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以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为例
Analysis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at Points to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View—Taking the 2023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A Volum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3.13121469, PDF, HTML, XML, 下载: 321  浏览: 61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朱桃丽*, 孙一博, 范方方, 谷明恩, 曹雅琪: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高考试题自然环境整体性Human-Land Coordination View Test Question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摘要: 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是当代地理学和高中地理教育的核心主题。文章以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44题为例,剖析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的考察特点,从感知人地协调观内涵、注重人地协调观念进阶培养、促进人地协调观念实践落实三个方面提出备考建议。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view is the core theme of contemporary geography and high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 Taking the title 44 of the 2023 National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Volume A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vesti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land coordination view in the geography test question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perceiv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view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dvanced cultivation of the view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land view.
文章引用:朱桃丽, 孙一博, 范方方, 谷明恩, 曹雅琪. 指向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以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为例[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9506-951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469

1. 引言

高考试题作为选拔人才的科学媒介资料,承载着考察学生综合知识和价值观的功能。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指出,新时代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可以看出,剖析高考地理试题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44题为例,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试题分析三个维度剖析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的考察特点,帮助高中地理教师深入了解高考导向,把握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2.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 [1]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面对不断出现的诸如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愈发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地协调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作用。观念的培养与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也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与协调人地关系的素养和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呈现“情境”的复杂性和“深广度”水平的高低两个维度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划分为四个水平认知层次,四个层次逐级上升,层层递进,体现出从低级向高级进阶培养的特点(如表1) [1] 。

Table 1. Horizontal divis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表1. 人地协调观水平层次划分

3. 试题再现与剖析

本文以2023年全国高考文综甲卷第44题为例,分析高考试题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察。

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0分)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要求:材料与原理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3.1. 教材分析

该部分内容作为自然地理的经典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利于教师梳理知识框架,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通过比较分析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的教材发现(如表2),各版本教材虽然从不同的视角和逻辑结构进行本模块知识的讲解,但基本均涵盖自然环境整体的组成要素、地理要素的循环过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功能等内容。此外,四个版本教材中均提供了大量详实、有价值的地理案例和地理探究活动,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从环境整体性的综合视角上分析、探究和把握地理过程及地理现象产生的机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及作用,而非简单的知识识记。如人教版教材设置了探究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的活动;湘教版教材通过介绍世界濒危美洲鹤的案例,引导学生从整体性角度探究人类与动物的协调关系;鲁教版教材设置“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知识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然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涵;中图版教材通过呈现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河大坝分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能力。

Table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four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表2. 四个版本教材《自然环境整体性》内容对比分析

3.2. 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提倡设计特定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及演变过程,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 。“运用图表”体现了对学生看图、析图、用图能力的培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表解释各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原理,判断各个地理过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运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实例”旨在从“身边的地理”出发,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案例,分析“地理对人”“人对地”及“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引导学生切身体会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影响,思考地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分析”则是对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够提取、运用各种信息,从多维度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综合分析,本节要求学生能够从自然环境各要素角度和整体性角度两个维度分析问题。

3.3. 试题解析

该考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为载体,以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知识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内在机制的能力。材料充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贴切实际,紧随时政,立意深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试题在于通过高考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从地理学原理视角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此外,在考察学生专业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逻辑能力的同时,地理高考试题注重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观念厚植学生心中,培养具有人地和谐理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地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治理方式是遵循自然原理,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是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有效科学方式。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要求把自然环境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机体,系统内各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地貌)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遵循生态原理有效耦合连通。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循环等地理过程,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等生态环境要素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发挥着单独要素所不具备的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和协调功能等的整体性功能。此外,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整体性表现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整体性功能的含义,“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 联系的整体性:即单个自然要素的变化引起系统内其他要素产生连锁反应变化;2) 功能的整体性:自然环境系统整体具备单个自然要素不具备的系统整体协调、生产的优势功能;3) 演化的整体性:自然环境整体系统并非永久不变,当单个自然要素内部演化机制发生时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机制演化,从而各要素间产生连锁效应,实现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演替;4) 区域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从划分的地理区域来看,如干旱区、湿润区等,单个区域内部的环境具有整体相似性特征;从全球尺度来看,各自然地理区域都有自身的内部一致性结构;5) 各自然要素构成一个整体性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整体性响应。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现实条件,反过来人类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材料中提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纵深发展”旨在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为实现生态安全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牢固树立人地和谐观念。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是复杂的现实问题情境,属于课标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阶层次考察,题目要求考生依据地理知识原理,能够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并能够感悟、理解人类为协调人地关系所采取的措施,这体现出高考试题的综合性、深度性的特点,同时也为高中地理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

4. 人地协调观培养备考建议

4.1. 提供人地共生案例,感知人地协调观念内涵

人地协调观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观念,高中生从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有着较大的困难。提供丰富多样的人地和谐共生的案例,对于帮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感知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明晰“人对地”“地对人”以及“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精选教学案例的同时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和对比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即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关注具有代表性的人地关系案例。例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列举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措施,如三江源生态保护与修复、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等,让学生深刻认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一真理,切身体会我国为实现人地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对比性原则,即通过提供生态治理前后有显著对比成效的教学案例,在对比分析中感悟人地观念。例如,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通过介绍塞罕坝机械林场治沙止漠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华北河湖生态补水等18个生态修复成果明显的案例,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因此,教师可借助我国生态修复案例的成果,通过案例讲解生态修复前后的明显成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把人地协调观念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观念中。

4.2. 设计问题链教学,注重人地观念的进阶提升

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阶的原则。“问题链”是指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依托具体教学情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创设的具有层次关系的任务群 [6]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人地协调观的四个不同层级的水平设计教学问题,开展问题链教学。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时”,可从以下六个问题开展教学:1) 理解生态脆弱区的概念;2) 阐释生态脆弱区中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原理;3) 分析导致生态错脆弱区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4) 能够结合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特点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5) 评价分析生态错脆弱区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认识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6) 逐步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并能够指导实践。六个教学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低阶知识的理解到最终高阶科学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逐步培养。

4.3.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落实人地协调观念培养

课标解读中提到,地理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促使学生切实关注人地关系的和谐 [7]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把内在的知识外化于行,在行动中逐步促进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以黄河小浪底水库为例,开展培养人地协调观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阅读指示牌、调查当地居民等方式,了解黄河中游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小浪底水利工程的清淤、防洪、泄洪和发电功能的意义。此外,引导学生遵循人地共生、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调查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细致观察,从地理视角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建言献策。

5. 结语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材,课程标准和时政材料三个方面,对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44题进行全面剖析,发现人地协调观的考察紧贴时政,立足实际,寓意深刻。从感知人地协调观内涵、注重人地协调观念进阶培养、促进人地协调观念实践落实三个方面提出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

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中国地理》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No. 2021SJGLX203)、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HNYJS2020JD14)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袁孝亭, 丁尧清. 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80-85.
[3] 朱翔, 刘新民. 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9: 104-108.
[4] 王建, 仇奔波. 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9: 108-112.
[5] 王民. 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9: 116-123.
[6] 董满超. “问题链”在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实践探索——以人教版“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3(7): 62-65.
[7]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