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3.1212389, PDF, HTML, XML, 下载: 170  浏览: 304 
作者: 陈晓梅: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当代价值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Alienated Labor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著作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在《手稿》中,马克思论证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即私有财产;同时指出扬弃异化劳动的现实途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新时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仍然没有过时,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Abstract: Marx criticized and inherited the alienation concept of Hegel and Feuerbach,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he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hi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In this work, Marx demonstrated the four-fold rule of alienated labor,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source of alienated labor is private property; at the same time, he points out that the realistic way to criti-cize and inherit alienated labor is to build a communist society through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 is still not outdated, and has great valu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文章引用:陈晓梅.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383-238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389

1. 引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开端,他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关注了整个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以及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看到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弊端,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对立现象,基于此,他在《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

2. 理论渊源

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前人思想的影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不例外,他关注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苦难,加之对前人思想的剖析,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形成了更符合时代特征、更现实的异化劳动思想。

2.1. 对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批判和继承

黑格尔是第一位较为系统地提出异化思想的人,但是他的异化理论与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异化有所不同。黑格尔的异化思想与他的以绝对观念为中心的思想核心分不开,因而他的异化理论也是以绝对精神为核心来构建的。黑格尔将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源,认为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从绝对精神延伸出来的,异化过程也是从绝对精神出发,异化出物质世界,并将物质世界看成是绝对精神的对象物,这个物质世界还会反过来对精神起到反对、消极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绝对精神与物质世界相对抗的力量,这个过程具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特征。这里的绝对精神具有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是一种实体,可以异化出自然界,这里的自然界也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自然界,而是源自绝对精神,是一种理念的东西。绝对精神异化的过程不仅包括绝对精神异化出反对自身的对立物,还包括复归到自身的一个扬弃的过程,这一复归到实体的过程具有辩证意味,其中包含了革命的、批判的精神,但是黑格尔没有从现实出发,没有关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没有看到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现实矛盾及其根源,这种革命的批判的东西只是为了维护绝对精神的核心地位,仍然是唯心的。

但是总的来说,黑格尔的思想也有其合理性,其思想的辩证之法以及对异化概念的理解对后来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概念的系统阐述提供了借鉴。

2.2. 对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批判和继承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主体,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由绝对精神异化而来,费尔巴哈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认为世界的本源要回归到物质上,绝对精神只是主体作用的对象。费尔巴哈将异化理论拉回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具有唯心主义特征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了人本主义学说,他认为一切虚构的,如上帝、神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们赋予了上帝一些特殊的能力,好让苦难的人们有所寄托,进而对上帝产生崇拜和信仰,虚假的、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又反过来压制、操纵人,形成了异化过程。费尔巴哈认为上帝是人的产物,将上帝看作主体而将人看作对象的一切观念都是不对的。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将物质和意识颠倒、将唯心主义看作世界本源的异化观,将异化转向了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也有其局限性,虽然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但是他所说的人不是立足于现实的人,而是生物学上所指的人,是脱离了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因此,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不完全正确的。由此可见,虽然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且重视人的作用,但是他所构建的异化理论仍然具有缺陷,他所描述的人是孤立存在于社会中的抽象的人,没有立足于市民社会,没有认识到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也就没有看到劳动异化的主体应该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

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虽有不足,但他从唯物主义出发,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对上帝及宗教神学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马克思认同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的观点,费尔巴哈的理论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构建异化劳动理论创造了条件。

3.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集中阐释,不仅论述了该理论的四重规定,还深刻揭示了私有制这个罪恶的根源,并指出要实现共产主义就要消灭私有制。

3.1. 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异化劳动理论的四重规定全面阐释了工人阶级的劳动发生异化的几个方面,这四重规定是由现象到本质循序推进的关系,要理解异化劳动,必须要理解异化劳动的这四重规定。

3.1.1. 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

国民经济学家将私有制作为前提,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一方面承认劳动创造价值,按照这个逻辑,工人阶级创造的劳动成果应该由工人阶级共享,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应该由工人阶级占有,而不是由资本家占有,并凭借其占有的生产、生活资料肆意剥削工人阶级;然而,另一方面又将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当作最终原因,将资本家占有产品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尽数为资本家所有,而工人阶级不占有任何的生产资料,他们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回生活所必需的价值。然而工人阶级还误以为自己劳动的越多,就越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然而实际情况与这相反,就像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1] (p. 156)。一般来说,劳动产品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换来的,二者应该成正比,即劳动越多回报越多。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这个规律发挥不了作用,劳动者的劳动与所获回报成反比,即劳动者劳动越多,他们所遭受的损失越大,因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劳动的产品也不归他们所有,而是归作为剥削者的资本家所有,劳动产品反过来反对他们的创造者,成为一种不依赖于劳动者而存在的异己物。

3.1.2. 人同劳动过程的异化

异化不仅体现在劳动产品上,也体现在劳动过程当中,生产过程异化了,生产的产品才会发生异化。生产活动本来应该是劳动者个性、智慧、内在自我得以体现的地方,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感到自在舒畅。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感到愉快,他们的个性、智慧、内在自我难以发挥出来,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否定自身,使自身陷入无限的苦难和折磨之中,自我价值无法施展,劳动也变成了一种仅供维持肉体生存的强制手段,所以,“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1] (p. 159)。此外,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引入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工人只需要固定在某一岗位日复一日进行流水线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发挥个人才能,只需要机械重复某一动作,所以工人的个性、才能发挥不出来,完全沦为资本家的奴隶。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被迫服务于资本家,这种劳动过程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是否定性质的,是作为反对工人的力量而存在的。

3.1.3. 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异化劳动的几个规定性环环相扣,因而第三重规定是由前两重规定性所导致的。要理解第三重规定,首先要搞清楚人的类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类本质作了两个层面的解释,即把类当作对象和把自我当作类。人的类本质是与动物活动有所区别的,人的类本质是指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自我意愿的主动性的活动,而动物的活动没有自我意识,它们的活动只是为了维持生存的本能性的活动,是一种被动的活动。人类的劳动不是机械的活动,而是要在劳动过程中注入自我意识,体现出人类的创造性、目的性以及对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等,不单单生产衣食住行等维持生命的产品,而且还要生产满足精神需要的东西,不能像动物的生命活动那样片面的生产,仅仅生产维持肉体需要而不需要维持其他方面的东西。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阶级被固定在机器上,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挥、才能得不到施展,他们作为人类的独立意识在劳动中体现不出来,他们所从事的机械活动使得他们和动物的劳动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肉体生存而被迫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类本质成了对劳动者来说异己的东西,达不到对自身本质的确证,使自己的劳动下降到动物水平。

3.1.4.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思维逻辑,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是依次推进的,也就是说异化劳动的第四重规定是前三重规定的逻辑结果。人同人关系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和资本家内部关系的异化。一方面是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异化,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他们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所有,甚至连劳动过程都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对抗关系,这种对抗关系就是人与人相异化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资本家内部关系的异化,资本家摄取劳动产品以及控制工人的劳动过程是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但是贪婪是资本家的天性,在资本的操纵下,他们往往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扩大自身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掌握更多的劳动产品,在竞争的环境下,他们必然要与其他资本家角逐,以达到获取更多财富、积累更大资本的目的,从这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资本家也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资本家内部同样出现异化。

3.2.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国民经济学家将私有财产看作前提,他们认为工人用生命和灵魂创造的大部分社会财富理所应当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只应当获得仅仅维持生存所需的小部分财富,也就是说,工人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劳动产品,而且还生产出了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力量,即劳动活动与资本家、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对立关系。造成这些对抗关系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一切社会财产都变成了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劳动者作为生产的主体却什么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为了维持自身和家庭成员的肉体生存,不能不出卖自己仅有的劳动力,与资本家之间形成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他们将占有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继续转化为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使得资本家反对劳动者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异化劳动又不断生产出私有财产,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导致了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也使得资本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要想终结这个状况,依靠资产阶级是不可能的,他们为了敛财,只会让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只有依靠无产阶级,搞清楚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关系,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

3.3. 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是双向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私有财产是产生异化现象的根源,没有财产的私人占有,就不会存在劳动的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异化劳动反过来又会加深社会财产被私人占有的程度,没有劳动的异化现象,财产被私人占有的现象也就不会这么严重。从二者的关系来看,要想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向自己本质的复归,就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即消灭私有制这个造成异化现象的根源。异化劳动的主体是被资本家操控,并付出自己生命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环境下,且自身不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仅获取维持生命的价值,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积怨颇深,因此这个阶级具有革命性。在这种条件下,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革命的无产阶级身上,无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属性的特殊,只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才能解放自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2] (p. 77),实现共产主义,就要依靠无产阶级来消灭私有财产,私有财产被消灭了,劳动者的自我异化现象也就被消灭了,人就可以真正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向成为社会的人复归。

4.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立足于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该理论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仍有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也学习借鉴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成果。资本主义有其积极进步的部分,也有其消极落后的部分,我国在吸收西方积极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不免被异化劳动所呈现的消极影响所侵蚀,例如:人的片面发展、人被物化、环境污染、劳资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着重把握,并结合实际寻求解决方案。

4.1. 坚持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受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支配,工人失去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权利,他们被迫固定在某一工作岗位上,机械地为资本家创造价值,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包括他们作为人的一切权利都被资本家无情地剥夺,在资本家的眼里,他们的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于资本增值、满足资本家无限逐利的欲望。工人阶级失去了自我,被迫束缚于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的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劳动逐渐单一化、机械化,自身的才能无法施展,逐渐失去创造性和积极性,对劳动的热情也日益被消磨,精神和肉体都饱受摧残,然而他们为了生存,还不得不继续进行这种活动,严重丧失了人本身。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仅仅将人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的观念是不对的,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该重视全面的、能动的人的发展,以发挥好人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主体作用。此外,要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理解好“全面”的含义,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包括体力和脑力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指所有人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牺牲一部分人而只发展另一部分人。因此,新时代要推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要着眼于人民大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3] ;另一方面,要推进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差距等问题,解决好这些差异,为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公平的条件,帮助人成为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

4.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自然界做了简单论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2] (p. 48),这反映出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肯定态度,没有自然界,工人的劳动将无法实现,也无法为生产提供材料。人与自然界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会改造人。因此,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把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双向尺度,而不能无休止地使用自然资源,污染自然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4] ,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兴衰。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生态坏境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稀有物种濒临灭绝、森林砍伐严重、雾霾、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 。也就是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共存的,二者不是相悖的,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如若二者发生冲突,就要选择保护环境,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我们不能牺牲生态坏境来发展经济,要促进二者相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3. 坚持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演变成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劳动者因为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而受到资本家无情的剥削,他们作为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本来应该享受劳动成果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但是在资本的作用下,劳动者该享受的一切权利都被雇佣劳动关系所掩盖,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者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获得生存,这种不平等的雇佣劳动关系体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全面对抗的关系。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了一些西方发展的先进文明成果,与此同时,也受到了诸如资本强势与劳动弱势、劳资矛盾、失业现象、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的冲击。基于此,我国不断提出政策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致力于为劳动者争取最大权益、消除不平等的劳资关系,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时代的中国,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仍是当前的重要工作。因此,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而不是由占社会比例较小的资本家独享,更不是牺牲大部分人来换取小部分人来享受发展成果,共享发展还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物质基础之上,要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不能脱离物质条件而空谈共享。做到这些,可以减缓劳资矛盾,对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5. 结语

距离马克思创建异化劳动理论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当时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这个理论所闪耀的思想光辉仍然照射至今,可见,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践上。我国一直在通过实践探寻如何消除异化现象,实现人向自身的复归,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把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将其与我国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以解决劳动与资本的矛盾问题,实现人向自己本质的复归。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6, 159.
[2]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48, 77.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4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55.
[4] 习近平.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6.
[5]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9: 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