进行读写训练或填空练习等,停留在固定的内容和浅层化的理解层面上,忽视了深度的学习思考。并且还有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仍然在使用较为传统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理解与思考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语文课程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语文知识学习,更是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无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由于语文教学面临重重矛盾,教育部在2022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课程新标准,本文对于语文教学方式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明确建议,包括:教学要立足于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以及关注时代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

2. 语文教学立足于核心素养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我国的语文教学多年来都一直沿袭“教课文”这一低层次教学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耗低效的问题,阻碍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上的多元化发展 [1] 。中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一) 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

语言技能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在学生的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就是语言能力 [2] 。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语言的积累和实践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逐步具备感知语言美的能力并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和运用文章内容,真正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时注意灵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设计先让学生学习字词句的应用,再试图透过知识的表层进而理解知识的内核。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设计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最开始是要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式,然后再是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最后能够将所学的字词句进行应用 [3] 。只有这样环环紧扣、步步深入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通过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 以思维发展为基础进行教学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情况,常常忽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因而就导致学生在基础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转化师生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主导者,教师则主要是进行辅助。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稳定发展 [4] 。问题、类比等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青山不老》时,教师可以设计采访信息表,让学生通过填表的方式把握全文的线索与主要内容。然后通过老人创造的“奇迹”是什么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创造的“奇迹”两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三) 以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语文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其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美。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时将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各种美呈现与学生眼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语文学科具有多种美,既包括语言应用的美、文章构建的美,也包括思想情感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感知文章的美。如在课文《草原》中很多描写草原环境的句子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先去感悟句子语言的美,再通过语言美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自我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结合时代审美,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对学生施以美的影响。

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紧跟新课标的发展导向,不断改革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活动,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具体实际的语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

3. 通过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都是以单篇形式进行,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浅层化、内容碎片化等问题,因此不能真正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水平。在2022年版的新课标中就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课程组织实施理念,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6] 。

(一) 确定单元任务目标

整个语文教学活动首先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指导后续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7] 。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进行单元整合,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深入研读教材后确定单元教学的主题、任务以及目标等。在单元整合教学前设计好系列学习任务和目标,才能让单元教学的实施更加高效,并且没有单篇教学的割裂感。如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第六单元,在该单元中既有古诗、说明文,又有现代诗歌和小说,但是通过单篇教材梳理后可以得出该单元教学的共同主题:“珍惜环境,保护地球”,然后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如何将主题贯穿于该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 组织单元的教学内容

以大单元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提前将单元内容进行调整组织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注意不能局限于课本本身所呈现的各种知识,还要根据单元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拓展性、提高性的课外延伸内容,从而提高大单元教学的质量。如在学习《青山不老》课文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大西北治荒的实例以及图片视频等,通过材料的补充更让学生对于“珍惜环境,保护地球”的单元主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所选择,对重要的内容要进行补充和拓展,而不太重要的内容则可将细枝末节省去,这样一堂课的设计才更加合理高效。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单元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打破每篇课文之间的隔阂感,这只有在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理解后,才能真正做到整合单元教学。

(三) 开展单元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常出现的情形就是教师长篇大论地进行讲述,而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则表现出模棱两可,囫囵吞枣的感觉,这种教学对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要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 [8] 。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哪些是“点”的描写,哪些是“面”的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又有什么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进行碰撞,但由于其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后,要跟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修正,加深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做好资源整合,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通过深度学习,达到深度认知,实现深度发展,真正实现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9] 。

4. 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停滞发展的困境中,很大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师生双方都存在着高耗低能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极为低下。2022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实施理念,其中就包括情境性与和实践性。特别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并开展情境教学既是为了落实新标准的要求,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10] 。

(一) 通过朗读创设情境

一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带领学生泛读文本,再以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去学习文本的思想主题,由此构成了一节完整的课堂。其实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文本里寻找信息和答案,既显得枯燥乏味,又没有真正深入文本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足朗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的朗读在脑海中勾勒出文章描绘的情境画面,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写作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具有更深层次的学习领悟,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反复的朗读,再在老师的帮助下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次朗读感受诗句在描绘画面上的独特闪光点。

教材所选取的文章都是极具学习价值的,让学生通过多次的朗读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 利用表演,创设互动情境

角色扮演是学生将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创造力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会主动自觉地深入研究文本内容,有时甚至因为台词的需要记忆文本中的一些经典语言。而且学生的表演属于再加工过程,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于文本、人物的理解进行加工再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没有表演的其他学生在观看时既会产生新奇感,又能够感觉其中的趣味性,也能够促进其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消化 [11] 。在小说《穷人》中女主人公西蒙有很多生动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将西蒙的人物形象再现,有利于设身处地的感受主人公内心想法,对人物的理解更为真实深刻。在教学时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主人公的形象展现出来,还原文本的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借助图画视频,再现情境

语文所学习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才能够正确理解和品味文本的内涵。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其基础和能力都是有所差距的,所以教师有时可以选择图画、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而直观的图画视频情境,利用丰富的图片实现“一图穷千言”的辅助效果。尤其是一些有关写景的课文,如:《牧场之国》《威尼斯的小艇》《金字塔》等学生并没有实际观察过,那么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视频,可能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能够理解作者的想法。在学生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教师需提醒学生将图片内容与教材文本相联系,不是为了图画本身看图画,不要偏离主题。教师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审美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增强文本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应积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12] 。

5. “互联网+”时代下语文教学方式的优化

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要求实现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更新互联网教学的观念、善用和多用互联网开展教学 [13] 。

(一) 通过网络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游戏互动、音频视频播放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互联网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形象的学习情境,如:在学习白居易《忆江南》的时候,教师播放有关江南地区风景视频、图片,让学生观看,直面江南美景更能与作者感同身受地沉浸于江南美景之中。在情境的烘托下,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被激发唤醒,更容易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自豪之情。

(二) 整合网络资源,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其加入进行发展更新。网络中包含了大量的资源,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可以在互联网中进行分辨和筛选,选择部分有用的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 [14] 。尤其是近年来,一直反复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拓宽学习视野,加深知识理解的深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所以语文教师需要以开放的眼光来审视互联网中丰富的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需要警惕的是通过网络虽然能获得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但还需要教师进行理性分辨并作出修正改进。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观看多位语文名师的教学视频进行借鉴,但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部分调整。网上有许多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不断反复地揣摩和应用,但要注意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完善教学。教师一定不能盲目照搬网络资源,只有真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运用,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和成长 [15] 。

教师要有意识的积极地利用互联网,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打造智慧高效的课堂来使语文的课堂教学更生动丰富,不断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优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6.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标的颁布,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立足于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以及关注时代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创新发展,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六). [出版者不详], 2023: 3.
[2] 白亚兵.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2023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 [出版者不详], 2023: 441-443.
[3] 田晓利.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C]//陕西省教育学会. 第六届创新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 [出版者不详], 2023: 122-126.
[4] 邵明梓.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2023年第一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 [出版者不详], 2023: 325-327.
[5] 颜强强. 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J]. 文理导航(上旬), 2023(1): 67-69.
[6] 苏娟.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 试题与研究, 2023(13): 43-45.
[7] 施玉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 2023(9): 167-169.
[8] 岳天钰. 新课标之下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教学实践探讨[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 [出版者不详], 2023: 306-308.
[9] 姚文.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 教育家, 2023(15): 60-61.
[10] 谢建花. 浅谈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23(13): 130-132.
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43
[11] 严义金. 用情境展现灵动课堂——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 家长, 2022(24): 64-66.
[12] 张庭贤.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问题与对策[J]. 学周刊, 2022(24): 136-138.
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4.045
[13] 王俊玲. “互联网+”小学语文高质量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3, 25(7): 167-169.
[14] 朱彦.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J]. 考试周刊, 2023(15): 49-52.
[15] 田秀萍. “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 中国新通信, 2023, 25(3): 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