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文类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Research on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Humanities Courses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DOI: 10.12677/CES.2023.1110446, PDF, HTML, XML, 下载: 131  浏览: 201 
作者: 解 辉, 吕 进, 薛顺艳:海军潜艇学院,山东 青岛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人文类课程考核体系Mixed Teaching Mode Humanities Courses Assessment System
摘要: 基于人文类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呈现的特点,分析了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建立对应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以考核过程立体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档案个性化为特点的考核体系,旨在为高校人文类课程的混合式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ties courses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With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multifaceted methods and personalized files, the system is sup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courses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文章引用:解辉, 吕进, 薛顺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文类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10): 3020-302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10446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需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自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而考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提供着有力的数据支撑,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考核也应随着教学模式的实践趋于完善。基于人文类课程特点,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支撑人文类课程教学,以考核反哺教学,形成闭环。

2.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文类课程考核体系的内涵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侧重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混合,学生既有线上学习行为,也有线下学习行为,即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的混合。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助力,教育教学已经突破传统模式,重构教学关系,发展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特点的新型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要特征,启动学习方式的改革。

从1999年美国提出混合式学习(blend learning)概念,到2011年出现第一个MOOC平台,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革命,甚至引发了学校在“互联网+”时代的存续必要等讨论。我国院校在教育部引导下,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扶持下,相继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从教育公平角度,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使用网络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这无疑迎合了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文类课程的特点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作为高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人文类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凸显,也暴露当前人文类课程在现实条件限制下面临的困境。

第一,人文类课程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需求,促使其树立高尚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中,需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共同作用,具有隐性课程特点的人文类课程,有着让课程思政“如盐在水”的先天性优势,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在“互联网+”背景下,MOOC等网络资源凭借虚拟化、互动性和生活化的特征,能更好地融入学生的课内外生活,助力人文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

第二,人文类课程涉及文学、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天生拥有众多文化符号,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学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方便快捷地汲取个人所需,拓展思维,提升审美。同时,人文类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重视全人教育,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各个节点进行信息的鉴别和沟通,在对比中增强“四个自信”。

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多偏向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设置不多、课时有限、教学双方不重视等问题,让其受到进一步挤压。在总学时数固定的前提下,人文类课程不能靠增加课时,而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靠提高效率来发挥自己独特的育人功能。

2.3. 构建混合式人文类课程考核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传统的考核体系难以满足当前教学模式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内涵式发展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但在高等教育倡导内涵式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多元文化并行,相互渗透,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实用主义思想严重,急功近利;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观由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1] 这些与人文诉求和人文素养相违背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放大,有悖于人文教育的使命和初衷。强调实用导向,学生重考核结果,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启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聚焦个人本位,学生重个人成绩,缺少沟通意识和有效的交流能力。

在人文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中,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有较多的要求,如英语口头发言、演讲、辩论、语文朗诵等。传统的考核体系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制定形成性评价的统一标准具有很大困难,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平行班的不同教师授课过程中评分标准的差异;二是语言输出能力课在教学中所占学时比例偏低,无法保证形成性评价的真正实施,人文类课程作为公共基础类课程,传统的考核体系中难以保证在上课过程中保证每名学生发言,更无暇顾及单独指导,出现“为考而考”、“考则考矣”的现象,不能真正起到形成性评价助力教学的效果;三是学生的语言输出驱动力不足,习得效率有限;四是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的互评和自评效能低。

2.3.2.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助力混合式考核体系的构建

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大批MOOC等网络资源的涌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可能性,打破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资源与优势达到教学目标。

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互动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等特点,很好地契合了语言输出类形成性评价的迫切要求。首先,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自我评价软硬件平台,如智能手机上的英语语音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音训练,教材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听说测评系统进行阶段性测试和自我测评,网易公开课、BBC纪录片等辅助学生进行泛听练习并加大语言输入。第二,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评,如邮件、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为学生的同伴评价提供了自由、宽松的语境,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学生进行对话,针对学生测评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答疑。第三,泛在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不受时空限制,按需学习、即时训练和评价,从客观上打破了听说学时不足和考核评价挤压课堂空间的局限。

3.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文类课程的考核体系的策略

3.1. 考核过程立体化

人文类课程在学习目标上侧重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其目标达成在于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而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养成过程。混合式实践教学中新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如图1所示,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观看慕课,了解背景知识,并依托雨课堂发布预习课件,要求学生在慕课观看和课件学习之后完成线上测试,教师可通过平台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测试数据确定重难点,调整教学内容。在课中环节,教师首先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的签到系统检查学生的出勤率,之后在重难点讲解的过程中,随时发布配套习题,通过学生的作答情况检测学习效果。在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使用智慧平台上传作业,通过机评、互评和师评,得到最终分数。从知识论维度照观人文,它是一种能够习得的话语体系,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在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人文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布置输入任务,在课中则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输出检测其学习效果。与之相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立体化的考核体系。

Figure 1. Assessment system of humanities course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人文类课程考核体系

3.1.1. 突出过程考核,破除“一考定终身”壁垒

传统考核方式多以70%终结性评价 + 30%过程性评价构成,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比例较低,没有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碍于发展学员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员创新性思维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考核,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辅助教师有效监控学生课外的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记录,让课程考核有迹可循。

哈佛大学评论家M. Scriven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到,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从日常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考试、分组研讨,直到期末考试的每个环节,都对学生给予关注和监督,通过各个部分的分数加权得到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特别强化过程监督,将日常考核、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方面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加成。日常考核贯穿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旨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线上线下任务完成情况,直观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查漏补缺,同时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导,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以数据作为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 [2] 阶段性评价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在单元或主题结束后安排,次数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目的有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短期目标,减轻比重大、频数少的期末考试带来的学习焦虑,并通过阶段性评价了解自己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在下一阶段进行调整,二是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有针对性;终结性评价的权重有所降低,避免了传统考核方式中学生“考前突击”的现象。

3.1.2. 借力第二课堂,形成课内外良性闭环

第二课堂是人文教育环境的软条件,可以作为教育在课外的延伸、拓展和检验,能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和体现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水平。人文类课程群具有得天独厚的第二课堂优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文类课程的考核也应充分利用其展示类、竞赛类等多种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线下录制视频,线上分享、观摩等方式,充分营造人文环境。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在考核中的占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通过第二课堂反哺一线教学,形成良性闭环。

与此同时,人文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内在的品质和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以国际化素质为例,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化素质早有定义,综合前者的研究,国际化素质的提升需要融合三条途径,即外国语言与文化、本国语言与文化、外交礼仪。人文类课程包含三条途径涵盖的课程,具有天然的提升国际化素质的优势。但是,介于实际交往的机会有限,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场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进行情景模拟,提升素质的同时反哺一线教学,形成良性闭环。

3.2. 考核方式多元化

3.2.1. 瞄准学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化

人文类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构建起来的课程,在考核体系的构建上要破除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在组内评价中,学生结合自身在小组准备工作中的贡献度、小组汇报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行自我评价,并以此为标准在组内展开互评;小组围绕教师下达的评价标准,推举组内最优作品至班级群进行展示,由其他学生对展示组进行评价,即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根据既定评价标准,结合各小组展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评价更加全面、客观,避免了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学生通过他评,可以对照反思,回溯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改进;教师通过学生评价,可以清楚地洞察学生心理和思维指向,从而进行有效引导。

3.2.2. 借力新媒体技术,评价手段多元化

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3] 人文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课程评价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开展。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除以往的单词、翻译等书面测试外,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口语任务,要求学生录制时长3分钟的演讲视频分享至小组,组内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推选最佳作品分享至班级群,由教师和全班学生进行点评;在写作任务中,要求学生使用Iwrite写作评分系统撰写不少于150字的英语作文,通过系统机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3.3. 考核档案个性化

传统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一是主观性强,公平性相对不足,教师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印象深刻,对于“中等学生”缺少关注,在评价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臆断;二是标准单一,价值性有待考量,教师多以课堂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次数等作为过程性评价内容,缺少有价值的判断标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对于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有相关要求,即“关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考核中,将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将其观看MOOC视频记录、课前预习测试结果、随堂检测结果、课后作业评价结果等纳入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袋,学生可以时刻关注自己学习状态的变化,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让人文类课程的考核真正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4. 结语

人文类课程的考核体系建设,目的是“去实用主义化”和“轻个人本位”,策略是通过建立立体化的考核体系关注全过程育人,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以个性化的考核档案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长远需求奠基,真正实现育才与育人的统一,发挥人文类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约翰∙亨利∙纽曼. 大学的理想[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7-38.
[2] 周涛.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养课程构型与实践——基于地方性及模块化理念的探索[J]. 黄山学院学报, 2019, 21(4): 97-101.
[3] 王良存. 基于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和实践[J]. 普洱学院学报, 2018, 34(6):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