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育人路径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and Educ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DOI: 10.12677/AE.2023.13121478, PDF, HTML, XML, 下载: 234  浏览: 35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锐:广东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肇庆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合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tegration
摘要: 立德树人突出了高校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近些年,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交互的育人方式,成为各学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依附于课程内容基础性,推动其课程内在思政价值与专业知识传授结合,推动专业知识与教育目的衔接。而思政课程承担着育人任务,对学生思想教育需要以专业知识为底蕴,以二者逻辑闭环为起点,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契合为基础,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联性,从底蕴和拓展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同时,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困境仍然存在,主要存在顶层规划不完善、衔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平台完善、教学内容衔接等角度予以完善。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talent highlights the ultimate goa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new interactive way of educating peopl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and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vari-ous disciplines. It relies on the foundational nature of curriculum content,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rins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value of its curriculum with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undertake the task of educating students, and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need to be based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the foundation, with the logical closed-loop of the two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based on the internal fit betwee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analyze it from two aspects: the foundation and expan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ilemma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till exists, mainly due to incomplete top-level planning and linkage mechanism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content connection.
文章引用:张锐. 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育人路径[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9562-956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478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这一论断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角度提出二者在课程建设融和及立德树人方面的必要性,并未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改革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和路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在结合高校专业特色及定位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对育人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二者协同育人路径,剖析存在的隔膜,为育人途径寻觅方法,从而打造理论思政、育人思政、实践思政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格局。

2. 契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同一性

思政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两者共同的切要核心元素,高校思政教育围绕高校学生成材、育人为己任,从而成为时代复兴大任的承担者。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德才兼备”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思政课程以高校学生德行教育为主旨,实现对学生“德”的培养。专业课程以高校学生才能培养为目标,实现对学生“才”的培养。而课程思政教育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融入思政元素,延伸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所以需要探析二者内在联系,寻找其结合的共同基础,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创新与发展,实现思政立德树人之根本,达到育人内在的实质化。

(一) 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底蕴来源

课程思政的创设是来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模式的探索,也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而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是其坚持发展的必要前提,其主要方向是不可动摇的。同时依托于专业教学中,专业知识内容需要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进行创新,从传统专业课程中寻求新的突破口,结合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发展,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传统政治培养的课程,其教育核心知识源于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道德的综合汇聚,并经过不断持续锤炼而形成的思政教育精华所在。其教学内容也是思政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所依靠的底蕴来源,其教育资源也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发展的基础资源。思政课程现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校五门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思政教育其所包含的思政理论系统化教授及实践,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于学生而言,是持正修身的塑造;于学校而言,是立德树人的培养;于国家而言,是兴旺发达的动力。思政课程的内容紧紧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中国实践,是对中国实践最核心现实需要的反馈。

课程思政作为最新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孕育于我们传统教学中,也借鉴最新教学模式。但不论其如何发展改创新,都不能脱离思政教学内容的基础。思政课程的内在教学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只有立足于思政课程,才能避免课程思政成为无源之水。思政课程的发展和总结在初期的发展阶段已经形成较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托于思政课程知识内容,吸收其教育内容、教学系统、教学实践、教学思维等。在逐步探索课程实践过程中,应当选取较为典型的思政课程进行系列探索和发展,并同向输出思政课程资源,以便更加有利于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结合。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把握二者融合的尺度,既坚持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探索,也要坚守思政课程的核心教学知识。

(二)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深化拓展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也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高校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离不开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培养。思想政治与课程思想共同推进,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落实 [2] 。思政课程推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优化,同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扩大,充实原有的思政教学内容,在原有教学方法融入最新实践教育方法。

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话语体系与各专业课程的话语体系有效对接,以激励性的话语体系将思想政治教学融入到各课程中 [3] 。只依靠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实践要求。作为传统的思政课程,其部分课程理论性较强,如只依靠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使学生真正将思政教育内化为自身学习和实践,因此,必须依靠新的手段实现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通过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从专业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课程思政的创新为思政教育的发展融入了新的一种模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将思政教育“骨架”与“血肉”相结合,形成完整全面的思政教育模式。思政课程注重对传统教学中思想理论的探析。课程思政治通过采用主题教学,以教科书为蓝图,“活”所传授的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活动 [4] 。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追求目标上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同时其都服从于马克思主义中华理论的指导下,其在逻辑性、物质性、对象性等多方面都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其最终目的的同一性要求在原有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深挖课程优秀的理论资源,健全二者协同育人途径,

在原有共同基础上,消除矛盾,确立同向而行主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内化率的切实提高。

3. 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困境

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育客体、教育目的等基础方向存在具有一致性,为其二者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前天条件。但前者是作为最新的一种教育理念,给予融合的系统化、长期化、复杂化等,其与思政课程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存在部分的实践困境,尤其是在二者衔接机制、顶层规划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需要解决。

(一) 融合的顶层规划不完善

顶层规划是食物发展得到重要规划设计,完备、系统的规划细则是事物实践发展的收腰前提保障。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设计规划的完善是其融合创新的指导方针。按照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目的、发展规划总要求,需要基于对二者教学总任务、分任务及要素之间的衔接作出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总体规划,形成符合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总纲。

近些年,思政教学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从专业角度提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虽然国家对二者融合发展提出了期待性指向,但缺乏对二者融合发展育人具体顶层规划设计,也缺乏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发展道路的理论框架探索。现阶段导致顶层规划缺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原因;第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目标定位较为模糊。二者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是顶层规划的核心要素之一。融合目标的设定需要经过全方位系列的分析与论证,不可直接将一方转移到另外一方,这必然会导致“排异”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集中对二者教育客体、教育主体对融合的认知和实践经验,经过多方论证予以讨论。目前现阶段缺乏对融合经验的总结,导致缺乏对顶层规划设计合理性、科学性的认定。第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个人价值评估较为浅薄。二者融合的最终归宿是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实现个人价值增长,再近一步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必须以实现个人发展为前提条件。二者前后的逻辑关系不可逆转,同时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由于缺乏对二者融合个人价值的深入分析,融合实践的阻碍进一步增强。因此想要实现二者融合发展,必须基于总体融合大框架下,基于事物实践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进行清晰的评估,尤其是涉及到个人价值的评估,统筹全局,融入发展的眼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对顶层规划队友较高、较细的要求,也是对其融合路径的积极探索。只有在初期实现对顶层规划的完善,才能为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融合的衔接机制不健全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必然会涉及到思政内容、专业内容对接、涉及到老师之间的信息交互等,构建高效互通的信息互通交流平台则显得十分必要。高质量平台为学科融合、专业思政建设提供发展平台,实现信息实效共享。同时,该平台应当以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为核心主体,以课程内容为中心,在顶层涉及的总体框架下,拓宽融合方案,制定衔接通道,是该阶段解决二者融合核心的问题之一。在建设衔接机制发展中,需要对二者融合原因、融合方式、融合意义等进行分析,可采取线上沟通、小组宣讲的模式,对融合通道进行探索。线上沟通需要设立沟通共享平台,对时事政策、融合案例、教育方向等实时信息进行共享,有利于专科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信息共享平台是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于一体的立体化平台,借助信息平台,实现二者融合的智能化与数据化 [5] 。信息平台建设更有利于为二者融合过程数据分析和整理。

其次,专任教师和思政教师在对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完整的对接通道。而融合效果及教学效果依托于“双师”对接效果,教师作为教学主体,需要牢牢掌握专业要点的同时,明确思政理论在专业知识中的揭示点,这就需要二者具有对接上的高效性和无障碍性。如具有较好的条件下,一对一衔接则是最行之有效的模式。依托于思政教师深厚渊博的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可实现专业教学的思政化,保障融合的人力成本。

最后,课程内容衔接浅薄。二者融合的关键在与对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融合,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在价值层次方面的统一。这必然对课程内容、课程形势、课程模式具有更高的要求,是原有的专业课脱离原有的刻板化,生动形象起来。对接渠道建立的前提是了解对接两端主体的需求,针对融合渠道不畅通的问题,要了解融合需求,通过建立融合平台等形式,加强二者的有效对接 [6] 。

4. 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发展和融和是在大思政课程模式下,基于教育转型,通过对多维教育实践创新来提高高效学生思政内涵的教育方式。其依托于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二者的融合旨在从专业多样化的角度实现对思政教育的教学创新,实现二者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互补。

(一) 教学理念:教学与育人结合

教学理念是对教学全过程的发展方向、具体安排、最终归宿的一种综合性指导,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在对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考察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教育认知 [7] 。契合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实现融合统一的前提条件。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融合是为了改变传统教育中育人与教学相分离的现状,改变传统观念中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当边界清晰的误区,修正传统专业教学教授知识、政治课程教育思想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需要把握好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平衡点,不可过度偏废任何一方。把握好二者在教学中的定位。二者融合的核心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思政素质教育的发挥。此外,在教学融合互动中,教学上的切入点、教学属性、教学均衡性等都需要依托于教学理念的指导。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要遵循最核心的教育价值理念——教学与育人结合。以原有的教学专业为基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的广泛性、包容性、教育性,与现实生活中的技能相互呼应,实现“德才兼备”的最终目标。

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二者的融合具有概括性范围上的统一,也是推动专业课程守正创新的实现。

(二) 完善:衔接机制

首先,需要构建高效化、交互性强的信息质量平台。信息质量平台为“双师”的沟通、信息共享创造条件。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分归所属不同部门的当下,要想实现对信息及时交流,创建互动平台则成为必要。信息交互有利于双方老师就各自专业领域发表自己学术理论观点,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也利于探讨分析专业问题与政治教育的交叉点,为实现政治、专业紧密结合创造相应的条件。同时,在平台建设过程成,平台设计和形成对案例、时政、专业技能的群体示范化、共享化,也利于集中广大教师的优势,融入集体智慧的结晶。平台的构建为二者融合奠定基础的信息沟通途径,实现交互机能的发展。

其次,贯彻“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高效融合,需要借 助一批具备专业技能与思政意识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为二者融合搭建桥梁与纽带,形成多学科教师同向发力的局势 [8] 。不同学科与思政元素融合成为思政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在二者融合过程中,需要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重塑,构建符合“大思政化”的融会让体系,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双师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其成为融合建设的重要的纽带,发挥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引导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政教育本身的与时俱进的敏感性,需要专门打造一批专业的、理论深厚的教师团队,及时融入最新的思政理念和思想。

最后,课程内容衔接渊博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内在来源于内在知识价值的共同性,如何实现对专业理论知识明晰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刻性融合,是其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和核心问题。对于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专业而言,从原始的理论探索可以溯出同源,较为容易的探寻而二者的契合点,也容易找到深层次的共同性,在教学中容易实现专业和育人观念实践的落实。对于物理、化学等社会科学专业而言,往往表现为传统数字知识、逻辑思维等“理性”教育,与思政“感性”教育在把握和统一中较难,一般无法从文理方面予以结合。在以往教学中,往往更重视技能培养忽视育人观念,并且二者结合较为浅薄。现阶段,需要对课程内容衔接进行深挖。除了原有在法律法规、道德思想约束方面进行宣传之外,尤其是从家国情怀到大政方针方面的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结合科学发展的最新的国际新形势和发展新动态,鼓励国际学习的和交流的同时,要鼓舞学生的爱国情操,涉及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深入从科学技术竞争角度、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属性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最终实现科学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在组织实施上,通过梳理课程知识点,挖掘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准确找到切入点,不断总结思政点与知识点相结合的“靶点”,打造学科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课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能力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靶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想上的洗礼和科学思维方法上的培育 [9]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社会科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

5. 结语

发展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突出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目标。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各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结合进一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本源和深化同一性,但顶层规划欠缺、衔接机制短路成为阻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塑造新型育人理念,坚持教学与育人结合的基础,依托高素质师资资源,建设综合性复合型师资。此外,信息平台设计从制度层次构建了专业思政融合发展框架,课程内容渊博化衔接实现了教育资源立体化,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化教育。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的伦理风险与规避”(2023WQNCX106)。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 聂雨晴. 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实践价值[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2): 56-58.
[2] 张驰, 宋来. “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2): 142.
[3] 何红娟.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5): 13-15.
[4] 朱飞.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 2019(8): 59.
[5] 王景云. 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6): 98-101.
[6] 易鹏, 王永友.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J]. 中国电化教育, 2021(4): 47-56.
[7] 楚国清, 王勇. “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四重逻辑[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1): 26-28.
[8] 曾令辉. 科学把握“大思政课”本质, 培养时代新人[J]. 平安校园, 2022(3): 145-158.
[9] 于红旗, 王玺, 黄春琳, 龚广伟, 葛林楠. 理工科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2(4): 18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