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绣图纹设计与美学特征研究
Analysis on the Graphic Desig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ngtao Miao Embroidery
DOI: 10.12677/Design.2023.84406, PDF, HTML, XML, 下载: 141  浏览: 230 
作者: 李楠欣: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松桃苗绣图纹设计Songtao Miao Embroidery Pattern Design
摘要: 纹饰是松桃苗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设计是苗绣最重要的元素,影响着绣品的美观与表现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松桃的苗绣在传承与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整合各种图文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观。深入探讨其蕴含的艺术思想与美学特征,为我们研究苗族的历史信息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 Pattern deco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ngtao Miao embroidery, and graphic and textual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Miao embroidery, affecting the beauty and expressiveness of the embroidery, with extremely hig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artistic aesthetic valu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Miao embroidery of Songtao has kept up with the times in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constantly integrating various graphic and textual elements, creating unique cultural charm and possessing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spiritual values. Deeply exploring the artistic idea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in it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for u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
文章引用:李楠欣. 松桃苗绣图纹设计与美学特征研究[J]. 设计, 2023, 8(4): 3296-3304.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406

1. 引言

松桃苗族妇女一直都传承着他们的传统手工艺——松桃苗绣。其中,纹饰作为松桃苗绣重要的组成部分,独特的花纹与精湛的手艺是绣品的精髓,其图案纹样自由且多样以日月山川、花鸟鱼虫为题材。也是黔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的一种物化形态。苗族妇女用针线勾勒出精美的纹样,以此表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苗族巫楚文化的深刻内涵,创作出极具代表性民族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苗绣艺术。

2. 松桃苗绣

一开始,苗族人民没有文字,通过口传心授、符号与图案等来记载民族历史。松桃苗绣的文化渊源,可以从苗族首领蚩尤说起,经过多个朝代的更替,最终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松桃苗绣,取松桃县县名与域内独特的苗族刺绣相结合,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生产的一种民族刺绣工艺,艺人根据想象在脑海构思苗绣,大胆且夸张的配色,精湛的工艺,灵活细腻的手法以及多元的花色赋予了绣品的独特的魅力 [1] 。松桃苗绣是第一批走入公众视野的贵州非遗类地理标志之一,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

松桃苗绣是黔东北地区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松桃苗绣针法绣法多样,古有绘绣、剪绣和挑花绣三种传统工艺 [3]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又发明了平绣、瓦片绣、切绣、数纱绣、衔绣、打籽绣以及格绣、盘绣、网绣、垫绣、破碗绣、压瓣(筋)绣、剪贴绣、堆绣、盘茎绣、编筋绣、蓬毛绣、辫绣18种针法 [1] 。苗绣多样化的技法,立意新颖的构图,鲜明的主题,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苗族刺绣艺术中颇具代表性。在松桃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苗绣无处不在,如床上用品、民族服饰、腰带等,呈现出精美的图案,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满爱情的追求。苗族妇女用双手和绣线,叙述着他们的过往,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自身的审美融入其中,成为苗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苗族人民宝贵的财富,被誉为“无字史书”。

3. 绣品图文布局及设计

松桃苗绣构图新颖,是苗族刺绣中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源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应用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苗族妇女常以民间传说和自然界为绘制图案的灵感,注重绣品的实用性,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运用范围广,如鞋垫、枕套、床单、女装、帽子、腰带等。

图纹设计及布局

苗绣题材多以自然界的元素为主,有些是人们脑海中臆想出的神兽,他们用视觉的形式记载着苗族人民从古至今的文化记忆,向大众传递着民族情感,展现出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态度 [4] 。此外,苗绣中人物纹样也占据一定的比例,这些人物均源于苗族远古神话、民间故事等,既有记录传承的作用,也成为了苗绣的创作题材来源之一。松桃苗绣的纹样丰富多彩,以自然物与神话传说为提取物,运用如意的纹样,以几何纹与动植物纹为主。整体构图浪漫,既具象又抽象,兼具形似与神似,展现苗族人民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收放自如的表现力。

几何纹样:松桃苗绣中几何纹样是最常见的纹样,是古老的构成形式。绣品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反映出苗族人民的迁徙文化。以图1图2为例,图1是松桃苗绣弯曲且有规则的几何绣品,弯曲的线条如同山河的化身与动植物纹样巧妙结合,运用抽象的几何纹充当历史叙事的功能,借此突出纹样,形成富有装饰和文化价值的刺绣图案。

Figure 1. Regular geometric embroidery of Songtao Miao embroidery

图1. 松桃苗绣规则几何绣品

Figure 2. Circular embroidery

图2. 回字形绣品

图2回字性的绣品,“回”字在苗族人民心中寓意着吉祥如意。其中,“回字”与周围的绣样相呼应,组成丰富的绣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线条平整,呈现出独特的样式。以蓝布为底,搭配红、湖水绿两种绣线,色彩搭配和谐。介于抽象与不抽象之间,高度概括了回字形所蕴含的内容,且保留了民族特征。

动物纹样:苗族的图腾崇拜,多以动物图案为主,因为其认为动物具有灵性,以动物做图腾图像具有吉祥平安的寓意。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致使图腾的图案存在差异,反映出各民族的不同价值追求。松桃县地处武陵山区,同时境内有多条河流,长期的依山傍水使得他们见过多种动物,并将其烙印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出名的是以刺绣的方式绣在民族服饰上。题材也不拘一格,除了以象征爱情的鸳鸯绣,蝴蝶绣则是体现了族人对于万物之主的图腾崇拜,此外最多的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圣兽。

蝴蝶在苗族人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苗族人民眼里,蝴蝶是美、幸福与自由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象征。超强的繁殖能力又是苗族人生殖崇拜的对象,是苗族神话里孕育了苗族始祖的“蝴蝶妈妈”,被苗族人视为始祖之一。因此蝴蝶纹饰在苗绣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图3所示,苗族妇女常用的围裙,围裙前半部分用三个“几”字形的花纹封边,虽然中间图案没有出现蝴蝶的身影,单其形状似两只蝴蝶簇拥中间的石榴花,围裙下摆由两个左右对称图案所构成,色彩一如既往的丰富,仔细看,画面像蝴蝶支撑着石榴,巧妙的勾画蝴蝶舞动且曼妙的身姿,给人留下多重想象空间。

Figure 3. Miao embroidery apron

图3. 苗绣围裙

正如图4所展示的那样,该绣品以红布为底,由六只蝴蝶围绕成一个圆形,蝴蝶色彩比例对称,线条流畅。内部绣太极图案,六在中国有吉祥的含义:比如六六大顺。里面的太极属于中国道家文化的一部分,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时,该太极图案还表示阴阳调和,也有着男女阴阳调和、平等的含义。

Figure 4. Butterfly embroidery

图4. 蝴蝶绣品

图5为对称蝴蝶绣品,图案为对称的四个蝴蝶纹,也可成是四个对称的牛头纹。苗族有牛崇拜和蝴蝶崇拜,蝴蝶象征着生命的诞生,该绣品体现苗族农耕文化和祖先崇拜思想。

Figure 5. Symmetrical butterfly embroidery

图5. 对称蝴蝶绣品

苗族的先民曾生活在鱼米丰盛的洞庭湖一带,长期依水傍水促使他们在纹样题材选择上多采用水里的动物,以鱼纹、鸳鸯、龙为代表,鱼纹寓意着强盛繁殖力。图6为鱼纹绣品,黑色为底,绣线色彩丰富多样,构图上讲究对称协调统一,框架清晰,应用于枕套、床单、服饰等物品上。鱼纹绣品的图案立体感十足,将鱼的跃出水面的动作,活灵活现的展示在绣品中,充满了生命力。

Figure 6. Fish pattern embroidery

图6. 鱼纹绣品

植物纹样:通常单独出现的次数较少,基本上都是与其他纹样相结合,形成独立的纹样。将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的结合,和谐的布局呈现出流畅的形式感,画面内容丰富。石榴图案在苗族人民心中象征着“多籽”,蝴蝶代表着生殖崇拜,例如,如图7所示,她们会用绣线将蝴蝶与石榴结合在一起,以此表达对苗族夫妻的祝福,祝愿他们能够多子多福,子孙满堂。

Figure 7. Butterfly and pomegranate embroidery

图7. 蝴蝶、石榴绣品

4. 松桃苗绣图纹应用的特点

4.1. 饱满自由

画面布局饱满完整是苗绣的追求,对于一些大面积的色块,需要以填充绣法进行处理以丰富图案的层次感与质感,这与中国传统汉文化讲求大量留白的国画具有很大差异,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特征。主要采用适形构图的方法,即在绣制之前,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或者特制的水溶性笔在织物上画出线稿,以作为刺绣的参照。这种参照样式不一,形状各异,依据需要的服饰而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刺绣,以多种元素填充画面,使各部分均衡排列,既保留了一定的界定划分,又达到了饱满充实的画面效果。图案呈“限中有变、变中受限”之势,成为松桃苗绣最大的特点。如图8所示,整个苗绣作品被两个等比例菱形所分开,花和鸟的造型在框中适形饱满的排布着,然后以花朵、蝴蝶以及树叶等元素进行空白填充,使其更具圆润饱满之势。

Figure 8. Miao embroidery pieces

图8. 苗绣片

4.2. 整体性

松桃苗绣纹样追求均衡和谐,在抽象或者具体的纹饰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图9所示,在设计好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元素排列布局,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进行连续重复排放,复杂又不失工整,这样的苗绣品给人以均衡整齐的形式美感,体现出苗族人民对于平面构图极强的规律感。

Figure 9. Miao embroidery quilt cover

图9. 苗绣被面

苗绣这种图案连续重复的韵律感是一种理性的形式美,是手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思维的创造性活动。连续反复、均衡对称是苗绣遵循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均衡是苗绣的构图形式中最为普遍的样式,在绝大多数的苗绣成品中都能感受到对称美。同时苗族人民也于苗绣构图中努力追求节奏与韵律,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同一纹饰元素的重复规整排列,展现了苗族独特的韵律之美。

5. 松桃苗绣的美学特征

松桃苗绣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结合体现了时代特征,也表现出苗族人民的审美价值。

5.1. 构图美观

松桃苗绣的构图需要考虑主题选择、层次感、平衡、对称、重点突出、配色方案、细节处理、线条和形状、空间感以及文化元素等因素。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和排列将影响最终绣品的美观和艺术价值。松桃苗绣以线条为主要的构图元素,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以与苗族文化或生活相关的元素为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创作物象,在凸显事物特征之时,着重传神达意,以夸张的手法创造出图案各异且别具情趣的刺绣作品。苗族的创作思维从来不受任何约束,以“天高任鸟飞”的随意洒脱,在绘画创作中打破传统的束缚,随心所欲,在美感的召唤下,天上人间任其驰骋,世间万物随其描绘,以针线为笔,取万物之色彩,用巧夺天工之势,化腐朽为神奇,创制出一篇篇鸿鹄巨制。松桃苗绣常见的图案取材于自然景物,以花鸟、蝴蝶、龙凤等为主,又以龙凤为最。苗族妇女在绘制龙凤条纹之时,打破传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改以往形象,即打破龙凤图案庄严的形象,继而创造出诙谐和蔼的龙图以及灵巧活泼的风纹。这也反映出苗族人民打破压迫,勇于追求平等的性格。将龙纹与其他元素一同组合,予以离奇荒诞的表现手法,既反映了苗族的原始图腾崇拜,同时也展现出其敢于创新进取的开拓精神。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苗族人民认为万物有灵,于是凭借一针一线,将刺绣中的每一种图形元素都赋予生命,使其生动形象。在经过长时间的刺绣工作后,苗族妇女凭借其心灵手巧,创作了一幅幅色彩缤纷且形状各异的传世佳作,这体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反映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持不懈。

5.2. 色彩多元

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三者间的配比规律是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彩决定第一印象,独特的色彩部分是苗绣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松桃苗绣大致可分紫色系、绿色系、红色系、彩色系等5个色系,常见的以红色、深蓝色、黑色、深棕色等作为底布的颜色。绣线色彩丰富,根据不同的底色以及图案元素采用不同的绣线,能够清晰的将图案凸显出来。

5.3. 绣法多样

传统的松桃苗绣注重手工技艺,主要分为图案设计、选材、画线稿、上绣、填充、绣花边、收尾处理以及清洗整理等八个步骤。设计图案是苗绣最重要的一步,图案来源多样,手艺人需要考虑图案大小、形状以及线条等因素。无论哪种绣法,其基础都是使用苗族特有的棉布,线采用绢丝线或棉线。在绣制之前,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或者特制的水溶性笔在织物上画出线稿,以作为刺绣的参照,进而开展后续工作。上绣作为整个刺绣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刺绣工匠根据线稿,采用不同的绣针和绣法,进行刺绣。常见的绣法包括平绣、钉绣、填充绣等,这些不同的绣法使得刺绣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对于一些大面积的色块,需要用填充绣法进行处理,以丰富图案的层次感和质感。同时为了进行更好的修饰,在苗族绣品中,花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用来勾勒图案的边缘,也可以作为点缀,增加绣品的美感。刺绣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收尾工作,比如裁剪多余的线头,处理绣品的边缘,使之更加整洁。最后,绣品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这一步既是为了去除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沾染的污渍,也是为了使绣品更加平整。

6. 结语

松桃苗绣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保护和传承了苗族的文化遗产。图纹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殷切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体现了其对传统价值观和技艺的珍视与承载。松桃苗绣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对于当代服装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松桃苗绣常常以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为题材,如山水、农耕、动物等,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因此在当代设计之中,需从自然中取材,用脚步丈量土地,以眼光发现灵感。

其次,苗绣要求技艺人拥有高度的创造力与艺术灵感,通过刺绣体现苗族民族的创造性精神与审美特点。苗族人民立足实际,以染布为依托,以丝线为载体,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群体的特色文化、民族情感以及审美情趣绣在民族服装以及布料上,并以此实现了文化的传递与创新。松桃苗绣包含着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其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以及文化自信。其对于自然的原始崇拜,不仅是单纯的害怕自然,更多的是将情感与信仰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此沟通守护神,是传统社会人们与具有超自然现象的崇拜对象的一种沟通与精神慰藉。松桃苗绣图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观,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民族自豪感、创造力与艺术精神、耐心与毅力以及社区合作与团结。这些精神价值观反映了苗族文化的特点,也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社会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最后苗绣图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符号”,整合了苗族人民的发展历史、思想观念以及精神寄托。将这些“符号”广泛应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是苗族人民精神情趣与审美观念的直接展示与表达,因此,苗绣对于深入了解松桃苗族的特色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注释

图1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2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3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5]

图4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5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6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7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8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图9来源:《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

参考文献

[1] 倪雪艳. 贵州松桃苗族刺绣的现代传承[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19.
[2] 龙叶先. 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J]. 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3): 43-47.
[3] 刘颖. 非遗地理标志松桃苗绣跨文化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22.
[4] 余燕群.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5] 聂忠邦. 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