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and Practical Path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Promoting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CES.2023.119416, PDF, HTML, XML, 下载: 229  浏览: 336 
作者: 秦晓梅: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景德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德树人高校Marxist Philosophy Mor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问题实现的困境,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通过多途径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时效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实施有效的措施保障育人体系和激励机制,循序渐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立德树人育人机制常态化、动态化、科学化,以此来推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挥培养人才中的关键作用提供参考。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plays an extremely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difficulties in realizing the problem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virtue, grasp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virtue, strengthen the timelines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multiple ways, closely focus on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virtue,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safeguard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tep by step to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dynamic and scientific mechanism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situ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moral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Marxist philosophy to play the key role in cultivating talents.
文章引用:秦晓梅.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探析[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9): 2831-283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9416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发挥的作用

1.1. 培养大学生创新型思维

创新型思维模式的培养是高效育人的重要环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载体作用,推动高校学生多维度学习思考。从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方法中,深化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模式,提升高校学生看待事物本质和事物维度的能力,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高校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的运用,进一步做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挖掘 [1] ,破除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往的方式未能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对创新思维培养构成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长期以来将在教育上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还存在教学学习成绩较为优良的学生与创新型思维学生具有不一致的情况,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模式也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化。

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明了生活以及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对于青年的精神发展提供正确的引领道路。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更清晰,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特点的世界观能够引领学生对于实践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培养创新型思维。因此,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引导下,更好地找准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无论成绩是否优良,均可开创创新型思维。以此在育人工作中可以起到提升覆盖范围和有效性的作用。

1.2. 塑造大学生良好品格

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格对于新时期高校人才建设而言十分重要。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运用融入到大学生思政课教育,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人格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高校的鲜亮底色。” [2] 通过思政教育使得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奋斗精神。

在大学阶段接触到各种新奇事物。有部分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一些错综复杂的事情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并且阻碍学校立德树人的培养。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观察社会中遇到的现象,有利于青年学生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形成正确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敢于奋斗,顽强拼搏,做到实干精神与脚踏实地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思想方面起到教育引导启发的作用。在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理论的方面对高校学生起引导认知的作用,通过课程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中去,加强学生精神内涵的理解。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方面引导实践的方式,真正做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为将来的学习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做好铺垫和准备。

1.3. 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

高校是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作用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准则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中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使他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他们更加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经历的重重磨难和付出的心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哲学的认知形成初步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升大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中具有积极的价值。对于大学生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具有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让青年大学生认识中国革命以及近代中国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过程是存在其客观必然性的,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面临的挑战

2.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教育工作往往仅仅重视分数和成绩,而在德育方面重视程度容易忽视,尤其是马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的作用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当前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思政课的时效性距离,社会和学生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在意识形态方面,德育的引领方面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短板,在实际情况中存在大学生在诚信以及品德修养方面存在重口头、轻实践的现象。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品德修养还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这反映了我们在高校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面,在立德树人上存在短板。毛泽东同志曾旗帜鲜明的指出“我劝同志们要学哲学” [3]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把控引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类教师队伍存在短板

马克思主义哲学类教师是进行立德树人重要作用的第一人,但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着重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较少的在立德树人方面进行提升,德育水平急需加强。首先部分马克思主义多学教师有着重研究学术,而忽略了教学作用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没有做到教学和育人联系起来。

实际思政课教学中照本宣科的形式化现象较严重,学生抵触厌倦思政课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师教学仅局限于教材不注意知识的扩展,不研究社会现象,不探究学生个性化特点,教学手段老化僵硬,出现和大学生思想脱节等现象。一些高校思政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研究当前社会现状直接将教材知识的理论灌输给学生,没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没有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当中去,没有将立德树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次,教师德育建设力度明显不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核教师的制度和奖惩力度不够完善,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考核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重要标准。

2.3. 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大学生思想多元化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大学生参与互联网的时间与精力与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他们在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明显降低。互联网成为当今重要的思想交流平台青年学生会利用网络的频率和机会比较多,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但也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网络技术的进一步与生活相融合,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还对其思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一部分消极影响。

在自媒体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有可能是受众者。一些平台和帐号传播信息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就传播到大众面前,尤其是大学生面前。鱼龙混杂的信息暴露在思想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面前,会导致大学生思想价值在面对众多复杂难以辨别的信息情况下,误导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容易造成降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模糊学生政治信仰,容易受到不良价值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缺乏理性判断能力,这些复杂的情况和社会环境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多元化。这些情形都加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的难度。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实现路径

3.1. 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重视程度

在全国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在高校层面应当提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视程度。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国思政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并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加强哲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认知世界本质、增强辨识性和理解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将丽德树人的观念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发挥思政课引导人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校层面应更加注重思政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思政教育,例如,定期组织思政讲座,保证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举办爱国、党史主题演讲或辩论赛,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因此,结合实际提升教师和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引导教师讲解过程中结合实际、结合时正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趣味性。做到从高校、教师、学生依次有效的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3.2. 增强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教师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德树人的关键,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队伍要从教师的教育理解能力以及科学探索能力进行筛选和引导提升。提升教学的科学规划性,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积累,其次培养教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能力、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兴趣引导,围绕立德树人做好育人实践工作,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课程内容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强化学科教育内容使得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多方面的教育效果。

在具体的思政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明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教学目标。多种形式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沟通,深入剖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一旦发现学生在思想层面存在不足,应及时正确给予引导。教师也要通过多渠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变化,打破教师、学生之间的隔阂,强化教师、学生间的友谊,如遇到思想观念不一致的情况,教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围绕具体问题向学生讲本质道理。因此,高校应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整体水平,扩展实践渠道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并构建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育人的实效性。

3.3. 开展有效社会实践,丰富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指导性。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开展有效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越性,也可以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使学生深切感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我们先辈取得的伟大胜利,并要求学生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之后撰写心得感悟,促进学生对马思主义的进一步理解。其次,鼓励学生在学业之余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中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应更加注重陶冶学生情操强化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质量。学校教师可以领导学生课外实践,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譬如有的高校通过暑期实践,让农村的孩子回到家乡调研农村发展变化。用实际的实践课了解国家变化。以立体式的教学模式,生动形象的对青年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学,提升了教学的效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我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学生真正有效地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增强生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综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以往高校对于立德树人教育存在的短板与不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视程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师资力量,通过开展实践的形式丰富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 [4] 通过提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视程度,丰富大学生实践和教育路径,使得高校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扩展方向,能够多元化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在立德树人中的创新和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业栗. 老子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当代借鉴[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3.
[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4]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