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价值研究
A Study of the Value of Pestalozzi’s Theory of Factor Education
DOI: 10.12677/ASS.2023.1211864, PDF, HTML, XML, 下载: 153  浏览: 254 
作者: 向玲玲: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价值高校思政课Pestalozzi Elemental Education Theory Valu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摘要: 要素教育理论是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基于人的能力都是由弱到强逐步累积发展起来的规律,认为要素教育既要求每个人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从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要求每一个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大众都能够接受到便利、系统、有效的教育。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依然具有研究价值,高校思政课作为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仍需要深入探究要素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培育青年成长成才的借鉴意义。
Abstract: The theory of element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Pestalozzi’s educational thought. Based on the law that all human abilities develop gradually and cumulatively from the weakest to the strongest, he believes that elemental education requires that each individual be given a basic education and thus develop harmoniously in the areas of morality, intellectual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and that each area be developed fully through the “elemental approach”. Pestalozzi’s elemental education requires both that each person receives a basic education in the 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aspects and thus develops harmoniously, and that each aspect is developed in a comprehensive way through the “elemental method”, so that all people can receive convenient,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Pestalozzi’s theory of elemental education still has research valu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a, and as the main channel of school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morality,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 elemental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young people’s growth and success in the ideology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向玲玲.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价值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1): 6312-631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1864

1. 引言

裴斯泰洛齐是十九世纪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与其独特的成长环境和过程密切相关。他虽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青年时期开始受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立志拯救沉沦中的穷苦人民。裴斯泰洛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认为教育可以救民,其要素教育理论自成一派 [1] 。他认为教育意味着人能够将天赋和能力最大化,教育的目的是协调和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达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要素教育理论是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要素教育论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潜能和谐发展,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裴斯泰洛齐在青少年时亲眼看见农民遭受的苦难,便渴望救民于水火,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探索出教育救民的新途径,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穷苦人民的命运,最后他将重心转移到儿童教育开始的“初等教育”。至今,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依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国内外学者关于要素教育理论的研究也颇为丰富。

2.1. 国内研究概况

相比裴斯泰洛齐庞大、系统的要素教育理论,国内学术界对于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研究则更为聚焦。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有学者以研究道德教育要素为主,张亚丽深入分析了道德教育的本质与内涵,探索道德教育要素价值即在以教师为模范的前提下,教育要在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真实的道德教育 [2] 。有学者聚焦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理论,杨汉麟、陈峥和杨佳在其研究中指出“爱的教育”极具人文性和公益性,是永恒的话题也是要素教育理论中家庭教育的根本遵循,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家校联合,家庭教育是人开始学校教育之前最直接的教育途径,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可以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3] 。亦有学者从裴斯泰洛齐是平民教育之父的角度切入,谢爽认为裴斯泰洛齐将要素教育理论贯穿于“穷人教育学”始终,包括道德教育与爱的教育、智育、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旨在提高穷人谋生的本领,培养他们自尊自信的人格。探究裴斯泰洛齐的“穷人教育”思想对于仍然是农业人口大国的我们积极完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 。

2.2.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对于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研究重点也比较突出。在学校教育是大众教育手段的前提下,学者丽贝卡·霍拉彻认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就是大众教育实践的方法,强调了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葛笃德对孩子进行爱的启蒙教育,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循循善诱,突出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5]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对学校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课堂做了深入研究,约翰娜·内尔和唐纳德·塞金格在其研究中指出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美国课堂,以帮助扭转学生成绩不佳和辍学率高的问题,并认为裴斯泰洛齐主张的平等与爱的教育思想可以在多元教室中达到极大地应用 [6] 。莫拉·塞拉斯和大卫·伊米格从“爱的教育”角度出发,指出早在两百多年前裴斯泰洛齐就挑战了学校教育和教育的现有观念,他的教育思想是基于爱与关怀的教育学,他本能地知道并致力于教育实践,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教育者 [7] 。

3. 裴斯泰洛齐教育理论与要素教育理论

裴斯泰洛齐是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随着他多年致力于各种教育实践相辅相成。裴斯泰洛齐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虽然从小失去了父亲,却在母亲和仆人巴贝丽的爱的包围下健康成长,这对于他后来主张的爱的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可分割。裴斯泰洛齐的外祖父对他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外祖父从小便带他去村庄看望贫苦的农民,在裴斯泰洛齐心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之后,他在求学过程中便格外关注平民教育,受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深刻影响,少年时的裴斯泰洛齐便立志要通过教育救民实现人权与平等。经历开设农场帮助贫苦人民摆脱苦难、创办主张儿童劳动来自给自足的孤儿院、成立福禄培尔教育圣地等一次次实践,其中有管理不善的失败教训,亦不乏有教育救民方法的新突破,这些宝贵的经历和经验造就了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雏形。最后便在教育思想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素教育理论的形成是裴斯泰洛齐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裴斯泰洛齐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适应自然性思想、爱的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学化”教育思想、要素教育理论、道德教育思想等 [1] 。这些教育思想看似落脚点各不相同,实际上,通过研究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不难发现,各个教育思想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关于适应自然性思想即教育要遵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过程与心理过程的发展不能相悖,这也就和“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相统一,是实施教育的大前提。关于爱的教育和道德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在实践中探索出儿童对母亲的爱就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儿童应该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学会爱人是儿童获得道德力量的主要途径 [8] 。关于要素教育理论,基于万事万物都由基本的要素构成,人的天赋和能力总是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裴斯泰洛齐总结出教育也应如此,儿童教育应从简单要素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复杂要素,遵循儿童天赋和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应用广泛,在他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中,要素教育理论生动体现在他关于初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内容:德育、智育、体育。首先,德育是指儿童对生来享有母亲的爱与关怀,儿童表现出对母亲的爱与信任的情感后,最后会上升到爱全人类,爱的发展过程就是道德力量提升的过程。其次,裴斯泰洛齐将智育具象到数、形和词三个基本要素,与之相对应有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三种能力,认为儿童智力的培养要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最后,体育中的要素就是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协作,儿童从蹒跚学步到能够完成复杂运动,都是身体在不断协作和协调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裴斯泰洛齐主张将体育与劳动教育结合,实现教育真正落脚到实践生产活动上。复杂要素总是建立在简单要素之上的,弄清楚了简单要素,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变得简单了。由此可见,裴斯泰洛齐所倡导的要素教育,是希望学校通过“要素方法”让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受到教育而和谐的发展、均衡的发展。

4.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价值运用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以教育对象德、智、体几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是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基础条件,裴斯泰洛齐想要通过教育手段让儿童从初等教育开始去习得和拥有生存的本能,用知识和技术帮助贫苦人民摆脱苦难。这一教育理念于时隔两个世纪的今天而言,依然具有先进性,于现行的教育体系而言,依然具有研究和借鉴价值。要素教育理论的价值运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本主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道德的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始终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将就基础之上的,他主张用“爱”关心和教育学生,认为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1] 。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是人的道德力量的萌芽,通过教育地挖掘,能把人的天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进而发展为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感。

第二,自然主义。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和自然的教育规律。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9] 。从教育行为来看,自然主义体现为反对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教育行为的自然要顺应而非干预。从教育原则来看,符合自然规律的教育方法应该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入繁,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即循序渐进原则。

第三,“和谐主义”。这里的“和谐”一方面是指个人全面发展的和谐。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是儿童德、智、体的均衡发展,是儿童心、脑、手的和谐统一 [1] 。当学生的道德和智力在经过教育培养后,将他们获得的技能落脚到劳动生产上,实现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是社会中的人,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最终都要融入到社会中去,学生教育的成果应该通过其适应未来社会而进行的生存发展的劳动来验收,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发展需要与社会要求相结合。

5.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借鉴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对西方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核心的要素教育理论不仅揭示了一些普适的教育规律,也对我们今天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的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1. 德育:进行重视“爱”的道德教育

德育是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首要环节,裴斯泰洛齐终其一生践行着对人类、对教育的爱,他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他将“爱”的教育概括为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是人能够从孩童时期开始懂得母亲对自己的爱,进而相信社会是充满爱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是人能够在懂得爱后去爱别人,学会爱人、爱社会,去做一个释放爱的人。

这一理论与高校思政课宗旨如出一辙,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和庞大责任。那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培养青年一代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认同。把好思想之舵是大前提,在这此基础上,高校思政课也应该回归到对人的本性的德育教育上,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这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回归到对人的教育,高校学生也要像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中的儿童那样去相信、去习得爱的教育,之后才能在道德教育中相信真善美,自发自觉地学习。学生能够在爱的教育中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懂得感恩他人的爱,获得爱他人的能力。充满“爱”的思政课有助于打破学生对“思政课是应试课程”的定式思维,让学生真正获得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升华。

5.2. 智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智育是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是开始培养儿童智力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能力是孩童启蒙的关键。孩童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天性,然而天性具有盲目性,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剑走偏锋,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要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尊崇天性与教育目的相结合,既要保留人的天性、最大程度上利用天赋的价值,又要在教育中按照教育的宗旨进行正确的指引。

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应当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以学生需要为一定导向的课程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9] 。教育的主体归根到底是学生,发挥学生在思政课课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单一的讲授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发挥教师“领路人”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个性需求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个性中发展。学生与教师都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思维,以“学生是学习主体”为宗旨,将更有利于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提升教学实际效果,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智育作用。

5.3. 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育与劳动实践的结合是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落脚点。裴斯泰洛齐将要素教育中的体育概括为运动时各个关节之间的相互协作,人在完成任何的动作时都需要身体各个关节、器官的合作。那么从宏观来看,体育就是在各种运动的实施下身体素质的逐渐提升。然而,裴斯泰洛齐在体育教育这方面的成果是欠缺的,他一生致力于帮助平民摆脱苦难的生活,找到了“教育救民”的方法,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而未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生产力,教育救民的真正意义没有实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要落实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思想 [10] 。“大思政课”强调运用一切育人资源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生产生活体验。在引领青年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在高校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思政课还可以与社会组织合力搭建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大课堂,作为实践中的育人平台。例如让学生开展线下理论知识宣讲、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理论知识竞赛等,这些实践活动都体现了将理论落脚到实践应用中。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指引学生增长见识、强化本领,做到思想自觉,身体力行。

6. 结语

时至今日,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依然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希望能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中获得一些启迪,让传统思政课与要素教育理论碰撞出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吴值敬.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 [硕士学位论文]. 扬州: 扬州大学, 2009.
[2] 张亚丽. 裴斯泰洛齐道德教育理念的价值探微[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9): 44-45.
[3] 杨汉麟, 陈峥, 杨佳. 论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61-65.
[4] 谢爽. 裴斯泰洛齐“穷人教育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
[5] Horlacher, R. (2011) Schooling as a Means of Popular Education: Pestalozzi’s Method as a Popular Education Experiment. Paedagogica Historica, 47, 65-75.
https://doi.org/10.1080/00309230.2010.530286
[6] Nel, J. and Seckinger, D.S. (2008)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in the 1990s: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Multicultural Classrooms. The Educational Forum, 57, 394-401.
[7] Maura, S. and David, I. (2021) Pestalozzi and Pedagogies of Love: Pathways to Educational Reform.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1, 1152-1163.
https://doi.org/10.1080/03004430.2020.1845667
[8] 何仕琳, 孙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思想对我国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 41(7): 85-88.
[9] 穆惠涛, 张富国.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3): 55-59.
[10] 经柏龙, 周佳慧. 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思想之精髓及其解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5(1):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