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有声阅读推广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Audio Reading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DOI: 10.12677/JC.2023.113068, PDF, HTML, XML, 下载: 222  浏览: 625 
作者: 邵星星: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北京
关键词: 有声读物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 Audiobooks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Reading Promotion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权利的保障是推进“全民阅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为留守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推广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有声阅读作为当下的新兴阅读方式,具有载体呈现方式多元化、表现方式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有利于推进“全民阅读”深入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本文以有声阅读在农村的推广现状为切口,从建立专业团队、有声资源的提供、有声阅读活动开展以及农村阅读空间建立等方面展开,对有声读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的推广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Abstract: The protection of the reading right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reading for all”.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early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As an emerging reading method, audio rea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diversified carrier presentation, vivid expression and not restricted by time and spa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reading for all” and implementing the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tak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udiobook promotion in rural area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audiobooks in rural children groups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teams, providing audiobook resources, carrying out audiobook activities and establishing rural reading spaces.
文章引用:邵星星. 农村留守儿童有声阅读推广研究[J]. 新闻传播科学, 2023, 11(3): 447-452. https://doi.org/10.12677/JC.2023.113068

1. 引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中重点提出要着力促进全国少年儿童阅读,着力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扩大“书香童年”阅读工程试点区域,加快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阅读水平 [1] 。教育心理学中也指出,倘若一个人在13~15周岁以前没有培养阅读习惯,其未来将更难获得阅读乐趣,所以,少儿阶段是养成读书习惯的关键,必须受到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少年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是“全民阅读”中的重要一环,其阅读权利的保障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与局限性使得当下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堪忧,如何科学引导农村留守儿童阅读,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是出版业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声阅读作为当下的新兴阅读方式,具有载体呈现方式多元化、表现方式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说具有积极影响,故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做推广有声阅读的相关策略研究是必要的。

2. 儿童有声读物市场发展现状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声读物用户规模达到5.7亿人,且这种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下去,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现改名为懒人畅听)等为主的有声读物APP的市场巨头 [2] 。目前,有声书内容主要依赖于网络文学,生产内容模式以“UGC + PGC”为主,也是因为这种创作模式,使得有声读物的创作缺乏统一的标准,PGC创作者多为专业人士,这类创作者注重作品质量,但创作速度较慢并且内容单调。UGC创作者业务能力不足,作品质量难以保证,但其创作速度快且创作者规模庞大,可以满足平台需求,二者的差异导致统一创作的标准无法明确规定,国内部分平台给出的标准多在技术层面,而非创作者专业度层面。

与此同时,教育改革使得只知道“抓分数”的家长开始向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有声阅读内容覆盖面广,涉及艺术学、美学等海量知识,用“耳朵”代替“手和眼”,为孩子建立了一种新颖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3]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和受众数量的不断增加,激发了市场产品变革,其生产者不仅要在产品内容上下功夫,而且要将新技术如AR/VR也加入其中,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虽然这些新技术至今在有声阅读领域仍然不成熟,但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3. 有声读物在农村的发展前景

3.1.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教育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对于学习主动性并未养成的儿童尤其是低幼儿来说,老师监督席位的缺失会使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一困局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成果检验与监督方面都缺少重视与经验,儿童本身的自制能力也较弱,无法脱离监督独立阅读。有声读物的出现或许会给问题带来转机。2020年,由美国前有声书出版商协会主席琳达·李发布的《席卷世界的有声书》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22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有声书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 [4]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行和全民阅读的推进,儿童有声读物市场也在逐步扩大。特别是儿童有声阅读市场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农村地区,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5] 。

3.2. 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欲望

由于儿童心理特点,一般喜动不喜静且注意力分散,有声阅读相较于静态的图文阅读,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此外,有声读物通过主播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对于文本内容的处理、背景音乐的气氛烘托,将儿童带领进入一个个沉浸式的故事情境当中,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引起儿童无限的遐想。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课外体验与课外实践学习的经历并不丰富,有声阅读或是其进入想象世界的最初通道,可以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3.3. 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空缺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栋梁,作为人类社会的储备力量,儿童所持的道德理念关乎国家未来的平稳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思想发育期与三观的形成期,但由于父母关爱的长期缺失,很有可能引起他们在思想、道德、人生观等方面出现偏移,同时也有可能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这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甚至社会的稳定来说都是不利的。根据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所提出的涵化理论可知,大众媒介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加工成具备某种普遍性和共享性的“符号”(Symbol Reality),让大多数人产生强烈“共鸣”而成为“主流”,通过媒介的不断强化,让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现实(Subjective Reality)” [6] 。涵化理论最早出现在电视对于儿童影响的研究当中,此研究发现,儿童所呈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暴力倾向,是因为长期接受电视中不断播放的凶杀与暴力场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对于缺少父母监督且媒介素养能力较弱的农村留守儿童,有声读物中有关亲情、友情和三观塑造的故事都可以反复涵化其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相对弥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缺失,辅助他们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3.4. 有利于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公

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师资团队,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近年来,虽然农村教育条件得到了空前改善,但相对城市儿童而言,教育资源紧缺依然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资源供给不平衡就造成了城乡儿童“数字鸿沟”不断扩大 [7] 。针对这一问题,有声阅读或可填补这一“鸿沟”。一方面,有声读物拥有数字化传播渠道,阅读内容可根据儿童年龄随时更换,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另一方面,对于部分不具备识字能力或者阅读指导知识的监护人来说,有声阅读在一定程度将会代替他们辅助儿童课外学习和阅读,缩小同龄儿童之间因为家长教育缺失导致的知识差距。

4. 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推广有声读物存在的困境

4.1. 传统小农思想的禁锢

农村阅读阻碍问题不仅体现在农村阅读资源短缺中,还受到许多问题的制约,外在的表现在于阅读条件落后、农民没有阅读习惯、思想观念落后等,深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村民们平时不太关注最新的前沿消息、资讯,并且对其需求度不高,农闲时更多选择娱乐休闲的活动。这种思想禁锢了农村阅读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并且是具有遗传性的。虽然每一代都会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非常缓慢 [8] 。小农思想反复循环,使得村民养成了不阅读的习惯,更别提进行农村留守儿童主动性的阅读活动,从而产生了除了生活物质,其他文化活动都无关紧要的心理,对于留守儿童长期的阅读习惯养成造成严重的障碍。有声阅读在农村地区虽是新兴事物,究其本质仍是变换着形式的阅读方式,在推广期间会受到一定阻碍。

4.2. 儿童阅读主动性不强

在我国,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作为儿童监护人的农民对阅读的需求不高,有阅读主动性的人微乎其微。农民主动阅读意识并不强烈是进一步提升农民阅读质量的关键障碍。传统农村文化封闭性,使得一些农民依赖于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且缺乏进行改变的主观意愿,如农忙时进行生产和劳动,农闲时进行自由和娱乐。他们主观上认为日常生活中只有衣、食、住、行。对于不能及时看到“收益”的阅读活动,并未给予一定的重视性,因此对阅读活动的热情不高。而那些具有一定阅读素养的农民,他们更喜欢工具书,不愿意阅读具有文化价值观的书籍 [9] 。这种思想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阅读习惯,“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童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加之自身心智并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家庭的阅读氛围是影响儿童阅读行为养成的关键因素,而部分农村家庭缺少对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引导,长此以往,孩子也会逐渐失去阅读兴趣。

4.3. 有声读物内容的筛选与分级体系不完善

农村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阅读知识局限性,故不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或兴趣需求对有声读物进行科学筛选,甚至可能出现在自己都不了解图书内容的情况下,帮助孩子盲目选书 [10] 。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有声读物,比如国学类、语言教育类等,如果监护人不做孩子的“把关人”,这无疑会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交给有声读物平台的主播。由于平台“UGC”主播的不断增加,其专业素养能力参差不齐。倘若农村留守儿童接触到不规范的阅读的内容,这将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其次,根据皮亚杰认知理论,2、7、11岁是儿童认知发育的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的阅读需求也有所不同,有声读物平台对此并未做出合理的划分体系。

5. 儿童有声读物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可行性分析

5.1. 阅读门槛低

农村地区低龄留守儿童普遍在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不足,对于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存在一定的障碍,长期低效率的阅读方式会打压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但有声阅读会针对儿童的理解图式对部分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加工,将阅读变得轻松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比如著名儿童内容生产品牌“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凯叔出品的《凯叔·西游记》,其在写作、打样和录制上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写出了70多万字,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将作品打磨成适合孩子聆听学习的内容,让更多孩子对我国“四大名著”产生了阅读兴趣。

5.2. 对监护人要求低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这类监护群体的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对阅读教育的重视,对孩子的家庭学习辅导也无能为力,他们仅将教育的主要责任归结给学校和老师,无法营造课余时间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而有声阅读为这类家庭提供了选择,可以相对解决隔代监护人识字率低,文本阅读能力弱以及缺乏陪伴留守儿童的阅读时间等问题。幼龄儿童可以在监护人帮助下自行阅读,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在掌握了有声阅读的使用方法之后,可以独立解决自身对于阅读的需求。

5.3. 基本阅读设备基本健全

随着我国网络扶贫的不断深入,农村信息数字化程度在不断加深。2016年,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发布《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0.9%的留守儿童使用过互联网,67.9%的孩子在家里能够上网。2020年5月,《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3.9%,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 [11] 。目前,农村家庭都已经拥有了通过网络获取资源信息的基本条件,城乡之间的网络基础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有声阅读推广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6. 面向农村留守儿童推广有声读物的策略

6.1.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指导

留守儿童的监护者大多数都是文化素质水平有限的农民,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和使用能力较弱,有声阅读APP的运用,有声读物的资源分级阅读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一个既熟悉儿童有声阅读软件又有耐心的专业团队决定了有声阅读推广是否深入有效。首先,团队成员一定要吃苦耐劳,有责任感,有足够的耐心。其次,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儿童教育知识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给予其有正对性阅读技能指导 [12] 。再次,要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定期组织儿童有声阅读活动,复习阅读知识的同时可以吸引他们加入有声阅读的行列,习惯有声阅读的全新阅读方式。最后,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正确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使推广事半功倍。而这就需要社会以及政府联手,与大学进行合作,定向培养专门的农村儿童有声阅读服务人才,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如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扩大宣传途径,增加对相关人才的福利政策,吸引相关领域的骨干精英加入。保障有声阅读进入农村的宣传推广不仅是做做表面功夫,而要切实地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不仅要做到保障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阅读权利,还要利用专业团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质量。

6.2. 提供丰富的有声阅读资源

丰富的有声阅读资源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声阅读的前提条件,农村信息来源渠道比较闭塞,对于优质有声读物的资源获取渠道狭窄,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整合现有优质有声读物资源并进行整理分类,定期推送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声读物,或制作配套的有声读物集定期提供给留守儿童。如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资源数据库”,就是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外阅读服务的数据库。也可以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集团或企业进行捐赠,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

6.3. 开展多样的有声阅读活动

《传播学》理论中提到,在传播符合受众信仰与兴趣的信息时,最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引导留守儿童进行有声阅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深入到儿童内部去了解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有声阅读活动。例如开展亲子共同制作有声读物的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一起录制感兴趣的有声书,最后对所有作品进行评奖颁奖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感情,另一方面有效激发了儿童对有声书的认识度和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举办有声书分享会、有声读物主题讲座等活动,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6.4. 建立良好的有声阅读空间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影响儿童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空间基本在家庭、校园、社区图书馆或者基层农家书屋。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来说,除了要给儿童提供必备的有声阅读基础设备以外,还需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对于缺乏识字能力的监护人来说,为儿童创造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是基本。学校除了配备必要的有声读物资源和设备,还可以定期开展有声读物相关主题活动,积极科学地引导儿童进行阅读。基层图书室和农家书屋也需要为留守儿童设立独立的有声阅读的场所 [13]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空间。

7.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声阅读为留守儿童带去温暖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留守儿童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权利是社会各界理应承担的责任。出版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应当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更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文化知识、美学素养相关的有声读物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助力。

参考文献

[1] 陈恩满. 农村留守儿童有声读物阅读推广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 29(10): 127-130.
[2] 周坚宇. 关于图书馆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指导的思考[J]. 图书馆建设, 2013(12): 50-54.
[3] 孙乐. 国内出版机构儿童有声读物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印刷学院, 2019.
[4] 全球市场报告: 中国将成为有声书第一大国[EB/OL].
https://mp.weixin.qq.com/s/-qgL26JIf2WCMEC7aMUGBw, 2020-10-15.
[5] 程书凡. 新媒体视域下儿童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探析[J]. 文化产业, 2021(30): 98-100.
[6] 聂远征, 张琰. 新媒体环境下主题出版传播策略优化研究——基于涵化理论的分析视角[J]. 科技与出版, 2020(10): 109-113.
[7] 姚丹林. 智能出版时代我国儿童有声读物发展策略探究[J]. 中国出版, 2021(11): 46-49.
[8] 燕楠. 新媒体时代儿童有声读物的价值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16, 2(17): 174-175.
[9] 王雅丽. 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 40(12): 47-49+52.
[10] 韩红星, 罗红. 我国儿童有声读物分级现状、问题与推进建议[J]. 出版发行研究, 2022(4): 79-84.
[11] 曹月娟, 雷震.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儿童出版的困境与对策[J]. 市场论坛, 2021(7): 94-98.
[12] 尚硕彤, 蒋若晴. 儿童有声阅读推广策略探析[J]. 传媒论坛, 2018, 1(16): 142-143.
[13] 余苗, 马璇. 数字时代无障碍阅读的有声化发展与变革[J]. 科技与出版, 2021(7): 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