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状态”的日语近义动词、形容词对比研究——以在小说中的分布与功能为中心
A Contrastive Study of Japanese Synonymous Verbs and Adjectives Representing “State”—Tak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Novel as Center
DOI: 10.12677/ML.2023.118500, PDF, HTML, XML, 下载: 496  浏览: 72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周郑宇: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时间限定性动词形容词状态Temporal Localization Verbs Adjectives State
摘要: 本文以时间限定性视角下表示“状态”的日语近义动词、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其在小说中分布与功能的异同。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小说的“会话部分”,还是在“具体事件叙述部分”,动词的使用都多于形容词。就句法功能来说,动词在“会话部分”和“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都多作谓语。而形容词虽在“会话部分”中多作谓语,但在“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则多作定语。本文是针对日语动词和形容词连续性这一问题进行的实证性研究,为日语谓语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实证基础。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s of Japanese synonymous verbs and adjectives that express “state” from the temporal localization perspective in no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rbs are used more often than adjectives in both the “conversational part” and the “event-specific narrative part” of the novel. In terms of syntactic function, verbs are more often used as predicates in both the “conversational part” and the “event-specific narrative part”. Adjectiv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mostly used as predicates in the “conversational part” but as determiners in the “narrative part”. This paper i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ntinuity of Japanese verbs and adjectives, which lays an empir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Japanese predicate system.
文章引用:周郑宇. 表示“状态”的日语近义动词、形容词对比研究——以在小说中的分布与功能为中心[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8): 3711-371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8500

1. 引言

在现代日语语法研究中,动词一直是主要研究对象。特别是关于动词时态的研究,从金田一春彦(1976) [1] 的要素主义方法开始,到奥田靖雄(1984) [2] [3] 体系主义方法,再到最近的工藤真由美(1995, 2014) [4] [5] 的体系·功能主义方法,从时态出发,逐渐扩展到构建作为语法范畴的语气·时制·时态体系,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扬,2022) [6] 。其次,作为后动词研究,以全面描写作为句子核心成分的谓语的中心问题,即以语气·时制·时态体系为目标,研究对象从以往的典型动词扩大到非典型动词(包括状态动词、特性动词等),再到包括形容词、名词在内的谓语整体或词类整体,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吴扬,2022;八龟裕美,2008) [6] [7] 。在这种趋势下,不应再以个别词类作为单独研究对象,而应在共同构成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名词的连续统中,探讨其共存与竞争关系。

本文针对三种谓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以时间限定性视角下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其在小说中分布与功能的异同。

2. 先行研究

动词和形容词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复杂性,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各种独立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也有不少研究通过将动词和形容词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很多学者都注意到日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作谓语,有形态变化,具有和动词同样的用言特征。也有学者指出,有一类动词具有形容词特征,并将其命名为“第四类动词”(金田一春彦,1976) [1] 。还有很多学者讨论了在日语中表示感情、感觉的动词和形容词的异同(寺村秀夫,1982;小竹直子、酒井弘,2012等) [8] [9] 。

此外,也有研究将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还有名词谓语)都纳入相同的框架中,考虑其语义、语法体系的相关性,旨在构建日语谓语语义语法体系。这种相同的框架,即“时间限定性”的观点。

“时间限定性”是奥田靖雄在俄语语言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概念,是“涵盖所有谓语的语义范畴,可以大体分为偶发的、临时的‘现象’和潜在的、恒久的‘本质’,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工藤真由美,2014: p. 46) [5] 。基于时间限定性观点,可以将日语谓语的语义范畴划分为“运动”、“状态”、“存在”、“特性”、“关系”、“性质”六类,它们与词类划分、主语的标记方式(用“は”还是“が”)、谓语的语气、时态、时制等语法特征密切相关。具体如图1所示。

注:吴扬(2022: p. 11) [6] 。

Figure 1. Correlation of the temporal localization with semantics and syntax (refer to Kudo 2014)

图1. 时间限定性与语义、语法的相关性(参考工藤2014制作)

基于图1,从词类的分布来看,可以认为形容词位于“从动词到名词的连续统”中,再次证明三种词类之间具有连续性,且会发生转移。也就是说,词类之间的比较成为了可能。

六种语义范畴的具体定义和相互关系,可以参照工藤真由美(2002) [10] ,如下所示。

①“运动”和“状态”1,对于主体来说都是偶发的“现象”。在时间中实际表现出来,并被具体时间束缚。而“特性”、“关系”和“性质”,则基本是“恒常的”,对主体来说是“本质特性”,是潜在的,并不被具体时间束缚。现象可以“感知”,但“本质”则要“通过思考进行概括”。“存在”既可以是临时的现象,也可以是恒常的特性,因此位于两类之间。

②“运动”和“状态”,虽然都是现实的、临时的现象,但针对在时间中有无“动态展开”这一点上产生了区别。具有时间界限的完成体和不具有时间界限的持续体之间的对立只有在“运动动词”中才会产生。而“状态动词”虽然也有部分的时态对立,但并不像“运动动词”那样处于相互排除的关系。(略)重要的是,“运动”和“状态”,在表示“临时的现象”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在表示“动态”还是“静态”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

③没有时间限定性的“特性”、“关系”和“性质”,不仅没有时态的对立,在时制上,它们的非过去形也不能表示“现实的现在”。(略)因为它们不表示主体的临时的特征,而是表现主体的恒常的特征(工藤真由美,2002: pp. 49-50) [10] 。

基于“时间限定性”这一观点,从奥田靖雄(2015) [11] 开始,出现了包括工藤真由美(1995, 2014) [4] [5] 、荒正子(1989) [12] 、樋口文彦(1996) [13] 、八龟裕美(2008) [7] 等在内的众多研究。这些研究各自以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为对象,大大推进了日语谓语体系的构建。

按照这样的研究趋势,下一步需要研究在“状态”、“存在”、“特性”、“关系”这些语义语法范畴中,动词和形容词的共存和竞争关系。特别是在“状态”和“特性”方面,例如有很多“中间”形容词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征,相互转移的现象十分频繁。因此,在这四种语义语法范畴中,首先要关注“状态”和“特性”。本文旨在讨论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近义词词性不一致问题很早就被指出(国立国语研究所,1965) [14] ,但作为谓语体系的问题,以构成谓语的词类之间的共存和竞争关系为出发点的,则少有研究。本文试图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尝试。

3. 研究对象的筛选方法

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分类词汇表》(1964) [15] 以日语词汇为对象,探讨了日语词汇的语义体系。该词汇表首先将日语中使用率较高的大约32600个词,以词类作为第一划分标准分成四类,在各词类中又分成五类。随后又进行两次细分,最终的分类项目总数达到798项。本文所使用的最新版《分类词汇表——增补修订版》(2004) [16] (以下简称《分类词汇表》),词汇总数达到了约九万六千词,分类项目总数也增加到895项。而一般的词典,多以详细描述词汇的语义为重点,对于语法虽也有所提及,但针对词汇体系中各词汇之间的聚合关系则少有涉及。《分类词汇表》也被称为“同义词词典”,而与其他“同义词词典”相比,《分类词汇表》不仅收录的词汇量更大,而且作为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出版物有一定权威性。因此,本文中近义关系的确定主要依据《分类词汇表》。同一个分类项目中的单词可以认为构成近义关系。例如,“痛む”在“用の類”中,属于“2.3001感覚”,“痛い”也相应地在“相の類”中属于“3.3001感覚”。一直以来,近义词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同一词类之间,而《分类词汇表》正是为超越词类的近义词研究提供了可能。

如前所述,“状态”是有时间限定性的临时的现象,由于没有“动态展开”,而与“运动”区分开来。典型的“状态”,包括人的感情、感觉和知觉(工藤真由美,2014;吴扬,2022) [5] [6] 。但对于“形容词词干 + がる”这类动词,是“将人们用形容词来表达的内在感情或状态,通过外在的态度或言行等来进行表现”(国立国语研究所,1972) [17] 。因此,这类词并非表示感情、感觉,而是表示由内在感情、感觉所引发的外在现象,不属于“状态”。例如,就近义的“痛い”、“痛む”、“痛がる”来说,“痛がる”不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同样地,在判断“嬉しい”的近义动词时,也选择“喜ぶ”2,而非“嬉しがる”。因此,是否拥有相同的词干,确实是判断近义关系的一个标准,但并非唯一标准。

研究对象一览

基于上述观点,参考奥田靖雄、工藤真由美等先行研究中出现的词例,并通过《分类词汇表》进行检索、拾遗,共计得到31对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如表1所示。

Table 1. List of synonymous verbs and adjectives for “state”

表1. 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一览表

4. 小说中的分布及句法功能

针对上述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使用《CD-ROM版 新潮文庫の100冊》进行了实例调查,并对“会话部分”和“具体事件叙述部分”进行了区分,调查结果如表2表3所示。

4.1. 会话部分

从分布上看,在小说的“会话部分”中,形容词的使用远超动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动词作谓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verbs and adjectives in the “conversation part” and “event-specific narrative part” (number of instances (%))

表2. “会话部分”和“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动词、形容词的分布(实例数(%))

Table 3. Syntactic functions of verbs and adjectives in “conversational part” and “event-specific narrative part” (number of instances (%))

表3. “会话部分”和“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动词、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实例数(%))

①「今はちょっと説明している暇はないわ。とにかく思いきり前に走って。それしか助かる道はないのよ。おなかの傷は少し痛むかもしれないけど、死ぬよりはましでしょ?」(世界の終わ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村上春樹)

②「お前のお袋はんに、いいみやげ話がでけたわ。わざわざ旭川くんだりまで、ヤソの説教聞きに行ってきたいうたら、涙流して感激しやはるで。おまけにボンボンが、まじめったらしい顔で、ヤソの話をしていたいうたら、どんなに喜ぶやろな」(塩狩峠、三浦綾子)

③「妻です。お産で苦しんでいるんです。すぐ先生に来ていただかないと、母子ともあぶないって産婆さんがいっています」(孤高の人、新田次郎)

形容词虽不及动词,但也多作谓语。特别是如例⑥这样的独词句较多。这一点,与以往认为形容词多作定语的定论有所不同。

④「あたしは存じております。最近も心配になってまた大石に尋ねてみました。帳尻があっているのは松原のおかげなんです。ほんとに恥ずかしい!」(楡家の人びと、北杜夫)

⑤「そう、金のこと。エディさん、あんなにチャンピオンを作ったのに、少しも金を残せないで、結構、苦しいらしいんだ」(一瞬の夏、沢木耕太郎)

⑥「くさいな」と、庄九郎は、頬をお万阿の膝の割れ目に押しつけた。(国盗り物語、司馬遼太郎)

4.2. 具体事件叙述部分

在小说的“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形容词的使用相比“会话部分”有所减少,但仍比动词多。从句法功能上看,动词依旧多作谓语。

⑦その手はひどく冷たく、そのせいで僕の頭はつららを突き立てられたように痛んだ。(世界の終わりとハ

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村上春樹)

⑧光秀はこのとき、京都の市政を担当していたため山城勝竜寺城攻撃に参加できなかったが、その回復を、

この友人のためによろこんだ。(国盗り物語、司馬遼太郎)

⑨当時は定住する者といえばアイヌだけであったが、江戸寛政の頃から鰊漁場として次第にさかえ、鰊漁

期には松前、東北からの出稼ぎ漁夫で賑わった。(花埋み、渡辺淳一)

但对于形容词来说,虽然谓语和定语的使用率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总体上呈现多作定语的倾向。

⑩厚子は、にぎやかな街のなかで孤独を感じながら、子供だけがいまの自分には唯一のすくいになるよう

な気がしてきた。(冬の旅、立原正秋)

⑪雪は二人の男女の顔の高さとすれすれに降り積っており、四辺は少し蒼味を帯んだひどく静かな世界だ

った。(あすなろ物語、井上靖)

⑫あのひととはもう三カ月も会わないのだもの、東京での、あの苦しかった生活をあのひとはすぐ思い出

してくれるだろう……。(放浪記、林芙美子)

基于这一点,大致可以区别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但仍有一部分表示人的感情、感觉的形容词,如“痛い、嬉しい、悲しい、怖い、恥ずかしい”等等,它们与动词一样,多作谓语。对于这类形容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从“状态形容词”整体上看,可以认为在小说的“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多作定语。

⑬頭のてっぺんに血が登りつめて、そのあたりが破裂でもしそうに痛かった。(孤高の人、新田次郎)

5. 结语

本文探讨了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在小说中的分布与句法功能。无论是在小说的“会话部分”,还是在“具体事件叙述部分”,动词的使用都多于形容词。就句法功能来说,动词在“会话部分”和“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都多作谓语。而形容词虽在“会话部分”中多作谓语,但在“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则多作定语。也就是说,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在用法上的区别主要是在“具体事件叙述部分”中句法功能的差异。

以上是对表示“状态”的近义动词、形容词在小说中的分布与句法功能的比较,但并非是结论性的,仍有一些不足。除“状态”外,在“存在”、“特性”、“关系”这些语义范畴中,也存在着词类间的共存和竞争关系。正如八龟裕美(2008) [7] 所述,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中,不一定都能得出形容词作定语这种结论。因此,不仅是小说,新闻、脚本等文本中的分布和功能也有待进一步考察。同时,近义动词、形容词在各文本中的文本功能也有待研究。此外,时间限定性观点既然是以构建现代日语谓语的词汇语法体系为目标,那么除了动词、形容词外,名词谓语同样需要关注。以上,将作为今后的课题。

基金项目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日语词性不对称问题的实证研究(SISU2022XK089)。

NOTES

1这里所说的“状态”,与金田一(1976)中所提出的不同,前者是时间限定性视角下的“一时的现象”,后者则是超越时间的概念。

2与“喜ぶ”类似的“喜ばしい”一般认为表示“特性”。

参考文献

[1] 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動詞の一分類[M]//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動詞のアスペクト. 東京: むぎ書房, 1976: 8.
[2] 奥田靖雄. アスペクトの研究をめぐって——金田一的段階[M]//奥田靖雄. ことばの研究∙序説. 東京: むぎ書房, 1984: 85-104.
[3] 奥田靖雄. アスペクトの研究をめぐって[M]//奥田靖雄. ことばの研究∙序説. 東京: むぎ書房, 1984: 105-143.
[4] 工藤真由美. アスペクト∙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現代日本語の時間の表現[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1995.
[5] 工藤真由美. 現代日本語ムード∙テンス∙アスペクト論[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4.
[6] 吴扬. 運動を表さない動詞述語文の研究——アスペクト∙テンス形式の分布をめぐって[M]. 東京: 日中言語文化出版社, 2022.
[7] 八龟裕美. 日本語形容詞の記述的研究——類型論的視点から[M]. 東京: 明治書院, 2008.
[8] 寺村秀夫. 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I [M].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 1982.
[9] 小竹直子, 酒井弘. 「こころの動き」を言語はどのように捉えるか[M]//影山太郎, 沈力. 日中理論言語学の新展望③語彙と品詞.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 2011: 145-167.
[10] 工藤真由美. 現象と本質——方言の文法と標準語の文法[J]. 日本語文法, 2002, 2(2): 46-61.
[11] 奥田靖雄. 時間の表現(1) [M]//奥田靖雄. 奥田靖雄著作集02言語学編(1). 東京: むぎ書房, 2015: 119-158.
[12] 荒正子. 形容詞の意味的タイプ[M]//言語学研究会. ことばの科学3. 東京: むぎ書房, 1989: 147-162.
[13] 樋口文彦. 形容詞の分類——状態形容詞と質形容詞[M]//言語学研究会. ことばの科学7. 東京: むぎ書房, 1996: 39-60.
[14] 国立国语研究所. 類義語の研究[M]. 東京: 秀英出版, 1965.
[15] 国立国语研究所. 分類語彙表[M]. 東京: 秀英出版, 1964.
[16] 国立国语研究所. 分類語彙表——増補改訂版[M]. 東京: 大日本図書, 2004.
[17] 国立国语研究所. 形容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M]. 東京: 秀英出版, 1972.