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Error Analysis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in English Writ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language Theory
DOI: 10.12677/AE.2023.13121458, PDF, HTML, XML, 下载: 188  浏览: 348 
作者: 杨 玲: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中介语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错误原因建议Interlanguage English Writ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ype of Error Error Reason Suggestions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一项综合性输出技能,教师通常用写作来检验学生对英语综合技能的掌握情况。检验发现,初中生英语写作会出现许多反复性错误,究其根本,这实际上是中介语石化的现象。因此,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对初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反复性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探究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写作教学建议,帮助学生构建和修正中介语体系,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Abstract: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writing is a comprehensive output skill. Teachers usually use writing to test students’ mastery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skills. The inspection found that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ll make many repeated mistakes in English writing, and fundamentally, this is actually the phenomenon of interlanguage petrochemical.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language,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recurring problem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se mistake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writ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to help students build and correct the interlanguage system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writing level.
文章引用:杨玲. 中介语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教学建议[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9439-944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458

1. 引言

在初中阶段,虽然大部分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但是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句式和语法规则,可以进行简单的书面输出。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也更加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词汇拼写错误、句式规则使用错误、语篇衔接不当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导致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出现词汇、句型、语法等的输出错误 [1] 。

2. 中介语理论

(一) 中介语理论的界定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将这种学习者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语言定义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它是学习者的语言自成系统,遵循自己的规则,是动态的系统也是一个近似系统,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2] 。因此,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探究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英语写作教学建议,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二) 中介语理论下的英语写作教学

中介语理论对二语习得过程描述得非常详细,这对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对“错误”这一概念的重新认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借助于中介语的研究可以反映出英语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第一,语言表达不规范。Corder认为研究学习者错误的意义至少有三点 [3] 。对教师来说,它提供了学习者学习进程的重要信息;对研究者来说,学习者的错误可以揭示语言习得过程以及学习策略;对学生来说,错误时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戴炜栋认为中介语是一个同时拥有母语和目的语某些特征的语言系统,它可以不断接近目的语的规范,但却永远不会等同于目的语。第二,本体和文体方面的错误 [4]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语法错误,例如名词单复数,谓语动词的时态以及介词的用法等等。这些列举的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基本代表了初中阶段学生的中介语水平。根据中介语理论,中介语是一种语言近似系统,它既有母语的痕迹,又受到目的语的影响,所以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更容易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偏离标准英语的中式英语。

3. 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分析

(一) 语法错误

1) 名词上的语法错误

名词上的语法错误是学生常犯的错误,由于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的变化,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常常会忽略英语名词的单复数问题,可能不会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或是不熟悉单复数的变体,出现混用的错误。例如学生要表达“操场上有很多男孩”,在中文的表达中男孩这两个字没有人任何形态上的变化,但是在英语的表达中就要说“There are many boys on the ground.”。许多学生就有可能会忘记给“boy”这个单词加上“s”,导致主谓不一致。有的同学可能意识到在英文表达中的单复数变化,但是只记住一条规则就是在名词后面加“s”,并把这条规则运用到所有名词复数变化上,比如foot-foots、sheep-sheeps、knife-knifes等都是错误的。名词的复数变化除了在单词后面加“s”以外,还有许多不规则变化,比如foot的复数形式是feet,sheep的复数形式还是sheep,knife的复数形式是knives,这些不规则变化都是需要学生记住的。

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初中生在写作时不仅会记错部分名词的复数形式,有时还会根据中文来推测名词的复数形式。例如,“裤子”在中文表达中是可数的,但是在英文表达中pants是以“-s”结尾的,但是却表达单数的意义,属于不可数名词。因此,如果要表达“一条裤子”就是“a pair of pants”;如果想要表达两条及以上数量的裤子就要说“...pairs of pants”,复数形式是加在量词上面的。

由于在汉语中没有冠词的说法,所以很多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常常会省略掉冠词,从而导致意义的变化。例如“in school”和“in the school”虽然只有一个冠词“the”区别,但是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指代不同,“in school”表示在学校,“in the school”表示在这个学校里。然后是侧重点不同,“in school”是泛指,“in the school”是特指。仅有一个冠词的差别,就会导致意义的不同,因此学生在写作中要谨慎使用冠词,避免出现意义偏差 [1] 。

2) 动词上的语法错误

动词在英语表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每一个句子至少都需要一个动词来支撑,所以动词贯穿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随着动词种类和形态的不断增加,动词的学习难度也是不断增加的,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不清楚有些动词的用法。比如,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例如,“help”作及物动词时,其意为帮助,常用于“help to do sth.、help sb. to do sth.、help sb. with sth.”等句式,意为帮助某人做某事。“help”做不及物动词时,也就是后面没有宾语,可以表示“有用”、“有帮助”、“帮忙”等意思。

除此之外,动词的语态也是学生常常出错的方面。学生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在英语表达中极少使用被动语态。虽然中文里也有被字句,但是却没有形态上的变化。而在英文表达中,被动式的表达需要借助助动词“be”,比如“Knife should take away from babies.”正确形式应当是“Knife should be taken away from babies.”。第一个句子非常明显未能正确运用英语的被动式,既没有“be”动词也没有后面动词的变形。此外,学生还会犯一些其它方面的错误,把一些没有被动形式的词汇或短语进行被动表达,如“happen、belong to、take place”等等。

由于动词非常灵活,它能与不同的介词搭配表达不同的意思 ,如果学生对动词搭配的积累不够,就很容易造成搭配混用。例如,“take”有很多意思,携带、拿走、引领、经历等等,并且它能与许多介词搭配,那么衍生出来的意思就更多了。如,“take”加上“up”表示开始从事、占据、继续的意思;“take”加上“off”就是起飞、脱下、突然成功的意思;“take”加上“on”就是承担、雇佣、呈现的意思。因此,学生在写作用误用其中任何一个介词都会导致语义的偏差,不断积累方可灵活运用。

3) 形容词和副词上的语法错误

形容词上的语法错误一般出现在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形当中。一般情况下,比较级在词尾加“-er”,最高级词尾加“-est”。受到语言规则泛化的影响,许多学生以为都是在形容词加“er”或“est”,如“happy-happyer-happyest”,很明显这是错误的。因为“happy”是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单词,要变“y”为“i”再加“er”和“est”,即,“happy-happier-happiest”。如果学生未能掌握这些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那么在英语写作中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通常以ly结尾,但部分形容词词尾加上ly之后,意义大不相同。例如,“hard”作形容词表示硬的、艰难的、困苦的,但是当它加上ly变成副词之后,词义就变成了几乎不、几乎没有、差不多的意思。因此,这些副词变形的特殊情况同样需要学生牢记,以免在写作中出现混用错误。

(二) 句式错误

句式错误中的主谓不一致错误是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例如,在“there be”句型中,要遵循就近原则,即根据离谓语最近的主要是单数还是复数。但是,如果学生忽略了这项规则,就容易出现主谓不一致的现象,就会出现这样的句子“There are a girl and three boys in the classroom.”此外,在初中英语写作中,如果学生会正确使用复合句,如定语从句、宾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等等,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成绩。然而,这些从句会使用到各种关系词而是句式比较复杂,学生就会畏难而不去使用这些句型,写作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更有甚者,学生因常常用母语交流,所以他们在写作中也会受到中文思维的影响,就会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表达,如“Because it rained today, so the sports meeting was cancelled.”。在英语表达中because和so是不能连用的,许多学生就是受到中文中的关联词组合的影响,就会出现英语表达错误 [5] 。

4. 写作错误原因分析

(一) 母语迁移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阻碍作用。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由于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时间不长,而中文是他们学习了十多年的母语。受到母语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就会遵循中文的写作思路,一般是先想中文表达再用英文翻译。然而,由于学生初学英语,所掌握的词汇句型表达还不够,而中文和英语又是两种不同的语系,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写作中就会出现错误 [6] 。

(二) 由训练造成的迁移

训练迁移是指在学生在接受学习后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转移到自己的实践中,训练效果越好,迁移也就越成功 [7]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就相当于训练者,所承担的责任就是教授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因此教师的作用十分显著。如果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因为口误读错he和she,那么对于初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也会分不清he和she所指代的性别差异,在英语写作中也会出现人称的错误。此外,如若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只教授学生一种表达观点的句式,如“in my opinion”,学生在写作中也只会用这一种表达方式,写作的新颖性就不够,写作水平就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的口语表达,避免口误造成学生写作错误,同时,也要注意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并且要有难度梯度,供学生进行学习和积累,创新写作表达方式。

(三) 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

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是指学生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牢,简化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把普遍的规则应用到每个具体的个体当中 [6]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动词的过去式变化规则后,默认动词的过去式就是在词尾加“-ed”或“-d”。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中,常常会发现“becomed、comed、drinked等错误用法。除此之外,在宾语从句中,“that”不充当句子成分时一般可以省略,许多学生就误以为全部都可以省些,也就出现了类似“I know nothing about him except he is from the south.”这个句子的错误表达,“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作介词宾语时,“that”不能省略。还有许多学生,把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中的“that”也省略掉,导致句子表达错误。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记忆不准确,语言输入量过少,知识不全面,这一现象在写作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5.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建议

(一) 注重优质语言材料的输入

根据中介语具有系统性、系统性、动态性可知,学生的中介语是对外开放的,学生需要不断学习积累,促进其内部系统的调整 [7] 。因此,教师要注重语言材料的选择与输入,多为学生挑选优质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优质阅读材料,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以及英文表达方法,从而迁移至自己的英语写作当中。此外,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预感,学会用英语思维写作,避免传统的中文思考英文翻译。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有难度梯度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当前的英语阅读水平,选择较高于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英语水平。例如可以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读后续写迁移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并挖空阅读材料的结局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提供的语言材料续写故事的结局。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供不同种类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优势互补,注重积累,将学习到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规避母语负迁移,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母语负迁移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很多时候是学生内心的畏难情绪,学生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去尝试新的写作方法或者运用英语思维写作 [8] 。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写作方法,大胆用英语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错误的正确归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犯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修正。除此之外,教师要归纳母语和目标语的异同,合理梳理语言结构,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目的语。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正确进行英语写作。例如,一些动物在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中代表者不同的意义,“狗”在汉语中通常带有贬义,常用于形容品行卑劣可恶的人,如“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等,而在英语文化中“dog”通常在绝大多数场合,语境中都是褒义词语,用于形容可信赖的人,譬如,as faithful as a dog。因此,在英语写作中要注意区分文化的差异,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进行英语写作。

(三) 强化学生写作训练,丰富写作评价方式

学生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多且重复的写作错误是因为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不够,同时缺乏写作训练。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最新的以读促写的方式帮写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即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可以运用其中的写作手法、词汇、句型、主题进行自己的写作撰写,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故事的续写。教师还可以根据主题创设各种情景,学生在情景中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除了作文内容的产出,写作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写作评价方式只是学生完成教师评价,教师也无法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因此,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首先自己根据写作标准进行评价修正,其次与同伴互换进行互评,从而发现问题进行修改,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给出修改意见,学生经过多次的评价与修改,避免重复犯错。

6. 结语

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中介语错误在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时常发生。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中介语系统的发展,正视学生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帮助学生进行错误的正确归因,并及时改正 [9] 。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优质阅读材料的输入,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积累新颖英语写作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促使学生的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参考文献

[1] 李莹. 中介语理论视角下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写作教学建议[J]. 求知导刊, 2022(28): 8-10.
[2]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 209-231.
https://doi.org/10.1515/iral.1972.10.1-4.209
[3] Corder, S.P. (1978) Error Analysis, Inter-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Kinsella, V., 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Surve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60-78.
[4] 戴炜栋, 束定芳.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5): 4-7.
[5] 吴磊. 英语写作中中介语偏误的分析与建议[J]. 智库时代, 2019(9): 176+178.
[6] 刘艳君. 中介语与中学英语写作中语言偏误分析[J]. 海外英语, 2011(9): 338-339.
[7] 罗晓杰, 孙琳. 偏误理论与二语习得[J]. 外语学刊, 2003(2): 103-105.
[8] 杨建华. 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偏误分析与母语迁移[J].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4(1): 15-24.
[9] 王帅. 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分析及教学启示——基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语料库的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3):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