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补理论视角下余西古镇盐文化公共空间设计探索
Exploration of Public Space Design for Salt Culture in Yuxi Ancient T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aving Theory
DOI: 10.12677/Design.2023.84397, PDF, HTML, XML, 下载: 426  浏览: 584 
作者: 周汉颖: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关键词: 织补理论盐文化古镇公共空间设计Weaving Theory Salt Culture Ancient Town Public Space Design
摘要: 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业态更新迅速,部分地区未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人才外流导致部分古镇出现布局肌理破坏、空间功能缺失、人居环境杂乱、历史文脉断裂等问题。本文在古镇景观设计探索中引入织补理念,从古镇肌理、交通环境、历史文脉、功能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探索,以期有效地解决古镇出现的肌理片段化、生态环境被破坏、历史文脉断裂等问题,最终目的是改善古镇居民及游客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古镇生态、文脉和谐发展。
Abstract: Urban construction is constantly advancing, business formats are updating rapidly, and some areas have not adjusted their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a timely manner. The outflow of talents has led to problems such as disrupted layout texture, lack of spatial functions, disorderl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upture in some ancient tow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eaving and patching in the exploration of ancient town landscape design, exploring the textur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ontext, functional struc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of the ancient tow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fragmented texture, damag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roken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e ancient tow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of residents and tourists in the ancient town,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ecology and context.
文章引用:周汉颖. 织补理论视角下余西古镇盐文化公共空间设计探索[J]. 设计, 2023, 8(4): 3212-3218.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397

1. 引言

中国拥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古镇是其最好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所真实记录的传统建筑的风貌、建造工艺以及民俗风情和格局形态,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利用中,拥有很高的价值。我国旧城保护在改革开放后展开,起步晚、发展缓慢。其方式有三:破旧立新、离旧而建新、织补和嵌入改造。在城镇化进程中,古镇保护与开发特色成为关注焦点,如何平衡保护空间格局和发展特色环境,解决“千村一面”问题,亟需探讨。

2. 织补理论的引进和吸收

“织补”在《辞海》中有过解释,大意指的是仿照织物原本的线条,将破损的部分重新拼凑起来。换言之,“织”指的是将残缺之物重新编织,而“补”指的是在残缺之物上添加物质,加以修补。

织补理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建筑理论大师柯林·罗所著的《拼贴城市》中。书中首次提出了利用文脉主义的思想来织补城市肌理,文脉主义理论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城市肌理的织补以实现城市发展。该理论得到了西方规划界的广泛认同与推广,为城市“织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发展。他们将重点放在修复由于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的城市肌理上,致力于改善城市的功能,开发新的城市建筑形式,激发城市的活力,并对城市的街道、广场和有边界的开放空间进行重建。

织补理论在被引进到我国以后,通过对其的吸收、消化,形成了一种“双修”方针,2017年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作,对“城市双修”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功能、改善城市功能和提高环境质量等四项具体指导策略。其中的“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这个层面,其实质就是对城市现有需要改进和保护的空间进行“织补”,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示和传承地域特色。

3. 余西古镇风貌现状

3.1. 盐业发展停滞,历史文脉断裂

南通历史上曾是中国重要的盐业中心,拥有许多著名的煮盐场。其中最具历史意义的12所盐场经营了长达千年之久。然而,随着清末民初盐业发展的衰退,这些昔日繁荣的盐场大部分转型为乡镇,成为了南通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余西距离距南通主城区约30公里,是一个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郭的布局设置形似龙,又名龙城。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因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为南通沿海地区从事盐业生产和贸易的小镇的典型代表。在清代康熙《两淮盐法志》中写道:“灶户率多吴民”,相传张士诚(元末盐民起义首领)久抗王师,明祖怒其负固,而迁恶于其民,摈之滨海,世服熬波之役以困辱之 [2] 。伴随盐业的发展与兴盛,各地商贩、盐户云集,余西地处南北交界,往来商户与盐民带来以吴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与余西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使余西文脉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地域性风格。

近几十年来,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小城镇已经步入了现代化改造时期,大量的老旧传统特色房屋被大规模地拆毁,新建了现代化的居民住宅。余西古镇因为盐业的衰落,没有及时调整古镇的产业结构,导致余西的发展停滞不前,经济一落千丈,在行政划分上,从镇变成了村,往日浓厚的商业气息逐渐消失。

3.2. 空间形态留存,古镇肌理损伤

明代时,余西曾拥有完整的城墙和四座城门。尽管如今城墙已经被拆除,只剩下两座门垛,但整体街巷空间布局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基本格局和形态。在镇内,还留存着部分历史建筑,如古运盐河、盐码头、盐仓、盐店和盐栈等。这些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为16,927平方米,约占古镇总建筑面积的25.74% [3] 。余西不同于其他滨水城镇多沿河流轴线发展的模式,其旧镇呈现出独特的“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工”字型结构(见图1),“工”字形主街是龙的骨架,衙署是龙头,左右古井是龙眼(见图2),南北向的街道是龙躯,南街是龙尾。

Figure 1. Plan of ancient town

图1. 古镇平面图

Figure 2. Layout of ancient town

图2. 古镇布局图

从航拍卫星图中可以看到余西古镇的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整,南北长街(又称“龙街”)动线清晰,但是通过对余西古镇的实地调研发现,境内龙街两侧商铺旧宅年久失修,多处破败,所经现代水泥材质修缮的房屋在古镇的视觉形象中格格不入。在古镇布局的空间形态上能看到清晰的古镇脉络,但其内部的部分建筑肌理只剩遗迹,古镇主街的端部曾分别设有四座门,包括东边的镇海门、西边的对山门、南边的迎江门和北边的登瀛门。然而,至今只有迎江门的一部分建筑仍然留存。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原本服务于盐业的店铺和仓库转而被改建为棉花行、染坊等其他用途,都透露着余西古镇因盐成邑的痕迹。

3.3. 传统建筑衰败,特色人文缺失

由于长期无人修缮和自然的破坏,余西古镇中的传统建筑大多已经残破,有的建筑单体甚至坍塌。余西当地传统的建筑大多为砖木混合结构,其承重部分如梁、柱等建筑构件易受虫蚁侵蚀和自然老化的影响(见图3)。此外,部分闲置住宅的外墙维护系统不完善,破损的瓦片无法有效地阻止水分渗透,进而导致漏水问题日益加剧(见图4)。

Figure 3. Realistic image

图3. 实景图

Figure 4. Current situation map

图4. 现状图

3.4. 公共空间不足,生活业态衰落

依附于盐业生产而发展的盐业城镇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城镇整体布局、功能结构、交通设施与建筑形态等均受到城镇盐业职能的深刻影响 [4]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盐业城镇的盐业职能逐渐改变甚至消失,以至于在职能的引导下的盐业城镇快速衰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余西地区曾经是南通盐业重镇,商贸云集之地,有各式各样的店铺、老字号等,有着丰富的公共职能。街区的功能主要分明为两种;一是商用,二是居住,其建筑形式也是低层沿街式商铺(见图5)或低层合院式商住(见图6)的形式。现今,缺失了商业元素的余西古镇空间功能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与鼎盛时期相比,古镇所能提供给当地居民的公共空间相对匮乏,古镇缺少了传统的街巷交易场所、民俗展示场所和居民聚集场所,因此当地居民对于公共休憩空间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古镇中的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缺乏,导致小镇居民们缺乏交流和互动的场所,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外,随着小镇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消散这种模式往往缺乏足够的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来支持,这也使得城市生活业态逐渐衰落。

Figure 5. Low rise street style shops

图5. 低层沿街式商铺

Figure 6. Low rise courtyard style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图6. 低层合院式商住

4. 织补理念下古镇盐文化景观设计探索

4.1. 延续街巷肌理,复现历史格局

街区肌理织补:延续和保护余西古镇“工”字形的空间布局形态,形成“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规划格局。对境内现存的余西古镇运盐河与护城河的水系进行合理的整治、有效的疏浚;恢复和优化运盐河与护城河的边缘形态;合理设计和规划滨水绿地景观带;依托古运盐河与盐码头打造余西特色的盐文化景观带;适度恢复与当地历史水系相关联的盐码头、桥梁等历史环境要素,以盐文化作为特色文脉串联起街巷肌理,一定程度上还原余西古镇历史风貌。

在织补和维护古镇空间连续及完整性的基础上,对街巷空间进行整合,达到街区建筑的新旧协调。保持一线多点的设计格局,打造带状盐区风情体验街,保持好街道肌理及走向,维护巷道立面格局形制等历史风貌。

4.2. 改善建筑状况,保留建筑特征

建筑风貌织补:历史建筑的风貌能够反映历史街区一定时期的风貌与特色。首先,在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通过修复与保护延续建筑历史风貌,其次,对古镇内的居民进行走访考察,分析人群属性,归纳总结不同人群的特性与需求,结合古镇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改造策略。在优化当地建筑现状时,应保持当地传统建筑的低层沿街式商铺、低层合院式住宅、低层合院式商住宅空间的组合关系,对龙街沿线的坍塌及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以明清商铺肌理为主进行织补,其他区域因地制宜,选择以明清时期的建筑肌理为主进行针对性织补。

重塑古镇记忆点:余西古镇境内的历史文物点相对较多,如余西曹溥孝子坊、节孝牌坊、精进书院等。针对街巷空间中的不同功能的节点进行整合,构建多元的功能流线,以历史文物为核心,向外围辐射,结合周围景观进行织补、串联古镇的功能网络及历史记忆点,构建片区的核心轴线,形成由点及面的织补结构 [5] 。

4.3. 提升业态功能,改进公共空间

传统空间功能织补:根据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科学定位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叠加现代社区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通过当地传统盐业文化来培育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高余西古镇居民的经济收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可以让传统盐业文化在新时代再现辉煌。

现代业态提升:为了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在街区传统功能再利用的基础上,提升现代业态。我们将当代多元化、集约化的新业态融入传统街区,以创建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拥有良好的居住、休闲和娱乐功能,激活街区的活力,并发展文化创意加工、制作体验和消费购物等新型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手段,建立现代盐文化衍生产品的研发、设计、体验和展销一体化的智慧化服务产业。

重现公共场域:重点关注公共场域的重建,对街巷空间进行交通划分,并修缮巷道,提升空间体验。在规划设计大街小巷的路径时,我们注重节点的细部设计,嵌入展示空间,给人们带来移步异景的感受。在功能植入和基础设施完善方面,我们要考虑与传统空间功能的适应性和兼容性,根据对历史建筑功能的调研结果,来织补古镇公共功能的需求。我们将延续街区居住建筑的居住功能,通过修缮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同时,充分利用历史建筑,展示其历史意义,并恢复历史商业功能,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鼓励居民自主经营 [6] 。

盐业古镇应是微型产业集聚区、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新载体,将古镇历史商业功能恢复为茶庄、手工体验作坊、传统服饰店、当地特色餐饮店等;将历史居住功能转换为民居、民宿等居住空间。将当前古镇内闲置的油坊、店铺等建筑改造为街区展示馆、创意工坊等展览空间,为盐区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提供必要的展示传播空间。

4.4. 重塑盐业文化,再现传统技艺

历史文脉织补:余西古镇在其发展的一千三百多年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盐业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了重塑盐业文化,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

首先是整体保护。在物质层面上,我们必须保存余西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布局、风貌和建筑的独特价值,不得改变与自然景观和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在非物质层面上,我们要不断充实其特色历史文化的价值。

其次是活态利用。我们要贯彻活态保护的策略,充分发掘地方美食、特色民俗文化,并为其创造活态空间。通过游客创意工坊体验、手工作坊的展示制作、商业文化展示、民俗演出和VR虚拟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宣传盐业古镇的特色。我们可以将盐业主题融入街区,以“盐系列”风物织补建筑布局或景观要素,创造出特色盐业文化的场景。同时,设计策略中可以考虑将经典晒盐过程雕塑化、历史名人铸铜塑化、当地文化典故及传说展示墙化、规范化的绿化小品等盐业文化展示类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全面推动盐业文化的活态织补,为古镇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盐业文化,也将提升古镇的吸引力,推动可持续的发展。

5. 结语

以织补理论为基础,分析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历史街区设计规划案例,结合余西古镇地区现状,探究如何解决因旧城商业缺失而导致的古镇功能不均衡、空间特色缺失、交通系统混乱、历史文脉断裂等问题。经过对南通余西古镇现状的调查,我们提出了基于织补理念视角的古镇景观设计探索。在古镇更新过程中,采取以织补街区环境为策略的方法,这一策略包括对物质性层面的修缮织补和非物质性的盐业文化记忆的嵌入。致力于保护和修缮旧城的肌理和风貌,并根据古镇独特的地方盐业特色、地理人文等优势,进行盐文化景观设计的织补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期望能够提升古镇整体环境和品质,同时增强居民对所居住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参考文献

[1] 张荣生. 古代南通地区盐场名称由来考略[C]//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 成都: 巴蜀书社, 2007: 7.
[2] 张荣生. 南通盐业志[C].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12.
[3] 马程.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22.
https://doi.org/10.27014/d.cnki.gdnau.2019.004666
[4] 杨琬铮. 文化景观视角下四川盆地盐业历史城镇保护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670/d.cnki.gcqdu.2021.001610
[5] 杨柳, 郑志.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古镇生态空间“织补”策略[J]. 中外建筑, 2022(10): 69-74.
https://doi.org/10.19940/j.cnki.1008-0422.2022.10.012
[6] 张伟康. 基于织补理论的特色小镇保护规划与设计探索——以安徽石牌戏曲古镇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 2021(3): 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