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New People in the Era
DOI: 10.12677/AE.2023.13101202, PDF, HTML, XML, 下载: 202  浏览: 28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毛振东:烟台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山东 烟台;高 菁:烟台科技学院,山东 烟台;冯军伟:烟台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关键词: 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机制建构研究New Generation Patriotic Educ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摘要: 进入新时代,西方错误思潮给时代新人爱国认知带来巨大冲击和严重消解,同时目前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笔者从国际、国内环境和教育机制三方面剖析原因,探索出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即“一体四翼”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bstract: Entering the new era, Western erroneous trends have brought tremendous impact and serious dis-solution to the patriotic cognition of new gen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patriotic educa-tion mechanism lacks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it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three aspects: international, domestic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al mechanisms, and explores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solve the problem, namely the “One Body, Four Wings” patriotic education mechanism,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and cultivate new generations wh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文章引用:毛振东, 高菁, 冯军伟. 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10): 7740-774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202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汉代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宋代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再到近代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

2.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西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不断冲击着时代新人的意识形态;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尤其是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经济衰退导致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等现象加剧,以美国为受的西方国家试图从文化、政治等方面破坏中国长期向好的发展形势。因此,新形势下急需用爱国主义精神来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夯实时代新人的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2] 2016年,教育部党组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归纳为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培养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21年,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1] 要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每一个青年大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年大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会将个人小我融入到国家、民族发展之中,才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因此,新形势下开展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实践价值,有助于教育引导时代新人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进而提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制度建设,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方向指引与制度保障,在理论上给予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种种问题。

3.1. 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部分大学生爱国奉献精神不足、理想信念不坚定

一是缺乏爱国奉献精神。受西方错误价值观影响,部分大学生爱国观念淡薄,崇洋媚外。每年有许多留学生学成不归,民族认同感不足。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表示:当今中国的一些大学,包括北大,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是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部分大学生缺“钙”严重,缺“精神之钙”,很多大学生选择当“躺平族”和“巨婴”,选择“摆烂”;缺“心理之钙”,《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大学生中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近年来抑郁、自杀等问题严重;缺“文化之钙”,崇尚“红唇粉面、撒娇卖萌”的小鲜肉,“娘炮”文化盛行。

3.1.2. 部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缺乏创新性、实践性

一是缺乏创新性。长期以来,部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以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为主,普遍存在单一化、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教育模式、方式方法有待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难于入脑入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成为高校新的挑战。

二是缺乏实践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但部分高校仍对顶层设计理解不到位,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不到位。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无法做到多维度、多层次的循序渐进式的教育,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成为难题。

3.2. 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国际环境因素

目前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世界逐渐走向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持续很久,我国坚持改革开放,与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加深。由于网络的发展,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各方优势,向我国渗透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思想层面的软性侵略,给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爱国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导致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滋生出一些“崇洋媚外”“利己主义”等不良因素,“精日”“哈韩”一族在大学生中层出不穷,甚至相当高调。

3.2.2. 国内环境因素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繁复杂乱,有很多错误和误导性的信息,部分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遭受不良信息的诱导。一些反华势力也借助新媒体在互联网上散播误导性言论、抹黑党和政府的言论以及破坏我国民族统一团结的言论,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扰。网上出现的各种“精日”、“美分”团体,时刻冲击着道德的下限,近两年还出现了一些大学生身穿二战时期的日军军服,在国内招摇作秀,甚至在抗日遗迹前拍照等一系列恶劣行径,这些行为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和深刻的反思。

3.2.3. 教育机制因素

我国部分高校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缺乏创新,尚存在内容单调,话语引导力和解释力不足,方法方式和手段滞后等问题,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理念没有做到因时而新、与时俱进,影响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甚至部分大学生表现为态度较为冷漠、对有些呆板的课程不感兴趣、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爱国认知的形成,威胁到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树立。部分高校重专业轻思政,课程思政停留表面,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第二课堂少,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层,知行不统一,主动参与爱国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4. 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构的对策和路径

要解决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培育时代新人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真正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笔者根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并结合所在学校——烟台科技学院多年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探索出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构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形成了时代新人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一体化路径,即“一体四翼”爱国主义教育机制。该机制以立德树人为主体,以“立心铸魂、文化涵育、课程育人、实践力行”为四翼,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4.1. 立心铸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 用思想引领学生

一是把学习习近平有关爱国主义重要论述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通过专题学习、论坛讲座、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形式,使重要论述人知人晓。把重要论述作为学生工作专题研讨培训、大学生骨干培训的必修内容,讲清讲透当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要求,提升其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媒体平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宣传阐释。组织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学校研究优势,成立习近平新思想青年学生学习研究会,编印研究文摘,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力度,讲清楚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讲清楚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性。

4.2. 文化涵育: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厚植家国情怀,用精神激发学生

一是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历史文化的爱国主义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研究,努力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重点对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提炼,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生命力。

二是把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结合高校思政课程,把对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放到中华民族的大格局中去看,放到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中去看,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与此同时,开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研究的兴趣,涵养家国情怀。

三是大力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主题实践。把历史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历史文化特色和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一系列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开展实践教育教学。加强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合作,形成校地合作教学、实践、研究的良好局面。

4.3. 课程育人:以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为阵地,推进课程育人,用课程教育学生

一是提升思政课程质量,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政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材体系和教育教学,把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检验思政课质量的试金石。同时开展思政课程“四化”(课堂互动化、教学专题化、考核过程化、实践基地化)教学改革,大力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爱国主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程。围绕“一个核心、四个相结合”,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与国内外时事政治相结合,与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学校教育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同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目标,进一步梳理专业课思想政治元素(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明确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内容,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融入各二级学院教学“一院一特色”建设,推动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4.4. 实践力行:以“四爱”教育为路径,搭建育人载体,用实践培育学生

一是推动爱国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教师入职培训、新生入学教育中。利用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创新爱国教育内容、形式、手段,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二是推动爱校教育与知校、荣校、兴校相统一。扎实开展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建设,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爱校情感。积极开展对外宣传,集中展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实现硬件设施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提升爱校教育功能。

三是推动爱家教育与爱家乡爱驻地、传承优良家教家风、涵养家国情怀相统一。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乡愁文化教育,让美丽的乡愁文化融化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承家教家风,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乡愁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共存、互融发展。

四是推动爱自己与珍惜生命、增强体魄、追求卓越相统一。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仅要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蛮其体魄;鼓励学生追求卓越要有责任担当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开拓进取的精神、干事创业的能力。

5. 小结

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构的对策和路径要应用到实践中,通过理论真正指导教育实践。各高校可根据“一体四翼”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出台相关制度方案,并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21CSZJ14);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戚继光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2C10929001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022-10-25.
[2] 习近平.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 人民日报, 2015-12-31(1).
[3]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31/content_5597017.htm, 20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