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for Cross-School Studi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Graphs
DOI: 10.12677/CES.2023.119412, PDF, HTML, XML, 下载: 187  浏览: 28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木本荣*, 杨维琴*, 陈镜宇, 陈胡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川渝共建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卢君蓉, 孙立明, 张维益, 许云娥: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四川 成都
关键词: 跨校修读学分互认CiteSpace可视化分析Cross-School Study 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摘要: 为了解国内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主题相关的文献数据信息,通过CiteSpace6.2.R3软件对发文量和关键词进行计量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学分互认、学分银行和学分制这三方面,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划分为跨校修读管理制度的改革、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以及学分互认对象的探索。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继续教育、跨校修读和资料框架等方面。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of cross-school enrollment and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mechanisms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study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publication volume and keywords were conducted by CiteSpace 6.2.R3 software, using literature data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opics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China’s intercollegiate learning and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mechanisms have mainly been in three aspects: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credit banking, and credit system.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reforming the intercollegiat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studying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mechanisms, and exploring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object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ill mainly focus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cross-school studies, and data frameworks.
文章引用:木本荣, 杨维琴, 陈镜宇, 卢君蓉, 孙立明, 张维益, 许云娥, 陈胡兰. 近二十年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9): 2802-281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9412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强势来袭,加之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要求,与国家十分重视的教育公平不相匹配,这表明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1] 。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要核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了各高校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办学成本,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 [2]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跨校修读平台监管力度不够,出现学生刷分、视频空放等现象;学分互认机制缺乏统一标准,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高校之间没有明确统一的学分认定标准,导致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提高 [3] 。

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的完善与统一,有利于各高校在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方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各高校开始重视和加强与其他高校间的联盟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推进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 [4] 。高校间的联盟与合作主要依托于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这不仅激发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不断优化,还促进了各高校对学分互认机制的逐步完善。因此,在当前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本实验希望以此为契机探索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的相关文献,找出相关研究的科学信息,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为完善和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公平提供科学信息和可行性参考建议。

2. 文献整理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来源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跨校修读AND主题:学分互认”为检索条件,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1日至今,共检索到1050条结果。筛选排除重复文献、会议论文、新闻稿件、无作者及主题不符期刊等,最终得到484篇符合研究主题的合格文献,并以Refworks格式导出,所得数据文本经CiteSpace6.2.R3转化格式用以可视化图谱分析。

2.2. 分析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对文献集合进行计量,利用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方法学,用直观美化的知识网络图谱以探索研究领域演进的关键路径和热点前沿的分析软件。本文使用CiteSpace6.2.R3软件绘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聚类图、时序演进图和突现图,以探索目前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在教育体系的研究模块聚类、研究演进及研究前沿。

3. 结果分析

3.1. 发文趋势

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绘制了自2000年以来逐年发文量的趋势图。由图1可知,近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即缓慢发展期(2000年至2002年)、平稳增长期(2003年至2011年)、波动增长期(2012年至2023年)。2000年至2002年发文量较少,均小于10篇,此时处于萌发想法和提出概念的阶段。2003年至2011年,发文量持续稳定增长,可能与2003年之后相继出台关于改革教育管理体系的政策有关。2012年后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2016年达到顶峰,原因可能在于教育部正式出台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畅通学分认定和转换通道,完善管理办法,积极推动各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推进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积极开展高等学校之间学分认定试点工作,提高开放大学的办学水平 [5] 。然而从2021年至今有关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发文量开始有了下降的趋势。

Figure 1. The trend chart of number of publications

图1. 发文趋势图

3.2. 关键词知识图谱

3.2.1. 关键词共现图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旨内容的高度浓缩,可以高度反映文章的主题。CiteSpace通过对检出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形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能够更直观的反映该研究领域的主题。

通过CiteSpace软件,导入从CNKI收集的相关数据,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如图2所示)。其中,关键词共现图谱共形成了467个节点,产生了1065条连线。选取共现频次排名在前20的关键词,绘制出高频关键词词表(如表1所示)。其中,词频越高代表了该关键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频次排在前三的关键词为“学分互认(250)”、“学分银行(73)”和“学分制(38)”,说明它们是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研究领域的热点。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是分析关键词重要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若节点的中介中心性超过0.1,则说明该节点为中心节点,在研究中较为重要且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6] 。比如,“学分互认(1.22)”、“学分银行(0.23)”、“学分制(0.14)”、“学分转换(0.14)”的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1,说明以上关键词在学分互认领域的研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Table 1. The high frequency list of keywords

表1. 关键词高频词表

Figure 2.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图2. 关键词共现图

3.2.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点击菜单栏K并选择对数似然率算法(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生成的关键词聚类图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该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及热点 [6] 。

对所检索文献中的467个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3所示)。据关键词聚类信息绘制关键词聚类信息表(如表2所示)。聚类图谱共包含7个聚类,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 = 0.6302 (>0.5),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轮廓值Silhouette S = 0.9135 (S > 0.7),说明聚类是令人高度信服的;大小值(Size)越大表示包含的关键词越密集,同时说明该关键词在研究领域中最具有方向代表性。

Figure 3. Keywords clustering map

图3. 关键词聚类图

聚类#0学分认证、#1学分银行、#2学分制、#3学分转换主要涉及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根据学分互认提出可行性操作方法,例如学分银行,是一种借鉴银行的部分特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构,形成以学分制为基本制度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商业银行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相似,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相关课程学习以获得学分,这些学分能像货币那样被存储在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的机构,当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能兑换相应的学历或学历证书 [7] 。聚类#7教学改革着重于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在教育教学体系上宏观调控,把握学分互认机制的发展趋势,加深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优化学分认证体系,丰富教育管理体系的实用性和特色性。聚类#8综述、#9本科生强调了学分互认服务的对象。这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导意见相贴合,旨在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 。

Table 2. The clustering information chart of keywords

表2. 关键词聚类信息表

3.2.3. 关键词突现分析

Figure 4. Keywords burst detection map

图4. 关键词突现图

CiteSpace的关键词突现探测功能不仅能够分析短期内产生巨大变化的关键词,还可以展示该关键词的起止年份以及突变强度。因此可以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来获取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热点以及重要转折点。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选取前20个关键词生成关键词突现图谱(如图4所示)。对“远程教育”的研究开始于2004年,延续至2012年,研究时间持续8年,为该领域研究时程最长的,这可能与该时段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关。“学分制”的研究年限从2001年持续到2005年,研究时间相对较长,且强度为5.6,受到的关注度颇高,说明“学分制”概念的提出是该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在2012年到2013年之间,提出了“学分银行”的概念,在这一年之间强度达到了4.03。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2012年8月4日,上海市正式成立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该举措大大促进了学分银行概念的发展。并且学分银行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5家高校和教育机构达成了合作关系,实现了139种职业资格证书与商务英语、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166门课程的学分互认 [9] 。这也证实了“学分银行”的引入是教学体系改革的一大重要转折点。近年来该方向的研究热点倾向于“继续教育”、“跨校修读”、“资料框架”等。

3.2.4. 研究演进图和时区图

通过CiteSpace绘制关键词时序演进图,以时间轴为载体,呈现不同节点关键词在其对应主题上随研究时间变化的关联路径。

对关键词聚类进行演进路径分析,得到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如图5所示)。聚类#0学分认证、#1学分银行、#2学分制、#3学分转换开始研究的时间较早,且至今仍保持较高热度,说明在该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聚类#4资源共享、#7教学改革开始研究时间与前四种相比较晚,但至今仍然保持一定的研究热度,但其发文量较少,说明还存在研究空间;聚类#5中职学校、#6跨校选课、#9本科生和#10存分,分别于2014年、2018年、2016年和2015年左右热度降低,说明相关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降低。但在此期间,我国学分互认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该领域中职院校、跨校修读和本科生方向的研究仍存在很多较多研究空间,如高校内部机制的完善、各高校间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差异等 [10] [11] 。此外,存分机制的研究热度下降,可能是其研究成果已经较为成熟,可在跨校修读学分互认体系中较为合理的被运用 [12] 。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ing timeline

图5.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4. 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

4.1. 研究结论

积极开展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研究现状和实际运用的总结,是教育管理工作者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基础,有助于其全面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进程,能及时发现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强和完善,这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基于CNKI数据库,针对“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跨校修读学分互认领域近二十年的研究热点是学分互认、学分银行和学分制,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划分为对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学分互认对象的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倾向于“继续教育”、“跨校修读”和“资历框架”,跨校修读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大多数国家的资历框架都有“终身学习立交桥”的目标定位,旨在促进教育、培训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衔接 [13] 。就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见,近几年对学分互认的研究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是相关学者表明,我国高校的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吴钧曾指出我国学分银行探索仍存在设计主体模糊、学分转换存在技术困难和学习者收获不多等问题 [14] ;杨晨提出学分银行的实施遇到现有教育体制、制度和学校管理等深层次障碍问题 [15] ;周晶晶等人的研究表明,学分互认的主体不清、学分累积能力不济、学分转换需求不足成为了区域性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困境 [16] 。由此可见,认真分析和讨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突破教育体制改革瓶颈的关键。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加强对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要解决当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突破跨校修读学分互认机制在政策保障、实施主体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局限,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7] 。

4.2. 研究建议

4.2.1. 紧跟时事政策,抓牢发展导向

某研究领域的研究阶段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能显著影响该领域的发文量 [18] 。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从前期的研究探索到落地实施,都需要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由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综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统一执行标准,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立交桥”的作用,有效推动各高校联盟之间、高校和其他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工作,构建优质资源共享、不同结构和不同形式的学分互认机制 [19] 。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把握发展导向出台政策法规,从制度上得以保障,推动更好地开展跨校修读学分互认工作。一方面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作用,引领并切实推动对跨校修读学分互认机制的探索;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政策导向,切实推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析与探索 [20] 。

4.2.2. 完善校际合作,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和管理制度是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这一教学模式目前实现较多的还是依托线上平台,如慕课、超星尔雅等。而线下合作在持续性、稳定性和保障性上还有待提升。各高校应充分挖掘各自优质、特色和品牌的教育教学资源,校际联盟间相互借鉴学习,形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教育合作模式 [5] 。此外,还可以采取共享性合作机制,打造一种“资源共享”的交流型合作模式,如跨校兼职、集体备课、跨校师徒和跨校兼课的资源共享机制 [3] 。高校间资源共享使得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但同时也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例如在课程的选择上,出现了学生盲目选课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耽误学生自身的学习,还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类问题,可发挥学分对财政收费的调控功能,从计划性收费模式转变为类市场收费模式。以学分为基本收费单位,根据学生所修学分、课程内容和学校条件对学分进行科学定价,使学分与学费挂钩。一方面使学生拥有自主选课权,减轻学生学费负担,又能避免学生随意选课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促使选课与教学质量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课程质量 [21] 。此外,合作高校间有必要实施导师制,选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提前对课程有大致了解,避免盲选、乱选的现象。选课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如何能够正确获得学分等 [22] ,推进实现学生学习进步。

4.2.3. 保障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优质的教学课程是保障跨校修读学分互认机制长久运行的关键,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师资结构、学生需求和课程质量是资源调控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类似于市场调节中的价值、供求、竞争等关系,在调控中充当重要角色。一位教师若想开设一门课程,就必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此在课程“市场”中取得优势,同时需要获得足够的学生数量以达到开课条件。此外还需要宏观调控的介入,若将课程作为商品来看,其供应与否受选课学生数量的制约,但其供应数量却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可有效避免学生不以课程的质量而以教师给定成绩的高低进行选课,而使“水课”大行其道,“金课”却因为难度大而无人问津 [21] 。

在资源配置的内容方面,按照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形成了“通专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 [23] 。参与跨校修读学分互认机制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质学科特色,深入挖掘各校一流专业的前沿知识,使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跨校学习一流学科的专业知识。各高校联合开展通识教育课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除了机构驱动式,还可以采取学生驱动模式,即学生进行跨校修读后,即使双方不存在任何协议,亦可以提出学分互认的请求,只要其交换机构所提供的学习记录符合该校规定,就能够通过审核与认证 [24] 。这种给予适度的“自由裁量权”的权变理论既能保证跨校修读学分互认机制的顺畅运作,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同时也响应了陈宝生部长提出的“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促使学生感受“金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校切实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25] ,进一步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

5. 总结与展望

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以培养人才和提升社会发展为目标,长久的、持续地、需要多方面组织协调的教学措施和策略。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机制是高质量教育改革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催生的产物,通过资源共享的模式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不公平问题。而我国也正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将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但也可能是一个转折的机遇 [22]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经济和新媒体是我们建设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手段,只有我们不断地探索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够更加完善。当然,成熟的教学机制需具备的优质教学资源需要优秀的教师、学校乃至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同时跨校修读学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学生,也可推广适用于研究生等各类学生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有教学资源本身得到了数量上的丰富、质量上的提高、内容上的创新,再依托于互联网经济和新媒体平台辅助实现资源共享,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和教育公平的问题 [3] 。

致谢

感谢成都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教学骨干提升计划;成都中医药大学校2023年度校级一流课程《科研思路与方法》;成都中医药大学核心通识课程《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基金项目

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JG2021-766);成都中医药大学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YB05);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ZLGC20214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风传承行动”2022年度学风涵养工作室——“科学教育树新风”人才摇篮工作室(XFCC2022ZZ002-046)。

NOTES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雪, 孙茹云. 跨校修读课程与学分互认制度的问题与思考——以战略管理课程为例[J]. 科技资讯, 2017, 15(34): 148-149.
[2] 刘眉. 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背景下的学分互认制度探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 102-106.
[3] 金明辉. 国内高校跨校修读学分互认对辽宁省高校的启示[J]. 文学教育(上), 2020(7): 162-163.
[4] 吴爽. 高校资源共享背景下的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J]. 理论观察, 2015(2): 135-136.
[5] 王峰, 王怡青, 李志萍. 地方高校校际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7(6): 76-81.
[6] 张旗, 孟倩. 基于CiteSpace的学习适应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 教育观察, 2022, 11(36): 119-124.
[7] 曹琦. 学分银行构建的基本理论和策略阐述——评《学分银行建设的基本理论》[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6): 113.
[8] 夏梦瑶, 李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J]. 职教发展研究, 2021(2): 89-94.
[9] 王凯. 推行“学分制”与建立“学分银行”的研究述评[J]. 价值工程, 2013, 32(33): 287-289.
[10] 罗兵, 徐军, 曹珊珊, 等. 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衔接与学分至认模式探究[J]. 包装世界, 2013(2): 62-64.
[11] 王亦旻. 本科生国际交流学分转换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 2014, 33(15): 230-232.
[12] 熊惠平. 论高职院校“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联动效应[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0(1): 47-49.
[13] 郑炜君, 王顶明, 王立生. 国家资历框架内涵研究——基于多个国家和地区资历框架文本的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20(9): 1-7, 15, 76.
[14] 吴钧. “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1(14): 89-92.
[15] 杨晨.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12(6): 41-46, 95-96.
[16] 周晶晶, 孙耀庭, 慈龙玉. 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5): 55-60.
[17] 王海东, 李佳.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探索: 现状与问题[J]. 终身教育研究, 2017, 28(4): 42-50.
[18] 段海煦, 曾维华, 陈家军.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的“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J/OL]. 中国环境科学, 1-13.
https://doi.org/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30606.002, 2023-09-15.
[19] 高亚光, 高岩. 高等继续教育学分互认、转换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19(20): 232-233.
[20] 王丽娜, 郭青春, 黄传慧, 等. 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天津电大学报, 2015, 19(1): 21-25.
[21] 苑津山, 张傲冲, 吴亚雯. 中国高校学分制高阶探赜: 学分制调控功能的立意、变迁与时代因应[J]. 江苏高教, 2022(5): 73-80.
[22] 张彦霞. 高校校际合作背景下网络学分互认授课方式的探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 34(8): 46-47.
[23] 李秋丽, 张俊豪. 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历史变迁、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民族院校通识教育系列研究之一[J]. 民族教育研究, 2023, 34(2): 77-83.
[24] 殷双绪. 学分互认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启示[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35(3): 3-8.
[25] 许玲, 朱佩枫. 医学类高校学分互认教学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某校为例[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5(4):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