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of Colorectal Polyps
DOI: 10.12677/ACM.2023.13122742, PDF, HTML, XML, 下载: 140  浏览: 250 
作者: 袁艳婷*, 早丽木·托里肯: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王家平#: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肠息肉术后中医证型临床疗效中药研究Intestinal Polyp Surgery TCM Syndrome Types Clinical Efficacy TCM Research
摘要: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可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但其复发率较高,现从中医证型、临床疗效、中药药理研究等方面对中药治疗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相关研究作以综述,以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减少肠息肉术后复发率,并对临床肠息肉术后用药提供参考。
Abstract: Colorectal polyp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can be treated by endoscopic polypectomy, but its re-currence rate is high,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type, clinical effica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polyp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to review,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intestinal polyp after surger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ogram,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intestinal polyp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文章引用:袁艳婷, 早丽木·托里肯, 王家平. 中药对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2): 19479-19483.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3.13122742

1. 引言

大肠息肉是消化科常见疾病,临床为防止其发生癌变,常以内镜切除术治疗,但大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率可达58.60% [1] ,目前临床无明显的特效药物能减少其复发,为探索出新的治疗方案,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中药治疗,以期发掘出新的有效治疗方案。

2. 肠息肉的中医证型研究

中医多将肠息肉归属于“泄泻”、“肠癖”、“积聚”、“内科瘤病”、“肠瘤”等范畴 [2] 。关于大肠息肉的中医辨证分型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标准。目前对大肠息肉中医证型分类常见的有湿热内蕴、脾虚湿蕴、肝郁气滞或气质血瘀、寒湿内阻等证型,其中以湿热内蕴证型最为常见。

楚永庆等 [3] 发现肠息肉患者中肝郁脾虚证占比(63.89%)最高,且以女性多见,大肠湿热证例数(7.41%),以男性患者多见。王建平 [4] 对100腺瘤性结肠息肉患者的证型研究发现脾虚湿困证占比最高为36.00%,肠道湿热症占23.00%,肝郁气滞证占19.00%,瘀血阻滞证占17.00%,血虚肠燥证占5.00%。李梦洁 [5] 对180例结肠息肉患者研究发现,湿热蕴结证最常见82例(45.55%),其次是脾胃虚弱证46例(25.56%)、肝气郁滞证30例(16.67%)、瘀血内停证22例(12.22%)。

杨金辉 [6] 对503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5种证型,其中大肠湿热证在所有证型中最为常见,且结合病理分类发现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均以大肠湿热证为主,而增生性息肉以肝郁气滞证多见。张强 [7] 对310例结直肠腺瘤性息各证型病理特征研究发现,大肠湿热证中病理结果属管状腺瘤的患者最多(79.49%),湿瘀阻滞组中最常见绒毛状腺瘤(13.16%);且湿瘀阻滞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比最高(17.11%)。

3. 中药临床疗效研究

3.1. 中药口服治疗

孙少帅 [8] 对82例肠道湿热大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予薏仁化积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预防息肉复发的药物,1年后复查发现观察组肠息肉复发率(24.39%)低于对照组(46.34%)。占路娟 [9] 等人对100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aection, EMR)的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和中药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中药口服,术后1年复查发现观察组复发率9.62%低于对照组27.08 (P < 0.05)。李梦蕾 [10] 等人对60例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患者研究发现,术后口服天马颗粒的观察组患者肠息肉复发率(10%)低于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王永茂 [11] 观察研究58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患者,观察组于腺瘤性息肉术后1周开始给予中药圣颀膏口服,对照组30例不予以相关药物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肠息肉复发率(14.29%)低于对照组(36.67%)。冯泽华 [12] 用清肠消息颗粒对肠道湿热型大肠腺术后复发进行观察,在术后复发率上未得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但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90.90%)明显优于对照组(62.79%),对照组。

3.2. 中药灌肠治疗

吴东南 [13] 等用结肠灵(中药制剂)灌肠方法对大肠湿热证型肠息肉术后患者研究发现,结肠灵灌肠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王吉利 [14] 研究发现,息肉摘除术后观察组(五倍子乌梅汤保留灌肠)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而且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效果更佳。

综上,中药在预防肠息肉术后复发中起到正向作用,且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效果显著。

4. 常用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肠息肉术后复发治疗中常用中药有:白术、茯苓、党参、甘草、薏苡仁、陈皮、乌梅、败酱草、砂仁、三七、白及、白花蛇舌草、黄芪、牡丹皮等 [15]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将以上药物在预防肠息肉复发及癌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归纳为以下方面。

4.1. 抗炎

研究发现茯苓多糖能减轻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改善肠屏障损伤 [16] 。袁丽等研究发现 [17] ,陈皮酵素(Xinhui Citrus Fermentation Liquor, XCFL)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和修复肠黏膜的作用,显著降低小鼠结肠炎症反应。研究显示 [18] 乌梅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TGFB1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Zhu Chen [19] 等研究发现砂仁能预防和治疗肠粘膜的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炎症因子和T细胞的作用相关。

4.2. 肠道调节作用

白术对胃肠道平滑肌可以起到兴奋作用,也能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即对胃肠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20] 。党参对消化系统也有调节改善作用,且不同浓度的党参在促进小肠的吸收并缓解消化道痉挛的症状中发挥不同程度作用 [21] 。杨建省 [22] 等对砂仁水提液研究发现其促进肠蠕动效果明显。闫瑶 [23] 等发现砂仁挥发油能使因抗生素所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显著恢复。吴振宁等 [24] 研究证实了茯苓提取物调控肠道菌群结构的功效。罗博文等 [25] 认为薏苡仁能够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和消化功能,还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肠道pH从而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 [26] 。陈皮提取物可显著增加了粪便短链脂肪酸、降低变形杆菌的患病,从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 [27] 。

4.3. 抗肠癌作用

白术内酯抑制小鼠结肠癌细增殖 [28] 。败酱草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从抑制癌变过程中的多种途径发挥抗大肠癌症的作用 [29] 。三七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癌细胞转移的相关信号分子表达,而阻止癌细胞的转移 [30] 。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EEHDW)具有抗肠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多抑制相关信号的激活,并调控多种炎症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31] 。黄芪中所含多种物质能通过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及侵袭,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32] 。丹皮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基因表达对结肠癌细胞HT-29起到拮抗作用 [33] 。

4.4. 促进粘膜修复作用

研究发现 [34] [35] ,白术多糖和砂仁水提物能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修复起到促进作用,后者的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相关。白及多糖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反应、抗凋亡、促进黏膜愈合等多种途径保护胃肠黏膜 [36] 。

5. 小结

目前对中药治疗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研究虽显示出良好效果,但对复方在肠息肉发病机制中及所起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有所欠缺,且因中医辨证、临床中医医师用方习惯、时节地域等导致的常用方剂、药物差生较大差异,使得这一治疗的相关研究尚未产生权威性共识性理论成果。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梁国英, 秦肆辉, 李庆伟. 大肠息肉术后复发中西医研究概况[J]. 医学研究杂志, 2022, 51(9): 179-181.
[2] 陈绮婷, 谢伟昌, 李京伟, 等. 健脾理肠汤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7(1): 30-35.
[3] 楚永庆, 陈英群, 李力, 等. 大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体质及高危因素的实证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4(3): 345-349.
[4] 王建平, 陈文辉, 王庆莲, 等. 100例腺瘤性结肠息肉的中医证型特点[J]. 慢性病学杂志, 2020, 21(12): 1890-1892.
[5] 李梦洁. 结肠息肉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病理类型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2.
[6] 杨金辉. 结肠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2.
[7] 张强, 王再见, 李会霞, 等.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和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J]. 环球中医药, 2022, 15(4): 583-590.
[8] 孙少帅. 薏仁化积方预防大肠息肉(肠道湿热证)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
[9] 占路娟, 郑丽华, 朱丽燕, 等. 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3, 50(5): 190-193.
https://doi.org/10.13192/j.issn.1000-1719.2023.05.052
[10] 李梦蕾, 丁宁, 姚艳茹, 等. 天马颗粒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 18(4): 69-71, 75.
[11] 王永茂. 中药圣颀膏预防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3.
[12] 冯泽华. 清肠消息颗粒防治大肠腺瘤(肠道湿热证)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晋中: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
[13] 吴东南, 郭丽珍, 李逢春, 等. “结肠灵”灌肠预防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 2023, 45(3): 33-35.
[14] 王吉利. 中药五倍子乌梅汤保留灌肠预防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后复发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3): 55-57.
[15] 李熠, 李琼玉, 梁靖华.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预防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用药规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 35(10): 36-38, 151.
[16] 张心玉, 林玮, 雷舒月, 等. 茯苓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3, 52(11): 82-85, 88.
[17] 袁丽, 练卓诗, 罗柳婷, 等. 陈皮酵素调节肠菌稳态及Nrf2/NLRP3通路修复肠黏膜改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J]. 药学学报, 2022, 57(12): 3513-3523.
[18] 李逸飞, 周镯, 曹园,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乌梅“敛肺涩肠”功效的作用机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 30(4): 294-299.
[19] Chen, Z., Ni, W., Yang, C., et al. (2018) Therapeutic Effect of Amomum villosum 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Rat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9, Article 639.
https://doi.org/10.3389/fphar.2018.00639
[20] 颜莉玫, 覃婕, 黄万金. 白术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16): 104-106, 113.
[21] 李力恒, 陈昌瑾, 胡晓阳, 等. 党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23, 51(3): 112-115.
[22] 杨建省, 王秋菊. 砂仁、山楂等5味中药促进胃肠蠕动作用的筛选研究[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7): 20-22.
[23] 闫瑶, 金美兰, 周磊, 等. 砂仁对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调节作用的探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9): 1040-1043.
[24] 吴振宁, 祁龙凯, 陈地灵. 茯苓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 2020, 22(11): 1822-1829.
[25] 罗博文, 刘芳, 姜振岳, 等. 薏苡仁肠道营养学的研究[J]. 现代食品, 2019(14): 81-84.
[26] Li, Z., Lin, Z., Lu, Z., et al. (2019) Coix Seed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in Post-Weaning Pigs by Reducing Gut pH and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MB Express, 9, Article No. 115.
https://doi.org/10.1186/s13568-019-0828-z
[27] Zhang, M., Zhu, J.Y., Zhang, X., et al. (2020) Aged Citrus Peel (Chenpi) Extract Causes Dynamic Alteration of Colonic Microbiota in High-Fat Diet Induced Obese Mice. Food & Function, 11, 2667-2678.
https://doi.org/10.1039/C9FO02907A
[28] 张楠, 陶源, 李春燕, 等. 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 40(6): 579-586.
[29] 张平平, 贾茹, 岑戎, 等. 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OL].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8.
https://doi.org/10.13422/j.cnki.syfjx.20230825, 2023-02-13.
[30] Hsieh, S.L., Hsieh, S., Kuo, Y.H., Wang, J.J., Wang, J.C. and Wu, C.C. (2016) Effects of Panax no-toginseng on the Metastasis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44, 851-870.
https://doi.org/10.1142/S0192415X16500476
[31] 李梓盟, 张佳彦, 李菲, 等.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21, 38(2): 74-79.
[32] 何嘉郡, 秦晨, 贺廉清, 等. 黄芪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J/OL].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2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3.r.20230914.0929.004.html, 2023-09-15.
[33] 翟春梅, 孟祥瑛, 付敬菊, 等. 牡丹皮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20, 37(1): 109-114.
[34] 伍婷婷, 李茹柳, 曾丹, 等. 白术多糖调控钙离子以促进细胞迁移及E-钙黏蛋白表达的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7, 28(2): 145-150.
[35] 张婷, 陆山红, 杨兴鑫, 等. 砂仁水提物对5-FU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 36(3): 286-291.
[36] 王坤堂, 王逸伦, 崔元璐, 等. 白及多糖药理作用及在中药现代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23, 45(7): 228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