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微更新下的公共空间营造策略——以京杭运河镇江段遗址为例
Strategies for Rural Public Space Development under Micro-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Jing-Hang Grand Canal Section in Zhenjiang
DOI: 10.12677/Design.2023.84293, PDF, HTML, XML, 下载: 176  浏览: 263 
作者: 胡宇冰, 沈业钦: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微更新公共空间乡村Micro Update Public Space Rural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京杭运河镇江段渡口遗址居民区的微更新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和促进社会互动。首先,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本研究揭示了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如自然肌理破坏、地域文化缺失和社会互动空间匮乏。其次,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微更新策略,包括自然肌理的恢复与重建、地域文化的整合与展示、社会互动空间的打造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最后,基于自然肌理、地域文化和社会互动等因素,提出了相关的更新策略,以实现乡村空间的多维更新和发展。这一研究为乡村微更新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案例,为其他乡村地区的公共空间改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in-depth the strategies for micro-updating of the residential areas within the ferry site heritage along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in Zhenjiang.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enhance the vibrancy of public spaces and promote social interactions. Firstly,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as well a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is area, the study reveals various issues within the public spaces. These issues encompass the disrup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s, the absence of regional cultural elements, and the lack of spac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Secondly, a series of micro-updat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s, the integ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the creation of spac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astly, based on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landscapes, reg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relevant updating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to achieve multidimension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spac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robust empirical case for rural micro-updating and offers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insights for improving public spaces in other rural areas.
文章引用:胡宇冰, 沈业钦. 乡村微更新下的公共空间营造策略——以京杭运河镇江段遗址为例[J]. 设计, 2023, 8(4): 2418-242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293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城市扩展和现代化的挑战。乡村微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方法,强调在保护乡村传统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小规模、精准优化公共空间来促进社会互动。

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乡村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亦是乡村文化内涵的显著展示。虽然乡村公共空间本身属于有形的物质元素,然而文化这一抽象的精神成分可以通过空间语言、空间艺术以及空间技术等多种途径得以表达 [1] 。实际情况中许多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已经废弃或被忽视,导致乡村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原有支撑,因此,对于保护、兴建或恢复乡村公共空间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乡村改造工作而言。

2. 微更新的界定

最早出现微更新概念是起源于“城市针灸”(Urban Acupuncture)理念,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小规模干预来改善城市环境的特定问题区域,类似于中医中的针灸原理 [2] 。

微更新的核心概念是在不改变地块使用性质和建筑主体结构的基础上,以自下而上的居民参与为模式,对小范围内的公共空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其目标包括修补场地肌理、激发活力、整治基础环境等,从而促进社会关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更新以其小规模、精准和可持续的特点,成为一种有力的更新方案,旨在通过保留原有风貌和历史文脉,通过局部性的改造提升公共空间质量,同时促进社会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3. 微更新的国内外运用现状

国外城市针灸理念与城市微更新有相似之处,都强调通过小规模的精准干预来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针灸起源于西班牙,强调通过在城市中选择关键性“穴位”进行治疗,从而提升城市的新陈代谢过程 [3] 。各国的城市针灸实践涵盖了不同领域,例如生态环境、社区发展等,不仅在空间方面进行干预,还探索了社会、技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种小规模、精准性、逐步推进的城市微更新策略,由于其在实现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展现的出色表现,正逐渐引起专业领域、政府机构以及决策者们的关注 [4] 。然而由于对微更新内涵和方法的欠缺,许多政府部门推行的微更新措施,常被等同于外墙的粉饰,道路铺装的更新、绿化的丰富等。

国内外关市微更新的研究都倡导通过小规模、精准的干预来改善城市环境,特别是在老旧社区及公共空间或乡村方面。这些研究在实践中探索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策略,为城市更新和改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京杭运河镇江段遗址乡村现状

本文讨论选址地位于镇江,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三千多年的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京杭运河镇江段作为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渡口遗址居民区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接处,具有极佳的景色和传统风貌,也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4.1. 公共空间现状及辨析

因距离市区较远,渡口遗址居民活动行为较为单一,大多是在家边休闲、在附近田地农作等农户生活模式。原始的公共空间包括运河岸边走道、小型运动广场兼停车场、街边便利店、乡间小道等。公共空间类型单一、毫无规划且面积过少,没有一个公共的休憩活动场所、整个居民区的活力无法调动起来。外部环境的扰动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了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社会功能。

在渡口遗址居民区的公共空间中,存在着自然肌理被破坏、地域文化元素缺失、社会互动空间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凝聚力。同时,这些问题也反映了公共空间在微更新中需要优化的方面。空间氛围上整个居住区较为安静,绿地空间充足,环境较为安稳。

4.2. 公共空间中的典型问题

1) 社区的必要设施匮乏

原居民区附近虽然有一个较为小的广场,广场上有一些简易的公共健身器材,但利用率极低,且大部分设施还存在被破损的情况,多为附近居民作为晾晒的功能,失去了其原本应用的效果。

2) 空间缺乏更新规划

乡间道路较为匮乏,并且没有规划感,道路的宽度过于狭窄,道路边的高压电线距离道路过近,没有达到消防安全的标准,具有安全风险。乡村居住建筑没有充足楼间距,阳光无法进入建筑内,导致居民建筑的光照、房间通风、生活私密性、噪音干扰等生活日常的影响。

3) 缺乏活力空间

研究对象的选址在距离城市较为遥远的区域,没有便利的交通道路,没有聚集性的活动交流空间,空间的缺乏无法带动整篇区域的活力。地区缺失主要配套设施,包括商业性店铺、文化类场所、医疗卫生站等等,基础设施的使之缺乏无法带动整个社区的活力甚至使活力流失。

5. 微更新视角下“微”元素提取

乡村微更新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如何在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的元素提取,以实现乡村空间的多维更新和发展。

5.1. 自然肌理

村落因处于长江与运河交接,因此视野开阔,绿地覆盖面积大,覆盖率比较高,具有降低温度、调节湿度、消减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等多样的功能。植物可以有效的减少了附近工厂工业染料消耗的氧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同时,绿地为更新公共空间带来了不小的便利条件,使得空间绿地内容形式多样,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5.2. 地域文化

乡村地区的地域文化是历史、风俗和人文等多方面元素的交织体现。在乡村微更新中,不仅仅是外部空间的更新,更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类似“在地文化”的概念,乡村地域文化涵盖了建筑、景观、风俗习惯等多个层面,以及那些承载着地方精神和历史情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地域文化不仅仅包括建筑形态和景观,还涵盖着风俗习惯、历史人文等非物质元素。这种独特的地域特色对乡村的更新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5.3. 社会互动

乡村地域文化不仅是建筑和景观,更是居民情感的延伸。乡村微更新以地域文化为导向,能够增强居民对家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保留和强调地域特色,让居民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加深他们对乡村的情感联系。

居住在此村落的人群以中老年的和幼小儿童为主年龄层架构断层严重,因此对乡村居住公共空间的需求不同(如表1)。乡村公共空间人群基本皆为长期居住者,过路者人群比例接近为零,在此经营者的人群比例也较少,基本是当地居住人群中构建的。

Table 1. Behavioral psychoanalysis of rural sites by age group

表1. 乡村遗址不同年龄层行为心理分析

6. 遗址民居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京杭运河镇江段渡口遗址居民区有着深远的历史脉络,但这种历史文化脉络经过现代城市的演变、工厂加建,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模糊,虽然文化模糊使得文化更加多元化,但失去原本京杭运河文化的性子。

6.1. 地域文化的整合

在微更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设置文化展示区、历史标识等手段,让居民和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可以举办文化活动,促进居民的参与和交流。

6.2. 社会互动空间的打造

为了增强社会互动,可以设计多功能的社交空间,如休闲广场、活动中心等,如图1。这些空间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社交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外,可以引入互联网科技,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居民获取社区信息和参与社区事务。

Figure 1. Renderings of public space

图1. 公共空间效果图

1) 公共基础设施完备

活力是依附于乡村而产生的,包括建筑风格、基础设施、绿化等等。活力产生的来源与人的行为活动,乡村的活力、凝聚力的提升主要条件就是来源于社区的公共设施的合理建设,为这些活动提供场所,满足必要条件。

2) 乡村公共空间的连续性

人对于整个城市的感官意象是源于空间的整体性的,同样,乡村活力也需要整体感知,使得空间具有连续性,在公共空间营造更新设计中,增加路网形成社区的空间连续,通过建筑样式、植物搭配或是一些基础设施来实空间的连续性。

3) 公共建筑

居民区处于偏远的渡口地段,单激起原始居民的活力来建设乡村并达到活力营造的效果谨小慎微。建设具有表达村落历史语言的公共建筑、在原始建筑上更新观景台并使其融入整个乡村,如图2,以此来吸引周边的人、城市中心的居民更或是其他城市的游客。这样才更加调动了整个乡村的公共空间活力、经济活力及人文活力,实现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

Figure 2. Renderings of public buildings

图2. 公共建筑效果图

6.3. 可持续发展策略及村庄的集体意识

微更新应考虑长远发展,避免只关注眼前效果。可以制定可持续性发展计划,定期评估更新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可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微更新取得持续的成果。

发展乡村集体意识有助于形成发展社区意识有助于形成社会治理基础条件、完整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健全社会治理良好格局,在社区社会治理中的社区关系、社区组织、社区资本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5] 。原本居民区虽已是聚团式的区域独栋建筑,一家一户式,但并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治理要求,我们更新居民建筑的同时也需要推陈出新、进一步发展社区意识。有研究认为:人们是在社区发展的矛盾与抗争中才能形成社区意识,因此这里遗址的居民区面临的“遗忘危机”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社区发展的契机。

7. 结语

在实际更新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和连续性的营造是关键。通过合理建设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满足不同需求,有助于激发乡村的活力。同时,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公共建筑等手段,强调地域特色,增强居民对家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推动乡村的整体发展。乡村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是关键一环,通过强化集体意识,发展共同的遗产观念,将居民凝聚在一起,为社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的研究为类似地区的更新提供了参考,希望能够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空间的活力提升和发展,为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通过对京杭运河镇江段渡口遗址居民区的微更新策略探讨,可以发现微更新在提升公共空间活力、保护地域文化和促进社会互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微更新中,通过恢复自然肌理、整合地域文化、打造社会互动空间等策略,可以实现乡村公共空间的多维更新和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微更新取得持续的成果。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程亚慧, 周景崇.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诸暨市上余村为例[J]. 包装与设计, 2023(3): 122-123.
[2] 杨昕雨, 汪晶晶. 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老旧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以成都玉林社区为例[J]. 重庆建筑, 2022, 21(8): 9-12.
[3] 华霞虹, 庄慎. 以设计促进公共日常生活空间的更新——上海城市微更新实践综述[J]. 建筑学报, 2022(3): 1-11.
[4] 白雪燕, 童明. 城市微更新——从网络到节点, 从节点到网络[J]. 建筑学报, 2020(10): 8-14.
[5] 叶建平, 朱雪梅, 林垚广, 等. 传统村落微更新与社区复兴: 粤北石塘的乡村振兴实践[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7): 41-45+7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