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DOI: 10.12677/AE.2023.13111435, PDF, HTML, XML, 下载: 117  浏览: 16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利军, 米贤武:怀化学院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湖南 怀化;张 娟:怀化学院综合档案馆,湖南 怀化;黄丽衡: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怀化
关键词: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创新能力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摘要: 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引导高校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立场点。各大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坚持从自身做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实事求是”思想,能够有利于营造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办学实力。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standpoint for universiti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moral education. Also, it guides teachers to impart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talents. Furthermore, it helps students shape correct worldviews, outlooks on life, and values. Combining the ideology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he universities insist on proceeding from reality, and it can promote to create a rigorous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attitude. It also cultivates students’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and pragmatism. Finally, the students develop excellent skills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ies, and the strength of universities could be enhanced.
文章引用:黄利军, 张娟, 黄丽衡, 米贤武.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探讨[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9294-929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435

1. 引言

高校在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把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高校的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实事求是思想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也在当今中国飞速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 ‎[1] 。2012年5月16日习主席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发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话,进一步强调了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掌握实事求是,意味着深刻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 ‎[2] 。2013年习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并要求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运用到社会生活等多项问题中”。就目前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必须贯彻遵行的思想路线和立足点 ‎[3] 。

2. 实事求是思想和课程思政教学的科学内涵

2.1. 实事求是思想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思想指一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特征、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反复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指出在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寻求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 。

2.2. 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的科学含义

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 ‎[5] ,皆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大学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针对于理工科课程来说,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纲要》根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对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包括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个人修养、科学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六大方面。

3. 实事求是思想在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3.1. 课程思政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历史实践反复证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验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依赖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高校理工科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也应注重把理论知识与实情况相结合,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不同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专业和课程思政内容教育。除了讲好每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外,还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志趣爱好,身心健康发展,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学生志趣相结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后通过教学名师,科研大师的专题讲座,利用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科研精神,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专研精神,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把书本知识融入进日常生活实践中,探索未知世界的固有规律,逐渐把理论内容内化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规范。

3.2. 课程思政教学应在历史观和唯物观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的时代,既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时代,在理工科的课程教学中应积极融入思政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红色基因。高校的各位教师在讲解故事时,要拥有胸怀世界的历史观和唯物观,要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世界的发展史的角度,解读中华民族奋斗史上发生的故事、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浴血奋斗的故事。例如通过瞻仰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干革命、打江山的艰难困苦,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入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例子,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听从党的召唤,身先士卒、以身许国,食不果腹的精神;讲述他们依靠少量的窝头和野菜,在荒芜的沙漠中造出原子弹、氢弹的事迹,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和钻研精神。

3.3. 课程思政教学应在实事求是原则下寻求创新

高校理工科的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求在实事求是原则下,运用科学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客观世界,不能陷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沼。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补充红色文化元素、科学伦理知识、攀登科学高峰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弥补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未曾关注的缺陷。而且在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大创新思维的融入,通过融入新思维的方式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

4. 实事求是思想与高校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意义

4.1. 有利于营造高校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

学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高等学校想要做到学风正、治学态度严谨,也就要求高等学校认真地应用实事求是原则,为全校师生营造良好、健康、有利的学术环境。实事求是思想意味着是要求拥有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也代表了学习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深刻剖析自己,学会查漏补缺。在高校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全体师生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讲究求真务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校学术委员会应严查学术不端问题,对学术不端问题要“零容忍”。目前全国报道了不少学术论文造假事件,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查学术不端现象。因此,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育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引导师生要脚踏实地,杜绝弄虚作假,加强高校师生学术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

广大青年要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需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但是,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领悟总书记的尊尊教诲和殷切期盼,没有脚踏实地,没有埋头苦干的作风,好高骛远,整天想着金钱,做着发财梦,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高等学校要在学生毕业前,将实事求是的精神融入到平时的课程思政教学范畴,指导学生树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时刻记住人类的美好生活,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的思想。牢固记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干革命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记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4.3.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

我们高校的大学生肩负着这个伟大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坚持面向科技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科技日益更新迭代的紧迫感,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意味着“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本领来引导,才能就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学习本领的黄金时期,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把练就本领作为首要任务,作为责任、精神追求,树立梦想始于学习,事业成就本领的理念,让脚踏实地的练就过硬本领成为远航的动力,打牢基础,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4.4.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面临着科技发展对治理能力的挑战,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飞速发展,但科学技术变革像一把“双刃剑”,人类的道德伦理、社会的安全稳定会出现无法预测的难题。基于当前世界格局下,高校理工科专业应培养“厚基础、跨学科、强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危机,当代大学生的掌握厚实的理论与知识固然重要,也需要培养跨学科思维理念,强化夯实实践能力培养,更需要积极纳入大学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具有担当精神,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 ‎[7] 。

在大学生“厚基础、跨学科、强能力、有担当”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踏入职场所必须的,同样也是目前欠缺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态势下,艰苦创业更离不开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高校理工科的课程思政的课堂上,要在学生实践能力培训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增加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树立善于调查,善于发现的意识,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和不同途径,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理解实事求是思想在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若能将实事求是思想和课程思政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有利于营造高校的严谨学风、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出社会所学人才。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2-0276),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路径探索(2022098),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XSP2023JYC22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产教融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802123022)和“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实践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80215317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魏书胜.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新维度[J]. 现代哲学, 2008(5): 54-60.
[2] 习近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 学习时报, 2012-05-28(001).
[3] 习近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05-05(002).
[4]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C]//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建设. 北京: 华艺出版社, 2014: 7.
[5]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eqid=97bb09e300111a29000000056426eb6f, 2020-05-28.
[6] 黄利军, 米贤武, 贺达江, 等. “双一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135”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J]. 怀化学院学报, 2021, 40(5): 104-110.
[7] 黄利军, 米贤武, 张娟, 等. 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助推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J]. 怀化学院学报, 2019, 38(1):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